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5440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9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4269.1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105019324A

公开日:

2015.1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04申请日:20140919|||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欧煜新; 欧灿林

发明人:

欧煜新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向阳路10号怡泰楼1号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代理人:

梁伟华; 宛文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该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包括地上层和位于地上层下方的隧道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较大的改进:1、本发明隧道层的东段和西段无需单独设置掉头车道,使整个十字道口隧道的东西长度较小,节约用地,可降低施工难度,从而降低成本;2、本发明各段的掉头车道采用靠外侧车道,呈“U”型,从而增大掉头车道的转弯半径,方便大型客车等掉头;3、在东段和西段,由地上层进入隧道层,设置有两条斜道,可避免车辆争抢进入斜道而发生事故或塞车,或者当斜道内发生事故时,可方便于拖车等进入救援。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上层和位于所述地上层下方的隧道层;
所述地上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东一车道(A1)、东二车道(A2)、东三车道(A3)、东四车道(A4)、东五车道(A5)、东六车道(A6)、东七车道(A7)、东八车道(A8)、东九车道(A9)、东十车道(A10)、东十一车道(A11)和东十二车道(A12)十二条车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西一车道(C1)、西二车道(C2)、西三车道(C3)、西四车道(C4)、西五车道(C5)、西六车道(C6)、西七车道(C7)、西八车道(C8)、西九车道(C9)、西十车道(C10)、西十一车道(C11)和西十二车道(C12)十二条车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南一车道(B1)、南二车道(B2)、南三车道(B3)、南四车道(B4)、南五车道(B5)、南六车道(B6)、南七车道(B7)、南八车道(B8)、南九车道(B9)和南十车道(B10)十条车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北一车道(D1)、北二车道(D2)、北三车道(D3)、北四车道(D4)、北五车道(D5)、北六车道(D6)、北七车道(D7)、北八车道(D8)、北九车道(D9)和北十车道(D10)十条车道;
所述隧道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东二隧道(E2)、东三隧道(E3)、东四隧道(E4)、东九隧道(E9)、东十隧道(E10)和东十一隧道(E11)六条隧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西二隧道(G2)、西三隧道(G3)、西四隧道(G4)、西九隧道(G9)、西十隧道(G10)和西十一隧道(G11)六条隧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南三隧道(F3)、南四隧道(F4)、南五隧道(F5)、南六隧道(F6)、南七隧道(F7)和南八隧道(F8)六条隧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北三隧道(H3)、北四隧道(H4)、北五隧道(H5)、北六隧道(H6)、北七隧道(H7)和北八隧道(H8)六条隧道;
其中,东一车道(A1)与北十车道(D10)连通;东二车道(A2)设置有东第一斜道(E2C2),使东二隧道(E2)的左端通过东第一斜道(E2C2)与西二车道(C2)连通;西三车道(C3)设置有西第一斜道(A3G3),使东三车道(A3)通过西第一斜道(A3G3)与西三隧道(G3)的右端连通;西四车道(C4)设置有西第二斜道(A4G4),使东四车道(A4)通过西第二斜道(A4G4)与西四隧道(G4)的右端连通;东五车道(A5)与西五车道(C5)连通;东六车道(A6)与西六车道(C6)连通;东七车道(A7)与西七车道(C7)连通;东八车道(A8)与西八车道(C8)连通;东九车道(A9)设置有东第二斜道(C9E9),使西九车道(C9)通过东第二斜道(C9E9)与东九隧道(E9)的左端连通;东十车道(A10)设置有东第三斜道(C10E10),使西十车道(C10)通过东第三斜道(C10E10)与东十隧道(E10)的左端连通;西十一车道(C11)设置有西第三斜道(G11A11),使西十一隧道(G11)的右端通过西第三斜道(G11A11)与东十一车道(A11)连通;东十二车道(A12)与南十车道(B10)连通;南九车道(B9)与南二车道(B2)连通;南八车道(B8)与南八隧道(F8)的下端连通;南七车道(B7)与南七隧道(F7)的下端连通;南六车道(B6)与南六隧道(F6)的下端连通;南五车道(B5)与南五隧道(F5)的下端连通;南四车道(B4)与南四隧道(F4)的下端连通;南三车道(B3)与南三隧道(F3)的下端连通;南一车道(B1)与西十二车道(C12)连通;西一车道(C1)与北一车道(D1)连通;北二车道(D2)与北九车道(D9)连通;北三车道(D3)与北三隧道(H3)的上端连通;北四车道(D4)与北四隧道(H4)的上端连通;北五车道(D5)与北五隧道(H5)的上端连通;北六车道(D6)与北六隧道(H6)的上端连通;北七车道(D7)与北七隧道(H7)的上端连通;北八车道(D8)与北八隧道(H8)的上端连通;
