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蓄水池.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67217A43申请公布日20121107CN102767217ACN102767217A21申请号201210261825X22申请日20120727E03C1/12200601E03C1/182200601E03C1/24220060171申请人吴同地址210014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光华路1号孵化大楼2楼C座72发明人吴同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发明名称一种蓄水池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水池,包括池体,主出水管道和副出水管道,主出水管道设置在池体外部的下方,副出水管道设置池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副出水管道长度低于池体高。
2、度,所述副出水管道口有一固定的弹簧,弹簧上固定有一浮球。当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浮球就会因为浮力而随水面上升,从而拉伸弹簧,打开副出水管道口,水就不会溢出蓄水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发明不需要使用电力设备,完全利用水的浮力作用和弹簧的弹力作用,来控制水位,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节约用水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主出水管道(2)和副出水管道(3),主出水管道(2)设置在池体(1)外部的下方,副出水管道(3)设置在池体(1)内部的下方,所述副出水。
3、管道(3)长度低于池体(1)高度,所述副出水管道(3)上的副出水管道口(6)有一固定的弹簧(4),弹簧(4)上固定有一浮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出水管道口(6)呈“V”字型。权利要求书CN102767217A1/2页3一种蓄水池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蓄水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蓄水池。背景技术0002蓄水池,是一种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现有的蓄水池,当水满了之后,如果没有人关闭水龙头或者打开底部的主出水口开关,水就会溢出,造成水源浪费。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些蓄水池采用电极作蓄水池的水位控制器,但是电极会产生电蚀,会对水质造成污染,长期饮用,。
4、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发明内容000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调节水位并且不会造成水质污染的蓄水池。0004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蓄水池,包括池体,主出水管道和副出水管道,主出水管道设置在池体外部的下方,副出水管道设置在池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副出水管道长度低于池体高度,所述副出水管道上的副出水管道口有一固定的弹簧,弹簧上固定有一浮球。常态下,浮球与副出水管道口贴合,当水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浮球就会因为浮力而随水面上升,从而拉伸弹簧,打开副出水管道口,水就不会溢出蓄水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0005所述副出水管道口呈“V”字型,浮球与副出水。
5、管道口贴合的更紧密。0006有益效果本发明不需要使用电力设备,完全利用水的浮力作用和弹簧的弹力作用,来控制水位,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节约用水成本。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0009如图1所示,一种蓄水池,包括池体1,主出水管道2和副出水管道3,主出水管道2设置在池体1外部的下方,副出水管道3设置在池体1内部的下方,所述副出水管道3长度低于池体1高度,所述副出水管道3上的副出水管道口6有一固定的弹簧4,弹簧4上固定有一浮球5。常态下,浮球5与副出水管道口6贴合,当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浮球1就会因为浮力而随水面上升,从而拉伸弹簧4,打开副出水管道口3,水就不会溢出蓄水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0010根据本发明,作为优选,为了使浮球5更贴紧副出水管道口6,所述副出水管道口6呈“V”字型。001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说明书CN102767217A2/2页4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767217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672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