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门结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5079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0423.7

申请日:

2009.04.10

公开号:

CN101525969A

公开日:

2009.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46; E06B3/968; E05D13/00; E05F5/02

主分类号:

E06B3/46

申请人:

常熟中信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卫东

地址:

215518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赵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移门结构,属于建筑物的门窗技术领域。包括框体和设在框体上的门体,框体包括一对纵框、一上框和一下框,上框与一对纵框的一端联结,下框与一对纵框的另端联结,门体镶置在一对纵框、上框和下框上,特点是:在上框与一对纵框的接合部位及在下框与一对纵框的接合部位各设有一过渡联结装置;一对纵框的外壁上固设第一木质护饰板,上框的外壁上固设第二木质护饰板,下框的外壁上固设第三木质护饰板;门体至少由两枚形成有容腔的夹胶镶嵌玻璃或低辐射中空镶嵌玻璃构成,上框与移门导引装置联结,下框与移门导引装置滑动配合。优点:确保框体的上、下框与纵框的可靠联结;体现柔中寓刚,刚柔相兼的效果,节约木材资源;节能降噪。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门结构,包括框体(1)和设在框体(1)上的门体(2),框体(1)包括一对纵框(11)、一上框(12)和一下框(13),上框(12)与一对纵框(11)的一端联结,下框(13)与一对纵框(11)的另一端联结,门体(2)镶置在一对纵框(11)、上框(12)和下框(13)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框(12)与所述的一对纵框(11)的接合部位以及在所述的下框(13)与所述的一对纵框(11)的接合部位各设有一用于使上、下框(12、13)与一对纵框(11)实施过渡联结的过渡联结装置(3);所述的一对纵框(11)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一木质护饰板(111),上框(12)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二木质护饰板(121),而下框(13)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三木质护饰板(131);所述的门体(2)至少由两枚彼此对置的并且形成有容腔的夹胶镶嵌玻璃或低辐射中空镶嵌玻璃构成,其中,上框(12)与移门导引装置(4)联结,而下框(13)与移门导引装置(4)滑动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框(11)构成有第一嵌置槽(112)和第一门体嵌槽(113),所述的上框(12)构成有第二嵌置槽(122)和第二门体嵌槽(123)以及吊杆板嵌槽(124),所述的下框(13)构成有第三嵌置槽(132)和第三门体嵌槽(133)以及导轮槽(134),所述的门体(2)的高度方向的两侧侧沿嵌置在所述的一对纵框(11)的彼此对应的第一门体嵌槽(113)内,门体(3)的上侧侧沿嵌置在第二门体嵌槽(123)内,而门体(3)的下侧侧沿嵌置在第三门体嵌槽(133)内,所述的过渡联结装置(3)通过所述的第一嵌置槽(112)和所述的第二嵌置槽(122)将纵框(11)与上框(12)固定联结,并且通过所述的第一嵌置槽(112)和第三嵌置槽(132)将纵框(11)与下框(13)固定联结,所述的吊杆板嵌槽(124)与所述的移门导引装置(4)相联结,而所述的导轮槽(134)与所述的移门导引装置(4)相滑动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联结装置(3)的数量有四个,各过渡联结装置(3)包括第一、第二接头(31、32)、一对弹簧销(33)和接头联结螺钉(34),第一接头(31)置入于所述的第二嵌置槽(122)内,而第二接头(32)置入于所述的第一嵌置槽(112)内,第一、第二接头(31、32)通过接头联结螺钉(34)固定联结并且使第一、第二接头(31、32)两者之间形成直角关系,一对弹簧销(33)分别配置在第一、第二接头(31、32)上,其中,第一接头(31)上的弹簧销(33)闩入于预设在所述上框(12)上的第一弹簧销孔(125)中,而第二接头(32)上的弹簧销(33)闩入于预设在纵框(11)上的第二弹簧销孔(114)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框架(11)、上框(12)和下框(13)均为铝挤型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门导引装置(4)包括上导轨(41)、下导板(42)、一组吊轮机构(43)和一对定位机构(44),上导轨(41)与建筑物的门樘的顶部固定,在该上导轨(4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滚道(411),下导板(42)与建筑物的门樘的底部固定并且与所述的上导轨(41)相对应,在下导板(42)上设有一组导滑轮座(421),各导滑轮座(421)上设有一对导滑轮(4211),一对导滑轮(4211)与所述的导轮槽(134)相配合,吊轮机构(43)滑配在所述的上导轨(41)上并且与所述的吊杆板嵌槽(124)相配合,一对定位机构(44)分别固定在上导轨(4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与所述的吊轮机构(43)相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滑轮(4211)在所述的导滑轮座(421)上呈对角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轮机构(43)包括滚轮架(431)、一对滚轮(432)、一吊杆板(433)和一调整吊杆(434),一对滚轮(432)各通过滚轮轴(4321)配置在滚轮架(431)的两端,并且与所述的滚道(411)形成滚动副,调整吊杆(434)的上端与滚轮架(431)中部的调整吊杆座(4311)螺纹配接,而调整吊杆(434)的下端与吊杆板(433)的中部固定,吊杆板(433)置入于所述的吊杆板嵌槽(124)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吊杆板(433)的两端各配置有一顶紧螺钉(4331),顶紧螺钉(4331)与所述吊杆板嵌槽(124)的壁体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44)各包括定位座(441)、缓冲块(442)、限位脚(443)和顶紧螺丝(444),定位座(441)固定在上导轨(41)的端部,缓冲块(442)嵌固在定位座(441)上并且与所述的吊轮机构(43)相对应,限位脚(443)的一端通过限位脚螺钉(4431)而定位在定位座(441)上,另一端探出于定位座(441)与所述的吊轮机构(43)相对应并且与吊轮机构(43)相配合,顶紧螺丝(444)配置在定位座(441)上并且与所述的上导轨(41)相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块(442)为橡胶块或尼龙块。

