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三种杀虫剂2,3-=氢-2,2-=甲基-7-苯并呋喃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以下称呋喃丹(Carbofuran)]、1-(甲硫基)亚乙基氨基-甲基氨基甲酸酯[以下称灭多威(methomyl)]、二甲基-1-甲基-3-(甲基氨基)-3-氧-1-丙烯基磷酸酯[以下称久效磷(Monocrotophos)]和能帮助药剂有效成份向植株内渗透及控制其释放的缓释型油剂组合物。 同时,本发明涉及采用涂抹法使用该剂用于防治害虫的方法。
呋喃丹是一种内吸杀虫剂,因毒性高,仅限于在土壤中施用或作种子处理,该药经根系吸收易于在叶部积累,对害虫毒杀作用强。
灭多威也是一种内吸杀虫剂,作用广谱、残效期短,主要用于叶面喷洒防治多种农业害虫。
久效磷亦是一种内吸杀虫剂,作用较广谱,主要用于叶面喷洒防治多种害虫。也可采用涂抹法使用,但因涂抹使用时需加入缓释剂,加之施药器具不配套,药效不稳定等原因,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
本发明发现,通过对棉花害虫抗药性研究及药效试验,证明呋喃丹、灭多威及久效磷对棉蚜等害虫药效高,但单一连续使用很易产生抗药性。呋喃丹因抗药性及用药成本等原因,致使以往推广的粒剂土壤施药或拌种法难以维持,不少地方采用违犯该药安全使用规定的喷雾法,中毒事故屡有发生。灭多威、久效磷采用叶面喷洒对害虫天敌杀伤较强。将呋喃丹和久效磷、灭多威和久效磷按适当比例混合,并以此为有效成份,用缓释剂、渗透剂和溶剂将之加工成涂抹剂这种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缓释剂、渗透剂及有机溶剂加工成缓释型油剂,采用涂抹法施药后,渗透剂可促进植物对有效成分的吸收,缓释剂可控制药剂在空间的损失。药剂仅涂在植物的局部(茎杆),不污染环境,也不直接与害虫天敌接触,协调了化学防治与自然天敌控制的矛盾。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个在害虫防治中,使用述组合物的方法。
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与以前文献中所述的不同,是基于这样的发现:呋喃丹仅限于土壤中施用,地上喷洒易中毒,已属禁用之列。灭多威、久效磷的商品剂型为乳剂或水剂,无专用涂抹剂型。应用本发明,并有手持式涂药器配套使用,施药目标性强,用药量可比土壤使用呋喃丹降低1/3,比久效磷等药剂喷雾法降低1/2,施药方便、安全,减少了药剂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天敌及有益生物。
本发明可使用的缓释剂包括有机合成大分子化合物、矿物油和植物油。
本发明使用的渗透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及具有渗透作用的有机合成物质。
本发明中的溶剂包括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睛等。
本组合物可按照传统的方法,加工成油剂或乳剂。
本发明加工成缓释型油剂的工艺流程如下,但不限于此。
原药-→计量→溶
-→
溶剂-→计量→解
原油-→计量-→调出
渗透剂-→计量-→ →料→成
缓释剂-→计量-→制 包 品
其它助剂→计量-→ 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限于此。以下所有的份数均指重量。
实例1、呋喃丹 2份
久效磷 5份
聚乙二醇 4份
尿素 4份
一线油 5份
棉籽油 3份
乙醇 77份
将之按上述流程加工成缓释型油剂。
实例2、呋喃丹 2份
久效磷 5份
聚乙二醇 4份
棉籽油 5份
乳化剂 3份
乙醇 77份
将之按上述流程加工成缓释型油剂或乳剂。
实例3、灭多威 2份
久效磷 5份
聚乙二醇 4份
尿素 4份
棉籽油 5份
乙醇 80份
将之按上述流程加工成缓释型油剂。
实例4、灭多威 3份
久效磷 4份
聚乙二醇 4份
尿素 4份
棉籽油 4份
乳化剂 3份
乙醇 78份
将之按上述流程加工成缓释型油剂或乳油。
使用杀虫涂抹剂防治害虫的方法为:用涂药器涂药,防治棉花苗期蚜虫,每亩用量50~75毫升,将药剂涂于植株茎部红绿交界处即可。防治二代棉铃虫,每亩100~150毫升,涂于棉株中上部茎上即可。该药还可用于花卉、苗木以涂抹法防治蚜、螨及介壳虫等。实例3及实例4地配方也适于在烟草上涂茎防治烟蚜等。
在上述用量下,对棉花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持效期10~14天。对二代棉铃虫的防效在80%左右。该剂使用可大大降低农药有效成份用量,减少用药成本保护农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