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5202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8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93277.2

申请日:

1995.05.24

公开号:

CN1149255A

公开日:

1997.05.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3/06申请日:19950524授权公告日:20030618|||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3/06申请日:19950524授权公告日:2003061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3/06; //A61K31:44

主分类号:

A61K33/06; //A61K31:44

申请人:

G·凡莱塔;

发明人:

G·凡莱塔

地址:

意大利切普拉诺

优先权:

1994.05.25 IT RM94A00032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白益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使用药学上认可的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由镁排空引发的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这些组合物适于向生物体释放镁离子,例如有机或无机镁盐或其配合物。对于此镁基产品新的医疗指征,通常,较好的是口服或非肠胃给以焦磷酸镁,合用维生素B6则更好。

权利要求书

1: 药学上认可的镁盐或镁配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于制造预防和/ 或治疗肿瘤病和自体免疫疾病用的药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肿瘤病是肿瘤前期损 害,实体瘤和全身性肿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肿瘤前期损害包括良 性肿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自体免疫疾病包括适 于被称为自体免疫疾病的疾病和表现出典型的自体免疫机制的任何疾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适于被称为自体免疫疾病的 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局部和全身性硬皮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 和皮肤狼疮,皮肌炎和多肌炎,Sjogren’s综合症,结节性全身动脉炎,自体免疫 肠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性慢性肝炎和多腺缺乏自体免疫综合症I型及II 型。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表现出典型的自体 免疫机制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寻常性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牛皮癣和类牛皮 癣,如溃疡性结肠炎和Chron’s病等肠炎性疾病,白癜疯和类肉瘤病。
7: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镁盐或镁配合 物是药学认可的无机镁盐。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机盐是焦磷酸镁。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镁盐或 镁配合物为药学上认可的有机镁盐。
10: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还在于,是用于制造口服药物。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还在于,是用于制造非 肠胃给药的药物。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还在于,是用于制造皮 肤和/或粘膜给药的药物。
13: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药物还包括维 生素B 6 。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药物中维生素B 6 与 Mg ++ 的重量之比为3∶1至2∶1。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药物是兽 药。
16: 预防和/或治疗人和动物的肿瘤病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 用有效量的药学上认可的镁盐或镁配合物。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肿瘤病是肿瘤前期 损害,实体瘤和全身性肿瘤。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肿瘤前期损害包括 良性肿瘤。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自体免疫疾病包 括适于被称为自体免疫疾病的疾病和表现出典型的自体免疫机制的任何疾病。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适于被称为自体免疫疾病 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局部和全身性硬皮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 疮和皮肤狼疮,皮肌炎和多肌炎,Sjogren’s综合症,结节性全身动脉炎,自体免 疫肠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性慢性肝炎和多腺缺乏自体免疫综合症I型及 II型。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表现出典型的自 体免疫机制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寻常性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牛皮癣和类牛 皮癣,如溃疡性结肠炎和Chron’s病等肠炎性疾病,白癜疯和类肉瘤病。
22: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镁 盐或镁配合物是药学上认可的无机镁盐。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机盐是焦磷酸 镁。
24: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镁 盐或镁配合物为药学上认可的有机镁盐。
25: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药物 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非肠胃或皮肤和/或粘膜途径。
26: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药物 还包括维生素B 6 。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药物中维生素B 6 与 Mg ++ 的重量比为3∶1至2∶1。

说明书


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 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含镁产品用于治疗和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镁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而服用的药物的用途,这种镁的形式可以是镁盐或镁配合物,或者其它能够释放出Mg++的合适形式。

    已知,镁是广泛分布于活的机体内,尤其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天然元素,其中,骨中的浓度最大。在人体中,镁总量的约60%储存在骨组织中,约34%在软组织中,约5%在细胞间隙中。还已知,镁作为血浆的正常组份和钙拮抗剂,参与肌肉收缩机制,而且对许多酶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人对镁的日需求量在5至10mg/kg之间,一般通过饮食,特别是蔬菜来提供。活机体内的镁缺乏可与肌肉应激性异常和肌肉抽搐相关联。这会出现在新生的婴儿中,当其母已经耗尽了其自身的镁储存,或者当婴儿得到的镁不足时,以及/或由于其自身机体流失大量的镁时。在青少年、成人或老人中,镁缺乏通常是由于环境压力、慢性中毒或疾病,吸收不良、滥用酒精或药物,以及长期引起镁流失地内分泌失调。更具体地说,由供镁不足引起的镁缺乏可能是因为,例如,发育,怀孕,哺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钙、维生素D、磷、碱性产物的负荷过大,或者过量摄入食用纤维,低热量饮食,酒精中毒等。由镁代谢引起的镁缺乏可能是因为,例如精神紧张或神经机能病,神经性疾病或内分泌代谢病(J.Durlach,“II magnesio nella pratica clinica”,P.118起,IPSA,Palermo(1988))。

