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56648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0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94178.4

申请日:

2007.12.06

公开号:

CN101220619A

公开日:

2008.07.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5/02公开日:2008071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02; E04B5/17

主分类号:

E04B5/02

申请人:

邱则有

发明人:

邱则有

地址: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

优先权:

2006.12.8 CN 200610163491.7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叠合板,包括钢筋砼(1)和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设置在叠合板的底部,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包括有钢筋砼底板(3)和钢筋砼纵向肋(4),其特征在于有横向贯穿纵肋(4)或/和底板(3)的孔洞(5),孔洞(5)与孔洞(5)之间的构件为连接纵肋与底板的连接构件(6),连接构件(6)是与纵肋(4)或/和底板(3)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的构件。这样,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叠合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叠合楼盖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叠合板,包括钢筋砼(1)和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设置在叠合板的底部,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包括有钢筋砼底板(3)和钢筋砼纵向肋(4),其特征在于有横向贯穿纵肋(4)或/和底板(3)的孔洞(5),孔洞(5)与孔洞(5)之间的构件为连接纵肋与底板的连接构件(6),连接构件(6)是与纵肋(4)或/和底板(3)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的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纵肋(4)端头伸出有结合筋(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底板(3)或/和纵肋(4)上有吊挂件(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底板(3)上有至少一条横向的凹槽(9)。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凹槽(9)为贯通纵肋(4)的凹槽(9)。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9)为预先设置的纵筋(10)靠近设置相交横向结构受力钢筋(10)的深入底板(3)用的沉筋结构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底板(3)上有横向凸条或凸板(11);或者底板(3)上的横向凹槽(9)与凸板(11)相间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底板(3)的板边或板面或凸板(11)或横向的凹槽(9)有露筋或网(12);或者横向的凹槽(9)上设置有盖槽筋(13);或者横向的凹槽(9)中有连接件(14)或铁丝(15);或者横向的凹槽(9)边或凸板(11)边有横向抗裂露筋(12),连接底板纵向钢筋的连接件(14)或铁丝(15);或者横向的凹槽(9)为上小下大的收口凹槽;或者纵肋(4)两侧均设置有凹槽(9);或者纵肋(4)两侧的两凹槽(9)对称设置;或者纵肋(4)两侧的两凹槽(9)的槽在同轴的同一直线上;或者纵肋(4)上设置有联槽孔洞(5),并将纵肋(4)两侧的凹槽(9)连通;或者联槽孔洞(5)断面小于凹槽(9)的至少一个截面;或者联槽孔洞(5)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或者凹槽(9)平面为变宽凹槽;或者凹槽(9)内有纵向或横向的露筋(12);或者凹槽(9)与纵肋(4)正交或斜交;或者凹槽(9)中有至少二条平行设置;或者纵肋(4)两侧的凹槽(9)平行设置;或者同一直线上凹槽(9)槽深相同;或者纵肋(4)两侧的凹槽(9)槽深相同;或者纵肋(4)两侧的相邻的凹槽(9)之间有凸筋(16);或者纵肋(4)两侧的相邻的凹槽(9)之间有凸板(11);或者凸板(11)退进底板(3)的边缘;或者凸板(11)为外窄内宽的凸板。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纵肋(4)内设置有钢筋(10);或者纵肋(4)上设置有竖向或/和横向凹槽(9);或者底板(3)的横侧边有露筋(12);或者凸板(11)横向露筋(12);或者底板(3)内有至少二条纵筋(8)平行设置;或者底板(3)内有至少二条纵向预应力钢筋(17)平行设置;或者纵肋(4)的纵筋(8)与底板(3)内的纵向预应力钢筋(17)平行;或者横向凸板(11)有横向预应力凸块。

10.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横向凹槽(9)有横向预应力凹槽;或者横向钢筋(10)从纵肋(4)上的孔洞(5)中穿设,浇筑砼后,形成现浇预制相结合的双向结构承力叠合板。

