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5312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2501.X

申请日:

1995.10.20

公开号:

CN1148940A

公开日:

1997.05.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1.2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182; A23L1/29; A61K35/78

主分类号:

A23L1/182; A23L1/29; A61K35/78

申请人:

刘建国;

发明人:

刘建国

地址:

413407湖南省桃江县鲊埠街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益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夏宗福;邱智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涉及对米类的再加工,即把米和从竹里提炼出来的营养成分用本方法生产出一种新型竹米。这种竹米为绿色,含有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C、矮糖类、黄酮类、胡罗卜素、硒、磷、钾等成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营养物质丰富多样、能防病、治病,特别是对癌症、高血压有防疫治疗作用的新型米——竹米。而且本发明加工出来的竹米保存期长,不起虫,不变色,不变味。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清洗、分离、 过滤、加热浓缩、干燥、混合搅拌、烘干、计量包装,其特征是: a、所述的原料准备包括新鲜竹叶、竹青、竹黄、松针和大米 等,除杂洗净; b、所述的配料是指鲜品竹叶∶竹青∶竹黄∶松针的重量比为 5∶2∶2∶1; c、所述配料后的竹叶、竹青、竹黄和松针需经硫酸铜液浸泡, 清洗后再用无水乙醇浸泡,经分离后再用无水乙醇回收,过滤后加 热浓缩呈绿色胶液,并将其干燥成粉末; d、所述的混合搅拌是将从竹叶、竹青、竹黄和松针中提取出 来的绿色胶液干燥成的粉末和准备好的米按1~
2: 5∶1000的比例混 合,进行充分搅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浸 泡用的硫酸铜溶液为5~8%的硫酸铜溶液。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用硫酸铜溶液浸泡时间为8~12小时,同时每间1~3小时搅拌一次。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无 水乙醇浸泡为密封浸泡,其浸泡时间只少不小于48小时,并每间1 ~3小时搅拌一次。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无水乙醇回收采用水浴加热、减压蒸馏,其水浴加热的温度为95~ 100℃。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过滤是将提炼出的浓液加无水乙醇进行中和萃取二次,即第一次加 无水乙醇中和萃取后用纱布进行过滤,第二次将滤渣加无水乙醇中 和萃取进行过滤,其浓液加无水乙醇、滤渣加无水乙醇的比例均为 1∶1~2。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加热浓缩时用慢火加热,其加热浓缩的温度不大于100℃。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提 取的绿色胶液干燥时的温度为100~105℃,所述绿色胶液干燥成的 粉末和米混合搅拌的时间为15~30分钟,对搅拌好的米进行烘干的 温度为60~80℃。 9、一种由权利要求1的方法所生产的竹米,由米和添加剂组成, 其特征是所述的竹米呈绿色,所述的添加剂是指从竹叶、竹青、竹 黄和松针中提取的绿色胶液,并渗入米粒中。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竹米,其特征是组成竹米的米包括稻 米、高粱米、小米、玉米等,而渗入米中的绿色胶液包含了叶绿素、 叶绿素铜钠、维生素C、矮糖类、黄酮类、胡罗卜素、硒、磷、钾 等成份。

说明书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换句话说,也就是对米类进行再加工,将竹里的营养成份提炼出来,再加入到米中去,成为一种新的产品,即竹米。

    竹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矮糖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硒、磷、硅、钾、铁、镁、硫、硼等十八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竹青、竹黄的矮糖类是治疗癌症、痢疾、高血压、便秘的自然界良药,叶绿素、叶绿素铜钠是消炎美容的良药,硒等是治疗和预防白血病的良药,其它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竹类中的药用营养物质加入米中,使之能成为一种包含人体营养物质,又能治病、防病的新型竹米,甚至成为人们每天喜爱的主食之一,这必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外有关这种竹米生产方法及其产品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使生产出来的这种竹米既保持了原有米的成分,又增添了竹中营养物质,从而具有竹特有的清香味,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保健食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从新鲜竹叶、竹青、竹黄和松针中提取出绿色胶液,将这种绿色胶液物与米混合,充分搅拌,让其充分渗入米中,而得到一种竹米。其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了原料准备,配料、硫酸铜液浸泡、清洗、无水乙醇浸泡、分离、无水乙醇回收、过滤、加热浓缩、干燥、混合搅拌、烘干、计量包装等。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鲜竹叶、竹青、竹黄、松针和米,另外需备有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等。生产竹米首先要从竹叶、竹青、竹黄和松针中提取物质成份,这种提取物呈一种绿色胶液状,它可浓缩干燥成粉末状。然后,将此粉末状的提取物与加工的米混合,经过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渗入米中。

    在其生产工艺流程中,首先准备齐新鲜竹叶、竹青、竹黄和松针以及所需加工地米。将新鲜竹叶和松针去除杂质,加工成3~8cm的碎料,其竹青、竹黄可以采用竹器加工生产出来的竹青、竹黄,亦可用正品竹子直接加工,然后分别清洗干净,自然凉干。然后按鲜品重量比取竹叶∶竹青∶竹黄∶松针为5∶2∶2∶1,按此比例将配好的4种原料入缸,用5~8%的硫酸铜溶液浸泡,硫酸铜溶液的用量以能淹没原料为准,浸泡时间在8~12小时之间。在浸泡的同时应进行搅拌,一般每隔1~3小时搅拌一次。可采用通用搅拌机进行搅拌。