    生物体内的镁缺乏或过剩不能用一个绝对值来定量,因为血液中的镁浓度并不与它们在前述积存位置的存在量相关。一般说来,测定镁的体内含量的方法包括:测定镁的血液中浓度(其异常通常指示存在着镁代谢疾病,而且这通常是一系列具体检查的开始);测定尿液中的镁浓度(该值给出通过尿液排除镁的量度,而且这通常与蛋白质的吸收有关,尿液中的Mg/尿之比是十分恒定的);测定脊髓液中的镁浓度;测定红细胞镁浓度(该值指示发生红细胞生成时骨髓中的镁含量,所以,这是涉及镁的、间接的髓质检测-但是必须指出,红细胞镁浓度是红细胞年龄的函数,所以,红细胞的快速更新伴随着红细胞镁浓度的升高,但这并不指示镁过剩。);测定淋巴细胞镁浓度;利用25Mg的核磁共振(该值指示镁的亚细胞分布及其不同化学-物理结构的改变);以及最后,测定病人骨及肌肉中的镁浓度。

    根据现代医学观点,镁促进肿瘤的生长,而且通常会使自体免疫疾病恶化(参见,例如,J.Durlach,p.215-216,如前文所引用的)。这种观点是基于,当肿瘤在发展时,或某种慢性疾病(例如肝硬化)恶化时,或者某种自体免疫疾病复发时,红细胞镁浓度上升这一发现。而且,当这些疾病缓解时,红细胞镁浓度会下降。

    尤其是,在肿瘤或自体免疫疾病刚开始时,在生物体的各处发生镁排空,同时伴随以镁元素由骨髓向新形成的红细胞转移,以及由红细胞进行的镁元素向肿瘤区域或自体免疫疾病影响区域的大量转移。在各种情况中,都可检测到血液中镁浓度的升高。基于此,根据现代医学观点,镁是肿瘤或自体免疫疾病发展所用的“燃料”。

    所以,常规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治疗自体免疫疾病,使用抗肿瘤化疗剂来治疗肿瘤疾病,即,它们使用旨在降低被过度促进的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药物。这些药物通常使细胞代谢减速(由此,与正常细胞相比,更多地作用于受到影响的细胞),但是它们也会导致整个机体剧烈的镁排空。

    Parson及其同事在1974年的发现(F.M.Parson等,“Regression of malignanttumours in magesium and potassium depletion induced by diet and haemodialysis”,The lancet,16.02.1974)证实了一个观点,根据此观点,通过排空生物体内的镁可以使肿瘤疾病逆转,在一些“晚期”病人中通过诱导加强的生物体全身性镁排空获得了肿瘤损伤的部分逆转。所述的排空是通过近乎无镁饮食的同时进行血液透析,由此每日从病人体内排除大量的镁来获得的。

    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在首次尝试之后似乎并未得到确证;但是,迄今,占主导地位的医学观点仍将镁认作是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中的不利因素。

    与过去的相反,现在已经发现,在人和动物中,镁缺乏可能实际上是由免疫应答过度和不足两者造成的病理表现的开始。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在免疫反应过度时,生物体表现出反应性改变,导致自体免疫抗体(即抗该生物体某些组分的抗体)的产生,由此发生自体免疫疾病。另一方面,在免疫应答不足时,会引发生物体无法抵御的肿瘤或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引起的疾病。

    根据本发明,生物体的镁排空显示上述第一种作用还是第二中作用取决于任何个体的基因组的变异性。根据个体的素质,所述的变异性使免疫系统表现为低活性或高活性。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中,由免疫应答不当引起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镁缺乏作为其起始原因。