说明书

一种叠合板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板。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有现浇楼板和预制楼板,现浇楼板整体性好,但需现场支模,然后浇筑混凝土,施工周期难度大,模板损耗大,成本高,预制楼板不需现场支模,施工周期短,造价低,但预制构件自重大,吊装困难,构件拼接部位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如专利号为ZL0322765.2、名称为一种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砼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由板、肋构成,肋上有穿钢筋的孔洞,这种板的厚度大,使后置于现浇砼中的钢筋有效高度大为减少,影响了楼板的双向受力平衡,难以形成等效双向板等。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叠合板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板,具有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少支模、节省材料、施工方便、周期短、整体性、抗裂性和抗震性好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钢筋砼和钢筋砼带肋预制板,钢筋砼带肋预制板设置在叠合板的底部,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包括有钢筋砼底板和钢筋砼纵向肋,其特征在于有横向贯穿纵肋或/和底板的孔洞,孔洞与孔洞之间的构件为连接纵肋与底板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是与纵肋或/和底板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的构件。这样,当有横向贯穿纵肋或/和底板的孔洞时,能够方便设置钢筋,并且连接构件与纵肋或/和底板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制作简单方便,拼装方便,各部件分开搬运,搬运方便不易损坏,能有效提高预制板的质量,从而提高预制板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这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能使楼板的双向荷载能力差异小,改善了楼板的受力性能,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叠合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叠合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肋端部伸出有板间结合筋。这样,当所述叠合用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结合筋锚固于现浇砼中,使预制板和现浇砼形成了整体,大大提高了楼板的整体性能,而且,也提高了预制板的横向传力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端头伸出有结合筋。这样,当所述叠合用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端头伸出的结合筋可锚固于梁或柱或墙内,可大幅度提高楼板的整体性及荷载能力。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肋或/和纵肋上有吊挂件。这样,当横肋或/和纵肋上有吊挂件时,所述叠合用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可十分方便地形成吊挂预置件,同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可十分方便地吊运安装,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上有吊挂件。这样,当底板上有吊挂件时,所述叠合用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可十分方便地形成吊挂预置件,同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可十分方便地吊运安装,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上有至少一条横向的凹槽。这样,当纵肋设置在底板上,并且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凹槽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的纵向刚度大,不易折断或者变形,有利于施工应用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的支撑设置安装,充分保证了施工安全性,降低损耗,节约成本,同时,因横向的凹槽设置,使钢筋砼带肋预制板与现浇砼相结合后,现浇砼进入凹槽中凝结硬化,将钢筋砼带肋预制板与现浇砼结构牢牢叠合粘结铆固,使其不易开裂,充分保证了叠合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为贯通纵肋的凹槽。这样,当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叠合楼板中时,现浇砼浇入凹槽中并同时穿过纵肋,形成同时嵌固底板与纵肋的现浇砼结构,使之形成为双向叠合预制现浇结构板,大幅度提高了楼板的结构整体性能,使叠合部位不易产生裂缝。
本发明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为预先设置的纵筋靠近设置相交横向结构受力钢筋的深入底板用的沉筋结构凹槽。这样,当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到楼板中时,因沉筋结构凹槽的设置,使后置于现浇砼结构中的钢筋与底板内的钢筋间距大为缩小,大幅度提高了钢筋在楼板结构中的有效高度,同时也提高了楼板的承力结构性能,使板的厚度大为减少,承载力提高。
本发明特征在于底板上有横向凸条或凸板。这样,当底板上有横向凸条或凸板时,凸板或凸条大幅度提高了钢筋砼带肋预制板的横向刚度,使板不易变形损坏,提高了钢筋砼带肋预制板的施工荷载承受能力,充分保证了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底板上的横向凹槽与凸条相间设置。这样,当横向凹槽与凸条相间设置时,可有效提高底板的横向刚度与抗折强度,同时,也能很好地降低板的自重。
