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7010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2829.1

申请日:

2003.04.30

公开号:

CN1509755A

公开日:

2004.07.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4.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31/12; 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31/12; A61P1/16

申请人:

林青春;

发明人:

林青春

地址:

442100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城关镇房十路1号

优先权:

2002.05.11 CN 02115832.0

专利代理机构: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六味中草药:地龙胆、虎杖、半支莲、土茯苓、石决明、甘草。该药两个月为一疗程,1-2疗程,大三阳可转为恢复期,再进入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指标可迅速恢复正常,通过组织学观察,肝脏组织及细胞损害明显减轻,说明对肝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可增强抗体抗病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 地龙胆3~16g、虎仗15~50g、半支莲8~25g、土茯苓15~50g、石决明10~30g、甘 草适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用于清化淤毒时, 即治疗期,还包括贯众、花白、田基黄、姜黄、白术、川芎多味中草药;并按下述重量配 比组成:地龙胆3~8g、虎仗15~25g、半支莲8~12g、土茯苓15~25g、石决明10~ 20g、甘草适量、贯众8~15g、花白10~20g、田基黄8~15g、姜黄8~15g、白术10~ 20g、川芎8~15g。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用于扶正解毒时, 即巩固治疗期,还包括以下多味中草药:太子参、焦白术、茯苓、枸杞、丹参、天麻;并 按下述重量配比组成:地龙胆3~8g、虎仗12~20g、半支莲8~12g、土茯苓15~25g、 石决明15~25g、甘草适量、太子参10~15g、焦白术8~12g、茯苓8~12g、枸杞8~12 g、丹参8~12g、天麻8~12g。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原药烤干粉 碎约80目,即可。

说明书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病毒性乙型肝炎不仅发病率高,有广泛的流行性,且有大量的病毒携带者,这类人群既是潜在的发病对象,并与肝硬化、肝癌有密切关系,清除病毒调整免疫机能,改善肝组织损伤,是当前公认的治疗关键,但迄今国内外尚无特效的理想乙肝用药,乙肝病不能彻底根治。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乙肝病无特效药、不能彻底根治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六味中草药:地龙胆、虎仗、半支莲、土茯苓、石决明、甘草。该药两个月为一疗程,1----2疗程,大三阳可转为恢复期,再进入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指标可迅速恢复正常,通过组织学观察,肝脏组织及细胞损害明显减轻,说明对肝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可增强抗体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是湿热淤毒,肝脾不调,治疗应以消化淤毒,调养肝脾为主要大法。将至少以下六种中草药:地龙胆、虎仗、半支莲、土茯苓、石决明、甘草,并按地龙胆3~16g、虎仗15~50g、半支莲8~25g、土茯苓15~50g、石决明10~30g、甘草适量配置成粉剂,每次6~8g,一日三次,饭前温水送服,或取装入胶囊,两个月为一疗程,1----2疗程,大三阳可转为恢复期,再进入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指标均迅速恢复正常,通过组织学观察,肝脏组织及细胞损害明显减轻,说明对肝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以增强抗体抗病能力。

    在实际临床中,针对邪正虚实的不同及其演变发展,可以上述中药为基础配置成两种粉剂:清化淤毒粉剂和扶正解毒粉剂;清化淤毒粉剂用于第1-2个疗程的治疗期,待大三阳转入恢复期后,使用扶正解毒粉剂进行巩固治疗,一般一个总疗程为6个月,下面就以一个总疗程为例说明:

    其中清化淤毒粉剂按以下组方配制(以重量配比):地龙胆3~8g、虎仗15~25g、半支莲8~12g、土茯苓15~25g、石决明10~20g、甘草适量、贯众8~15g、花白10~20g、田基黄8~15g、姜黄8~15g、白术10~20g、川芎8~15g。取上述原药烤干粉碎约80目,防潮、防霉保存,即可。药用地龙胆、虎仗、半支莲入血解毒,清热利湿,辅以田基黄、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佐入贯众、石决明、花白清热解毒,姜黄活血行气,白术、川芎、甘草健脾疏肝,合力清化淤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淤清所致:肝区胀疼或刺疼、纳差、冷恶、腹胀、双腿酸重,全身无力,消化不良,小便黄,大便溏稀。