    特别考虑到肿瘤疾病,众所周知,人或动物体每天平均产生约20个肿瘤细胞。通常,这些细胞被免疫系统根据其改变了的基因序列而识别为外源物质,然后清除。当这一作用不发生,而且免疫机制因为镁缺乏而被减速或失效时,恶性细胞(分化不完全或根本不分化,但是攻击性很强而且由于缺少胞间粘合物质而不会相互粘合)增殖,然后超过了宿主生物体的能力,而宿主生物体的存活依赖于祖细胞保持高度分化。

    至于自体免疫疾病,与肿瘤疾病的区别在于,这种情况(出现在与上述由个体基因组变异造成的肿瘤病不同的另一种情况中)中,免疫系统表现出的不是反应性减弱而是机能亢进,这种机能亢进不是为了保护生物体而是对抗被识别为外源物质的生物体自身的某些组成。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机制将导致对自身细胞的恶性吞噬作用。

    在各种情况中,由镁缺乏诱导的疾病潜伏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整体特性或特别针对镁调节的体质性或获得性体内平衡机制的质量。所述的质量因个体而异,而且很明显,对慢性镁排空的个体耐受性因镁体内平衡机制质量而各不相同。

    根据上述观点,本发明提议使用镁,或者,更好的是,各种生理学认可的Mg++离子源来预防和治疗肿瘤疾病,及预防和治疗自体免疫疾病。

    有机或无机盐形式,或镁离子配合物形式的含镁产品已被用于治疗,主要用作抗酸剂、轻泻剂和泻药制剂,但也用作代谢调节剂、抗惊厥药和镇静剂。很明显,必须指出,并非所有含镁离子的活性物质中都是镁离子真正起治疗作用。以硫酸镁为例,已知其轻泻作用来自于所用溶液的渗透压状况和硫酸根阴离子的典型作用,而不是镁离子的性能。所以,可使用能够给机体提供可吸收形式的Mg++离子的任何镁化合物来将本发明的新的医学指征用于实践,这些化合物不会表现出与本发明所需活性不相容的其它治疗活性。

    由此,本发明特别提供药学上认可的镁盐或配合物在制造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病和自体免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由镁缺乏引起的病状(并由此被视为是镁疗法新的适应症)在肿瘤病领域为实体瘤形成(即器官瘤形成)和全身性瘤形成(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包括良性肿瘤在内的肿瘤前期损害(例如乳腺纤维囊性疾病),而在自体免疫疾病领域是任何适于被如此称乎的疾病以及任何表现出自体免疫机制的疾病。所谓自体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局部和全身性硬皮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和皮肤狼疮,皮肌炎和多肌炎,Sjogren’s总合症,结节性全身动脉炎,自体免疫肠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性慢性肝炎和多腺缺乏自体免疫综合症I型及II型。多少涉及到自体免疫机制的疾病有多发性硬化症,寻常性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牛皮癣和类牛皮癣,溃疡性结肠炎和Chron’s病等肠炎性疾病,白癜疯和类肉瘤病。

    上述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从手术到照射及理疗,而在大多数情况中是使用多种活性物质的化疗,这些物质包括可的松,免疫抑制剂、干扰素和皮质激素。相反,根据本发明,所有上述病状都与或多或少的镁缺乏有关,从而导致过弱或过强的免疫应答。所以,正确的镁疗法(可以但不必须与常规治疗相结合)可以使生物体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由此治愈上述病状。

    关于作用机制,据信,通过恢复最适镁水平的镁疗法可使免疫系统增加T辅助淋巴细胞的Th1亚群产生,由此提高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应答。实际上,已知,Th1淋巴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这些细胞活素能刺激细胞介导的应答,由此清除生物体内的感染原(Mossmann和Cffmann,DNAX ResearchInstitute,Palo Alto,California)。

    根据本发明用于治疗的镁基化合物可以是化学计量盐的形式或镁离子配合物的形式,即能在口服时增加吸收的附加剂。因此,盐可以是有机盐,例如乳酸、天冬氨酸或乙酸镁,或是无机盐,例如焦磷酸镁。焦磷酸镁,又称pidolate镁,是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而且已被用作神经系统抑制剂,抗机能亢进、肌肉收缩和痛性痉挛。

