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针保持架.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4831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0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0529.6

申请日:

1996.11.14

公开号:

CN1154230A

公开日:

1997.07.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B 5/15申请日:19961114授权公告日:20031210终止日期:2013111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14; A61M5/32

主分类号:

A61B5/14; A61M5/3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硝;

发明人:

藤井嗣雄; 松村圭造; 菊池敏博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1995.11.22 JP 304855/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采血针保持架,由筒体1及在筒体1前端安装的采血针固定装置2所组成,采血针固定装置2设有能沿筒体1前端隔壁1一滑动的二个滑动部件,即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第一滑动部件22沿第二滑动部件23侧滑动时,与采血针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呈相互结合的状态,与此相反,第二滑动部件23沿第一滑动部件22侧滑动时,与采血针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呈不相结合的状态。本发明可使用现有的螺合型采血针,并且可使采血针更加牢固地固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前端以隔壁封闭、后端为开放状的筒 体的前端隔壁上,设有能够插通以采血针的橡胶鞘保护的针管部分的通孔,同时, 与采血针的插座相结合,设有固定该采血针的采血针固定装置,该采血针固定装置 包括有沿筒体的前端隔壁可以滑动的二个滑动部件,一方的滑动部件在另一方的滑 动部件侧滑动时,呈为与采血针的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结构状态,与此相 反,另一方的滑动部件在一方的滑动部件侧滑动时,呈为与采血针的插座的阳型结 合装置不能结合的结构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血针固定装置设 有与采血针的阳型结合装置相结合的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的第一滑动部件,设有对 开的阴型结合装置的结合部件,设有防止第一滑动部件脱落的装置的第二滑动部 件,以及在筒体的前端隔壁设有固定第一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及其结合部件的 固定框;第一滑动部件在第二滑动部件侧滑动时,第一滑动部件与结合部件间构成 为阴型结合装置,同时,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相互结合;第二滑动部件在第一滑 动部件侧滑动时,该相互结合状态被解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部件与固 定框呈相互结合状态时,第二滑动部件从固定框突出,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的相 互结合状态被解除时,第一滑动部件从固定框突出,第一滑动部件在第二滑动部件 侧滑动时,呈相互结合状态,第二滑动部件向第一滑动部件侧滑动时,相互结合状 态被解除。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部件 其上设有挤压采血针的插座的挤压突起,同时,亦在固定部件上设有使该突起通过 的孔。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部件与固 定框呈相互结合状态时,第二滑动部件从固定框不突出,但,当第一滑动部件与固 定框的相互结合被解除时,第一滑动部件从固定框突出,第一滑动部件向第二滑动 部件侧滑动时,呈相互结合状态;第二滑动部件向第一滑动部件侧滑动时,相互结 合状态被解除。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部件涂设 有颜色。

说明书


采血针保持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医学领域从体内取出介质的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从人体抽取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血沉等所使用的具有采血针安装装置和采血针保持装置的采血针保持架。

    现有的采血针保持架是在采血针的插座上所设有的外螺纹与保持架内所设有的内螺纹相互螺合,使两者相互结合固定,同时,又能使采血针向螺合解除的方向旋转,从而取出采血针。当从保持架上取出使用后的采血针时,因为采血针被蒙盖有护罩,用手旋转时容易发生失误,而会有被采血针伤及手掌、手指等的情况发生。所以对操作者来说有被感染上爱滋病、肝炎等的危险,于是如特公平1-28589号公报、特开平2-297342号公报,设计出一种不需要使操作者的手接触采血针,而可仅将采血针废弃的采血针保持架(以下称为一触式采血针保持架)。

    特公平1-28589号公报公开的采血针保持架是在现有的采血针保持架的固定部上装设有弹簧,借由弹簧的弹性力,把采血针安装固定在结合器上,但是对于采血针,其与现有的采血针类型不一样,在插座上设有结合凹部。在特开平2-297342号公报上公开的采血针保持架是在其前端开口部设有嵌合着并能支撑采血针的插座基端侧部的支撑壁,挤压扩展该支撑壁可使其与采血针插座相结合,与上述同样,作为采血针必须使用在插座上设有地结合凸部或者结合凹部。

    但是这些现有的一触式采血针保持架,都与现有的采血针结构不同,作为使用对象的采血针要设有凹部或者凸部,因此不可能采用现有的采血针,而且不能够象现有的采血针那样螺合在保持架上固定,所以采血针固定得不牢固,而存在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血针保持架,使其可以使用现有的螺合型采血针,而且可以使采血针更加牢固地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采血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前端以隔壁封闭、后端为开放状的筒体的前端隔壁上,设有能够插通以采血针的橡胶鞘保护的针管部分的通孔,同时,与采血针的插座相结合,设有固定该采血针的采血针固定装置,该采血针固定装置包括有沿筒体的前端隔壁可以滑动的二个滑动部件,一方的滑动部件在另一方的滑动部件侧滑动时,呈为与采血针的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结构状态,与此相反,另一方的滑动部件在一方的滑动部件侧滑动时,呈为与采血针的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不能结合的结构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作为具体的实施结构状态,采血针固定装置设有与采血针的阳型结合装置相结合的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的第一滑动部件,设有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的结合部件,设有防止第一滑动部件脱落的装置的第二滑动部件,以及在筒体的前端隔壁设有固定第一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及其结合部件的固定框;当第一滑动部件在第二滑动部件侧滑动时,第一滑动部件与结合部件间构成为阴型结合装置,同时,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相互结合,当第二滑动部件在第一滑动部件侧滑动时,该相互结合状态被解除。在这里,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呈相互结合状态时,第二滑动部件从固定框突出;当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的相互结合状态被解除时,第一滑动部件从固定框突出;当第一滑动部件在第二滑动部件侧滑动时呈相互结合状态;当第二滑动部件向第一滑动部件侧滑动时,相互结合状态被解除,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再有,为了使采血针容易脱落,也可以在第二滑动部件上设有挤压采血针的插座的挤压突起,同时亦在固定部件上设有使该突起通过的孔。

