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6300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36301.6

申请日:

2015.06.17

公开号:

CN104989409A

公开日:

2015.10.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D 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王涛 张旭东 吕秀华 贡向阳 李文军 汪海洋 杨贺变更后:杨晋文 朱卫东 王涛 张旭东 吕秀华 贡向阳 吕志军 李文军 汪海洋 杨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00申请日:20150617|||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00; E21D5/04; E21D20/00; F42D3/00

主分类号:

E21D1/00

申请人: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涛; 张旭东; 吕秀华; 贡向阳; 李文军; 汪海洋; 杨贺

地址:

064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光华道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代理人:

田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步骤一:小断面成孔,在隧道顶部由上向下进行人工挖孔,根据事先计算,预埋若干爆破点,每次爆破后使用小型吊运机人工配合上部出碴并在井壁喷射混凝土,挖孔、爆破、出碴、井壁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直至孔深到达正洞二衬顶部;步骤二:爆除孔底范围内的正洞二衬,爆除后的正洞二衬混凝土落于正洞仰拱面之上,在正洞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步骤三:全断面成孔,在竖井范围内自上向下打孔进行爆破,利用机械、人工将石碴沿小断面孔倾倒至正洞仰拱面上,在正洞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并在井壁打设锚杆、喷射混凝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小断面成孔,在隧道顶部由上向下进行人工挖孔,根据事先计算,预埋若干爆破点,每次爆破后使用小型吊运机(6)人工配合上部出碴并在井壁(9)喷射混凝土,挖孔、爆破、出碴、井壁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直至小断面孔(3)孔深到达正洞二衬(1)顶部;
步骤二:爆除小断面孔(3)孔底范围内的正洞二衬(1),爆除后的正洞二衬(1)混凝土落于正洞仰拱面(7)之上,在正洞(2)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
步骤三:全断面成孔,在竖井(5)范围内自上向下打孔进行爆破,利用机械、人工将石碴沿小断面孔(3)倾倒至正洞仰拱面(7)上,在正洞(2)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并在井壁(9)打设锚杆(4)、喷射混凝土,爆破、出碴、井壁打设锚杆、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其中,最后一次爆破施工上、下同时进行,上部进行爆除剩余岩层施工,下部进行爆除竖井(5)范围内的正洞二衬(1)混凝土施工;
步骤四:步骤三中未打设锚杆部位,在出碴结束后,在正洞(2)对其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在竖井(5)衬砌前进行打设锚杆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小断面孔(3)直径为1m,每次爆破的纵向深度为1m左右,井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8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采取直接丈量已开挖小断面孔(3)孔深与已知设计井深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正洞二衬(1)顶部剩余岩层厚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每次爆破后小断面孔(3)孔口周围标高应低于竖井(5)周边底面20cm,井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8cm,以150×150cm梅花形布置在竖井(5)侧壁打设3m长的φ22砂浆锚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施工中直接丈量剩余小断面孔(3)孔深,确定竖井(5)底部距正洞拱顶(8)的岩层厚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每次爆破后均将竖井(5)底面虚碴清理干净。