    在本发明的对肿瘤或自体免疫疾病治疗方法中,镁基产品的给药方式既可以是口服也可以是非肠胃的,后一种情况中,既可以通过肌肉注射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如下文所述,在某些情况下,皮肤或粘膜给药也是较好的。

    如前所述,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治疗相关疾病的常用药物联合使用。在后一种情况中,为恢复正常的免疫应答,镁疗法可在常规疗法之前,其过程中或其后进行。

    考虑到成人的平均镁需求是每日6mg/kg体重,而在分解代谢阶段(例如疾病),其需求量剧烈上升,直至上述量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中的口服治疗剂量必须在每日2至12mg镁/kg体重,每日8至10mg镁/Kg体重更好。当使用焦磷酸镁时,合适的量为每日25至148mg镁/kg体重,每日95-123mg镁/kg体重更好。但是,最适量是约每日9mg Mg++/kg体重,即每日111mg焦磷酸镁/kg体重。

    在无法耐受口服给药,例如导致腹泻时,或出现吸收不良、恶心和昏迷时,或病人感觉不适时等等,可使用非肠胃给药,镁剂量为每日2至30mg/kg体重,对应于每日25至368mg焦磷酸镁/kg体重。在多数情况中,每日8至10mg/kg体重的镁量(即每日98至123mg焦磷酸镁/kg体重)已足够。

    对新生儿、幼儿、儿童和青年人,口服或非肠胃给药等量的镁同样有效。总之,剂量不仅取决于体重,还取决于病人的年龄和耐受性,以及病程阶段。在上述疾病的最严重情况下(例如有局部或复发的转移),可通过24小时的连续输注来施用最高剂量。在静脉点滴输液时,必须对每日用镁量进行稀释,以使向生物体供镁不超过80至100mg/小时。

    还必须考虑到,以药效剂量进行的非肠胃和口服镁疗法都必需对病人的血浆镁浓度、脉搏、动脉压、骨-腱反射、心电图和呼吸节律的监测来配合。

    代替静脉给药可以使用肌肉途径,每日分1至2次注射2至4mg Mg++/kg体重(相当于每日25至45mg焦磷酸镁/kg体重),直至能够使用口服或静脉途径给药。

    在本发明建议的镁疗法框架中,必须注意防治任何可能的镁过量,镁过量的结果如下:

    ●血液中的镁浓度低于1.5mmol/l时,镁过量都被遮蔽;

    ●血液中的镁浓度高于1.5mmol/l时,可能出现低血压,先短时心动过速再心动过缓,以及恶心、呕吐和头痛;

    ●血液中的镁浓度高于2mmol/l将导致腱反射降低,肌肉张力减退以及嗜睡,少尿,心电图的P-R段和Q-T段延长;

    ●血液中的镁浓度高于4mmol/l时,表现出腱反射完全消失,然后是肌麻痹,特别是呼吸麻痹。尤其会导致低体温性昏迷和心脏停搏。

    必须指出,如果出现镁过量,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钙,等渗利尿剂,施用抗胆碱酯酶,兴奋剂和强心甙来治疗,在最严重的情况中,可使用人工呼吸和透析。

    口服或非肠胃镁疗法的禁忌症包括施用对终板具有箭毒化作用的药物(抗生素中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托勃拉霉素;抗心律失常药中奎尼丁基药;抗癜痫药中的海因;镇静剂中的安定,吩噻嗪等等);施用大剂量的安眠药和巴比妥类,这会抑制呼吸中枢;施用皮质素类治疗和betamimetics,这会引发肺水肿和心肌缺血。一种临时性的禁忌症可能是尿道感染,它会导致磷-铵-镁盐沉淀;所以,各种尿道感染必须在镁疗法开始前得以治疗。

    如前所述,为了治疗在相关疾病的病程中表现出的局部皮肤或粘膜症状,本发明的镁疗法还可以利用浸浴、灌注、膏药,通过皮肤或粘膜给药进行。Mg++浓度和给药频度根据病状类型和受染区域而不同。

    为了改善镁转运,提高镁的血浆浓度以及减少通过尿液的镁流失,可方便地将镁疗法与某些镁固定物质,例如维生素B6的给予相结合。更好的是,为此目的而使用的维生素B6与Mg++离子之比在2∶1至3∶1之间,最佳比为2.5∶1。