本发明特征在于底板的板边或板面或凸条或横向的凹槽有露筋或网。这样,当底板的板边或板面或凸条或横向的凹槽有露筋或网时,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时,露出的筋或网与现浇砼相结合后,大幅度提高了现浇砼与预制构件结合界面的强度,使其二者不易开裂破坏,保证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上设置有盖槽筋。这样,当横向的凹槽上设置有盖槽筋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盖槽筋与现浇砼相结合后,大幅度提高了槽内现浇砼结构的刚度与强度,保证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中有连接件或铁丝。这样,当横向的凹槽中有连接件或铁丝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在应用至楼板的过程中,钢筋及其它预埋管线可十分方便地通过连接件或铁丝锚固锁定,使其不易移位,保证了楼板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边或凸条边有横向抗裂露筋,连接底板纵筋的连接件或铁丝。这样,当横向的凹槽边或凸条边有横向抗裂露筋,连接底板纵筋的连接件或铁丝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在应用至楼板的过程中,钢筋及其它预埋管线可十分方便地通过连接件或铁丝锚固锁定,使其不易移位,保证了楼板的浇筑质量,同时,外露的横向抗裂露筋对接合界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使接合面不易开裂损坏。
本发明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为上小下大的收口凹槽。这样,当横向的凹槽为上小下大的收口凹槽时,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到楼板中后,现浇砼浇注入凹槽中凝结硬化后,将底板牢牢嵌固于现浇砼结构中,使底板无论在何情况下均不会开裂掉落,充分保证了应用安全性和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这样,当纵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到楼板中后,现浇砼将底板及纵肋均匀地嵌固,使底板能够均匀受力,不易开裂,提高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的凹槽对称设置。这样,当纵肋两侧的凹槽对称设置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到楼板中后,现浇砼将底板及纵肋均匀地嵌固,使底板能够均匀受力,不易开裂,提高了楼板的质量,同时,方便了钢筋的布设,提高了施工速度。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的两凹槽的槽在同轴的同一直线上。这样,当纵肋两侧的两凹槽的槽在同轴的同一直线上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到楼板中后,现浇砼将底板及纵肋均匀地嵌固,使底板能够均匀受力,不易开裂,提高了楼板的质量,同时,方便了钢筋的布设,提高了施工速度。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上设置有联槽孔洞,并将纵肋两侧的凹槽连通。这样,联槽孔洞的设置使凹槽形成贯通的凹槽,方便了在应用过程中现浇砼的浇注,保证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联槽孔洞断面小于凹槽的至少一个截面。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需要,合理选用联槽孔洞断面小于凹槽的截面的钢筋砼带肋预制板,方便实施应用。
本发明特征在于联槽孔洞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需要,合理选用各种形状的联槽孔洞的钢筋砼带肋预制板,方便实施应用。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平面为变宽凹槽。这样,当凹槽平面为变宽凹槽时,可大幅度提高现浇砼与底板之间的接合嵌固面积,使接合界面更加可靠,不易开裂破坏,保证了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内有纵向或横向的露筋。这样,当凹槽内有纵向或横向的露筋时,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时,露出的筋或网与现浇砼相结合后,大幅度提高了现浇砼与预制构件结合界面的强度,使其二者不易开裂破坏,保证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联槽孔洞断面小于凹槽的至少一个截面。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需要,合理选用联槽孔洞断面小于凹槽的截面的钢筋砼带肋预制板,方便实施应用。
本发明特征在于联槽孔洞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需要,合理选用各种形状的联槽孔洞的钢筋砼带肋预制板,方便实施应用。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平面为变宽凹槽。这样,当凹槽平面为变宽凹槽时,可大幅度提高现浇砼与底板之间的接合嵌固面积,使接合界面更加可靠,不易开裂破坏,保证了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内有纵向或横向的露筋。这样,当凹槽内有纵向或横向的露筋时,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时,露出的筋或网与现浇砼相结合后,大幅度提高了现浇砼与预制构件结合界面的强度,使其二者不易开裂破坏,保证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与纵肋正交或斜交。这样,当凹槽与纵肋正交或斜交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现浇砼可在凹槽中相应形成现浇砼结构,有效地分散集中应力,防止开裂。
本发明特征在于凹槽中有至少二条平行设置。这样,当凹槽中有至少二条平行设置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现浇砼可在凹槽中相应形成现浇砼结构,有效地分散集中应力,防止开裂。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的凹槽平行设置。这样,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能够十分良好地形成现浇砼结构,使楼板的受力性能更加良好。
本发明特征在于同一直线上凹槽槽深相同。这样,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能够十分良好地形成现浇砼结构,使楼板的受力性能更加良好。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的凹槽槽深相同。这样,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能够十分良好地形成现浇砼结构,使楼板的受力性能更加良好。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的相邻的凹槽之间有凸筋。这样,凸筋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底板的强度与刚度,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且应用后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可参与结构传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两侧的相邻的凹槽之间有凸板。这样,凸筋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底板的强度与刚度,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且应用后具有良好的承力性能,可参与结构传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凸板退进底板的边缘。这样,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两板拼接部位有一定的空间,使现浇砼能进入拼合缝中,将底板完全含固,使现浇预制接合界面不会开裂破坏。
