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杀虫剂,具体地说,是一种以辛硫磷、三氟氯氰菊酯为有效成份,并配以中草药为主要成份的增效剂-增效威的混合杀虫剂,特别适合于防治棉铃虫。 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特别是棉花害虫,导致了以棉铃虫为代表的多种害虫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从而使得一般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效力下降,这在棉花害虫的化学防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目前菊酯类农药在部分地区对棉铃虫已失去了控制作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防治效果也大幅度降低,致使有的地区不得不进行人工捉虫甚至改种其他作物。因此,研制高效的农药杀虫剂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申请号为92104344.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农药混合乳剂,它是以三氟氯氰菊酯、甲基对硫磷和/或水胺硫磷为有效成份的二元或三元的农药混合乳剂,并配以SV1、S2,增效醚等作为增效剂。这种杀虫农药对第三代抗性棉铃虫仍不能起到有效地防治作用,所选用的增效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且增效效果差,成本高;使用后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农作物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好地混配杀虫农药,这种杀虫农药可降低制作成本,使用时可降低使用浓度,从而可降低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本发明的特征是按其重量本分比计含有10-25%的辛硫磷;0.2-1%的三氟氯氰菊酯;6-40%的增效剂,适量的农药乳化剂和余量的溶剂。
所说的增效剂是以中草药为主要成份加工而成的特效增效剂-增效威;乳化剂可选用2201,溶剂可选用二甲苯或二甲苯与异丙醇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可含有适量的渗透剂,所说的渗透剂可选用JFC。
本发明针对农作物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抗性特点,利用农药混配的增效作用,经反复进行室内和棉田试验,筛选出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两种杀虫剂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份,并确立出最佳配比。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效力,本发明还配有自制的以中草药为主要成份的特效增效剂-增效威,使本发明的效果更加突出,该增效剂不具毒性,对人畜无害,增效效果显著,与本发明中的杀虫剂混配后,得到了一种毒力极高,而对人畜中等毒性的新型杀虫剂,这种杀虫剂的特点是以触杀胃毒为主,击倒杀灭迅速,对防治抗性棉铃虫有特效,并可延缓和预防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同时可兼治棉蚜、棉叶螨、棉红铃虫、金钢钻等多种棉花害虫以及其他多种农作物害虫。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的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混配农药相比,其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毒性低,配方中无高毒杀虫剂,其增效剂亦无毒性,可保证人畜的安全;
二、杀虫效力高,击倒杀灭速度快,杀灭率可达100%;
三、对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和5-6龄的高龄棉铃虫都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
四、对棉花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使棉花提高产量和早熟;
五、使用时,有效成份的用量可大幅度降低,从而可降低使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表为实施例1-4的配方,配方中各组份的含量均以重量百分比计,组份中的乳化剂可选用2201,溶剂可选用二甲苯或二甲苯与异丙醇二者的混合物,其增效剂选用本发明特制的增效威。
本发明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还将上述实施例制成的液剂在部分地区的田间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试验。在使用浓度为50ppm时,杀死率达98%以上,在使用浓度为75ppm时,杀死率为100%。
本发明采用孙云沛共毒系数法评价其增效作用,下表为现有的杀虫剂三氟氯氰菊酯和辛硫磷与本发明中实施例1-4的毒力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