说明书

移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门结构。
背景技术
移门在建筑物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并且在文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也不乏见诸,例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69460Y推荐有同平面移门;又如CN2766011Y介绍有内置式移门结构;还如CN201103316Y披露有新型夹心移门;再如CN201083067Y公诸有双开、双闭联动移门;进而如CN101377109A公开有导滑性能良好的玻璃移门装置;更而如CN201155267Y举荐的上悬挂平移门,等等。
申请人认为,上述专利和专利申请技术均未涉及目前移门结构所存在的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纵框与上、下框之间的联结有失可靠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肢解之虞;二是纵框和上、下框或以金属材料例如铝挤材的形式出现,或以纯木材的形式出现,前者虽具有理想的强度但观瞻性较差,有失柔和之感,后者虽能弥补前者的欠缺,但耗用木材的量较大,例如为了供门体与框体以榫合效应联结,需要在框体上开槽,从而不仅浪费木材资源,而且加工作业量大;三是隔音、隔热和透光度差,不具有节能降噪效果。
已有技术中的移门导引装置的结构同样存在欠缺,具体表现为:当将移门被拽移至门框处时,容易对门框产生冲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助于防止上、下框与纵框之间出现松脱乃至肢解、有益于改善强度和节约木材资源、有利于增进节能降噪效果的移门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还在于提供一种对移门导引效果好、不会对门框产生冲击的移门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移门结构,包括框体和设在框体上的门体,框体包括一对纵框、一上框和一下框,上框与一对纵框的一端联结,下框与一对纵框的另一端联结,门体镶置在一对纵框、上框和下框上,特点是:在所述的上框与所述的一对纵框的接合部位以及在所述的下框与所述的一对纵框的接合部位各设有一用于使上、下框与一对纵框实施过渡联结的过渡联结装置;所述的一对纵框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一木质护饰板,上框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二木质护饰板,而下框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三木质护饰板;所述的门体至少由两枚彼此对置的并且形成有容腔的夹胶镶嵌玻璃或低辐射中空镶嵌玻璃构成,其中,上框与移门导引装置联结,而下框与移门导引装置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纵框构成有第一嵌置槽和第一门体嵌槽,所述的上框构成有第二嵌置槽和第二门体嵌槽以及吊杆板嵌槽,所述的下框构成有第三嵌置槽和第三门体嵌槽以及导轮槽,所述的门体的高度方向的两侧侧沿嵌置在所述的一对纵框的彼此对应的第一门体嵌槽内,门体的上侧侧沿嵌置在第二门体嵌槽内,而门体的下侧侧沿嵌置在第三门体嵌槽内,所述的过渡联结装置通过所述的第一嵌置槽和所述的第二嵌置槽将纵框与上框固定联结,并且通过所述的第一嵌置槽和第三嵌置槽将纵框与下框固定联结,所述的吊杆板嵌槽与所述的移门导引装置相联结,而所述的导轮槽与所述的移门导引装置相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联结装置的数量有四个,各过渡联结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接头、一对弹簧销和接头联结螺钉,第一接头置入于所述的第二嵌置槽内,而第二接头置入于所述的第一嵌置槽内,第一、第二接头通过接头联结螺钉固定联结并且使第一、第二接头两者之间形成直角关系,一对弹簧销分别配置在第一、第二接头上,其中,第一接头上的弹簧销闩入于预设在所述上框上的第一弹簧销孔中,而第二接头上的弹簧销闩入于预设在纵框上的第二弹簧销孔中。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纵框架、上框和下框均为铝挤型材。