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5540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9593.3

申请日:

2008.02.02

公开号:

CN101225667A

公开日:

2008.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29/16公开日:200807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6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宁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长江; 戴永跃

地址: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兴宁路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志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方法,该沉降缝竖直设置在地下连续墙中,且将地下连续墙中的钢筋笼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的两侧可以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述的沉降缝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间隔为80~100毫米的通长异形钢板,所述的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设有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以及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竖直的垂直面上的三道橡胶止水带。其施工方法包括通长异形钢板及各部件与钢筋笼的焊接、安装,吊放、浇铸等工序,施工方法简单、通用。本发明沉降缝的设计,其可与主体楼房同时施工、同时完工,解决了预留缝(或称后浇带)延期完工的问题,不仅方便了施工,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三道橡胶止水带的安装设计,彻底避免了地下室的渗水、透水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缝竖直设置在连续墙中,且将连续墙中的钢筋笼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的两侧可以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述的沉降缝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间隔为80~100毫米的通长异形钢板,所述的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设有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以及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竖直的垂直面上的三道橡胶止水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道橡胶止水带,第一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异形钢板的迎土面,第二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异形钢板的中间,第三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异形钢板的迎坑面。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在连续墙中根据主楼和裙楼的具体沉降情况确定产生不同沉降量的分界位置,,据此确定沉降缝的位置和尺寸,以使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两侧的沉降量不同;
b)场外制作两块通长异形钢板,运入施工现场经检验合格后,在钢筋笼制作平台上进行钢筋笼和通长异形钢板的拼装焊接,将钢筋笼的水平筋焊接在通长异形钢板上,通长异形钢板与钢筋笼的主筋电焊连接;
c)将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平行安装在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
d)在地下连续墙迎土面,从顶到底用“U”型圆钢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连接成整体;在地下连续墙迎坑面底板垫层标高以上用整块封堵钢板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焊接连接成整体,两块通长异形钢板在迎坑面底板垫层标高以下部分用“U”型圆钢连接成整体;
e)将第一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的迎土面,第二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的中间;将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中预留的需要同其它部位的止水带拼接的部分用泡沫板封闭保护起来;
f)按施工要求将钢筋笼和两块通长异形钢板、防水木丝板以及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一起吊放安装;
e)纵向割开封堵钢板,去除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的泡沫保护板;
f)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的迎土面用薄钢板封堵住,以防止在混凝土浇铸时,混凝土进入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
g)按施工要求向沉降缝坑外注入混凝土浆;
h)在进行地下室装饰阶段前,先将第三道橡胶止水安装在沉降缝迎坑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预留的同其它止水带拼接的部分每端不小于1.5米。