本发明特征在于凸板为外窄内宽的凸板。这样,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现浇砼能够将其牢牢嵌固,使现浇与预制接合界面不易开裂损坏,提高了楼板的质量。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内设置有钢筋。这样,纵肋的强度与刚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其不易变形损坏,而且,应用至楼板中后,还可参与结构传力,进一步提高楼板的承力能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上设置有竖向凹槽。这样,当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现浇砼能够更好地将其嵌固牢靠,使现浇与预制界面不易开裂破坏。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上设置有横向凹槽。这样,当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后,现浇砼能够更好地将其嵌固牢靠,使现浇与预制界面不易开裂破坏。
本发明特征在于底板的横侧边有露筋。这样,当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时,露筋可牢牢锚固于现浇砼中,大幅度提高了预制与现浇接合界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不易开裂损坏,充分保证了楼板的质量,而且,底板形成结构底板可参与结构传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凸板横向露筋。这样,当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楼板中时,露筋可牢牢锚固于现浇砼中,大幅度提高了预制与现浇接合界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不易开裂损坏,充分保证了楼板的质量,而且,底板形成结构底板可参与结构传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底板内有至少二条纵筋平行设置。这样,使底板具有十分良好的协同受力性能,大幅提高了底板的荷载能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底板内有至少二条纵向预应力钢筋平行设置。这样,使底板具有十分良好的协同受力性能,大幅提高了底板的荷载能力。
本发明特征在于纵肋的纵筋与底板内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平行。这样,使底板具有十分良好的协同受力性能,大幅提高了底板的荷载能力。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凸板有横向预应力凸块。这样,使底板的横向强度、刚度更好,抗弹性变形能力强,抗冲击破坏能力更好,使底板不易损坏,同时,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现浇预制叠合楼板中后,底板可参与结构承力,改善楼板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凹槽有横向预应力凹槽。这样,使底板的横向强度、刚度更好,抗弹性变形能力强,抗冲击破坏能力更好,使底板不易损坏,同时,所述钢筋砼带肋预制板应用至现浇预制叠合楼板中后,底板可参与结构承力,改善楼板的综合性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钢筋砼1和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设置在叠合板的底部,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包括有钢筋砼底板3和钢筋砼纵向肋4,其特征在于有横向贯穿纵肋4或/和底板3的孔洞5,孔洞5与孔洞5之间的构件为连接纵肋与底板的连接构件6,连接构件6是与纵肋4或/和底板3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的构件。各附图中,1为钢筋砼,2为钢筋砼带肋预制板,3为底板,4为纵向肋,5为孔洞,6为连接构件,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叠合板包括钢筋砼1和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设置在叠合板的底部,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包括有钢筋砼底板3和钢筋砼纵向肋4,其有横向贯穿纵肋4的孔洞5,孔洞5与孔洞5之间的构件为连接纵肋与底板的连接构件6,连接构件6是与纵肋4和底板3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的构件。如图19所示,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的底板3分别搭接在叠合板的梁和墙上,底板3上设置有轻质材料。如图20所示,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侧面部位之间设置有T形板,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之间结合部位设置有网状钢筋。如图21所示,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端部之间设置有T形板,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之间结合部位设置有Z型钢筋。如图22所示,其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之间结合部位设置有孔、槽,马钉和固定卡分别设置在孔、槽内固定两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端头伸出有结合筋7。如图2所示,其纵肋4端头伸出有结合筋7。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或/和纵肋4上有吊挂件8。如图3所示,其底板3上有吊挂件8。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上有至少一条横向的凹槽9。如图4所示,其底板3上设置有横向的凹槽9。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凹槽9为贯通纵肋4的凹槽9。如图4所示,其凹槽9为贯通纵肋4的凹槽9。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9为预先设置的纵筋10靠近设置相交横向结构受力钢筋10的深入底板3用的沉筋结构凹槽。如图5所示,其横向的凹槽9为预先设置的纵筋10靠近设置相交横向结构受力钢筋10的深入底板3用的沉筋结构凹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上有横向凸条或凸板11。