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低压、低渗透、
低流度油藏导流能力的方法,是一种提高三低砂岩油藏油井产量的复
合解堵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在开采生产过程中,由于油层性质和注水开发过程中诸多因素
的影响,油层近井地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结垢和污染等伤害,
导致油井产量下降。低压、低渗透、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在开
发过程中由于原油乳化、“冷伤害”、粘土颗粒运移等因素造成油井
产量下降明显,目前油田普遍采用单一盐酸酸化、土酸(盐酸和氢氟
酸的混合物)酸化或有机酸酸化工艺的解堵技术,但有些解堵工艺较
繁琐,解除污染距离不远、有效时间短,作业后产生沉淀二次污染地
层等问题,尤其对于低压、低渗透、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地层
不适用,需根据三低砂岩油藏地质特性和油井生产情况选择有效的复
合解堵剂及其解堵方法。
经查询,黄建礼等人发表在2005年第21卷第1期《石油工业技术
监督》上的“三种化学生热体系的研究及在油气田生产中的应用”一
文中指出NH4Cl和NaNO2溶液生热体系摩尔生成焓来看最高,腐蚀速率
远远小于过氧化氢和多羟基醛/三氧化铬。本文中还指出此种化学生热
体系对油井地层解堵的作用。举例大庆朝阳沟油田利用化学生热技术,
使死油、蜡、胶质沥青质等堵塞物受热后排出油层。同时,反应产生
的气体冲散了地层微粒的“桥架”,解除了地层水堵、高界面张力堵、
有机物堵等现象。
中国专利CN200910024201.4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渗透油井的超低
阻酸类微乳液解堵增产技术”。将组分酸、油、醇、表面活性剂、无
机盐、缓蚀剂和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后,依次加入储液槽中,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静置反应15~120min;注入油井的储油层;关井
反应4~10h后,洗井返排反应残液,完井后投入正常生产。但是这种
工艺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配液种类多,施工复杂,施工时需先洗井
彻底后,再连流程打入解堵液。2、其配比的热化学剂里没有其它处理
粘土矿物酸类,对“三低”砂岩油藏的地层无机物堵塞处理能力差。3、
施工时需配合油井措施作业,下入措施管柱注入解堵剂,作业工序复
杂,增加了安全风险。
中国专利CN1352350公开了“一种油层复合解堵工艺”,其做法
是:首先洗井一周;正替有机解堵剂至油层;正挤热水至油层,关井2
至6小时;正挤无机解堵剂;正挤活性水至油层,关井1至2小时;
洗井排酸。其中,有机解堵剂配方:混苯50%,互溶剂2%,乳化剂1%;
无机解堵剂配方:主体酸盐酸(浓度15%)30至60方。效果是:首先
解除地层有机物堵塞,并形成稳定体系,使凝固点、析蜡点降低10℃;
再利用无机解堵剂解除无机物的堵塞,这是一种油层解堵的方法。但
是,此工艺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停止采油,停产后才能往油井内挤解
堵液,耽误油井采油生产;使用的有机解堵剂主体液:50%混苯,是各
类苯的混合液,无色、易燃、有剧毒,现场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1103131公开了“一种油层化学生热解堵方法”。用
12~18%的亚硝酸钠溶液和体系中含有0.2~0.5%工业冰醋酸,0.5%FSJ
型高温薄膜扩散剂,0.5%8908型助排剂、1%BCS-851型粘土稳定剂的
浓度为12~18%的氯化铵配比热化学剂,两种水溶液分别由两组泵车同
时向井内注入,在井筒内产生热化学反映,施工结束后关井4~10小
时后再恢复生产。但是这种工艺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水溶液由两组
泵车同时向井内注入时,化学溶剂在井口就发生了反应,由于井筒存
在热损失,加热近井地带有机质性能变差;2、配比的热化学剂里没有
其它处理粘土矿物酸类,对“三低”砂岩油藏的地层无机物堵塞处理
能力差;3、化学溶剂在井口或是井筒内发生反应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
由于低压、低渗透、低流度油藏地层堵塞呈多样性和复杂性,采用
单一常规酸化或HF酸液组合解堵有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
方法,解除三低砂岩油藏储层无机垢、有机垢和微生物细菌造成的地
层堵塞,有效改善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提高油井产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
方法,使用的解堵液包括: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亚硝酸钠化学生热
液体、活性剂液体和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四部分。
1.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
1.1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各组分包括:
1.1.1氯化铵工业品
1.1.2浓度为31%的工业用盐酸工业品
1.1.3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商品名称:MES。
张跃军等人发表在2001年第25卷第6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上的
“醇醚型磺基琥珀酸酯盐系列的合成、结构与性能”一文指对脂肪醇
聚氧乙烯(n)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n=3,5,7,9)的合成工艺和
表面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反应物结构与其反应
活性和产物结构与其表面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MES无色透明液体,
由天然油脂合成,有极高的生物降解率,无毒,刺激性小,泡沫极丰
富;具有优良的抗盐、抗油、抗温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起泡效果,充
分利用其表面活性,浸润、渗透、剥离含油泥浆中的原油,提高三采
采收率,常用于油田开采上。生产单位:成都科宏达实业发展有限公
司。
1.1.4水
1.2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1.2.1氯化铵18~20%;
1.2.2浓度为31%的工业用盐酸5~8%;
1.2.3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0.3~0.5%;
1.2.4其余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1.3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配置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将水、氯化铵、盐酸、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
钠盐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0.5~0.8小时,之后装入储运罐拉到所需
油井作业现场。
2.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
2.1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各组分包括:
2.1.1亚硝酸钠工业品
2.1.2YHS-1缓蚀剂;该YHS-1缓蚀剂是由曼尼希碱类缓蚀剂(康
宏远等人在《精细石油化工》2011年03期发表的“新型双曼尼希碱缓
蚀剂的性能”)与炔醇类缓蚀剂(汤德祥等人在《科技信息》2009年
01期发表的“炔醇类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复合而成,刘德新等人发
表在2007年第30卷第4期《钻采工艺》上的“高温酸化缓蚀剂的合
成与筛选”一文指曼尼希碱与炔醇配比为2∶1的复配物为最终优选的
缓蚀剂YHS-1配方,室内评价在温度高达130℃时,钢片的腐蚀速率仅
为1.598g/m2·h,达到一级标准,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和耐温性能,
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途:用于各种高浓度酸,高温酸化地层
作业及酸洗管线作业。YHS-1缓蚀剂的生产单位:玉门油田公司钻采院
助剂中心。
2.1.3水
2.2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2.2.1亚硝酸钠18~20%;
2.2.2YHS-1缓蚀剂1.8~2.2%;
2.2.3其余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2.3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配置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将水、亚硝酸钠、YHS-1缓蚀剂加入配液罐,充分
搅拌5~6小时,之后装入储运罐拉到所需油井作业现场。
3.活性剂液体
3.1活性剂液体原料包括:
3.1.1壬基酚聚氧乙烯(30)醚,别名:NPE-30。性质:具有广泛
的HLB值可调性,优良的抗硬水性和耐酸碱性,优良有乳化性、润湿
性、分散性、增溶性、去污能力和渗透能力。(黄洪周主编《中国表
面活性剂总览》,化学工业出版社第346页);用途:作为乳化剂、
润湿剂、清洗剂、增溶剂等,在民用洗涤剂和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均有
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生产单位:旅顺化工厂,辽阳奥克化学品公司。
3.1.2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属多元醇型。可由脂肪酸与多元醇反应制得,也可由脂肪醇与糖类化
合物反应制得。(于涛主编《油田化学剂》,石油工业出版社第6
页);性质:琥珀色粘稠油状物,具有广泛的HLB值可调性,易溶于
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等多种溶剂;不溶于动、矿物油,具有优良
乳化性、分散性、润湿性、增溶性、稳定性。用途:在油田常用做乳
化剂、防蜡剂、稠油润湿、降阻剂、近井地带处理剂;生产单位:海
