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药品和制药技术领域。
目前,治疗胃病的药物,以西药制剂具多,且毒副作用高,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缺少。就治疗胃病而言,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不刚不燥,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本药以酸甘养阴,舒肝和胃为主导,用八味中草药组成群体,服药后通过人体器官吸收,对各种胃病产生快速,稳定和治疗作用,对抗菌、制酸、消炎,促进溃疡愈合,疗效显著。
配方:(八味)
1、君药:白芍3-5g 甘草1.5-2g
2、臣药:郁金2-3g 佛手3-5g
3、佐药:田七1.5-2g 延胡1.5-2 五倍子1-1.5g
4、使药:珍珠层1.5-2g
本发明的药性、药理的分析
一、君药:白芍味酸、甘、无毒,入肝、脾经。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和有镇静、镇痛,抗菌及消炎作用。且含有芍药甙亦具抗溃疡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缓解平滑肌痉挛,保护胃粘膜。尤其是甘草所含的抗溃疡成分FM100对多种溃疡病均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白芍配甘、平无毒的甘草以酸甘养阴,有养肝血,益脾阴,舒肝和胃,缓急止痛功效,而无伤阴破气之弊。所以,本方以白芍,甘草为君。
二、臣药:郁金味辛苦、寒,入心肝、肺经。行气解郁,凉血祛瘀,治胸腹胁肋诸痛,是疏肝解郁止痛的要药。佛手味辛、苦,性温,入肝、胃经,舒肝理气,健胃止痛,治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不舒,食欲不振,嗳气、胃痛。盖治胃先治肝,使肝气疏泄,能助脾健运,则胃不受侮,而自安和,疼痛亦止。所以,郁金与佛手具有舒肝解郁,醒脾理气,且醒脾而不燥,理气而不耗气,加强了白芍、甘草止痛功效。
三、佐药: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大肠经。止血、祛瘀,消肿、止痛,为止血化瘀要药。延胡味辛、苦,性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胃脘心腹诸痛,且对胃溃疡有保护作用。五倍子味酸,咸,性平,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收敛、止血、抗菌作用,能使胃粘膜的溃疡和组织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盖通则不痛和久痛入络,久痛则出现气滞血瘀,本方以田七、延胡、五倍子活血通络,抗菌、消炎、收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
四、使药:珍珠层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经,能解毒生肌,中和胃酸,减少酸性食物对溃疡面的刺激,从而减少疼痛和促进溃疡组织愈合。
本发明经上述诸药配伍,具有疏肝理气,健胃止痛,抗菌消炎,保护胃粘摸,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对急慢性胃炎(萎缩性、浅表性、肥厚性),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皆可治之。
本发明经十五年的临床研究,是较符合胃病的病机病理,用于治疗各型胃病,屡试屡验。服此药病愈合,不再复发,是稳、准、速的对症药。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如下:
先把田七、延胡、五倍子,用清水洗净、烘干,用粉碎机打成颗粒,过粗筛(40目)后装入球磨机,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把珍珠层洗净放入铜缸内,盖布捣破,然后放入电动乳钵内,加水适量(以高出药物表面为宜),研磨成糊状时,取出沉淀后倾去上清液,低温烘干,再将粉块粉碎,过120目筛。把白芍、甘草、郁金,洗净加工炮制合格,入锅加清水500毫升,猛火(武火)煎至300毫升,加入洗净的佛手,加水200毫升,武火煎至200毫升,去药渣,药液过滤,文火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田七、延胡、五倍子、珍珠层的细粉,低温干燥,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取得药粉6g,装入胶囊,每粒0.6g,10粒胶囊为一剂量。
综上所述,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其特征是由白芍、甘草、郁金、佛手地水煎煮提取浓缩成稠膏与田七、延胡、五倍子、珍珠层的细粉混匀,低温干燥的粉末所构成。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
1、对各种胃病急性发作(胃痛),每次服胃得康胶囊5粒,当日病性减轻,续服2-3天病可愈。
2、对慢性胃炎(萎缩性、浅表性、肥厚性)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久治不愈者,可早、晚空腹各服胃得康胶囊5粒,连服二至三个疗程可愈(30天为一疗程)。
3、孕妇慎服,症较重者,可服1/2瓶。
服本药时,应禁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西药,以免因西药与本药产生拮抗减效,或引起其它毒副作用。如因别病,需吃其它药,应停服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以下公开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各味中药的干重量是(10粒胶囊含的干重量):
白芍3g 甘草1.5g 郁金2g
佛手3g 田七1.5g 延胡1.5g
五倍子1g 珍珠层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