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
尖锐湿疣(CA)是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在性传播疾病中其发病率占第二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加之在本病的基础上有癌变的可能性,故本病越发引起广大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病目前疗法颇多,如西医的冷冻、激光、手术、抗病毒注射剂及相关口服片剂、外酊膏药等,但普遍存在术时痛苦、药价偏高、疗程长、易复发等缺点,多年来国内各地探索中医药治疗湿疣取得一定进展,但专一治疗湿疣而高效的中草药制剂却不多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方便实用,无痛苦,疗效高,不易复发,价格低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组方及重量份如下:
马齿苋 30-60 公英 30-50
苦参 20-30 蛇床子 20-30
苍术 20-30 黄柏 20-30
黄芩 20-30 板兰根 30-40
大青叶 30-40 川芎 20-35
木赋 20-30 香附 20-30
莪术 20-35 鸭蛋子 10-20(捣碎)
土槿皮 20-30 白藓皮 20-30
百部 20-30
上述组方的配伍机理:尖锐湿疣是乳头状瘤病毒VI、XI型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系湿热下注、外染毒邪、风热血瘀、湿毒蕴结皮肤粘膜所致,病性属实。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风燥湿。组方选用清热解毒燥湿药:马齿苋、公英、苦参、蛇床子、苍术、黄柏、黄芩、大青叶、板兰根、百部、土槿皮、白藓皮。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川芎、莪术、香附、木贼。腐蚀赘疣杀虫药:鸭蛋子。方中马齿苋、公英清热凉血、消肿散结;苦参、蛇床子、苍术、黄芩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黄柏清热解毒、善清下焦邪热;板兰根、大青叶、白藓皮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除湿祛风;土槿皮、百部清热杀虫,可疗真菌,且与上述诸药有协同作用。以上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燥湿祛风、杀虫散结之功。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组方突出了川芎之活血行气祛风之功与莪术之行气破血消积之用,实为气血双通相辅相承,又加之香附、木赋疏风理气解郁,相得益彰,可成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效。
腐蚀赘疣杀虫药:鸭蛋子含鸭蛋子油,对赘疣细胞有毒性作用,使疣细胞破坏,胞核固缩最后坏死脱落。组方选其小量与上药为伍,煎剂熏洗,可助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效。
本发明的优点是:方便实用、疗效高,无痛苦,不易复发,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反应,安全可靠。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组方及重量份如下:
马齿苋 30 公英 30
苦参 20 蛇床子 20
苍术 20 黄柏 20
黄芩 20 板兰根 30
大青叶 30 川芎 20
木贼 20 香附 20
莪术 20 鸭蛋子 10(捣碎)
土槿皮 20 白藓皮 20
百 部 20
将原料清洗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水煎煮提取,倒出药液并加入防腐剂:每1000毫升加入尼泊金乙750毫克、2.6叔丁基对甲酚200毫克,过滤后装瓶即成。
实施例2
组方及重量份如下:
马齿苋 60 公英 50
苦参 25 蛇床子 30
苍术 30 黄柏 30
黄芩 30 板兰根 40
大青叶 40 川芎 35
木贼 30 香附 30
莪术 30 鸭蛋子 15(捣碎)
土槿皮 25 白藓皮 25
百部 25
制备方法同前。
实施例3
组方及重量份如下:
马齿苋 50 公英 45
苦参 30 蛇床子 30
苍术 25 黄柏 25
黄芩 25 板兰根 40
大青叶 35 川芎 30
木贼 25 香附 25
莪术 35 鸭蛋子 20
土槿皮 30 藓皮 30
百部 30
制备方法同前。
此药剂采用外用熏洗,临床治疗数百例,疗效颇佳,如普通型:新发病历二周内(含一月以内者),皮损小于0.5×0.5厘米,经七日熏洗大部痊愈,有效率100%;巨型:病程长达3个月以上至一年,病程迁延皮损大于1×1厘米以上,熏洗时日宜长、宜充分,并将含有药液的湿巾敷于患处每24小时更换一次。对该型患者常需复配其它疗法(如施以攻毒蚀疮之剂成5-FU软膏等),亦能达到100%有效率。
同时本药剂对激光、冷冻引起地外阴感染、肿胀、破溃者均可治疗,对防止复发亦有良效;对细菌、霉菌、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龟头包皮炎、肛周炎、外阴湿疹、皮肤搔痒症、体癣股癣等症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