安国力化工有限公司。
3.1.3YHS-1缓蚀剂
使用产品同2.1.2
3.1.4HX阻垢分散剂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是丙烯酸及其酯类三元共聚物,是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于涛主编《油田化学剂》,石油工业出版社第
23-26页)。适合水质范围广,对碳酸钙分散能力强,对多类成份的微
晶体均有显著的分散性能,阻垢分散效果极佳,主要用于对循环冷却
水油田回注水的阻垢分散剂。生产单位:河北大城县华星石棉化工。
3.1.5柠檬酸(化学名称:2-羟基-1,2,3-三羧基丙烷)
能与Fe3+形成多个五元环,生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铁离子在较高
pH值下沉淀出来,造成地层二次伤害。(于涛主编《油田化学剂》,
石油工业出版社,第163~168页)。
3.1.6氟化氨工业品
3.1.7水
3.2活性剂液体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3.2.1壬基酚聚氧乙烯(30)醚5~10%;
3.2.2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5~10%;
3.2.3YHS-1缓蚀剂1.8~2.2%;
3.2.4HX阻垢分散剂3~5%;
3.2.5柠檬酸0.8~1.2%;
3.2.6氟化氨5~10%;
3.1.7其余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3.3活性剂液体配置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将水、壬基酚聚氧乙烯(30)醚、聚氧乙烯失水山
梨醇脂肪酸酯、YHS-1缓蚀剂、HX阻垢分散剂、柠檬酸、氟化氨加入
配液罐,充分搅拌1~2小时,装入储运罐拉到所需油井作业现场。
4.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
4.1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原料包括:
4.1.1浓度为31%的工业用盐酸工业品
4.1.2氢氟酸工业品
4.1.3羟基乙叉二膦酸;一种有机磷酸,羟基乙叉二膦酸,别名:
HEDP。能与铁、铜、锌等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溶解金
属表面的氧化物。有较好的阻垢效果并具明显的溶限效应,耐酸碱性、
耐氯氧化性能较其它有机磷酸(盐)好。黄志宇等人发表在2000年5
月第22卷第2期《西南石油学院学报》上的“砂岩地层深部延缓酸化
酸液配方研究”一文指出磷酸/氢氟酸与碳酸岩反应可生成氟代碳酸
钙-磷石灰,很快在碳酸岩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阻止碳酸岩的继续
溶解,从而可以减少CaF2沉淀的产生。同时该酸液体系中的有机酸为
一种很好的络合剂,可以络合多价金属离子(如Fe3+,Al3+),故可以减
少残酸中Fe3+和Al3+的浓度,避免Fe(OH)3和Al(OH)3等沉淀,从而减
少了地层伤害。生产单位:山东枣庄市东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4.1.4氟硼酸工业品;无色透明液体,呈强酸性,熔点-90℃,
沸点130℃,能和水或醇相混溶,一种化学试剂。李丽等人发表在2007
年1月第24卷第1期《钻井液与完井液》上的“低渗透油田选择性酸
化解堵剂研制”一文指出氟硼酸可作为常规土酸的另一种替代酸,对
硅质砂岩的缓蚀效果非常明显,具有酸化深部地层的能力;而且氟硼
酸对硅质砂岩的溶蚀能力对温度比较敏感,在50℃时溶蚀率有明显
的增加,这对深部地层的酸化解堵十分有利。因此氟硼酸为硅质砂岩
地层的最佳无机垢解堵酸液。
4.1.5YHS-1缓蚀剂
4.1.6柠檬酸
4.1.7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
4.1.8水
4.2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4.2.1浓度为31%的工业用盐酸8~10%;
4.2.2浓度为40%的工业用氢氟酸1.8~2.2%;
4.2.3羟基乙叉二膦酸0.8~1.2%;
4.2.4浓度为40%的工业用氟硼酸3~5%;
4.2.5YHS-1缓蚀剂1.8~2.2%;
3.2.6柠檬酸0.8~1.2%;
4.2.7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0.8~1.2%;
4.2.8其余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4.3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配置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将水、盐酸、氢氟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氟硼酸、
YHS-1缓蚀剂、柠檬酸、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分别加入配液罐,
充分搅拌0.5~0.6小时,之后装入储运罐拉到所需油井作业现场。
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方法:使用此种复合解堵
体系,根据三低砂岩油藏地层污染情况和油井生产状况,优选解堵剂
和配液组合,通过油管或油套环空一次性注入油井中,关井反应后,
