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050A43申请公布日20130710CN103195050ACN103195050A21申请号201310147319222申请日20130425E02D5/2020060171申请人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地址350001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六一北路段福新路口72发明人肖纹篯肖斯熔肖斯昕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代理人蔡学俊54发明名称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地下墙结构包括间隔压入土壤中的预应力管桩,这些预应力管桩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外周围成一圈;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之间紧密并排。
2、施以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形成联合桩;自上而下分段开挖土方,并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下层环状墙体之间采用即时注浆法连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环状墙体内部可以带有附墙柱,预应力管桩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锚拉筋或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连接,使地下室连续墙与预应力管桩形成一个防水整体。该地下墙结构施工简便可靠,可以省去临时支护费用,不产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需要土方回填,工期短。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05。
3、0ACN103195050A1/2页21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压入土壤中的预应力管桩,这些预应力管桩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外周围成一圈;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之间紧密并排设置有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形成预应力管桩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的联合桩;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下层环状墙体之间采用凹凸部对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墙体内侧设置有附墙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管桩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所述锚拉筋或桩箍与地下室连续。
4、墙的拉结件连接,使地下室连续墙与预应力管桩形成一个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外侧低内侧高,形成锥坡状齿形口,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内侧沿环绕方向间隔设置有注浆管,所述下层环状墙体的上部浇筑有与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相适应的锥坡状齿形口。5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照设计要求的间隔压入预应力管桩,这些预应力管桩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外周围成一圈;(2)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之间紧密并排施以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形成预应力管桩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的联合桩;(3)自上而下分段开挖土方,并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
5、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下层环状墙体之间采用即时注浆法连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所述预应力管桩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所述锚拉筋或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连接,使地下室连续墙与预应力管桩形成一个整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筋为预应力管桩的内预埋件,即在预应力管桩制作的时候预先按照留设预埋件,压桩时要保证该预埋件方位的准确,在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土方时,将该预埋件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逐一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箍为套箍在预应力管桩外壁上的两弧形箍,所述两。
6、弧形箍的连接端板之间经结合螺栓连接,压桩时要保证该结合螺栓方位的准确,在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土方时,将该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逐一焊接或螺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层环状墙体的钢筋绑扎安装时,将其竖筋预先打入下层环状墙体的空间土壤内,尔后与下层环状墙体的竖筋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外侧低内侧高,形成锥坡状齿形口,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内侧沿环绕方向间隔设置有注浆管,所述下层环状墙体的上部浇筑有与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相适应的锥坡状齿形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喷联合桩支护。
7、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书CN103195050A2/2页3下层环状墙体的内侧模板上部设置外倾的喂料口;待基本浇筑饱满时,在喂料口内设封模板,所述封模板随推料方向旋转支立;最后在上层环状墙体的注浆管注入带压净水泥浆,以保证上、下层环状墙体的良好对接。权利要求书CN103195050A1/3页4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用于各类形式支撑的地下临时或永久支护结构。背景技术0002在软土地下结构中,土方开挖需要事先设有支护设施,地下结构也需要设四周围护结构。土方开挖的支护设施是独。
8、立的临时支护体,其目的是保证地下结构施工过程外围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因此支护设施要求高,但地下工程完工后又将其废弃,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等危害。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地下墙结构施工简便可靠;可以省去设置临时支护设施的费用;不需要土方回填,工期短;不产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于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该地下墙结构包括间隔压入土壤中的预应力管桩,这些预应力管桩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外周围成一圈;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之间紧密并排设置有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形成预应力管桩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的。
9、联合桩;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下层环状墙体之间采用凹凸部对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0005进一步,所述环状墙体内侧设置有附墙柱。根据实际需要,该附墙柱可以沿环状墙体的环绕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附墙柱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0006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管桩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所述锚拉筋或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连接,使地下室连续墙与预应力管桩形成一个整体。0007进一步,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外侧低内侧高,形成锥坡状齿形口,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内侧沿环绕方向间隔设置有注浆管,所述下层环状墙体的上部浇筑有与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