说明书

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而高层建筑中的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之间所必然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是长久以来困扰建筑施工的问题,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间的沉降差,通常采用在建筑施工时,在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之间预留缝(“缝”很宽,也有称之为后浇带),即在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一段时间后,通常是一年左右的时间,使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的基本沉降完成,再将预留缝用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以期用此方法来解决高、低楼层之间的沉降差所带来的混凝土开裂问题。但这种方法施工周期长,需要在建筑物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二个月至三个月后进行后浇带处的砼浇筑,而整体工程的完成则需要延期一年左右时间。不同高度的楼体之间的沉降差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一年之后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之间的渗水问题、以及钢筋腐烂问题却早已泛滥成灾了。因此在预留缝施工之前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消除了不同高度的楼体之间的沉降差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可与主体楼房同时施工的、且防水、止水的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缝竖直设置在连续墙中,且将连续墙中的钢筋笼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的两侧可以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述的沉降缝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间隔为80~100毫米的通长异形钢板,所述的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设有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以及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竖直的垂直面上的三道橡胶止水带。
地下连续墙中设置沉降缝的施工技术,是解决不同高度的楼体之间的沉降差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问题的一种方法。本发明采用两块通常异形钢板、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以及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竖直的垂直面上的三道橡胶止水带来组成沉降缝,其可与主体楼房同时施工、同时完工,解决了预留缝(或称后浇带)延期完工的问题,不仅方便了施工,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三道橡胶止水带的安装设计,彻底避免了地下室的渗水、透水问题。
较好的,所述的三道橡胶止水带,第一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异形钢板的迎土面,第二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异形钢板的中间,第三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异形钢板的迎孔面。
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在连续墙中根据主楼和裙楼的具体沉降情况确定产生不同沉降量的分界位置,,据此确定沉降缝的位置和尺寸,以使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两侧的沉降量不同;
b)场外制作两块通长异形钢板,运入施工现场经检验合格后,在钢筋笼制作平台上进行钢筋笼和通长异形钢板的拼装焊接,将钢筋笼的水平筋焊接在通长异形钢板上,通长异形钢板与钢筋笼的主筋电焊连接;
c)将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平行安装在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
d)在地下连续墙迎土面,从顶到底用“U”型圆钢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连接成整体;在地下连续墙迎坑面底板垫层标高以上用整块封堵钢板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焊接连接成整体,两块通长异形钢板在迎坑面底板垫层标高以下部分用“U”型圆钢连接成整体;封堵钢板在浇铸混凝土时兼起阻挡混凝土进入沉降缝的作用;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连接成整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吊放安装时能使整个钢筋笼保持其尺寸的准确,不至于在吊放时在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产生错位;封堵钢板在吊放安装完成后,再纵向割开,而“U”形圆钢是柔性的,保证了在施工完成后允许沉降缝两侧产生不同的沉降量,而不会对整个工程质量有任何影响;
e)将第一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的迎土面,第二道橡胶止水带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的中间;将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中预留的需要同其它部位的止水带拼接的部分用泡沫板封闭保护起来,以防止焊接时将橡胶止水带灼伤破;较好的,所述的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预留的同其它止水带拼接的部分每端不小于1.5米;
f)按施工要求将钢筋笼和两块通长异形钢板、防水木丝板以及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一起吊放安装;
e)纵向割开封堵钢板,去除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的泡沫保护板;
f)将两块通长异形钢板的迎土面用薄钢板封堵住,以防止在混凝土浇铸时,混凝土进入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
g)按施工要求向沉降缝坑外注入混凝土浆;