其中,东二隧道(E2)的右端与东十一隧道(E11)的右端连通;东三隧道(E3)的右端与东十隧道(E10)的右端连通;东四隧道(E4)的右端与东九隧道(E9)的右端连通;南八隧道(F8)的上端与东十一隧道(E11)的左端连通;南七隧道(F7)的上端与北七隧道(H7)的下端连通;南六隧道(F6)的上端与北六隧道(H6)的下端连通;南五隧道(F5)的上端与北五隧道(H5)的下端连通;南四隧道(F4)的上端与北四隧道(H4)的下端连通;南三隧道(F3)的上端与西十隧道(G10)的右端连通;西十一隧道(G11)的左端与西二隧道(G2)的左端连通;西十隧道(G10)的左端与西三隧道(G3)的左端连通;西九隧道(G9)的左端与西四隧道(G4)的左端连通;西二隧道(G2)的右端与北三隧道(H3)的下端连接;北八隧道(H8)的下端与东三隧道(E3)的左端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上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行驶路线指示牌(1),所述隧道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人行隧道(2)。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行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行驶方法分为:
东向西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东一车道(A1)右转入北十车道(D10)直行;2、掉头:由东三车道(A3)直行,经西第一斜道(A3G3)进入隧道层的西三隧道(G3),再左转,然后并线至西十一隧道(G11),经西第三斜道(G11A11)出来地上层的东十一车道(A11)直行;3、左转:由东四车道(A4)直行,经西第二斜道(A4G4)进入隧道层的西四隧道(G4),再左转,然后并线至西十隧道(G10),接着右转入南三隧道(F3),再出来地上层的南三车道(B3)直行;4、直行:由东五车道(A5)、东六车道(A6)直行入西五车道(C5)、 西六车道(C6);
南向北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南十车道(B10)右转入东十二车道(A12)直行;2、掉头:由南九车道(B9)左转入南二车道(B2)直行;3、左转:由南八车道(B8)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南八隧道(F8),再右转入东十一隧道(E11),然后左转入东二隧道(E2),经东第一斜道(E2C2)出来地上层的西二车道(C2)直行;4、直行:由南六车道(B6)、南七车道(B7)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南六隧道(F6)、南七隧道(F7),再直行入北六隧道(H6)、北七隧道(H7),然后直行出来地上层的北六车道(D6)、北七车道(D7);
西向东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西十二车道(C12)右转入南一车道(B1)直行;2、掉头:由西十车道(C10)直行,经东第三斜道(C10E10)进入隧道层的东十隧道(E10),再左转,然后并线至东二隧道(E2),经东第一斜道(E2C2)出来地上层的西二车道(C2)直行;3、左转:由西九车道(C9)直行,经东第二斜道(C9E9)进入隧道层的东九隧道(E9),再左转,然后并线至东三隧道(E3),接着右转入北八隧道(H8),再出来地上层的北八车道(D8)直行;4、直行:由西七车道(C7)、西八车道(C8)直行入东七车道(A7)、东八车道(A8);
北向南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北一车道(D1)右转入西一车道(C1)直行;2、掉头:由北二车道(D2)左转入北九车道(D9)直行;3、左转:由北三车道(D3)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北三隧道(H3),再右转入西二隧道(G2),然后左转入西十一隧道(G11),经西第三斜道(G11A11)出来地上层的东十一车道(A11)直行;4、直行:由北四车道(D4)、北五车道(D5)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北四隧道(H4)、北五隧道(H5),再直行入南四隧道(F4)、南五隧道(F5),然后直行出来地上层的南四车道(B4)、南五车道(B5)。

