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296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19966.9

申请日:

2005.06.30

公开号:

CN1985055A

公开日:

200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84申请日:20050630授权公告日:20100505终止日期:201406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84(2006.01)

主分类号:

E04B1/84

申请人:

金培永;

发明人:

金培永

地址:

韩国全南

优先权:

2004.06.30 KR 10-2004-00504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万学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音乐盒、健身房、演播室等地方以防止声音被外面听到的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声块,其包括:下板,其中,有多个单元结构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所述单元结构具有逐渐变小的矩形开口;以及上板,其配置于下板上,以将单元结构的每个开口分成四部分。因此,本发明的吸声块可以由金属以及廉价的建筑残留物等制成,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材料,都可以减弱和抵消声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声块,其包括:
下板,其中,有多个单元结构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所述单元结构具有矩形的开口,其沿下板的厚度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格子图案的上板,其设置于下板上,以将每个单元结构的开口分成四个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块,其中,所述开口沿厚度方向以25°至45°的角度逐渐变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块,其中,在下板底面的每个开口周围形成格子图案的凹槽。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声块,其中,所述单元结构的一侧壁与相邻单元结构的一侧壁形成三角形,并且所述三角形的底边具有与同一直线上的开口的宽度相同的长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块,其中,所述单元结构具有与同一直线上的上板的线宽相同的长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块,其中,在下板底面上提供了多个堆叠突起。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块,其中,在下板的开口中形成有狭槽,以引导所堆叠的吸声块的下板位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块,其中,吸声块的外表面涂有反光材料,以实现遮荫效果。

9.
  一种构造吸声块的方法,其堆叠至少两个吸声块,以使其相互交叉,每个吸声块包括:下板,其中,有多个单元结构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所述单元结构具有矩形的开口,其沿下板的厚度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格子图案的上板,其设置于下板上,以将每个单元结构的开口分成四个部分,其中,将任一吸声块的单元结构的侧壁界面与所述吸声块的上板线之间的交点P2堆叠在与另一吸声块的上板线的交点P1相同的位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吸声块的方法,其中,将一吸声块的上板放在形成于另一吸声块上的狭槽上。

