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5346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27062.1

申请日:

2010.04.24

公开号:

CN102803612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B 27/04申请日:20100424|||公开

IPC分类号:

E01B27/04; E01B27/06; B61D7/14; B61D3/18

主分类号:

E01B27/04

申请人: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瑟夫.陶依尔; 曼弗雷德.布鲁宁格

地址:

奥地利维也纳

优先权:

2009.06.17 AT GM371/200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侯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散状物料(2)的存储车(1),该存储车(1)装备有用作底面的、布置在装运箱(3)之内并且沿车纵向(5)延伸的底部传送带(4)以及定位在前车端部(13)上并且从该前车端部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12)。在后车端部(29)处设有能够沿车纵向移动的装车传送带(17)以及开挖装置(21)和工作室(20)。装车传送带(17)的前端(25)在形成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的情况下借助驱动器(41)能够沿车纵向(5)进行调节地支承于在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中延伸的纵向导轨(39)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具有用作底面的、布置在装运箱(3)
之内并且沿车纵向(5)延伸的、具有接收端和卸料端(9、7)的底部传送带(4),
以及具有定位在前车端部(13)上并且从该前车端部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
(12),其中,在后车端部(29)处设有能够沿车纵向移动的装车传送带(17)以及
开挖装置(21)和工作室(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传送带(17)的前端(25)在
形成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的情况下借助驱动器(41)能够沿车纵向(5)进行调
节移动地支承于在所述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中延伸的纵向导轨(39)
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
由铰接装置(40)构成,该铰接装置(40)具有能够在端侧通过滚轮(42)在所述纵
向导轨(39)上滚动的支柱(44),该支柱(44)借助能够万向接头(43)与所述装车
传送带(17)的端部(25)连接。

说明书

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其具有用作底面的、布置
在装运箱之内并且沿车纵向延伸的、具有接收端和卸料端的底部传送带,以
及具有定位在前车端部上并且从该前车端部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其中,在
后车端部处设有能够沿车纵向移动的装车传送带以及开挖装置和工作室。

这种存储车由WO 2007/116249A3已知。开挖装置与工作室一起直接固
定在车架上,其中,装车传送带可以相对于车架移动到工作位置。这种结构
设计的解决方案只实现了有限的装车传送带宽度和长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存储
车,通过该存储车可以进行运输能力更高的装载。

该技术问题按本发明通过一种按本发明所述类型的存储车由此解决,
即,装车传送带的前端在形成第一传送带支撑件的情况下借助驱动器能够沿
车纵向进行调节移动地支承于在装运箱的上端部区域中延伸的纵向导轨上。

通过这种结构设计的解决方案,即使在为了具有更高效率而设计得更沉
的装车传送带中也确保了在工作位置和转移位置之间非常简单地进行转换。
由此实现了装车传送带更宽并且进而运输能力更高的设计。

本发明其它的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和对附图的说明中得出。

以下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带有装车传送带的存储车的侧视图;

图2是装车传送带的示意俯视图;并且

图3和图4分别是按图2中的箭头III或者IV沿车纵向观察的视图。

在图1中可见的用于运输散状物料2的存储车1具有装运箱3,该装运
箱3带有用作底面的底部传送带4。该底部传送带4具有相对于车纵向5定
位于装运箱3的前端部6上的卸料端7和设置在装运箱3的后端部8上的接
收端9。

在前车端部13上设有可绕轴线10回转并且从车架11突伸出的转运传
送带12。该转运传送带12具有设置在底部传送带4的卸料端7下方的接收
端14以及相对于接收端14定位得更高的卸料端15。

在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内布置有沿车纵向5延伸的、带有前部卸
料端18和后部接收端19的装车传送带17。在直接与接收端19相连的区段
内,工作室20以及开挖装置21与装车传送带17相连。开挖装置21设计为
可通过驱动器22进行回转并且长度可变的、具有挖掘铲24的挖掘悬臂23。

