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029109.8
2007.07.06
CN101082249A
2007.12.05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F 15/08公开日:2007120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4F15/08(2006.01); C04B41/81(2006.01)
E04F15/08
广东博华陶瓷有限公司;
林家生; 文迪田; 刘汉津; 魏明东; 贾平; 刘建辉; 黄金宝; 周玉球; 汪海应; 杨文华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三路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杨启成
一种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光砖的打蜡过程中用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对抛光砖表面进行打蜡,这样,抛光砖由抛光砖主体、渗进抛光砖主体表面微细孔内的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构成。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抛光砖具有抗菌功能的优点。
1、 一种抛光砖,其特征在于由抛光砖主体、渗进抛光砖主体表面微细孔内的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砖,其特征在于抗菌混合防污蜡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0~20%。3、 一种抛光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砖坯体的压制过程、抛光砖烧制过程、抛光砖的表面抛光过程、抛光砖的打蜡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抛光砖的打蜡过程中用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对抛光砖表面进行打蜡。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抗菌混合防污蜡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0~20%。
一种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光砖都不具有抗菌的功能的,而抛光砖一般是铺设在地面上,受其使用环境的制约,其表面是很容易滋生细菌的,由于抛光砖不具有抗菌的功能,若不经常采取措施清洁,细菌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细菌大量滋生所形成的后果会破坏和腐蚀抛光砖表面的图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抛光砖主体、渗进抛光砖主体表面微细孔内的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构成。由于在纳米蜡中混合有银离子,而银离子是具有抗菌作用的,对于抛光砖,受其制作工艺的限制,抛光后的表面密布有微细孔,这些微细孔藏进抛光蜡后是很难从微细孔中被清理出来的,这样,使银离子得以持久保存在微细孔中,使抛光砖的表面具有了抗菌的功能。 这里,抗菌混合防污蜡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0~20%。 本发明的抛光砖制作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抛光砖坯体的压制过程、抛光砖烧制过程、抛光砖的表面抛光过程、抛光砖的打蜡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抛光砖的打蜡过程中用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对抛光砖表面进行打蜡。在抛光砖表面抛光后,抛光砖表面会密布有微细孔,在打蜡前,这些微细孔内都是很干净的,抛光后及时用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对抛光砖表面进行打蜡,这样,微细孔内就会填满抛光蜡,以后使用时,外面的其它物质就不能渗进已填满抛光蜡的微细孔,从而保证抛光砖表面具有抗菌的作用。抗菌混合防污蜡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0~20%。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含有银离子的抛光蜡,因此,抛光砖具有抗菌功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抛光砖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抛光砖由抛光砖主体1、渗进抛光砖主体1表面微细孔2内的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3构成。抗菌混合防污蜡3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0~20%。 本发明的抛光砖制作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抛光砖坯体的压制过程、抛光砖烧制过程、抛光砖的表面抛光过程、抛光砖的打蜡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抛光砖的打蜡过程中用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对抛光砖表面进行打蜡,抗菌混合防污蜡中银离子的含量为1.0~20%。
《一种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光砖的打蜡过程中用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对抛光砖表面进行打蜡,这样,抛光砖由抛光砖主体、渗进抛光砖主体表面微细孔内的由纳米蜡和银离子混合而成的抗菌混合防污蜡构成。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抛光砖具有抗菌功能的优点。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