说明书

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在音乐盒、健身房、演播室等地方以防止声音被外面听到的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隔音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吸声,另一种是隔离声音。吸声主要使用泡沫聚苯乙烯、海绵、软木塞、纸蛋托等,而隔离声音主要使用混凝土等聚合物。
根据吸声的原理,将吸声分成两类。一种原理是使用某种材料来吸声,例如,可以使用海绵、软木塞等多孔的材料来吸声。而另一种原理是使用板或织物的隔膜振动来吸声。
但是,上述传统的吸声器具有许多问题。例如,由木材或塑料树脂制成的隔音材料容易起火,因为它们的耐热性很差,而玻璃纤维、软木塞等不但会因为浮尘而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在起火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
另外,还开发出了一种具有穿孔结构的隔音板,其中,将穿孔的薄板附在玻璃纤维、石棉、塑料树脂等材料的表面上,但隔音板难以解决玻璃纤维、塑料树脂等造成的内在缺陷,并且其制造过程非常复杂,构造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设计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所述吸声块容易构造,并且通过系统性地隔离声波,同时简化其结构而不管采用何种材料,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声块,其包括:下板,其中,有多个单元结构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所述单元结构具有矩形的开口,其沿下板的厚度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格子图案的上板,其设置于下板上,以将每个单元结构的开口分成四个部分。
优选地,下板的开口沿厚度方向以30°的角度逐渐变小,并且在下板底面中每个开口的周围形成格子图案的凹槽。
优选地,单元结构的一侧壁与相邻单元结构的一侧壁形成三角形,同时三角形的底边具有与同一直线上的开口的宽度相同的长度,并且单元结构还具有与同一直线的上板的线宽相同的长度。
另外,优选地,在下板的底面上提供多个堆叠突起,并且优选地还在下板的开口中形成狭槽,以引导所堆叠的吸声块的下板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造吸声块的方法,其堆叠至少两个吸声块,以使其相互交叉,每个吸声块包括:下板,其中,有多个单元结构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所述单元结构具有矩形的开口,其沿下板的厚度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格子图案的上板,其设置于下板上,以将每个单元结构的开口分成四个部分,其中,将任一吸声块的单元结构的侧壁界面与所述吸声块的上板线之间的交点P2堆叠在与另一吸声块的上板线的交点P1相同的位置。
有利效果
同时,如果通过用反光材料涂敷根据本发明的吸声块的外表面来反光,则沿吸声块的一个方向入射的光源穿过吸声块的另一方向,而沿吸声块的另一个方向入射的光源可能不会穿过吸声块的一个方向。结果,在能够获得持续照明效果和遮荫效果的建筑物中,可以防止私人生活曝光(这是通过仔细观察隔壁建筑物的内部而引起的,例如通过建筑物的窗玻璃等)。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参照附图更完整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点、观点以及优点。所附图形包括: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吸声块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另一侧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堆叠两个吸声块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7是图6的横向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之前,应了解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于一般含义和字典上的含义,而应根据与本发明的技术观点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并且遵从这样的原则,即本发明人可以适当地对术语进行定义以获得最佳的解释。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吸声块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而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参照图1至3,本发明的吸声块包括下板10和上板30。优选地,下板10和上板30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软铁、铝或其合金。但是,本发明的吸声块可以使用其他的建筑残留物或合成树脂来制造,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材料,都可以系统性地减弱和抵消声波。
配置下板10,使多个单元结构12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优选地,单元结构12具有矩形的形状,并且内有矩形的开口。因此,如图3所示,单元结构12整体上具有格子图案,其中开口14规则地排列。
开口14的大小沿着下板10的厚度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从上面看下来,开口14是凹形的,而从下面看上去则是凸形的。基于这个目的,包围开口14的单元结构12的每个侧壁12a、12b都以相同的角度倾斜。角度优选地为45°或更小,30°更佳。如果角度大于45°或小于25°,则吸声效果会降低,因为当堆叠了多个吸声块时,入射的声波会逃到外面,而不会被反射的声波减弱和抵消。
每个单元结构12的一个侧壁12a与另一个相邻单元结构12的一个侧壁12a接触。优选地,接触的侧壁12a、12b由于倾斜而形成三角形。例如,当从下板10上的位置观察时,其形成突起15,所述突起具有尖锐的山脊形,如图2所示,并且当从下板10下面的位置观察时,其形成凹槽16,所述凹槽具有尖锐的山谷形,如图3所示。同时,形成三角形的侧壁12a、12b的底边,即下板10的开口14之间的距离L1优选地具有与同一直线上的开口14的宽度L2相同的长度。堆叠吸声块时,将另一吸声块的上板30放在凹槽16上,因为如上所述,当凹槽之间的距离L1和开口14的宽度L2具有相同的长度时,可以反射大部分入射的声波。
同时,在下板10的底面,例如,矩形开口14的一侧14a,形成狭槽18,如图4所示。优选地,将一对狭槽18提供于相反开口的侧面14a、14b上(参见图3),并且对于每个系统性配置的单元结构12,狭槽应大体沿相同的方向排列。在堆叠吸声块时,狭槽18将吸声块引导到确切的位置。
而且,在下板10上形成突起20,以便在将某一吸声块堆叠在另一吸声块上面时,引导另一吸声块的上板的位置。突起20沿纵向一个吸声块隔两个吸声块地形成,而沿横向则一个吸声块隔一个吸声块地形成,分别如图4和5所示,但没有限制。例如,根据构成吸声块的单元结构12的数量和大小,适当地改变突起的位置和数量。优选地,突起20的高度低于上板30的高度,以便在堆叠时固定吸声块的位置。
同时,通过将带形条编织成格子图案来制造上板30,并且根据下板10的大小来改变其距离。例如,上板30位于构成下板10的每个单元结构12上,如图1至3所示,并且优选地位于下板上以将每个单元结构12的开口14分成四个部分。
换言之,上板30的格子交点P1位于开口14的中心。同时,上板30的格子间隔L3在相同方向上具有与单元结构12的距离L4相同的长度。
到此为止,已经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吸声块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上文分别说明了下板10和上板30,但其可以通过铸造加工成整体。而且,可以将吸声块制造成10-20个单元块,然后通过焊接等方法将这些单元块互连起来,从而制造出所需尺寸的大吸声块。
现在,将参照图6和7来详细说明如上制造的吸声块的构造方法。
优选地,堆叠至少两个吸声块,用于在墙面上构造本发明的吸声块。这就是为什么可以从入射声波增加反射波的原因,因此,将吸声块堆叠成多层时,声波会减弱和抵消。而且,可以将泡沫聚苯乙烯、海绵等起泡的合成树脂与本发明的吸声块一起使用,以进一步提高吸声效果。
首先,通过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需要吸声的空间的墙面和天花板上构造本发明的吸声块1。并且将另一种吸声块2安装于吸声块1上,更明确地说,配置另一吸声块2的下板,使其位于吸声块1的上板上,如图6所示。
也就是说,将另一吸声块1的上板30的第一线34沿吸声块2的纵向放在狭槽18上(参见图6),并且将另一吸声块1的第二线36沿横向放在吸声块2的凹槽16上(参见图7)。同时,将吸声块2的突起20压配到另一吸声块1的上板中。
接着,吸声块1的上述山脊形界面与上板线34之间的交点P2与另一吸声块2的上板线的交点P1重合,并且另一吸声块1的山脊形侧壁完全覆盖吸声块2的下板开口,从而反射大部分入射的声波,如图1所示。
另外,优选地,如图6所示,在堆叠时,将吸声块1的上板线34压配到另一吸声块2的狭槽18中。因此,可以防止已堆叠的吸声块从粘合位置分离,而且,将吸声块堆叠成两层、三层或多层时,可以根据最佳的堆叠位置,来适当地调整粘合位置。
同时,除了吸声之外,可以基于遮荫的目的将吸声块用作建筑物的材料,因为如果用反光材料涂敷根据本发明的吸声块的外表面来反光,则可以在特定的方向获得遮荫效果。同时,可以将反光材料形成为金属薄膜涂层,并且还可以使用最近公开的有优异反光性能的各种材料来形成涂层。
如上所述,此处提供的说明只是用于阐释的优选例子,无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以应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就本发明提出其他等价和修改方案。
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其可以由金属材料以及廉价的建筑残留物等制成,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材料,都可以减弱和抵消声波。
其次,如有必要,其可以制造成具有可变的大小,因为其是分段的,以规则地排列单元结构。
第三,通过在构造时安装具有不同颜色的吸声块,可以实现室内装潢效果,因为其是制成单元块。

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音乐盒、健身房、演播室等地方以防止声音被外面听到的吸声块及其构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声块,其包括:下板,其中,有多个单元结构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规则地排列,所述单元结构具有逐渐变小的矩形开口;以及上板,其配置于下板上,以将单元结构的每个开口分成四部分。因此,本发明的吸声块可以由金属以及廉价的建筑残留物等制成,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材料,都可以减弱和抵消声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