    通过抗紧张治疗(例如卫生的生活方式或缓和的镇静治疗),或避免摄食过多的蛋白质,或使用保留钾的利尿剂(例如氨氯吡脒或安体舒通)也可以减少通过尿液的镁流失。但是,使用保留钾的利尿剂仅限于通过尿液的镁流失就尿液中的绝对值和与尿素的比值而言都过高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进行镁疗法,能够在3至12个月使上述疾病痊愈,“痊愈”指损伤消失和/或与产生的这种组织损伤不可能“完全恢复”时(例如关节强硬、神经损伤、肌肉纤维变性作用等情况)与疾病发展停止相关的疾病活性指数的负值下降。

    在获得了完全的临床及分析性痊愈后,镁疗法可以中断,但较方便的是每年按生理剂量进行重复,从3月至6月,然后从9月至12月,最好是每日口服5至6mg Mg++/kg体重,相当于67至71mg焦磷酸镁/kg体重。此时,按维生素B6/Mg++为2.5∶1的比例,将镁疗法与施用维生素B6相结合也较方便。这种生理剂量的治疗方案也推荐给想要预防上述各种疾病的健康人。

    有关本发明的研究及相关的临床试验,下文中的实施例明确了关于镁在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中的作用的某些假说。这些假说概括如下:

    生物体内的镁缺乏会导致细胞间隙中血液中镁水平的降低,及细胞内此元素的平行减少,后者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由此造成的去极化作用减少了细胞内的钾离子而相应提高钙含量。所以,这种离子交换降低了血液钙水平而提高血液钾水平。镁缺乏持续时,胞内钙过剩会导致钙、磷和镁的不溶性晶体在细胞内的沉淀;虽然这些盐并不具有生理重要性,但在严重和长期的镁缺乏中会增加胞内的磷浓度,以及,反过来提高胞内的镁浓度。Parson等在晚期癌症病人中观察到的由严重镁缺乏引起的暂时的机体应答,如上所述,可归因于这种细胞内的镁增加。

    与之类似,由免疫抑制引起的生物体内的剧烈镁排空会根据上述方式引起细胞内的镁增加,并产生相同的效果。

    相反,根据本发明的发现认为,在肿瘤或自体免疫疾病初期,为了抵抗疾病,生物体内即使是很匮乏的镁储存也被加速、加量使用。随时间流逝,如果储存不足,生物体内的镁储存被排空;机体然后从各种可能的位置获取镁,当疾病进一步发展时,包括从主要储存位置,即骨组织获取镁,直至这些存量被耗尽。

    在这一点上,必须指出,确实,红细胞是在骨组织中生成的,而且所述的红细胞将携带着镁向受染区域的肿瘤部位移动,以抵抗疾病的发展。如果不进行镁疗法,镁存储将会耗尽,由此削弱免疫系统,尤其是其中由细胞介导的部分。

    有关在实体恶性肿瘤周围新生成的大量血管网络,被认为是生物体的一种抵抗肿瘤的防御系统,目的是使合适的免疫成份迅速而大量地到达病理区域,从而最有效地抗击肿瘤,这与现有医学观点所认为的,这是肿瘤为了改善和促进其向健康组织的渗入而为其自身利益产生的渗透作用因子观点相反。

    下文记述了一些临床病例,这些病例显示了本发明的治疗方法抵抗各种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有效性。

    一74岁的男子,主诉腹部不适以及有直肠里急后重感的反复的血性腹泻(每日4至5次)。经直肠排空后的直肠镜诊断,有一局部肿瘤,在离肛门缘6cm,在jackknife位置的3点钟处。该肿瘤由具有柔软而实质均一的坚果样块状物构成,设有能侵犯基础层平面。活组织检查结果为:浸润性溃疡化腺癌片断。

    断层扫描显示,肿瘤已超过直肠壁,接触性转移已超过肌层1cm,但没有发现远程转移。而且,在新发生的狭窄化进程中,发现有直肠壁变薄现象。

    病人在1个月内拒绝接受任何治疗,然后开始镁疗法,即每日施用500cm3生理盐水,其中含6g焦磷酸镁(即每日489mg Mg++,相当于约每日9.7mg Mg++/kg体重)。调节输液速度,在约6小时内。每小时向病人提供80mg镁离子,此外,每日结合施用1200mg维生素B6(维生素B6/Mg++=2.5∶1),分4次给药。与镁疗法同时施用维生素B6是为了改善细胞对镁的吸收,因此未发现镁随尿液的过量流失。