h)在进行地下室装饰阶段前,先将第三道橡胶止水安装在沉降缝迎坑面,在整个工程中,第三道橡胶止水带与地下室底板、地下室顶板中的橡胶止水带连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封闭的整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是在地下连续墙中产生不同沉降量的位置上,在钢筋笼中设置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留有80~100毫米的缝隙,其内设有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这样在整个工程完工后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在不同的载荷下产生相对竖向位移,以允许该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的两侧产生不同的沉降量;具有整体制作、整体安装的特点,其可与主体楼房同时施工、同时完工,解决了预留缝(或称后浇带)延期完工的问题,不仅方便了施工,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三道橡胶止水带的安装设计,彻底避免了地下室的渗水、透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带有沉降缝的建筑物的总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钢筋笼与沉降缝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长异形钢板焊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I剖示图;
图5为图3的II-II剖示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橡胶止水带的安装示意图;
图7图6的III-III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地下室的橡胶止水带的总连接示意图;
图9为图8的Ⅳ-Ⅳ剖视图即地下室底板中沉降缝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Ⅵ-Ⅵ剖视图即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主楼6和裙楼9具体的沉降情况确定沉降缝13的位置,沉降缝13两侧的地下连续墙12的沉降量不同。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10、图11所示,根据沉降缝的尺寸以及施工要求,场外制作两块通长异形钢板即左异形钢板4和右异形钢板2。将制作完成后的通长异形钢板运至施工现场,经检验合格后,在钢筋笼制作平台上进行钢筋笼21和通长异形钢板的拼装焊接;将钢筋笼的水平筋8焊接到左、右异形钢板4、2上,钢筋笼的主筋和左、右异形钢板4、2采用电焊连接。钢筋笼21与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的拼装焊接完成后,将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7安装到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之间,在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的内侧面下方焊接有角铁20,所述的防水木丝板7被角铁20承托固定。
之后,将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在地下连续墙12迎土面1通长用Φ16U形圆钢15连接成整体;如图3中A部分所示,在地下连续墙12迎坑面18且地下室底板17垫层标高以上用封堵钢板14将左、通长异形钢板4、2焊接连接成整体,如图3中B部分所示,在地下连续墙12迎坑面18且地下室底板17垫层标高以下用Φ16U形圆钢15焊接连接成整体。在土方开挖后,再纵向割开封堵钢板14。该方法在钢筋笼连同通长异形钢板吊放安装时在沉降缝的两侧不会产生竖向相对位移,即保证了地下连续墙12的钢筋笼整体性,又能在工程完成后,主楼和裙楼产生不同沉降量时,柔性的U形圆钢在受力时会产生变形,不会影响左、右异形钢板4、2之间和相对竖向位移的产生,以使该幅地下连续墙12在沉降缝的两侧产生不同量的沉降时,混凝土不会开裂。
如图2、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按施工要求安装橡胶止水带。将第一道橡胶止水带3安装在安装在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的地下连续墙12迎土面1,将第二道橡胶止水带10安装在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的中间,要求控制橡胶止水带伸入坑内的标高,较好的,地下连续墙12中伸入坑中的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的伸入长度不得小于1.5米。钢板焊接时,做好橡胶止水带的保护工作,防止焊渣灼伤橡胶止水带。在钢筋笼吊放前,应用泡沫板(图中未示出)将橡胶止水带保护起来,待挖土结束后凿去表面混凝土和泡沫板,检查橡胶止水带无损伤后(如有损伤应修补好)按要求与地下室底板17中的两道橡胶止水带连接。
如图6所示,在左、右通长异形钢板异形钢板4、2地墙迎土面1自地下连续墙12顶到连续墙底安装薄钢皮挡板19,薄钢皮挡板19伸出长度应不小于1000mm。在左、右通长异形钢板4、2地下连续墙12迎坑面18自地下室底板17垫层到地下连续墙12底安装薄钢皮挡板19,薄钢皮挡板19伸出长度应不小于1000mm。地下室底板19垫层到连续墙顶采用钢板焊接的封堵钢板。在沉降缝通长异形钢板的两外侧,离地下连续墙12底100mm处,通常用Φ8螺栓@150将薄钢皮固定在通长异形钢板上作成细帆布幕11,薄钢皮伸出长度应不小于1000mm。这样就可以避免浇捣地下连续墙12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入沉降缝中,保证该幅地下连续墙12可以以沉降缝为界成为两个能独立承受竖向压力的地下连续墙12。
上述钢筋笼经过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后起吊入槽。
支撑围檩施工时,凿去地下连续墙12顶部混凝土浮浆,取出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检查无损伤后用专用胶水进行连接。连接第一、二道橡胶止水带前,仔细检查橡胶止水带是否完好,如有损伤应修补,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将第一道橡胶止水带3埋入围檩底部,第二道橡胶止水带10穿过围檩,穿过围檩处的橡胶止水带用泡沫塑料板材封牢保护。围檩混凝土浇捣时,要小心谨慎以免将橡胶止水带损坏。
如图8所示,地下室顶板施工时,凿掉沉降缝上部的围檩,凿处宽度大于1米。将穿过围檩的第二道橡胶止水带10伸入地下室顶板16内,地下室顶板16内沿顶板沉降缝通长设置橡胶止水带与伸入的第二道橡胶止水带10连接,形成一条封闭的止水带。第二道橡胶止水带10伸入地下室顶板16的长度不得小于1000mm。
如图8所示,基坑土方开挖结束后,凿去地下连续墙12中橡胶止水带处的混凝土和保护泡沫板,取出第一、第二道橡胶止水带,检查无损伤后用专用胶水进行连接。将地下连续墙12中的第一、第二道止水带与地下室底板17中的两道橡胶止水带连接。连接方法同上。
向钢筋笼中浇注混凝土,尽量避免混凝土浇铸到沉降缝中。
如图7所示,在地下室顶板16装饰施工前,将第三道止水带5沿沉降缝四周全封闭安装。施工时应用砂轮机磨去钢板上锈迹,保证钢板平整,胶水涂抹均匀,整条钢压板和螺栓均匀挤压在第三道橡胶止水带5上面。然后封装饰盖板。
最后,还需要进行土体防渗加固。即在地墙沉降缝外侧采用压密注浆对土体进行局部防渗加固。注浆分层进行,自上而下,每次提升不大于500mm。注浆过程中应加强对管线、地面的变形观察,保证管线的正常使用与地面不出现明显裂缝。
注浆分二次,第一次在围檩支撑施工前完成,第二次在装饰施工阶段进行注浆施工。

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方法,该沉降缝竖直设置在地下连续墙中,且将地下连续墙中的钢筋笼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地下连续墙在沉降缝的两侧可以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述的沉降缝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间隔为80100毫米的通长异形钢板,所述的两块通长异形钢板之间设有浸透柏油的防水木丝板,以及安装在通长异形钢板竖直的垂直面上的三道橡胶止水带。其施工方法包括通长异形钢板及各部件与钢筋笼的焊接、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