达到解除油井近井地带堵塞和污染,提高地层导流能力。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施工准备:首先,将配置好的四种解堵液:氯化铵化学
生热液体、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活性剂液体和砂岩深穿透缓速酸
液体,分别装入储运罐拉到油井作业现场。
第二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清水,用清水洗井。
第三步:通过油管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氯化铵化学
生热液体。
第四步:通过油管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隔离液。
第五步:通过油管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亚硝酸钠化
学生热液体。
第六步:通过油管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活性剂液体。
第七步:通过油管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砂岩深穿透
缓速酸液体。
第八步:通过油管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顶替液。
第九步:关井,反应4小时,完成复合解堵施工;开井投入采油
生产。
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和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的作用原理为
室内试验:1m3注入孔隙度为12.6%
岩芯中,NH4Cl和NaNO2浓度都为4mol/L,反应能产生6.65x106KJ热量,
使基液温度升高158℃,能使8m3饱和水岩石升温量为32℃。按升温32
℃计算,地层温度由45℃升高到77℃,此时油的粘度从42.8mPa·s
降低到14.1mpa·s,降粘率为67.1%。通过加热裂解作用,将有机质中
的大分子裂解为小分子,从而降低原油粘度;产生大量的N2气体,起
到增能驱替的作用,使得有机质堵塞物快速返排。
活性剂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物和无机添加剂的综合作用,可以改
变物质高碳蜡的空间网络结构,溶解有机质、改变界面张力,能够清
除地层中的水锁、蜡堵、胶质沥青堵塞,降低原油粘度,有效防治化
学解堵剂对地层造成的二次污染,有很好的解堵、阻垢作用。
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与岩石反应速度低,活性穿透能力强,具有
酸化深部地层的能力,且不易引起粘土矿物的膨胀和颗粒运移,不会
产生二次伤害,尤其适用于解除地层深部的无机垢堵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
方法,采用复合解堵剂及解堵方法,经现场试验成功后,在三塘湖油
田牛圈湖区块实验18井次,有效率88.9%,平均单井增液5.9m3/d,增
油2.7t/d,单井有效期76天以上,累计增油2748t。
本复合解堵体系综合了化学解堵和活性剂多效能的优点,科学优
选配比,经多次试验及现场应用发展起来的,与三低砂岩油藏储层性
质、地层流体配伍性好,能防止解堵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沉淀;
将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和活性剂液体、
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多项技术优势,能同时有
效解除无机垢、有机垢和微生物细菌污染造成的储层堵塞,达到恢复
或提高地层渗透率,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本复合解堵剂配比、使用简单,不动管柱施工,在油井套管挤进
入油层即可,节约作业费用。
见效快,个别井施工完井后就能见到增油效果。
使用的都是常规化学剂和工业品,对人体、作业设备、油套管都
不会造成伤害,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属于“低渗、低压、低流度”常规黑油砂
岩油藏,平均渗透率3.28mD,孔隙度13%,原始地层压力系数0.75,
地层温度45℃,流度0.04~0.35mD/MPa.s,区块生产特征是:单井产
量低、采油速度低、含水上升快、含水高。主要原因是:一是原油粘
度高,乳化现象严重,使流体粘度进一步增大,流动性变差,堵塞近
井地带高渗流通道,引起近井地带地层导流能力下降;二是开发生产
过程中存在冷伤害,造成蜡、胶质、沥青质等有机质析出而堵塞油层
渗流通道,造成地层导流能力降低;三是储层粘土矿物相对含量高,
注水或油井生产过程中容易引起颗粒运移而产生速敏,室内试验水速
敏数据63%,中等偏强,形成无机堵塞;四是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温
度、压力的变化,容易生成以碳酸盐为主的阻垢,堵塞渗流通道。由
于以上分析的三低砂岩油藏地层有机堵塞和无机堵塞的存在,造成油
井产量下降快,注采驱替更加困难。
通过三个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采油井湖42-10井,该井平均地
层渗透率0.95×10-3μm2,地层压力系数0.75。分析该井作业后液量下
降较快,原油粘度较高,在历次作业时入井液对地层造成了污染,优