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还一任务,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移门导引装置包括上导轨、下导板、一组吊轮机构和一对定位机构,上导轨与建筑物的门樘的顶部固定,在该上导轨的长度方向构成有滚道,下导板与建筑物的门樘的底部固定并且与所述的上导轨相对应,在下导板上设有一组导滑轮座,各导滑轮座上设有一对导滑轮,一对导滑轮与所述的导轮槽相配合,吊轮机构滑配在所述的上导轨上并且与所述的吊杆板嵌槽相配合,一对定位机构分别固定在上导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与所述的吊轮机构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导滑轮在所述的导滑轮座上呈对角设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吊轮机构包括滚轮架、一对滚轮、一吊杆板和一调整吊杆,一对滚轮各通过滚轮轴配置在滚轮架的两端,并且与所述的滚道形成滚动副,调整吊杆的上端与滚轮架中部的调整吊杆座螺纹配接,而调整吊杆的下端与吊杆板的中部固定,吊杆板置入于所述的吊杆板嵌槽内。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吊杆板的两端各配置有一顶紧螺钉,顶紧螺钉与所述吊杆板嵌槽的壁体接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各包括定位座、缓冲块、限位脚和顶紧螺丝,定位座固定在上导轨的端部,缓冲块嵌固在定位座上并且与所述的吊轮机构相对应,限位脚的一端通过限位脚螺钉而定位在定位座上,另一端探出于定位座与所述的吊轮机构相对应并且与吊轮机构相配合,顶紧螺丝配置在定位座上并且与所述的上导轨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块为橡胶块或尼龙块。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由过渡联结装置确保框体的上、下框与纵框的可靠联结,从而能避免框体出现松脱或肢解现象;由第一、第二、第三木质护饰板分别对框体的纵框、上框和下框蔽护,不仅既可体现柔中寓刚,刚柔相兼的效果,又可节约木材资源;门体采用夹胶镶嵌玻璃,具有节能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依据专业常识和生活常识,移门通常有两扇,在图中虽然仅示意了一扇,但并不会对理解构成困惑,各移门是由框体1和门体2装配而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是各由铝合金材料即通过铝挤模挤制而成的一对纵框11、一上框12和一下框13构成的。由于一对纵框11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仅仅在图中示出了一根纵框11,在纵框11上构成有第一嵌置槽112和第一门体嵌槽113,并且在纵框11的外壁体上借助纵框11上的嵌道以嵌固的方式固设第一木质护饰板111,由第一木质护饰板111将纵框11的所有外壁蔽护。在上框12上构成有第二嵌置槽122、第二门体嵌槽123和吊杆板嵌槽124,在上框12的外壁上同样借助于上框12上的嵌道以嵌固方式固设第二木质护饰板121。在下框13上构成有第三嵌置槽132和第三门体嵌槽133以及导轨槽134,在下框13的外壁上还同样地借助于下框13上的嵌道以嵌固方式固设第三木质护饰板131。由于第一、第二、第三木质护饰板111、121、131的蔽护,从而在外部看不到纵框11、上框12和下框13,因此既具有观瞻性,又能确保强度,尤其还可以节约木材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门体2是由三枚彼此对置的并且形成有容腔以及在容腔内镶嵌有金属嵌条的夹胶镶嵌玻璃构成,关于夹胶镶嵌玻璃的概念,可以通过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208539C得到解读,该专利是由本申请人的母公司所申请的。当然门体2还可采用二枚或三枚彼此对置的并且形成有容腔的以及在容腔内置入有金属嵌条的低辐射中空镶嵌玻璃构成,关于低辐射中空镶嵌玻璃的概念,可通过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89640C得到解读,该专利同样是由本申请人的母公司所申请的。上述结构的门体2的技术效果均在前面举及的专利中叙述,因此申请人不再予以赘及。门体2的高度方向的两侧侧沿分别置入于一对纵框11上的第一门体嵌槽113中,而门体2的上侧侧沿置入于上框12上的第二门体嵌槽123内,以及,门体2的下侧侧沿镶入于下框13上的第三门体嵌槽133内。
为了使由上述描述的结构的移门的上框12和下框13分别能与一对纵框11之间构成长久稳固的联结藉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乃至肢解情形,因此申请人推荐了过渡联结装置3。