    扶正解毒粉剂按以下组方配制(以重量配比):地龙胆3~8g、虎仗12~20g、半支莲8~12g、土茯苓15~25g、石决明15~25g、甘草适量、太子参10~15g、焦白术8~12g、茯苓8~12g、枸杞8~12g、丹参8~12g、天麻8~12g。取上述原药烤干粉碎约80目,防潮、防霉保存,即可。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渗湿,辅以枸杞、天麻平补肝肾,佐以地龙胆、虎仗、土茯苓、半支莲凉血解毒利湿,取丹参、石决明入血,凉血活血,合力扶正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正虚毒郁所致:肝区隐疼,腹疼不适,易疲劳、头昏腿酸、口苦、小便黄、大便溏。

    服用方法及用量,取清化淤毒粉剂5~7g,一日三次,饭前温水送服,或取装入胶囊,饭前温水送服,两个月为一疗程,1----2疗程,大三阳可转为恢复期,转入恢复期后再服用扶正解毒粉剂,5~7g,一日三次,饭前温水送服,或取装入胶囊,饭前温水送服,巩固治疗2个疗程。

    求因施治当清化淤毒:湿热毒淤是发病的病理基础,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也是清化淤毒粉剂治疗理论的依据。所谓清化淤毒,意制清解泄化湿热互结所致地淤毒,包括凉血和化解肝毒,化淤滞,通肝络等作用,通过凉血以解毒,和血以化淤用于湿热毒症,病情活动,病毒指标持续阳性。

    扶正抗邪,须调养肝脾:肝热湿脾,毒伤阴血,湿伤气、阳,也简表现虚实错杂的现象,久则肝脾两伤,这为确立扶正解毒治疗原则提供理论依据,调养肝脾,多以洋肝健脾为主法,匡正以祛邪,扶正与清化淤毒,互为依托。扶正解毒有良好的保护和再生的作用。

    效果比较:门诊收治51例,诊断明确,症状典型,完成疗程后进行自身对照,统计如下:

                                  表1  治疗情况表  全部转阴    转阴+    转阴++  症状改善无转阴  无效  例数    12    25    8    5    0  百分比    23.54    49.02    15.68    9.81

    具体病例:

    代龙进:男,30岁,现为浙江某化工厂技术员,2001年10月发现患病乙肝“1.3.5”,治疗无好转,就诊时,肝区胀疼,有不时刺疼,饮食不佳,腹胀,大便次数多,小便少,面色黯滞,口干苦,舌苔白,质黯红,脉张无力,精神差,2002年2月服用本药10天,大小便正常,进饮改善,轻松精神好,坚持服用6个月,2003年1月验血为:1.4.5。

    余荣,女,42岁,小学教师,2001年发现患乙肝,腹水伴有乙肝1.3.5,医院治疗一年多,无效回家,2002年7月接珍,小便少,腹水,大便稀少次数多,不思饮食,腹胀,有时温烧,体重70斤,脉数细,脉搏12次/分钟,精神差,易疲劳,舌质黯,舌体津少,中间裂,舌苔少黄;服用本药5天后,饮食改善,腹胀减轻,大便正常,小便教前好,能起床活动,1月后,上述症状又有好转,能做家务,做两餐饭,可活动6小时,接受治疗后无腹水,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脏萎缩停止在前水平,有新生的迹象。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六味中草药:地龙胆、虎杖、半支莲、土茯苓、石决明、甘草。该药两个月为一疗程,12疗程,大三阳可转为恢复期,再进入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指标可迅速恢复正常,通过组织学观察,肝脏组织及细胞损害明显减轻,说明对肝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可增强抗体抗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