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接口“无缝”设计.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5263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45643.0

申请日:

2006.11.22

公开号:

CN101191316A

公开日:

2008.06.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B 11/00公开日:20080604|||公开

IPC分类号:

E01B11/00

主分类号:

E01B11/00

申请人:

李海铱

发明人:

李海铱

地址:

100039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6号院6号楼3单元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按标准预制铁轨接口处倒丁字型榫卯结构,铺设时,相互插入结合,并在预留轴向热胀冷缩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两段铁轨在纵横两个方向的紧密咬合与联接,并将铁轨表面缝隙进行了分部位相对位移,从横向整体看,消除了绝对缝隙的存在;在即铺设铁轨接口部位两端的中间部分位置,切割出纵横两个槽,在槽间置入预制钢块,预留轴向热胀冷缩空间,使两段铁轨由置入的预制钢块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咬合和联接,并部分填充两段铁轨的表面缝隙,实现“无缝”联接。使列车行驶时不再发出巨大声响,不再产生巨大振动,不再浪费巨大能量,并大大降低了铁轨在接口部位产生偏移造成列车脱轨事故的概率,实现与幻想中无缝铁轨同样的效能。

权利要求书

1: 对因列车车轮压力造成铁轨在纵向上的位置沉降与位置恢复,以及因此造成车轮跨跃两段铁轨时 两段铁轨端口产生纵向位差,并致使下一段铁轨的突起部分与车轮产生正面碰撞,这一碰撞是造成巨大噪 音、巨大振动、巨大能耗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与结论。
2: 利用对铁轨接口部分进行本体“倒丁字型”或其它类型的,能依靠铁轨纵横方向(直面或弧面) 的接触面产生作用力进行相互钳制,使铁轨在纵横方向上紧密咬合、联接的“榫卯”结构设计、制做理念 及技术,及通过对铁轨端口部分附加附件,依靠附件的作用力使两段铁轨在保持分段铁轨在轴向上的所 需分离的前提下,实现纵横方向上的紧密咬合和联接的改造理念及技术。
3: 对铁轨顶面进行“榫卯”结构设计,造成相联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分端相对位移,从横向整体看, 则在纵向表面上保持一致的设计、制做的理念与技术。
4: 一切回避铁轨本身绝对无缝设计之外而进行的铁轨相对“无缝”设计理念及技术。

说明书


铁轨接口“无缝”设计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铁轨接口“无缝”设计属交通制造业铁道建设领域。为降低铁轨接口部分造成的铁路列车噪音、能耗、振荡,以及由此对列车完好性、对乘车人健康状况所造成的损害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际铁轨制造及铺设领域,因铁轨存在环境的温差较大(冬、夏温差可达60度),超长度铁轨无法释放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应力,易造成铁轨变形,对列车行驶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且超长铁轨制造及铺设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实现困难,故而铁轨采用分段铺设技术,每段100米左右;虽经研究,单段铁轨长度有所加长,达到了1000米左右,但因技术难度大,实现困难。目前状况是:铁轨每100米为一段,分段铺设于枕木上,每一段铁轨实行物理隔离。造成的问题是,当列车车轮处于某一段铁轨时,该段铁轨因车体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有一小幅度下沉,当车轮驶过后,恢复原位。也就是说,车轮所到之处,铁轨有一下沉。而当列车驶离此段铁轨接口,驶向下段铁轨时,因此段铁轨的下沉,而下段铁轨处于恢复位,因此,两段铁轨接口处有一纵向即垂直方向的位差,下段铁轨接口高于列车所在段铁轨高度,因而,列车车轮不是平稳滚移到下段铁轨,而是先要与正前方的下一段铁轨的凸起部分进行正面碰撞,发出巨大声响,产生巨大振动,之后,克服正面阻力,才能将下一段铁轨压下并滚移到下一段铁轨上。发出的咣咣当当的巨响和较强烈的振动,对乘客造成巨大的噪音伤害和振动伤害;强烈的振动对列车的结构也造成较大的毁损;且其正面与铁轨凸起部位的碰撞,也将消耗大量能量。其二,即使铁轨接口处产生的位差不大,其缝隙也将导致相应噪声和振动。