如在图2和3中可见,装车传送带17以沿车纵向5位于前部的端部25
在装运箱3上置放于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中。该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布置
在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内并且具有铰接装置40的形状。该铰接装置40
具有横向于车纵向5延伸的支柱44,该支柱44在端侧借助滚轮42支承在布
置于装运箱3上的纵向导轨39上,并且能够借助驱动器41沿车纵向5进行
调节移动。驱动器41例如可以设计为操纵滚轮42的旋转驱动器。支柱44
借助万向接头43与括弧状的悬挂装置45相连,该悬挂装置45这样安装在
装车传送带17的前端25上,从而为了在传送带17上运输散状物料2而留
出足够的空间。

在后车端部29上设有第二传送带支撑件31,装车传送带17助该第二传
送带支撑件31支承在存储车1的车架11上(参见图4)。支承在其上的装车
传送带17设计为可借助托辊46沿车纵向5移动。托辊46能够横向于车纵
向5相对于车架11进行调节地支承在横梁49上,装车传送带17由此(也如
图2所示)可借助驱动器48在两块侧板47之间进行横向调节。万向接头43
在此用作旋转中心。

车架11可借助两个轨道行走装置32以及两个高度可调的履带行走装置
33有选择地在轨道或碎石道床或底面34上行驶。发动机36用于操纵行驶驱
动器35以及各种其它的驱动器。与装车传送带17直接相连的工作室20装
备有用于操纵开挖装置21的不同驱动器22的控制装置37。

存储车1(更相宜地与多个连挂在前车端部上的存储车一起)在轨道上行
驶至施工现场。在此,装车传送带17处于(未示出的)转移位置,在该转移位
置中,整个装车传送带17位于车架11上方或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内。

为了使装车传送带17转换至工作位置中,操纵驱动器41。该驱动器41
使得置放在传送带支撑件28和31上的装车传送带17沿纵向相对于存储车1
移动到图1所示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一方面开挖装置21和工作室20紧
邻碎石道床34之上,另一方面卸料端18位于底部传送带4的接收端9之上。
因此,现在可将通过挖掘铲24接收的散状物料2投放到接收端19上并且接
下来通过装车传送带17的卸料端18投放到底部传送带4上。通过借助驱动
器48相应地横向调节接收端19,可以扩大开挖装置21的接收区域。再通过
反向操纵驱动器41可将装车传送带17导引回转移位置。

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03612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803612ACN102803612A21申请号201080027062122申请日20100424GM371/200920090617ATE01B27/04200601E01B27/06200601B61D7/14200601B61D3/1820060171申请人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奥地利维也纳72发明人约瑟夫陶依尔曼弗雷德布鲁宁格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侯宇54发明名称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散状物料2的存储车1,该存储车1装备有用作底。

2、面的、布置在装运箱3之内并且沿车纵向5延伸的底部传送带4以及定位在前车端部13上并且从该前车端部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12。在后车端部29处设有能够沿车纵向移动的装车传送带17以及开挖装置21和工作室20。装车传送带17的前端25在形成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的情况下借助驱动器41能够沿车纵向5进行调节地支承于在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中延伸的纵向导轨39上。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21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0/0025392010042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45728DE20101223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

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1页21一种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具有用作底面的、布置在装运箱3之内并且沿车纵向5延伸的、具有接收端和卸料端9、7的底部传送带4,以及具有定位在前车端部13上并且从该前车端部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12,其中,在后车端部29处设有能够沿车纵向移动的装车传送带17以及开挖装置21和工作室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传送带17的前端25在形成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的情况下借助驱动器41能够沿车纵向5进行调节移动地支承于在所述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中延伸的纵向导轨39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4、传送带支撑件28由铰接装置40构成,该铰接装置40具有能够在端侧通过滚轮42在所述纵向导轨39上滚动的支柱44,该支柱44借助能够万向接头43与所述装车传送带17的端部25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803612A1/2页3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散状物料的存储车,其具有用作底面的、布置在装运箱之内并且沿车纵向延伸的、具有接收端和卸料端的底部传送带,以及具有定位在前车端部上并且从该前车端部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其中,在后车端部处设有能够沿车纵向移动的装车传送带以及开挖装置和工作室。0002这种存储车由WO2007/116249A3已知。开挖装置与工作室一起直接固定在车。