说明书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竖井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竖井施工方法主要以地铁工作井和矿山竖井施工为主,均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投入较大,断面较大,在隧道内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使用。竖井掘进方法参照天井施工主要有:普通法、吊罐法、爬罐法、深孔法、钻孔法。
普通法:利用凿岩平台自下向上掘进,施工不够安全;若采用自上向下掘进,出碴较为困难。
吊罐法:先采用小断面成孔,然后安装可升降吊罐作为钻孔平台,自下向上掘进。需增加机械投入,由于自下向上掘进,施工不够安全,特别在临近贯通时更为突出。
爬罐法:先采用普通法自下向上掘进3~5m作为爬罐安装洞室,在洞室顶、侧壁上打设锚杆安装轨道作为爬罐的运行轨道,同时在下部通道内还要安装为爬罐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与提罐法相同,爬罐作为钻孔平台,自下向上进行掘进施工。设备投入较大,由于自下向上掘进,施工不够安全。
深孔法:先在竖井上方向上掘进3~4m补偿空间,在竖井上部安装深孔钻机,按断面尺寸沿井高自上向下钻一组平行深孔,然后自下向上分段爆破。此方法需在竖井上部向上开挖3~4m补偿空间,竖井贯通后补偿空间的衬砌较为困难,需增加深孔钻机,不够经济,虽然只有装药时存在人员暴露在岩石下面,也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钻孔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扩式,将钻机安装在竖井上部,用牙轮钻头向下钻导向孔与下部贯通后换上扩孔刀头,由下向上扩孔形成需要的断面。另一种是下扩式,与上扩式相反,钻机安装在竖井下方,向上打导向孔,安装扩孔刀头后向下扩孔。此方法需增加机械投入,且仅适用于与圆形断面。
竖井延伸方法:自下而上小断面反掘随后刷大井筒和自上而下井筒全断面延伸两种。其中,自下而上小断面反掘随后刷大井筒:利用普通法、吊罐法、爬罐法、深孔法、钻孔法自下向上掘进小断面反井,为通风、行人和供料创造有利条件,然后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刷大反井至设计断面。小断面反井为自下向上掘进,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另外反井掘进依据普通法、吊罐法、爬罐法、深孔法、钻孔法,必将存在上述方法的缺点,对反井进行刷大至设计断面,并非一次开挖至设计断面,增加了施工量不够经济且安全风险也会同时增加,同时井壁的挖掘不易于控制。自上而下井筒全断面延伸:自上向下沿竖井全断面进行开挖。出碴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的竖井开挖方法均存在出碴困难的问题,所以,研制出一种施工安全、出碴方便的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小断面成孔,在隧道顶部由上向下进行人工挖孔,根据事先计算,预埋若干爆破点,每次爆破后使用小型吊运机人工配合上部出碴并在井壁喷射混凝土,挖孔、爆破、出碴、井壁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直至小断面孔孔深到达正洞二衬顶部;
步骤二:爆除小断面孔孔底范围内的正洞二衬,爆除后的正洞二衬混凝土落于正洞仰拱面之上,在正洞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
步骤三:全断面成孔,在竖井范围内自上向下打孔进行爆破,利用机械、人工将石碴沿小断面孔倾倒至正洞仰拱面上,在正洞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并在井壁打设锚杆、喷射混凝土,爆破、出碴、井壁打设锚杆、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其中,最后一次爆破施工上、下同时进行,上部进行爆除剩余岩层施工,下部进行爆除竖井范围内的正洞二衬混凝土施工;
步骤四:步骤三中未打设锚杆部位,在出碴结束后,在正洞对其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在竖井衬砌前进行打设锚杆施工。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小断面孔直径为1m,每次爆破的纵向深度为1m左右,井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8cm。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采取直接丈量已开挖小断面孔孔深与已知设计井深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正洞二衬顶部剩余岩层厚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每次爆破后小断面孔孔口周围标高应低于竖井周边底面20cm,井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8cm,以150×150cm梅花形布置在竖井侧壁打设3m长的φ22砂浆锚杆。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施工中直接丈量剩余小断面孔孔深,确定竖井底部距正洞拱顶的岩层厚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每次爆破后均将竖井底面虚碴清理干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适用于矿山、隧道内在两条上下平行或交叉的通道之间修建垂直竖井,尤其适用于竖井上部边缘与上部通道边缘较小的工况,不需要在上部通道内修筑或扩挖洞室,竖井开挖可在上部通道衬砌后进行,施工更为安全;
2、小断面成孔后,竖井爆破的石碴可沿小断面孔倾倒入下部正洞内,然后在下部正洞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施工较为方便;
3、利用原有施工机械设备,不需要增加机械设备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4、施工过程全部为自上向下进行,施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步骤一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步骤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步骤二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步骤三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步骤三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步骤四示意图。
图中:
1、正洞二衬;2、正洞;3、小断面孔;4、锚杆;5、竖井;6、小型吊运机;7、正洞仰拱面;8、正洞拱顶;9、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小断面成孔,在隧道顶部由上向下进行人工挖孔,根据事先计算,预埋若干爆破点,每次爆破后使用小型吊运机6人工配合上部出碴并在井壁9喷射混凝土,挖孔、爆破、出碴、井壁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直至小断面孔3孔深到达正洞二衬1顶部;
步骤二:爆除小断面孔3孔底范围内的正洞二衬1,爆除后的正洞二衬1混凝土落于正洞仰拱面7之上,在正洞2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
步骤三:全断面成孔,在竖井5范围内自上向下打孔进行爆破,利用机械、人工将石碴沿小断面孔3倾倒至正洞仰拱面7上,在正洞2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并在井壁9打设锚杆4、喷射混凝土,爆破、出碴、井壁打设锚杆、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其中,最后一次爆破施工上、下同时进行,上部进行爆除剩余岩层施工,下部进行爆除竖井5范围内的正洞二衬1混凝土施工;
步骤四:步骤三中未打设锚杆部位,在出碴结束后,在正洞2对其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在竖井5衬砌前进行打设锚杆施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小断面孔3直径为1m,每次爆破的纵向深度为1m左右,井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8cm。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采取直接丈量已开挖小断面孔3孔深与已知设计井深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正洞二衬1顶部剩余岩层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每次爆破后小断面孔3孔口周围标高应低于竖井5周边底面20cm,井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8cm,以150×150cm梅花形布置在竖井5侧壁打设3m长的φ22砂浆锚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施工中直接丈量剩余小断面孔3孔深,确定竖井5底部距正洞拱顶8的岩层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每次爆破后均将竖井5底面虚碴清理干净。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小断面成孔阶段使用小型吊运机6人工配合上部出碴并在井壁9喷射混凝土;在全断面成孔阶段,为便于出碴,爆破时要加深小断面孔3孔口周围炮眼深度,爆破后小断面孔3孔口周围标高应低于竖井5周边底面20cm,施工中可直接丈量剩余小断面孔3孔深来确定竖井底部距正洞拱顶8的岩层厚度,图5所示为竖井5临近贯通的状况,竖井5底面距正洞二衬1混凝土间的岩层厚度为60cm~180cm,图6所示为竖井5的贯通状况,最后一次爆破施工需上、下同时进行,上部进行爆除剩余岩层施工,下部进行爆除竖井5范围正洞二衬1混凝土施工,图6中未打设锚杆4部位可在出碴结束后在正洞2对其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在竖井5衬砌前进行打设锚杆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步骤一:小断面成孔,在隧道顶部由上向下进行人工挖孔,根据事先计算,预埋若干爆破点,每次爆破后使用小型吊运机人工配合上部出碴并在井壁喷射混凝土,挖孔、爆破、出碴、井壁喷射混凝土各工序交替循环进行直至孔深到达正洞二衬顶部;步骤二:爆除孔底范围内的正洞二衬,爆除后的正洞二衬混凝土落于正洞仰拱面之上,在正洞内利用机械进行出碴;步骤三:全断面成孔,在竖井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