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62827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1612.3

申请日:

1994.01.19

公开号:

CN1095297A

公开日:

1994.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4.11.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M37/00;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M37/00; A61K35/78

申请人:

黄淑华;

发明人:

黄淑华

地址:

625000四川省雅安市育才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雅安地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付世威;尹怀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用品技术。它由背心(1)、药袋(2)、药芯(3)及中药粉(4)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山药、辛荑、菖蒲、丁香等30味中药,经精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加工成中药粉;再将中药粉包装于布料内,缝制成药芯;药芯装于背心的药袋内,即制成中药保健背心。具有防治小儿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包括背心(1)、药袋(2)、药芯(3)、中药粉(4),其特征在于中药粉(4)的组份为(按每人份剂量): 黄芪
2: 5-3.5g、白术0.5-
3: 5g、防风0.5-2.5g、党参0.5-2g、茯苓0.5-2.5g、山药0.5-2.5g、紫河车0.5-2g、白芍0.5-2g、麻黄0.2-1g、桂枝0.2-1g、苏叶0.5-2.5g、藿香0.5-2.5g、大青叶1.5-3.5g、贯众0.5-2.5g、蚤休0.5-2.5g、银花0.5-2g、连翅0.5-2.5g、薄荷0.5-2.5g、蝉蜕0.5-2g、前胡0.5-2g、半夏0.5-2g、陈皮0.5-2g、杏仁0.5-2g、桔梗0.5-2g、枳壳0.5-2g、冰片0.5-2g、苍耳子0.5-2g、辛荑0.5-2g、菖蒲0.5-2g、丁香0.5-2g中药加工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其特征在于药袋(2)位于背心(1)的后内正中上部,其上口与背心正中领口距离为3-5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其特征在于在药袋(2)中装有药芯(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所需的中药种类及剂量,通过精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加工成中药粉;再将中药粉按每人份用量标准包装于软质布料内,缝制成药芯;将药芯装于背心的药袋内;背心用面料、里料或者其两者间加入软质棉料缝制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根据小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将背心制成小号、中号、大号及加大号,其用药剂量分别为30g、40g、50g和60g。
4: 5g、白术0.5-2.5g、防风0.5-2.5g、党参0.5-2g、茯苓0.5-2.5g、山药0.5-2.5g、紫河车0.5-2g、白芍0.5-2g、麻黄0.2-1g、桂枝0.2-1g、苏叶0.5-2.5g、藿香0.5-2.5g、大青叶1.5-3.5g、贯众0.5-2.5g、蚤休0.5-2.5g、银花0.5-2g、连翅0.5-2.5g、薄荷0.5-2.5g、蝉蜕0.5-2g、前胡0.5-2g、半夏0.5-2g、陈皮0.5-2g、杏仁0.5-2g、桔梗0.5-2g、枳壳0.5-2g、冰片0.5-2g、苍耳子0.5-2g、辛荑0.5-2g、菖蒲0.5-2g、丁香0.5-2g中药加工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其特征在于药袋(2)位于背心(1)的后内正中上部,其上口与背心正中领口距离为3-5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其特征在于在药袋(2)中装有药芯(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所需的中药种类及剂量,通过精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加工成中药粉;再将中药粉按每人份用量标准包装于软质布料内,缝制成药芯;将药芯装于背心的药袋内;背心用面料、里料或者其两者间加入软质棉料缝制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保健背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根据小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将背心制成小号、中号、大号及加大号,其用药剂量分别为30g、40g、50g和60g。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用品技术领域。

    小儿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感冒诱发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如何有效地防治儿童感冒,已成为国内、国际医学界正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在防治方法上,当前多采用药物内服、打针、室内消毒或注射防感冒疫苗,但这不仅费时费力、增加经济负担,而且还不时引起不良药物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小儿感冒及呼吸道疾病,使用方便、价格低、安全有效的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

    小儿中药保健背心,由背心、药袋、药芯、中药粉组成,中药粉为(按每人份剂量):黄芪1.5-3.5g、白术0.5-2.5g、防风0.5-2.5g、党参0.5-2g、茯苓0.5-2.5g山药0.5-2.5g、紫河车0.5-2g、白芍0.5-2g、麻黄0.2-1g、桂枝0.2-1g、苏叶0.5-2.5g、藿香0.5-2.5g、大青叶1.5-3.5g、贯众0.5-2.5g、蚤休0.5-2.5g、银花0.5-2g、连翅0.5-2.5g、薄荷0.5-2.5g、蝉蜕0.5-2g、前胡0.5-2g、半夏0.5-2g、陈皮0.5-2g、杏仁0.5-2g、桔梗0.5-2g、枳壳0.5-2g、冰片0.5-2g、苍耳子0.5-2g、辛荑0.5-2g、菖蒲0.5-2g、丁香0.5-2g中药加工而成。