10、相适应的锥坡状齿形口。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在于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照设计要求的间隔压入预应力管桩,这些预应力管桩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外周围成一圈;(2)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之间紧密并排施以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形成预应力管桩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的联合桩;(3)自上而下分段开挖土方,并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下层环状墙体之间采用即时注浆法连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环状墙体内侧可以带有附墙柱,所述预应力管桩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所述锚拉筋或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连接,使地。
11、下室连续墙说明书CN103195050A2/3页5与预应力管桩形成一个整体。0009进一步,上述锚拉筋为预应力管桩的内预埋件,即在预应力管桩制作的时候预先按照留设预埋件,压桩时要保证该预埋件方位的准确,在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土方时,将该预埋件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逐一焊接。0010进一步,上述桩箍为套箍在预应力管桩外壁上的两弧形箍,所述两弧形箍的连接端板之间经结合螺栓连接,压桩时要保证该结合螺栓方位的准确,在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土方时,将该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逐一焊接或螺接。0011进一步,上层环状墙体的钢筋绑扎安装时,将其竖筋预先打入下层环状墙体的空间土壤内,尔后与下层环状墙体的竖筋连接。00。
12、12进一步,上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外侧低内侧高,形成锥坡状齿形口,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内侧沿环绕方向间隔设置有注浆管,所述下层环状墙体的上部浇筑有与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相适应的锥坡状齿形口。0013进一步,在下层环状墙体的内侧模板上部设置外倾的喂料口;待基本浇筑饱满时,在喂料口内设封模板,所述封模板随推料方向旋转支立;最后在上层环状墙体的注浆管注入带压净水泥浆,以保证上、下层环状墙体的良好对接。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临时支护体和结构永久围护体合一,省去临时支护设施,节省施工成本;二是既是临时支护体又是结构永久围护体,减少了为地下工程空间的挖土方量;三是施工简便可靠;四。
13、是不产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五是不需要土方回填,缩短施工工期。附图说明0015图1为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平面图。0016图2为具有锚拉筋的预应力管桩的平面图。0017图3为具有桩箍的预应力管桩的平面图。0018图4为上、下层环状墙体的对接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为预应力管桩;2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3为地下室连续墙;4为附墙柱;5为拉结件;6为锚拉筋;7为桩箍;8为上层环状墙体;9为下层环状墙体;10为注浆管;11为内侧模板;12为封模板;13为竖筋;14为喂料口;15为优弧弧形箍;16为劣弧弧形箍;17为结合螺栓;18为加劲板。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14、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0021请查阅图1至4,一种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该地下墙结构包括间隔压入土壤中的预应力管桩1,这些预应力管桩1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四周围成一圈;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1之间紧密并排设置有高压旋喷水泥土桩2,形成预应力管桩1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2的联合桩,联合桩可以作为短高度距离内的挡土作用,为后续地下室连续墙作业提供可靠的施工环境;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层环状墙体8和下层环状墙体9之间采用凹凸部对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3。说明书CN103195050A3/3页60022上述环状墙体内侧设置有附墙柱4。根据实。
15、际需要,该附墙柱可以沿环状墙体的环绕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附墙柱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0023上述预应力管桩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所述锚拉筋6或桩箍7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5连接,使地下室连续墙与预应力管桩1形成一个防水整体。所述桩箍7包括优弧弧形箍15和劣弧弧形箍16。所述优弧弧形箍和劣弧弧形箍的端板经结合螺栓17(一根或多根组成一组)连接,使之抱紧在预应力管桩上,所述结合螺栓的中心线与结合位的预应力管桩圆切线平行,所述端板与结合位的预应力管桩圆切线垂直。为了增强结构稳定性,所述优弧弧形箍和劣弧弧形箍与其相应的端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劲板18。如图3所示,所述加劲板设置在端。
16、板与优弧弧形箍和劣弧弧形箍连接处的上下侧位置。0024上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外侧低内侧高,形成锥坡状齿形口,所述上层环状墙体8的下部内侧沿环绕方向间隔预留有钢注浆管10,所述下层环状墙体9的上部浇筑有与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相适应的锥坡状齿形口。0025上述管喷联合桩支护地下墙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照设计要求的间隔压入预应力管桩1,这些预应力管桩1沿待施工的地下室外周围成一圈;(2)在两相邻预应力管桩1之间紧密并排施以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形成预应力管桩1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的联合桩;(3)自上而下分段开挖土方,并在联合桩的内侧自上而下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环状墙体;上、下层环状。
17、墙体之间采用即时注浆法连接,使各层环状墙体形成地下室连续墙;所述环状墙体带有附墙柱,所述预应力管桩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锚拉筋或桩箍,所述锚拉筋或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连接,使地下室连续墙与预应力管桩1形成一个整体。0026上述锚拉筋为预应力管桩1的内预埋件,即在预应力管桩1制作的时候预先按照留设预埋件,压桩时要保证该预埋件方位的准确,在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土方时,将该预埋件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逐一焊接。0027上述桩箍为套箍在预应力管桩1外壁上的两弧形箍,所述两弧形箍的连接端板之间经结合螺栓连接,压桩时要保证该结合螺栓方位的准确,在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土方时,将该桩箍与地下室连续墙的拉结件逐。
18、一焊接或螺接。0028上层环状墙体的钢筋绑扎安装时,将其竖筋13预先打入下层环状墙体的空间土壤内。0029上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外侧低内侧高,形成锥坡状齿形口,所述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内侧沿环绕方向间隔设置有注浆管10,所述下层环状墙体的上部浇筑有与上层环状墙体的下部相适应的锥坡状齿形口。0030在下层环状墙体的内侧模板11上部设置外倾的喂料口;待基本浇筑饱满时,在喂料口14内设封模板12(钢板),所述封模板12随推料方向旋转支立;最后在上层环状墙体的注浆管10注入带压净水泥浆,以保证上、下层环状墙体的良好对接。0031本发明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3195050A1/2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95050A2/2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9505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