说明书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多,交通堵塞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尤其是十字路口的交通压力,加快路口的汽车通行速度,一般的做法是在十字路口修建各种高架桥和立交桥,或设立红绿灯,以使直行、左转弯、右转弯和掉头的车辆分流。在车流量大的路口,如果不用红绿灯,则需要修建的立交桥往往极为复杂,车辆绕行方法也很复杂,导致许多司机一上立交桥就迷路,不知道怎样才能绕行下来;如果设立红绿灯,因为车辆需要等待和滞留,路口也就成为了堵塞点,无法真正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于是,有人设计出了十字道口隧道系统,以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譬如: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号为201110234955.X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采用了地上层和隧道层配合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但是,此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1、隧道层的东段和西段需要单独设置掉头车道,导致整个十字道口隧道的东西长度较大;2、隧道层各段的内侧两条车道为掉头车道,导致掉头车道的转弯半径较小,不利于大型客车等掉头;3、在东段和西段,由地上层进入隧道层,只有一条斜道,容易导致两条车道的车辆争抢进入斜道而发生事故或塞车,或者当斜道内发生事故 时(例如:车辆在斜道内发生故障而抛锚),会造成大塞车,也不便于拖车等进入救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其包括:地上层和位于所述地上层下方的隧道层;
所述地上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东一车道、东二车道、东三车道、东四车道、东五车道、东六车道、东七车道、东八车道、东九车道、东十车道、东十一车道和东十二车道十二条车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西一车道、西二车道、西三车道、西四车道、西五车道、西六车道、西七车道、西八车道、西九车道、西十车道、西十一车道和西十二车道十二条车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南一车道、南二车道、南三车道、南四车道、南五车道、南六车道、南七车道、南八车道、南九车道和南十车道十条车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北一车道、北二车道、北三车道、北四车道、北五车道、北六车道、北七车道、北八车道、北九车道和北十车道十条车道;
所述隧道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东二隧道、东三隧道、东四隧道、东九隧道、东十隧道和东十一隧道六条隧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西二隧道、西三隧道、西四隧道、西九隧道、西十隧道和西十一隧道六条隧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南三隧道、南四隧道、南五隧道、南六隧道、南七隧道和南八隧道六条隧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北三隧道、北四隧道、北 五隧道、北六隧道、北七隧道和北八隧道六条隧道;
其中,东一车道与北十车道连通;东二车道设置有东第一斜道,使东二隧道的左端通过东第一斜道与西二车道连通;西三车道设置有西第一斜道,使东三车道通过西第一斜道与西三隧道的右端连通;西四车道设置有西第二斜道,使东四车道通过西第二斜道与西四隧道的右端连通;东五车道与西五车道连通;东六车道与西六车道连通;东七车道与西七车道连通;东八车道与西八车道连通;东九车道设置有东第二斜道,使西九车道通过东第二斜道与东九隧道的左端连通;东十车道设置有东第三斜道,使西十车道通过东第三斜道与东十隧道的左端连通;西十一车道设置有西第三斜道,使西十一隧道的右端通过西第三斜道与东十一车道连通;东十二车道与南十车道连通;南九车道与南二车道连通;南八车道与南八隧道的下端连通;南七车道与南七隧道的下端连通;南六车道与南六隧道的下端连通;南五车道与南五隧道的下端连通;南四车道与南四隧道的下端连通;南三车道与南三隧道的下端连通;南一车道与西十二车道连通;西一车道与北一车道连通;北二车道与北九车道连通;北三车道与北三隧道的上端连通;北四车道与北四隧道的上端连通;北五车道与北五隧道的上端连通;北六车道与北六隧道的上端连通;北七车道与北七隧道的上端连通;北八车道与北八隧道的上端连通;
其中,东二隧道的右端与东十一隧道的右端连通;东三隧道的右端与东十隧道的右端连通;东四隧道的右端与东九隧道的右端连通;南八隧道的上端与东十一隧道的左端连通;南七隧道的上端与北七隧道的下端连通;南六隧道的上端与北六隧道的下端连通;南五隧道的上端与北五隧道的下端连通;南四隧道的上端与北四隧道的下端连通;南三隧道的上端与西十隧道的右端连通;西 十一隧道的左端与西二隧道的左端连通;西十隧道的左端与西三隧道的左端连通;西九隧道的左端与西四隧道的左端连通;西二隧道的右端与北三隧道的下端连接;北八隧道的下端与东三隧道的左端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地上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行驶路线指示牌,所述隧道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人行隧道。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行驶方法,该行驶方法分为:
东向西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东一车道右转入北十车道直行;2、掉头:由东三车道直行,经西第一斜道进入隧道层的西三隧道,再左转,然后并线至西十一隧道,经西第三斜道出来地上层的东十一车道直行;3、左转:由东四车道直行,经西第二斜道进入隧道层的西四隧道,再左转,然后并线至西十隧道,接着右转入南三隧道,再出来地上层的南三车道直行;4、直行:由东五车道、东六车道直行入西五车道、西六车道;