5、架上,其中,装车传送带可以相对于车架移动到工作位置。这种结构设计的解决方案只实现了有限的装车传送带宽度和长度。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存储车,通过该存储车可以进行运输能力更高的装载。0004该技术问题按本发明通过一种按本发明所述类型的存储车由此解决,即,装车传送带的前端在形成第一传送带支撑件的情况下借助驱动器能够沿车纵向进行调节移动地支承于在装运箱的上端部区域中延伸的纵向导轨上。0005通过这种结构设计的解决方案,即使在为了具有更高效率而设计得更沉的装车传送带中也确保了在工作位置和转移位置之间非常简单地进行转换。由此实现了装车传送带更宽并且进而运输能力更。

6、高的设计。0006本发明其它的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和对附图的说明中得出。0007以下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0008图1是带有装车传送带的存储车的侧视图;0009图2是装车传送带的示意俯视图;并且0010图3和图4分别是按图2中的箭头III或者IV沿车纵向观察的视图。0011在图1中可见的用于运输散状物料2的存储车1具有装运箱3,该装运箱3带有用作底面的底部传送带4。该底部传送带4具有相对于车纵向5定位于装运箱3的前端部6上的卸料端7和设置在装运箱3的后端部8上的接收端9。0012在前车端部13上设有可绕轴线10回转并且从车架11突伸出的转运传送带12。该转运传送带12。

7、具有设置在底部传送带4的卸料端7下方的接收端14以及相对于接收端14定位得更高的卸料端15。0013在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内布置有沿车纵向5延伸的、带有前部卸料端18和后部接收端19的装车传送带17。在直接与接收端19相连的区段内,工作室20以及开挖装置21与装车传送带17相连。开挖装置21设计为可通过驱动器22进行回转并且长度可变的、具有挖掘铲24的挖掘悬臂23。0014如在图2和3中可见,装车传送带17以沿车纵向5位于前部的端部25在装运箱3上置放于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中。该第一传送带支撑件28布置在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域16内并且具有铰接装置40的形状。该铰接装置40具有横向于车纵向5。

8、延伸的支柱44,该支柱44在端侧借助滚轮42支承在布置于装运箱3上的纵向导轨39上,并且能够借助驱动器41沿车纵向5进行调节移动。驱动器41例如可以设计为操纵滚轮42的旋转驱动器。支柱44借助万向接头43与括弧状的悬挂装置45相连,该悬挂装置45这样安装在装车传说明书CN102803612A2/2页4送带17的前端25上,从而为了在传送带17上运输散状物料2而留出足够的空间。0015在后车端部29上设有第二传送带支撑件31,装车传送带17助该第二传送带支撑件31支承在存储车1的车架11上参见图4。支承在其上的装车传送带17设计为可借助托辊46沿车纵向5移动。托辊46能够横向于车纵向5相对于车架。

9、11进行调节地支承在横梁49上,装车传送带17由此也如图2所示可借助驱动器48在两块侧板47之间进行横向调节。万向接头43在此用作旋转中心。0016车架11可借助两个轨道行走装置32以及两个高度可调的履带行走装置33有选择地在轨道或碎石道床或底面34上行驶。发动机36用于操纵行驶驱动器35以及各种其它的驱动器。与装车传送带17直接相连的工作室20装备有用于操纵开挖装置21的不同驱动器22的控制装置37。0017存储车1更相宜地与多个连挂在前车端部上的存储车一起在轨道上行驶至施工现场。在此,装车传送带17处于未示出的转移位置,在该转移位置中,整个装车传送带17位于车架11上方或装运箱3的上端部区。

10、域16内。0018为了使装车传送带17转换至工作位置中,操纵驱动器41。该驱动器41使得置放在传送带支撑件28和31上的装车传送带17沿纵向相对于存储车1移动到图1所示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一方面开挖装置21和工作室20紧邻碎石道床34之上,另一方面卸料端18位于底部传送带4的接收端9之上。因此,现在可将通过挖掘铲24接收的散状物料2投放到接收端19上并且接下来通过装车传送带17的卸料端18投放到底部传送带4上。通过借助驱动器48相应地横向调节接收端19,可以扩大开挖装置21的接收区域。再通过反向操纵驱动器41可将装车传送带17导引回转移位置。说明书CN102803612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803612A2/3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803612A3/3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80361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