    三、发明内容

    (一)按标准预制铁轨接口处倒丁字型榫卯结构,铺设时,相互插入结合并在轴向预留热胀冷缩空间。如此结构,即可在保持预留热胀冷缩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两段铁轨在纵横两个方向的紧密咬合与联接,消除列车车轮滚过时造成的位差;并且,因铁轨表面榫卯结构,将铁轨表面缝隙进行了分部位相对位移,从横向整体看,消除了绝对缝隙的存在。由以上设计,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正面碰撞的条件,消除正面碰撞,使列车行驶时不再发出巨大声响,不再产生巨大振动,不再浪费巨大能量,并大大降低了铁轨在接口部位产生偏移造成列车脱轨事故的概率,实现与幻想中无缝铁轨同样的效能。

    (二)现行铁轨改造

    在既铺设两段铁轨接口部位,按如图所示,分别自端口位置沿轴向切割出10mm的倒丁字形槽,在槽间置入预制钢块并固定,使两段铁轨由置入的预制钢块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咬合和联接,并部分填充两段铁轨的表面缝隙,从而实现两段铁轨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无缝”联接,消除噪音和振动,降低脱轨事故的概率。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图1所示,制定标准,按标准预制铁轨接口处倒丁字型(如图阴影部分)榫卯结构。将一根铁轨分A、B两端,A端自截面处伸出100mm倒丁字形卯,B端自截面处预制出100mm倒丁字形榫槽,铺设时,将不同铁轨A、B端倒丁字形榫卯相互插入结合并在轴向预留热胀冷缩空间。如此结构,两段铁轨将会因榫卯结构在纵、横向力的作用下紧密结合,联成一体,整体联动,消除位差;并且,因铁轨表面榫卯结构,将铁轨表面缝隙进行了轴向分部位相对位移,从横向整体看,消除了绝对缝隙的存在。由以上设计,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振动和噪音的位差突起和缝隙,列车将平稳滚移到下段铁轨,使列车行驶时不再发出巨大声响,不再产生巨大振动,不再浪费大量能量,实现与幻想中无缝铁轨同样的效能。

    (二)现行铁轨改造

    对既铺设两段铁轨接口部位,按图2所示,分别自端口位置沿轴向切割出100mm的倒丁字形槽,在铁轨接口处两端各预留一个直径为12mm的圆孔(d1)(d2);按切口尺寸,预制一横一纵两条100mm长的钢块(e1)(e2),横向钢块(e1)在两侧各预留一个20mm乘20mm的方孔(f1)(f2);纵向钢块(e2)在底部两侧各设一20mm乘20mm的“卯”(h1)(h2),其位置与上述方孔(f1)(f2)对应,并在中间部分横向位预留两个直径为15mm的圆孔(i1)(i2),其位置应在安放后与铁轨预留孔(d1)(d2)对应。在铁轨横同凹槽内置入横同钢块(e1),再在纵同凹槽内置入纵向钢块(e2),使其两侧的“卯”(h1)(h2)插入横向钢块(e1)的两个方孔(f1)(f2),并使表面与两段铁轨表面持平。用螺丝钉穿过铁轨两个圆孔(d1)(d2)与钢块(e2)中间部分横向位两个圆孔(i1)(i2),固定。这样,两段铁轨接口部分就由两块钢块及两根螺钉进行了固定,实现了无缝联接。

    其中,横向钢块使两段铁轨在纵向上保持紧密联接,纵向钢块则部分填充了两段铁轨的表面缝隙,消除了绝对缝隙。

    针对这一改造,可设计一部依靠铁轨固定位置的专用切割机,并预制好条状钢块、螺丝钉,在列车经过的间隙,对铁轨接口进行改造施工,且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五、发明意义

    1、铁轨接口“无缝”设计巧妙解决了铁轨因缝隙产生的巨大振动、巨大噪音和巨大能源浪费,对于提高乘车人的舒适程度和健康水平,对于降低列车的机械损耗和能源消耗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我国产业界抢占依据此项专利,抢先制定标准,抢占技术制高点,对于增强我国在国际铁道建设领域的竞争能力,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铁轨接口“无缝”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铁轨接口“无缝”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铁轨接口“无缝”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轨接口“无缝”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轨接口“无缝”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按标准预制铁轨接口处倒丁字型榫卯结构,铺设时,相互插入结合,并在预留轴向热胀冷缩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两段铁轨在纵横两个方向的紧密咬合与联接,并将铁轨表面缝隙进行了分部位相对位移,从横向整体看,消除了绝对缝隙的存在;在即铺设铁轨接口部位两端的中间部分位置,切割出纵横两个槽,在槽间置入预制钢块,预留轴向热胀冷缩空间,使两段铁轨由置入的预制钢块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咬合和联接,并部分填充两段铁轨的表面缝隙,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