    一个月的静脉治疗后,继之以口服疗法,每日服用6g焦磷酸镁(即每日488mgMg++,相当于约每日9.7mg Mg++/kg体重),同时分几次服用1200mg维生素B6。

    在3个月的镁疗法结束时,直肠检查和直肠镜检显示,先前的肿瘤组织从整个直肠范围中消失,只在jackknife位置中的3点钟位仍存在一个直径1.5cm的区域,表现为硬实质,不轨则外形,有形成坏死的迹象。在治疗4个月之后,肿瘤区域进一步缩小,5个月治疗结束后的直肠镜检显示肿瘤完全消失。在5个月末,再次同时进行直肠镜检和断层扫描,发现,变异组织消失,同时出现了正常的直肠组织。

    一82岁的病人,诉说乏力、易倦,在体检时表现出苍白和小脑山坡水肿,在血检中证实为白细胞明显严重超量(30.8×103,正常值为4至10×103)。不同血细胞计数结果如下:

    嗜中性白细胞    8%    (正常值:42至78%)

    嗜酸性白细胞    0      (正常值:1至3%)

    嗜碱性白细胞    0      (正常值:0至1%)

    淋巴细胞        83%   (正常值:16至48%)

    单核细胞        4%    (正常值:1至5%)

    有5%的原淋巴细胞,还有多种Gumprecht’s阴影。

    血细胞计数的结果为,诊断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该病人已知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良性,所以拒绝接受此类治疗,但同意接受镁疗法,因为所述的治疗没有这类不良性。

    治疗方法为每日通过点滴非肠胃使用稀释于500cm3生理盐水中的8g焦磷酸镁。此剂量相当于652mg Mg++(即每日8.7mg Mg++/kg体重)。调节输液速度为每小时向病人提供80mg Mg++,总共输液8小时。为了减少液体过量,同时防治镁随尿液的过量流失,给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病人口服加用维生素B6,每日分几次共服1600mg,并在早晨口服5mg氨氯吡脒。

    所述治疗进行了30天后,对病人的血色素-血细胞计数检查显示,白细胞总量为25,000(原来为30,800),白细胞中嗜中性白细胞增加(8至20%),淋巴细胞减少(83至70%),原淋巴细胞消失,但白细胞的Gumprecht’s阴影仍然存在。

    然后,中断非肠胃治疗,代之以口服安瓿瓶装的镁,剂量为:每日3次服用9mg焦磷酸镁,相当于732mg Mg++(每日9.7mg/kg体重)。此外,每日分几次加服1800mg维生素B6,并在早晨口服5mg氨氯吡脒。

    如此治疗4个月后,病人不再表现出小脑山坡水肿,其血色素-血细胞计数分析结果为:

    白细胞数         7,500

    嗜中性白细胞     64%

    淋巴细胞         31%

    原淋巴细胞和Gumprecht’s阴影完全消失。

    所以,血细胞值恢复正常。

    一35岁女性,表现出的症状从1年前开始有腕、肩胛骨-肱骨和足背关节处的游走性关节炎,她诉说两个月来挠骨-腕关节、掌-指骨关节和胫骨-跗骨各处关节疼痛,还有膝关节疼痛。后者出现灼热和肿胀。实验室检查显示,ESR升高(55,正常范围为1-15),rheuma试验结果升高(105,正常范围为0-40),PCR升高(15,正常范围为0-6),纤维蛋白原升高(550,正常范围为123-170),而且Waaler-Rose’s反应呈阳性(阴性为正常)。同时表现出血色素正常性贫血,ANA抗体检测为阳性。但是,没有发现骨损伤或关节损伤。所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对病人的镁疗法开始于疾病缓解的间期,每日通过输液施用稀释于500cm3生理盐水中的6g焦磷酸镁(相当于每日489mg Mg++,相当于每日8.1mg Mg++/kg体重)。调节输液速度,每小时向病人提供80mg Mg++,输液6小时。为了改善镁摄取,按2.5∶1的比例结合施用维生素B6,即每日分几次施用1200mg。处方开列合适的镇痛药和消炎药(FANS)来缓解关节疼痛。