选采用“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活性剂液体
和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的复合解堵体系进行解堵增产。
采油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三低砂岩油藏地层性质,单井生产情况,
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解堵半径等参数,计算确认所需解堵剂
用量。
第一步:施工准备:取出事先配置好的四种解堵液(氯化铵化学
生热液体15m3;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15m3;活性剂液体15m3;砂岩
深穿透缓速酸液体20m3),分别装入储运罐拉到油井作业现场。
1、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氯化铵,
18%;浓度为31%的工业盐酸,5%;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
钠盐,0.3%;水为76.7%。在常温常压下,将水、氯化铵、脂肪醇醚磺
基琥珀酸酯二钠盐加入配液罐,混合均匀,充分搅拌0.5小时。
2、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亚硝酸
钠,18%;YHS-1缓蚀剂,1.9%;水为80.1%。在常温常压下,将水、
亚硝酸钠、YHS-1缓蚀剂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6小时。
3、活性剂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壬基酚聚氧乙烯(30)
醚,6%;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9%;YHS-1缓蚀剂,1.8%;HX
阻垢分散剂,3.3%;柠檬酸,0.9%;氟化氨,6%;水为73%。在常温常
压下,将水、壬基酚聚氧乙烯(30)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YHS-1缓蚀剂、HX阻垢分散剂、柠檬酸、氟化氨加入配液罐,充分搅
拌2小时。
4、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浓度为
31%的工业盐酸,8%;氢氟酸,2.2%;羟基乙叉二膦酸,1.2%;氟硼酸,
5%;YHS-1缓蚀剂,1.9%;柠檬酸,0.9%;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
酸酯二钠盐,1.2%;水为79.6%。在常温常压下,将水、盐酸、氢氟酸、
羟基乙叉二膦酸、氟硼酸、YHS-1缓蚀剂、柠檬酸、脂肪醇醚磺基琥珀
酸酯二钠盐分别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0.6小时。
第二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清水,用清水洗井。
第三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氯化铵化学生热液
体15m3。
第四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隔离液2m3。
第五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亚硝酸钠化学生热
液体15m3。
第六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活性剂液体15m3。
第七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砂岩深穿透缓速酸
液体20m3。
第八步:通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顶替液8m3。
第九步:关井,反应4小时,完成复合解堵施工;开井投入采油
生产。
采用本复合解堵方法作业后,该井日产液由2.5m3上升到10m3,
日产油1.0t由上升到4.9t,含水从54.1%下降到43.3%。截止2011年
12月底平均日增油3.4t,有效期123天,累计增油达到420t。
实施例2: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采油井牛10-9井,该井平均地
层渗透率6.1×10-3μm2,地层压力系数0.75,地层原油粘度42-67MPa·s。
分析该井原油粘度较高,对应水井水驱状况差,优选增加活性剂液体
用量进行解堵,提高地层原油流度。
采油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三低砂岩油藏地层性质,单井生产情况,
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解堵半径等参数,计算确认所需解堵剂
用量。
第一步:施工准备:取出事先配置好的四种解堵液(氯化铵化学
生热液体15m3;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15m3;活性剂液体30m3;砂岩
深穿透缓速酸液体20m3),分别装入储运罐拉到油井作业现场。
1、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氯化铵,
18%;浓度为31%的工业盐酸,5%;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二