南向北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南十车道右转入东十二车道直行;2、掉头:由南九车道左转入南二车道直行;3、左转:由南八车道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南八隧道,再右转入东十一隧道,然后左转入东二隧道,经东第一斜道出来地上层的西二车道直行;4、直行:由南六车道、南七车道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南六隧道、南七隧道,再直行入北六隧道、北七隧道,然后直行出来地上层的北六车道、北七车道;
西向东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西十二车道右转入南一车道直行;2、掉头:由西十车道直行,经东第三斜道进入隧道层的东十隧道,再左转,然后并线至东二隧道,经东第一斜道出来地上层的西二车道直行;3、左转:由西九 车道直行,经东第二斜道进入隧道层的东九隧道,再左转,然后并线至东三隧道,接着右转入北八隧道,再出来地上层的北八车道直行;4、直行:由西七车道、西八车道直行入东七车道、东八车道;
北向南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北一车道右转入西一车道直行;2、掉头:由北二车道左转入北九车道直行;3、左转:由北三车道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北三隧道,再右转入西二隧道,然后左转入西十一隧道,经西第三斜道出来地上层的东十一车道直行;4、直行:由北四车道、北五车道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北四隧道、北五隧道,再直行入南四隧道、南五隧道,然后直行出来地上层的南四车道、南五车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隧道层的东段和西段无需单独设置掉头车道,使整个十字道口隧道的东西长度较小,节约用地,可降低施工难度,从而降低成本;2、本发明各段的掉头车道采用靠外侧车道,呈“U”型,从而增大掉头车道的转弯半径,方便大型客车等掉头;3、在东段和西段,由地上层进入隧道层,设置有两条斜道,可避免车辆争抢进入斜道而发生事故或塞车,或者当斜道内发生事故时,可方便于拖车等进入救援。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地上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隧道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 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中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该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其包括:地上层和位于所述地上层下方的隧道层。
所述地上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东一车道A1、东二车道A2、东三车道A3、东四车道A4、东五车道A5、东六车道A6、东七车道A7、东八车道A8、东九车道A9、东十车道A10、东十一车道A11和东十二车道A12十二条车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西一车道C1、西二车道C2、西三车道C3、西四车道C4、西五车道C5、西六车道C6、西七车道C7、西八车道C8、西九车道C9、西十车道C10、西十一车道C11和西十二车道C12十二条车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南一车道B1、南二车道B2、南三车道B3、南四车道B4、南五车道B5、南六车道B6、南七车道B7、南八车道B8、南九车道B9和南十车道B10十条车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北一车道D1、北二车道D2、北三车道D3、北四车道D4、北五车道D5、北六车道D6、北七车道D7、北八车道D8、北九车道D9和北十车道D10十条车道。
所述隧道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东二隧道E2、东三隧道E3、东四隧道E4、东九隧道E9、东十隧道E10和东十一隧道E11六条隧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西二隧道G2、西三隧道G3、西四隧道G4、西九隧道G9、西十隧道G10和西十一隧道G11六条隧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南三隧道F3、南四隧道F4、南五隧道F5、南六隧道F6、南七隧道F7和南八隧道 F8六条隧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北三隧道H3、北四隧道H4、北五隧道H5、北六隧道H6、北七隧道H7和北八隧道H8六条隧道。
