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
疝气,也称小肠窜气,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农村发病较多。据资料统计30岁以上的人群中(含各类疝)的发病率为2%,小儿及青少年的疝气发病率为1-1.5%。疝气通常是因为腹腔压力过度增加,尤其是突然压力增加,腹腔内容物突破腹壁的薄弱环节,向外突出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疝。疝气患者轻者小腹胀痛不适,重者阴部肿大,行走不便,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形成嵌顿疝,疼痛难忍,若不及时治疗,甚至有生命之危。目前对疝气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手术痛苦大,对人体损伤大,有一定风险,有时术后病症复发给患者带来许多麻烦。另外有些疝气患者因诸多原因不宜手术治疗,采用国产或进口的疝气卡子,压迫疝环口,使疝内容物不再向外突出,但有诸多不便,且达不到治疗目的。
中国专利ZL92240515.8号涉及一种压迫式疝气带,通过压球和药袋,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但缺乏确切疗效的病例证明。中国专利申请93111808.5号公开了一种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其应用限于婴幼儿腹部的神厥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使用时外敷于患部,能克服国内外疝气卡子的诸多不便,避免手术疗法带给患者的痛苦,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型、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类型的疝气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根据人体体型、生理和机能的特点及疝气的发病机理,采用麝香、党参、茴香根、黄芪、冰片等二十多味加工好的名贵中药进行配伍,外敷于患部。根据中医透皮吸收法的原理,1号方重在温阳、散寒、理气调节升降,2号、3号方在理气的基础上重在培元、活血、生肌、促进破损地疝环口愈合,达到治疗目的。2号方不加麝香孕妇也可以适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验证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可照常参加工作,学习(避免腹压过度增加),无毒副作用(有少数皮肤过敏患者局部皮肤有红痒现象,1号、3号方因有麝香孕妇忌用),又可免去手术之苦,可谓治疗疝气的良好药物。
下表为光明医院、86593部队医院等单位自1994年11月至1996年3月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接治各类可复性疝气患者203例。疗效统计:
治愈 好转 无效 合计 有效率腹股沟斜疝 111 23 15 149 89.9%腹股沟直疝 26 6 3 35 91.4%脐疝 12 5 2 19 89.4%2-15岁 63 7 3 73 95.89%16-30岁 65 8 4 77 94.8%31-45岁 11 6 4 21 81%46-60岁 8 3 3 14 78.5%61岁以上 6 5 7 18 61.1%治疗观察标准如下:
治愈:破损的疝环口闭合或明显缩小,咳嗽,站立行走或中等度用力原患处无突出物;
好转:破损的疝环口较原来缩小,站立、行走原患处无突出物,但咳嗽或中等度用力原患外有突出物;
无效:病情无变化
病例一、赵X,男,70岁,北京市崇文区文化北里东一楼,退休职工。患者于1992年5月出现右侧腹股沟肿物,小腹胀痛不适,1993年11月经同仁医院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并手术治疗。术后半月去同仁医院复查,发现左侧腹股沟斜疝。1995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右侧腹股沟斜疝复发,于1995年9月25日用(1号)对两侧患部进行治疗,10月23日复诊,患者述经过治疗,感两侧小腹部发热,且已不感小腹胀痛,改用2号方治疗,11月20日复诊,患者述局部皮肤有红痒现象,站立时两侧患部已无突出物,换用3号方治疗,12月11日复诊,患者不用本药,站立行走两侧患部无突出物。
病例二、姜XX,男,20岁,浙江杭州人,在北京做工。患者于1995年4月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小腹胀痛不适,7月17日来诊,查右侧腹股沟处可见3.5×3cm椭圆形肿物,用手推纳肿物可消失,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经用本药(1号方)治疗一个月,站立时原患部无突出物,继用2号方治疗一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即1号方:
将下列各药干燥,研磨成粉,混合均匀,然后装入纱布制成的药芯内封闭,再将药芯装入药袋内,应用时敷于患部。
西党参5克 黄芪10 克升麻6克 当归6克 麝香2克 沉香3克 木香3克 母丁香3克 茴香根12克 桂枝6克 川楝子6克 荔枝核6克(盐水炒)枸杞根10克 干姜6克 生白芍6克 金铃子6克(盐水炒) 肉桂3克桑螵蛸6克(盐水炒) 肥知母6克(盐水炒) 麦门冬6克 牡丹皮6克 甘草梢6克 元胡6克 紫苑茸6克 吴茱萸6克 全虫3克 左秦艽6克 川厚朴6克(姜制)冰片6克
实施例2,即2号方:
制法同实施例1:
将实施例1中“麝香2克”以“乳香2克”代替、“元胡6克”以“田七6克”代替,其余组份及含量皆同实施例1,即为本实施例配方。
实施例3,即3号方:
制法同实施例1、
将实施例1中“元胡6克”以“红花6克”代替,其余组份及含量皆同实施例1,即为本实施例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