请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在图1和图2中给出了优选的但并不是绝对限于的过渡联结装置3的结构,又,根据专业知识,作为成套的移门,即就一扇移门而言,应当具有四个过渡联结装置3,由于四个过渡联结装置3的结构是相同的,并且安装方式以及作用也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仅择其中之一进行描述,即:对上框12与纵框11的上部的联结所使用的那个过渡联结装置3进行详细说明,藉以举一反三之理而推知其余三个过渡联结装置3的联结。
过渡联结装置3由第一、第二接头31、32、弹簧销33和接头联结螺钉34构成,第一接头31与第二接头32通过接头联结螺钉34固接并且用螺母341限定。在第一接头31上开设有第一销孔311,在第二接头32上开设有第二销孔321,一对各配有弹簧331的弹簧销33分别置入于第一第二销孔311、321内。其中,第一接头31位于前述的第二嵌置槽122内,而第二接头32位于前述的第一嵌置槽112内。由图2所示,一对弹簧销33中的其中一个弹簧销33探入于预设在上框12上的第一弹簧销孔125内,而另一个弹簧销33探入于预设在纵框11上的第二弹簧销孔114内。
请见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2,特别在图1中,申请人给出了优选而非限于的移门导引装置4的结构,其是由上导轨41、下导板42、一组吊轮机构43和一对定位机构44构成,从图3中可知,一组吊轮机构43的数量共有四个。上导轨41无疑是与建筑物的门樘的顶部相固定的,并且在上导轨4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对彼此对称的滚道411。下导板42同样是无疑地与建筑物的门樘的底部即地坪相固定的并且与上导轨41保持上下对应,在下导板42上配置优选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导滑轮座421,图3示出了位于下导板42居中部位的一个导滑轮座421,各导滑轮座421上以对角布置的方式可转动地设置一对导滑轮4211,该对导滑轮4211与前面已经描述的构成于下框13上的导轮槽134相配合,也就是说该对导滑轮4211与导轮槽134的一对内壁形成滚动副。由图3示意的四个吊轮机构43各由滚轮架431、一对滚轮432、吊杆板433和调整吊杆434构成,一对滚轮432通过滚轮轴4321而可动地即转动地设在滚轮架431上,并且各自位于滚轮架431的一端,各滚轮432的纵剖面形状呈工字形,从外部的整体形状观察趋于哑铃状,滚轮432与滚道411之间构成滚动副。调整吊杆434的上端以螺纹配接的方式配接在滚轮架431中部的调整吊杆座4311上的螺孔中,调整吊杆434的下端与吊杆板433的中部固定,而吊杆板433插嵌在上框12上的吊杆板嵌槽124中。由图1详示,在吊杆板433的两端各配有一顶紧螺钉4331,通过对顶紧螺钉4331的调节来实现使吊杆板433可靠地定位于吊杆板嵌槽124中,即,由一对顶紧螺钉4331顶及吊杆板嵌槽124的壁体。一对定位机构44各由定位座441、缓冲块442、限位脚443和顶紧螺丝444构成,定位座441通过顶紧螺丝444(一对)与上导轨41固定,并且整体地位于上导轨41的导轨腔412内,缓冲块442采用橡胶或尼龙或其它等效的材料制作,嵌固在定位座441的一端并且与前述的滚轮架431相对应。限位脚443的一端由限位脚螺钉4431与定位座441固定,另一端探出于定位座441并且与滚轮架431相对应。
由图1和图3所示,当滚轮架431抵达定位机构44的限位脚443时,则由限位脚443对滚轮架431起到迫持作用,同时由缓部块442对滚轮架431起缓冲作用,防止移门对门框产生冲击。移门的开启或关闭属于公知常识,故,申请人不再对其说明。
综上所述,由申请人提供的移门结构能体现在上面的优点效果栏中所述的长处,因此达到了本发明期取达到的目的。

移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移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移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门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移门结构,属于建筑物的门窗技术领域。包括框体和设在框体上的门体,框体包括一对纵框、一上框和一下框,上框与一对纵框的一端联结,下框与一对纵框的另端联结,门体镶置在一对纵框、上框和下框上,特点是:在上框与一对纵框的接合部位及在下框与一对纵框的接合部位各设有一过渡联结装置;一对纵框的外壁上固设第一木质护饰板,上框的外壁上固设第二木质护饰板,下框的外壁上固设第三木质护饰板;门体至少由两枚形成有容腔的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