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与分离隔开的气泡浮选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粒分离的浮选机,尤其指细粒煤浮选的气泡浮选机。
目前,较为普遍应用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是以转子或叶轮直接在盛有大量矿浆(固、液混合流)的容器(浮选槽)内,直接搅拌矿浆,使其产生强烈的旋涡运动,由于旋涡的剪切作用,吸入浮选机的空气被分散成直径大小不等的气泡,此时,由于矿浆中疏水、亲气的固体颗粒(如:细煤粒)粘附在气泡表面上浮收集,而亲水、疏气的固体颗粒(如:硫化铁、粘土、沙石及石灰石等),随混水流向下流出,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但是,由于搅拌转子或叶轮直接搅拌浮选槽内大量的矿浆(固、液混合流)和存于矿浆中的气泡,搅拌所需动力很高。当搅拌动力不足时,又不能产生足够的微小气泡,并且减少固体颗粒与气泡碰撞和粘附的机率,使浮选速率降低。此外,由于浮选槽内搅拌作用产生的扰动,气泡之间的空隙易夹带混合流上浮,使部分亲水、疏气的固体颗粒进入泡沫产品,降低其纯度(俗称机械夹带)。因此,传统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存在动力消耗高和分离精度低地严重缺陷。
鉴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与分离隔开的气泡浮选机。在一竖直管内置于上、下排列的多个叶轮搅拌固、液混合流,与空气混合形成液-固-气三相混合流,并且经切割、挤压形成小气泡,三相混合流经分配器在分离槽内浮选出疏水亲气颗粒的泡沫;不但提高泡沫产品的纯度,而且还大大降低搅拌动力的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分离槽和搅拌器,搅拌器的转轴上方具有一个多片径向直叶片的上叶轮及在该上叶轮下方具有数个间隔的多片径向斜叶片的下叶轮,在搅拌器转轴上的上、下叶轮外围设有包容上、下叶轮的捕集管,而捕集管底端具有连通的一分配器、且该分配器悬置在分离槽内。
上述捕集管内壁具有突起的分割片。
上述上叶轮上方或下方位置的上述捕集管侧壁上开设一固、液混合流入口和空气入口。
上述捕集管置于分离槽外面。
上述捕集管悬置在分离槽内。
上述分配器为多管径向辐射管、且每根管侧壁开设间隔的水平出泡沫孔。
上述分割片是沿径向、轴向间隔突起的锥形片。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分选矿粒(如:煤粒)精度高,搅拌消耗的动力大大减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捕集管 11、分割片 12、固、液混合流入口 13、空气入口14、分配器 141、出泡沫孔 2、搅拌器 21、上叶轮 22、下叶轮 23、转轴 24、电机 3、分离槽 31、刮泡器 32、泡沫出口 33、尾流出口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捕集管1、搅拌器2及分离槽3,其中:捕集管1为竖直或水平的金属管,其内侧壁具有沿径向、轴向均间隔的锥形突起分割片11,相邻分割片11之间形成楔形,便于挤压气泡和气泡受切割;在该捕集管1上方的一侧还设置一固液混合流入口12和一空气入口13,其底端具有连通的一分配器14,顶端具有中心孔,在该顶端外缘支持电机24,且上述中心孔(带密封结构)穿过搅拌器2的转轴23;其中,分配器14为径向辐射的多管结构,每根管侧壁开设间隔的水平出泡沫孔141,除分配器14伸进分离槽3内外,捕集管1的其它部分都在分离槽3外,便于操作使用。
搅拌器2是由一个上叶轮21、多个下叶轮22、转轴23及其电机24组成的竖直或水平装置;其中,电机24支持在捕集管1顶端上,转轴23穿过捕集管1顶端中心孔,在靠近固、液混合流入口12和空气入口13下方或上方的转轴23上固定连接上叶轮21,而上叶轮21的下方间隔固定连接多个下叶轮22(图1中为两个)在转轴23上。其中上叶轮21是多片径向直叶片构成,搅拌固、液混合流和空气,而下叶轮22是多片径向斜叶片构成,搅拌固、液混合流和空气的同时,引导泡沫向下、且与分割片11配合切割或挤压气泡,使其形成与煤粒形成絮团的微小气泡,进入捕集管1底端的分配器14。
分离槽3具有刮泡器31、泡沫出口32及尾流出口33(属现有技术)。从处在分离槽3内的分配器14的出泡沫孔141冒出泡沫,经过支持在分离槽3顶端、可连续移动的间隔刮泡器31(在传输带上)构成的刮泡器31,将泡沫产品推入泡沫出口32,而尾流产品流出(亲水疏气固体颗粒的混水流)。
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捕集管1整个悬置在分离槽3内,其中分配器14的中心线与管中心重合,设备结构紧凑,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重复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