    在第一个月的镁基疗法结束时,病人诉说患病关节处的疼痛减轻,关节处的肿胀减轻,虽然在早晨仍有持续的中度关节僵硬。实验室检测显示,ECR(42)和其它参数的数值良好。

    基于此,中断非肠胃治疗而开始以下剂量的口服治疗:每日分几次服用总共6g焦磷酸镁(即每日488mg Mg++,相当于每日8.1mg Mg++/kg体重),同时分几次口服1200mg维生素B6。治疗4个月后,关节肿胀全部消失,病人既无关节疼痛也无早晨的关节僵硬。诊断值如下:

    ESR                   10    (正常范围:1-15)

    rheuma试验            21    (正常范围:0-40)

    C反应蛋白             2     (正常范围:0-6)

    Waaler-Rose’s反应    阴性  (阴性为正常)

    纤维蛋白原            232   (正常范围:123-370)

    ANA抗体               阴性  (阴性为正常)

    一32岁的病人,三年来患寻常性天疱疮,引起病人脸部和头皮上的软性水泡。水泡在形成后破裂,由此引起环状溃烂,继而被硬痂覆盖。然后,所述的损伤还出现在病人的躯干和口腔粘膜上。

    对此疾病用皮质类固醇进行了长期治疗,两年后,发现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症和膝盖骨坏死。由于这些症状与使用皮质类固醇有关,所以中断治疗而代之以免疫调节剂、干扰素、降钙素。开始镁疗法前,病人表现出躯干和头皮处的红斑和结痂损伤,四肢有稀疏的水泡损伤,以及上下肢肌肉营养不足。

    疗法为每日施用溶于500cm3生理盐水中的9g焦磷酸镁(即每日733mg Mg++,相当于每日9.16mg/kg体重的镁离子)。将输液速度调节为每小时提供80mgMg++,输液9小时。为了改善镁摄取,与静脉镁疗法相结合,每日分几次口服1800mg维生素B6。治疗1个月后,病人表现为关节疼痛减轻,皮肤损伤转为非红斑皮肤,此时开始口服疗法,每日分几次口服9g焦磷酸镁(即每日732mgMg++,相当于每日9.15mg/kg体重的镁离子)。此外,每日分几次口服1800mg维生素B6。

    如此治疗4个月后,躯干和四肢的结痂损伤消失,但头皮上仍有结痂损伤。病人仍有十分轻微的关节疼痛。在治疗6个月后,关节疼痛和皮肤损伤完全消除,同时,虽然留有轻微的疤痕,皮肤已恢复正常外观。

    一27岁女性,被发现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接受过常规疗法。治疗后几年,疼痛和腹泻重又出现,病人先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然后使用免疫抑制剂。

    在病人疾病的暂时消退阶段,对病人进行镁疗法,在此之前进行了规定的检测,包括结肠镜检。后者发现最后50cm的充血性结肠粘膜,触碰时会出血,并表现出微小溃疡性损伤。组织学检查显示,存在着隐性脓肿和在整个粘膜和粘膜下层有炎性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治疗为非肠胃给药6g焦磷酸镁(489mg Mg++,即每日8.89mg Mg++/kg体重),稀释于500cm3生理盐水中的溶液,将输液速度调节为每小时向病人提供80mgMg++,输液进行6小时。为了改善镁摄取,每日分几次口服1200g维生素B6。

    治疗了2个月后,病人不再腹痛,腹泻被控制在每日2次。结肠镜检的结果为:最后50cm的结肠粘膜既不充血也不出血;没有微小溃疡性损伤。组织学检查仍然显示在结肠粘膜中有炎性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将结合了口服维生素B6的镁疗法按相同的剂量再继续1个月。继续疗程后,病人不再腹痛和腹泻。结肠镜检中,最后50cm的结肠粘膜表现为正常,同时,组织学检查证实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正常,炎性浸润全部消失。

    本发明参考具体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公开,但是必须理解,本领域熟练技术员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引入某些修改与改动。

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镁基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的用途.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使用药学上认可的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由镁排空引发的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这些组合物适于向生物体释放镁离子,例如有机或无机镁盐或其配合物。对于此镁基产品新的医疗指征,通常,较好的是口服或非肠胃给以焦磷酸镁,合用维生素B6则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