如图6所示,其底板3上设置有横向凸条和凸板11。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上的横向凹槽9与凸板11相间设置。如图7所示,其底板3上的横向凹槽9与凸板11相间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的板边或板面或凸板11或横向的凹槽9有露筋或网12。如图7所示,其凸板11表面有露筋1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9上设置有盖槽筋13。如图8所示,其横向的凹槽9上设置有盖槽筋13。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9中有连接件14或铁丝15。如图9所示,其横向的凹槽9中分别设置有连接件14和铁丝15。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9边或凸板11边有横向抗裂露筋12,连接底板纵向钢筋的连接件14或铁丝15。如图9所示,其横向的凹槽9边和凸板11边设置有横向抗裂露筋12,连接底板纵向钢筋的连接件14和铁丝15。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的凹槽9为上小下大的收口凹槽。如图10所示,其横向的凹槽9为上小下大的收口凹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均设置有凹槽9。如图10所示,其纵肋4两侧均设置有凹槽9。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的两凹槽9对称设置。如图10所示,其纵肋4两侧的两凹槽9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的两凹槽9的槽在同轴的同一直线上。如图10所示,其纵肋4两侧的两凹槽9的槽在同轴的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上设置有联槽孔洞5,并将纵肋4两侧的凹槽9连通。如图10所示,其纵肋4上设置有联槽孔洞5,并将纵肋4两侧的凹槽9连通。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联槽孔洞5断面小于凹槽9的至少一个截面。如图11所示,其联槽孔洞5断面小于凹槽9的截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联槽孔洞5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如图11所示,其联槽孔洞5为椭圆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凹槽9平面为变宽凹槽。如图12所示,其凹槽9平面为变宽凹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凹槽9内有纵向或横向的露筋12。如图13所示,其凹槽9内有纵向的露筋1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凹槽9与纵肋4正交或斜交。如图14所示,其凹槽9与纵肋4正交。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凹槽9中有至少二条平行设置。如图14所示,其凹槽9中有多条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的凹槽9平行设置。如图14所示,其纵肋4两侧的凹槽9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同一直线上凹槽9槽深相同。如图14所示,其同一直线上凹槽9槽深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的凹槽9槽深相同。如图14所示,其纵肋4两侧的凹槽9槽深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的相邻的凹槽9之间有凸筋16。如图14所示,其纵肋4两侧的相邻的凹槽9之间有凸筋16。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两侧的相邻的凹槽9之间有凸板11。如图15所示,其纵肋4两侧的相邻的凹槽9之间有凸板11。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凸板11退进底板3的边缘。如图14所示,其凸板11退进底板3的边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凸板11为外窄内宽的凸板。如图12所示,其凸板11为外窄内宽的凸板。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内设置有钢筋10。如图15所示,其纵肋4内设置有钢筋10。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上设置有竖向或/和横向凹槽9。如图16所示,其纵肋4上分别设置有竖向和横向凹槽9。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的横侧边有露筋12。如图17所示,其底板3的横侧边有露筋1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凸板11横向露筋12。如图17所示,其凸板11横向露筋1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内有至少二条纵筋10平行设置。如图17所示,其底板3内有多条纵筋10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底板3内有至少二条纵向预应力钢筋17平行设置。如图18所示,其底板3内有纵向预应力钢筋17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肋4的纵筋10与底板3内的纵向预应力钢筋17平行。如图18所示,其纵肋4的纵筋10与底板3内的纵向预应力钢筋17平行,纵肋4的上表面与叠合板上表面的钢筋砼1平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凸板11有横向预应力凸块。如图17所示,其横向凸板11有横向预应力凸块。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凹槽9有横向预应力凹槽。如图17所示,其横向凹槽9有横向预应力凹槽。

一种叠合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叠合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叠合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叠合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叠合板.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叠合板,包括钢筋砼(1)和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设置在叠合板的底部,钢筋砼带肋预制板(2)包括有钢筋砼底板(3)和钢筋砼纵向肋(4),其特征在于有横向贯穿纵肋(4)或/和底板(3)的孔洞(5),孔洞(5)与孔洞(5)之间的构件为连接纵肋与底板的连接构件(6),连接构件(6)是与纵肋(4)或/和底板(3)同步成型后凝结硬化成整体的构件。这样,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