    所述的清洗,是指将浸泡好的上述4种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一般是在水泥池里用人工翻动的办法清洗即可,其清洗次数应有5次以上。清洗过后,用甩干机将其甩干。

    所述无水乙醇浸泡,是将上述清洗后甩于的4种原料放入陶缸内进行密封浸泡,其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以浸没原料为准,浸泡的时间只少不小于48小时。在其浸泡过程中每间1~3小时搅拌一次,搅拌后应立即继续将其密封。

    所述分离,是将无水乙醇浸泡后的原料(残渣)取出榨干,与浸出的浓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浓液转入不锈钢或铝合金容器内,进行无水乙醇回收。

    所述的无水乙醇回收,必须采用水浴加热,减压蒸馏办法进行回收全部无水乙醇,当无水乙醇全部回收后,容器内乘下的即是竹叶、竹青、竹黄和松针的提取物。这时的提取物呈绿色胶状浓液。其水浴加热的温度为95~100℃。

    所述工艺流程中的过滤,是指将上述提取出来的绿色胶状浓液加无水乙醇进行中和萃取二次,其浓液与无水乙醇的比例为1∶1~2,即第一次加无水乙醇中和萃取后用纱布进行过滤,第二次再将滤渣加入无水乙醇中和萃取进行过滤,以减少滤渣中残留的绿色浓液。

    所述工艺流程中的加热浓缩,是将上述过滤后的浓液放入不锈钢或铝合金容器中加热浓缩,浓缩时必须用慢火加热浓缩,其加热温度控制在不大于100℃。

    所述工艺流程中的干燥,是将上述浓缩了的绿色胶状浓液放入电子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其干燥温度为100~105℃,直到这种浓液可以用手指碾成粉末为止。

    所述工艺流程中的混合搅拌,是指把竹叶、竹青、竹黄以及松针中提取出来的绿色胶液干燥成的粉末和准备好的米按1~1.5∶1000的比例混合,并进行充分搅拌,一般搅拌15~30分钟。对搅拌好的米在60~80℃的温度下烘干。

    采用上述工艺流程生产出的竹米,是由米和从竹叶、竹青、竹黄与松针中提炼出的添加剂(即绿色胶状浓液)组成,这种米呈绿色,其添加剂(绿色胶状浓液)渗入在米粒中。所述的米包括稻米、高粱、小米、玉米等。渗入米中的绿色胶状浓液包含了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C、矮糖类、黄酮类、胡罗卜素、硒、磷、钾等成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理想地实现了发明目的,一种竹米的生产成为现实,而且生产出来的竹米既保持了原有米的成份,又增添了竹中的营养物质,包括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C、矮糖类、黄酮类、胡罗卜素、硒、磷、钾等成份,从而使竹米具有独特的竹清香味,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附图描述的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

    按附图描述的生产工艺流程,准备好新鲜竹叶、竹青、竹黄、松针和大米。取去除粗枝、烂叶竹叶100公斤、竹青40公斤、竹黄40公斤、松针20公斤,全部洗净后自然凉干,竹叶、松针切碎成3~5cm大小的碎料,然后用7%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2小时,浸泡的同时每间2小时搅拌一次,浸泡后用清水反复清洗5次,再行甩干,移入陶缸内加无水乙醇(加量以浸没原料为难)浸泡48小时,浸泡的同时每间2小时搅拌一次。浸泡好后,将原料残渣取出榨干,将浸泡浓液移入不锈钢桶内进行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98℃,减压蒸馏,回收全部无水乙醇。将回收无水乙醇后的浓液4公斤,再加入4公斤无水乙醇进行中和萃取二次,并进行过滤。将提炼出的绿色胶状浓液放入不锈钢容器中,用慢火加热浓缩,温度控制在100℃内。然后将浓缩了的绿色浓液放入电子干燥箱内干燥,其温度控制在100℃,直到浓液可用手指碾成粉末为止。然后,取1公斤上述提取的绿色胶状浓液的干燥粉末,1000公斤去杂洗净凉干了的大米,将二者混合并充分搅拌,用通用搅拌机搅拌30分钟,让绿色提取物充分渗透到大米粒中,然后在60℃温度下进行烘干,最后计量包装。

    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竹米,为绿色,米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C、矮糖类、黄酮类、胡罗卜素、硒、磷、钾等成份,提供了一种为丰富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能防病、治病的新型大米——竹米。同时其中的矮糖类是治疗癌症、高血压的良药。而且,用本发明加工出来的竹米保存时期长,不起虫,不变色,不变味。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竹米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涉及对米类的再加工,即把米和从竹里提炼出来的营养成分用本方法生产出一种新型竹米。这种竹米为绿色,含有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C、矮糖类、黄酮类、胡罗卜素、硒、磷、钾等成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营养物质丰富多样、能防病、治病,特别是对癌症、高血压有防疫治疗作用的新型米竹米。而且本发明加工出来的竹米保存期长,不起虫,不变色,不变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