钠盐,0.3%;水为76.7%。在常温常压下,将水、氯化铵、脂肪醇醚磺
基琥珀酸酯二钠盐加入配液罐,混合均匀,充分搅拌0.5小时。
2、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亚硝酸
钠,18%;YHS-1缓蚀剂,1.9%;水为80.1%。在常温常压下,将水、
亚硝酸钠、YHS-1缓蚀剂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6小时。
3、活性剂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壬基酚聚氧乙烯(30)
醚,8%;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7%;YHS-1缓蚀剂,2.2%;HX
阻垢分散剂,4.2%;柠檬酸,1.2%;氟化氨,8%;水为69.4%。在常温
常压下,将水、壬基酚聚氧乙烯(30)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YHS-1缓蚀剂、HX阻垢分散剂、柠檬酸、氟化氨加入配液罐,充
分搅拌1.5小时。
4、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浓度为
31%的工业盐酸,8%;氢氟酸,1.8%;羟基乙叉二膦酸,1.2%;氟硼酸,
3%;YHS-1缓蚀剂,1.8%;柠檬酸,0.8%;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
酸酯二钠盐,0.8%;水为82.6%。在常温常压下,将水、盐酸、氢氟酸、
羟基乙叉二膦酸、氟硼酸、YHS-1缓蚀剂、柠檬酸、脂肪醇醚磺基琥珀
酸酯二钠盐分别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0.6小时。
第二步~第九步,与实施例1相同。
采用本复合解堵方法作业后,该井日产液由4.0m3上升到15m3,日
产油1.4t由上升到8.6t,含水从58.9%下降到32.7%。平均日增油7.2t,
有效期30天,累计增油达到150t。
实施例3: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采油井牛12-9井,该井平均地
层渗透率6.11×10-3μm2,地层压力系数0.75,地层原油粘度65MPa·s。
分析该井原油粘度较高,油井生产周期较长,某段时间产液递减很快。
优选采用“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活性剂液
体和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的复合解堵体系进行解堵增产:
第一步:施工准备:取出事先配置好的四种解堵液(氯化铵化学
生热液体15m3;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15m3;活性剂液体20m3;砂岩
深穿透缓速酸液体15m3),分别装入储运罐拉到油井作业现场。
1、氯化铵化学生热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氯化铵,
19%;浓度为31%的工业用盐酸,8%;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
二钠盐,0.4%;水为72.6%。在常温常压下,将水、氯化铵、脂肪醇醚
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0.5小时。
2、亚硝酸钠化学生热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亚硝酸
钠,18%;YHS-1缓蚀剂,1.9%;水为80.1%。在常温常压下,将水、
亚硝酸钠、YHS-1缓蚀剂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6小时。
3、活性剂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壬基酚聚氧乙烯(30)
醚,9%;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5%;YHS-1缓蚀剂,2.2%;HX
阻垢分散剂,4.9%;柠檬酸,1.2%;氟化氨,10%;水为67.7%。在常
温常压下,将水、壬基酚聚氧乙烯(30)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
酸酯、YHS-1缓蚀剂、HX阻垢分散剂、柠檬酸、氟化氨加入配液罐,
充分搅拌2小时。
4、砂岩深穿透缓速酸液体的制备: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1%的工
业用盐酸,10%;氢氟酸,1.8%;羟基乙叉二膦酸,1.2%;氟硼酸,3%;
YHS-1缓蚀剂,2.2%;柠檬酸,1.2%;助排剂: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
二钠盐,0.9%;水为79.7%。在常温常压下,将水、盐酸、氢氟酸、羟
基乙叉二膦酸、氟硼酸、YHS-1缓蚀剂、柠檬酸、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
酯二钠盐分别加入配液罐,充分搅拌0.6小时。
第二步~第九步,与实施例1相同。
采用本复合解堵方法作业后,该井日产液由7.7m3上升到13.6m3,
日产油1.4t由上升到5.8t,含水从78.1%下降到50.1%。平均日增油
4.3t,有效期60天,累计增油达到26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