其中,按照顺时针方向描述地上层各车道的连接关系。东一车道A1与北十车道D10连通;东二车道A2设置有东第一斜道E2C2,使东二隧道E2的左端通过东第一斜道E2C2与西二车道C2连通;西三车道C3设置有西第一斜道A3G3,使东三车道A3通过西第一斜道A3G3与西三隧道G3的右端连通;西四车道C4设置有西第二斜道A4G4,使东四车道A4通过西第二斜道A4G4与西四隧道G4的右端连通;东五车道A5与西五车道C5连通;东六车道A6与西六车道C6连通;东七车道A7与西七车道C7连通;东八车道A8与西八车道C8连通;东九车道A9设置有东第二斜道C9E9,使西九车道C9通过东第二斜道C9E9与东九隧道E9的左端连通;东十车道A10设置有东第三斜道C10E10,使西十车道C10通过东第三斜道C10E10与东十隧道E10的左端连通;西十一车道C11设置有西第三斜道G11A11,使西十一隧道G11的右端通过西第三斜道G11A11与东十一车道A11连通;东十二车道A12与南十车道B10连通;南九车道B9与南二车道B2连通;南八车道B8与南八隧道F8的下端连通;南七车道B7与南七隧道F7的下端连通;南六车道B6与南六隧道F6的下端连通;南五车道B5与南五隧道F5的下端连通;南四车道B4与南四隧道F4的下端连通;南三车道B3与南三隧道F3的下端连通;南一车道B1与西十二车道C12连通;西一车道C1与北一车道D1连通;北二车道D2与北九车道D9连通;北三车道D3与北三隧道H3的上端连通;北四车道D4与北四隧道H4的上端连通;北五车道D5与北五隧道H5的上端连通;北六车道D6与北六隧道H6的上端连通;北七车道D7与北七隧道H7的上端连通;北八车道D8与北八隧道H8的上端连 通;
其中,按照顺时针方向描述隧道层各隧道的连接关系。东二隧道E2的右端与东十一隧道E11的右端连通;东三隧道E3的右端与东十隧道E10的右端连通;东四隧道E4的右端与东九隧道E9的右端连通;南八隧道F8的上端与东十一隧道E11的左端连通;南七隧道F7的上端与北七隧道H7的下端连通;南六隧道F6的上端与北六隧道H6的下端连通;南五隧道F5的上端与北五隧道H5的下端连通;南四隧道F4的上端与北四隧道H4的下端连通;南三隧道F3的上端与西十隧道G10的右端连通;西十一隧道G11的左端与西二隧道G2的左端连通;西十隧道G10的左端与西三隧道G3的左端连通;西九隧道G9的左端与西四隧道G4的左端连通;西二隧道G2的右端与北三隧道H3的下端连接;北八隧道H8的下端与东三隧道E3的左端连通。
相应地,上述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行驶方法分为(靠右行驶原则):
东向西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东一车道A1右转入北十车道D10直行;2、掉头:由东三车道A3直行,经西第一斜道A3G3进入隧道层的西三隧道G3,再左转,然后并线至西十一隧道G11,经西第三斜道G11A11出来地上层的东十一车道A11直行;3、左转:由东四车道A4直行,经西第二斜道A4G4进入隧道层的西四隧道G4,再左转,然后并线至西十隧道G10,接着右转入南三隧道F3,再出来地上层的南三车道B3直行;4、直行:由东五车道A5、东六车道A6直行入西五车道C5、西六车道C6。
南向北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南十车道B10右转入东十二车道A12直行;2、掉头:由南九车道B9左转入南二车道B2直行;3、左转:由南八车道B8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南八隧道F8,再右转入东十一隧道E11,然后左转入东 二隧道E2,经东第一斜道E2C2出来地上层的西二车道C2直行;4、直行:由南六车道B6、南七车道B7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南六隧道F6、南七隧道F7,再直行入北六隧道H6、北七隧道H7,然后直行出来地上层的北六车道D6、北七车道D7。
西向东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西十二车道C12右转入南一车道B1直行;2、掉头:由西十车道C10直行,经东第三斜道C10E10进入隧道层的东十隧道E10,再左转,然后并线至东二隧道E2,经东第一斜道E2C2出来地上层的西二车道C2直行;3、左转:由西九车道C9直行,经东第二斜道C9E9进入隧道层的东九隧道E9,再左转,然后并线至东三隧道E3,接着右转入北八隧道H8,再出来地上层的北八车道D8直行;4、直行:由西七车道C7、西八车道C8直行入东七车道A7、东八车道A8。
北向南方向行驶方法:1、右转:由北一车道D1右转入西一车道C1直行;2、掉头:由北二车道D2左转入北九车道D9直行;3、左转:由北三车道D3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北三隧道H3,再右转入西二隧道G2,然后左转入西十一隧道G11,经西第三斜道G11A11出来地上层的东十一车道A11直行;4、直行:由北四车道D4、北五车道D5直行进入隧道层的北四隧道H4、北五隧道H5,再直行入南四隧道F4、南五隧道F5,然后直行出来地上层的南四车道B4、南五车道B5。
为了行驶便利,如图1和图2所示,在地上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多个行驶路线指示牌1,用于指示相应入口的行车路线;隧道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人行隧道2,以方便行人过马路。
综上所述,此十字道口隧道系统,东西方向双向12条车道,南北方向双向 10条车道,东西方向各设1条右转车道、1条掉头车道、1条左转车道、2条直行车道;南北方向各设1条右转车道、1条掉头车道、1条左转车道、2条直行车道。四个方向行驶,不需要交通红绿灯,实现同时行驶无交叉,畅通无助,省时、节能、环保。当然,可根据行车需要和地面许可,增加或减少车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该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包括地上层和位于地上层下方的隧道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较大的改进:1、本发明隧道层的东段和西段无需单独设置掉头车道,使整个十字道口隧道的东西长度较小,节约用地,可降低施工难度,从而降低成本;2、本发明各段的掉头车道采用靠外侧车道,呈“U”型,从而增大掉头车道的转弯半径,方便大型客车等掉头;3、在东段和西段,由地上层进入隧道层,设置有两条斜道,可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