    如上述所说的药袋,位于背心的后内正中上部,与正中线左右对称,其上口与背心的正中领口距离为3-5cm。在药袋内装有由软质布料、棉花及中药粉组成的药芯。药袋及药芯紧贴并覆盖于人体后背上部的肺俞、至阳、定喘、陶道等诸多穴位,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人体皮肤、呼吸,尤其是穴位经络进入人体,发挥其防治效果。

    小儿中药保健背心的制备方法是:将所需的中药种类及剂量,通过精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加工成中药粉;再将中药粉按每人份用量标准包装于软质布料,最好是纯棉布内,缝制成药芯;将药芯装于背心的药袋内,为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丧失,在使用前,最好将药芯装入塑料袋内予以密封,使用时再开封装入;背心由面料、里料或者在其两者间加入软质棉料,缝制而成。

    在制作上述背心时,可根据小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分别制成小号、中号、大号和加大号多种型号,其用药剂量分别为30g、40g、50g和60g,以满足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对药物剂量的要求。

    本发明下面将结构附图、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一所示:(1)为背心,由面料及里料缝制而成,里料选用对人体皮肤无刺激的纯棉布,在里料与面料间加入一层人造棉,即可制成厚型背心,薄型则不加人造棉为夹层背心。根据小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及身体生长发育情况,制成不同尺寸规格大小的小号、中号、大号及加大号背心;(2)为药袋,缝制在背心里料上,其上端有开口,方便药芯装入与取出;(3)为药芯,选用纯棉布、棉花缝制而成,其里层装有中药粉;(4)中药粉,根据小儿不同年龄阶段,选用不同剂量地中药,经精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加工制作而成。

    下面是几种背心,它具有不同的中药剂量及适用范围:

    1、小号背心,适用于0-1岁婴儿使用。其中药组份及剂量是:

    黄芪2g、白术1g、防风1g、党参1g、茯苓1g、山药1g、紫河车1g、白芍1g、麻黄0.5g、桂枝0.5g、苏叶1g、藿香1g、大青叶2g、贯众1g、蚤休1g、银花1g、连翅1g、薄荷1g、蝉蜕1g、前胡1g、半夏1g、陈皮1g、杏仁0.8g、桔梗0.8g、枳壳1g、冰片1g、苍耳子1g、辛荑1g、菖蒲0.9g、丁香0.5g,总重量为30g。

    2、中号背心,适用于1-3岁幼儿使用,其中药组份及剂量是:

    黄芪2.5g、白术1.5g、防风1.5g、党参1.2g、茯苓1.5g、山药1.5g、紫河车1g、白芍1.2g、麻黄0.6g、桂枝0.6g、苏叶1.2g、藿香1.5g、大青叶2.5g、贯众1.5g、蚤休1.5g、银花1.5g、连翅1.5g、薄荷1.5g、蝉蜕1.2g、前胡1.2g、半夏1.2g、陈皮1.5g、杏仁1.2g、桔梗1.2g、枳壳1.2g、冰片1.2g、苍耳子1.2g、辛荑1.2g、菖蒲1.1g、丁香0.8g,总重量为40g。

    3、大号背心,适用于4-6岁学龄前儿童使用,其中药组份及剂量是:

    黄芪3g、白术2g、防风2g、党参1.5g、茯苓1.8g、山药1.8g、紫河车1.5g、白芍1.5g、麻黄0.8g、桂枝0.8g、苏叶1.8g、藿香1.8g、大青叶3g、贯众1.8g、蚤休1.8g、银花1.5g、连翅1.8g、薄荷1.8g、蝉蜕1.5g、前胡1.5g、半夏1.5g、陈皮1.5g、杏仁1.5g、桔梗1.5g、枳壳1.5g、冰片1.5g、苍耳子1.5g、辛荑1.5g、菖蒲1.5g、丁香1.5g、总重量为50g。

    4、加大号背心,适用于7-12岁学龄儿童使用,其中药组份与大号背心相同,只需加大重量为60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有效。根据中医药“内病外治”及经络学说原理,选用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除湿通窍、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其方剂具有补气固表、扶正祛邪的功效。经动物试验及临床验证,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无毒副作用。对防治小儿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

    2、使用方便。背心分为薄型及厚型,适用于四季使用;加工成四种型号,适用于小儿不同年龄对象使用。

    3、价格低。除背心可作日常衣物穿着外,其药芯的价格不高,并可单独包装出售,适合于城乡经济能力水平。

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小儿中药保健背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用品技术。它由背心(1)、药袋(2)、药芯(3)及中药粉(4)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山药、辛荑、菖蒲、丁香等30味中药,经精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加工成中药粉;再将中药粉包装于布料内,缝制成药芯;药芯装于背心的药袋内,即制成中药保健背心。具有防治小儿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功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