    还有,由于事故或者不注意,第二滑动部件没有被挤压(这时,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的相互结合状态被解除,采血针呈不结合状态,则采血针脱落);当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呈相互结合状态时,第二滑动部件从固定框不突出;但当第一滑动部件与固定框的相互结合被解除时,第一滑动部件从固定框突出;第一滑动部件向第二滑动部件侧滑动时呈相互结合状态;第二滑动部件向第一滑动部件侧滑动时,相互结合状态被解除。此时,第二滑动部件涂设有颜色较好。例如第二滑动部件向皮肤侧过来采血时,会有第二滑动部件接触皮肤而被挤压的情形,但第二滑动部件如果已涂上颜色,就能事先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发明采血针保持架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采血针固定装置的采血针为能够固定状态的仰视图。

    图4是图1所示采血针固定装置的采血针为不能固定状态的仰视图。

    图5是图3中A-A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图1中筒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B-B剖面的剖面图。

    图8是图3所示结合部件的俯视(即图3中的后视)图。

    图9是图3所示结合部件的仰视(即图8的后视)图。

    图10是图8中C-C剖面的剖面图。

    图11是图3所示第一滑动部件的俯视(即图3中的后视)图。

    图12是图3所示第一滑动部件的仰视(即图11的后视)图。

    图13是图11中D-D剖面的剖面图。

    图14是图3所示第二滑动部件的俯视(即图3中的后视)图。

    图15是图3所示第二滑动部件的仰视(即图14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4中E-E剖面的剖面图。

    图17是图3所示固定框的俯视(即图3中的后视)图。

    图18是图3所示固定框的仰视(即图17的后视)图。

    图19是图17中F-F剖面的剖面图。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采血针保持架是由筒体1和在筒体1的前端安装采血针固定装置2所组成。采血针固定装置2包括有沿筒体1的前端隔壁11(参阅图6所示)滑动的二个滑动部件;即,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一方的滑动部件(第一滑动部件22)在另一方的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侧滑动时,呈为可以与采血针的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结构状态,与此相反,另一方的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23)在一方的滑动部件(第一滑动部件22)侧滑动时,呈为与采血针的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不能结合的结构状态。

    请参阅图3至图19所示,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采血针保持架的具体构造。

    首先请参阅图6、图7所示,筒体1的前端以隔壁11封闭,同时后端为被打开状,在隔壁11上设有通孔12和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安装孔15。该通孔12能够使采血针(图中未示)的橡胶盖保护的针管部分(后端侧)通过,并且要设计的尽量大,采血针固定装置2里固定的采血针的针管部分通过该通孔12向筒体1的内部突出,刺通从筒体1的开放端插着的采血管(图中未示)的橡胶栓。采血针固定装置的安装孔15能够插入并固定后述的固定框24的结合脚241,安装孔15的长边比结合脚241的宽度大,安装孔15的短边比结合脚241的厚度(确切地指被称为结合脚241的前端的钩242部分的厚度,如图18所示)大。筒体1从后端向前端形成圆锥状的缩径形状,为了保持筒体1的稳定,在筒体1的后端设有凸缘13,为了容易并且较佳地安装采血针固定装置2,在筒体1的前端设有一对导向墙14。筒体1前端的凹部16是为了配置后述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结合部件21的底面211(结合图10所示)和第一滑动部件22的结合部221的底面222(结合图13所示)设有的凹部,组合时该底面222侧的宽度大,阶梯状较狭。

    在上述筒体1的一对导向墙14之间的前端隔壁11上,采血针固定装置2与导向墙14呈平行安装。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采血针固定装置2是由结合部件21、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及固定框24四个部件所组成。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采血针的安装结构,如图3及图5所示,其各自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13、223呈接近状态时,结合部件21与第一滑动部件22可以接近;如图4所示,其各自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13、223呈分离状态时,结合部件21与第一滑动部件22相分离,采血针则从采血针则固定装置2脱落。

    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四个部件呈接近状态地被配置。即,结合部件21和第一滑动部件22各自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13、223为邻接或接近结构状态构成阴型结合装置,固定框24的顶面246的里面设有结合部件21配置用的槽244和第一滑动部件22配置用的槽245,在槽244和槽245上,分别将其表面作为底面,再在固定框24上,将第二滑动部件23的表面作为底面,把结合部件21和第一滑动部件22的结合部221放置进框231中。在筒体1前端的隔壁11上,将固定框24的顶面246作为上面,安装采血针固定装置2,这样采血针保持架即装配完成。

    在接近状态,结合参阅图12、图18所示,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的槽225内,固定框24的导向壁248的结合突起243呈嵌入其内状态,而第一滑动部件22与结合部件21有关,呈不能滑动的状态。这时,第二滑动部件23(结合图14所示)的结合解除装置232的倾斜面与钩224的前端的倾斜面226呈接触或接近状态,这时,第二滑动部件23的插座挤压突起233位于结合部件21的供插座挤压突起通过用的孔212的外边。

    在隔离状态,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四个部件如图4所示那样配置。即,结合部件21和第一滑动部件22分别与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223呈隔离的状态,因此不能安装采血针。再有,固定框24的滑动壁248的结合突起243从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的槽225中脱落,则第一滑动部件22可以向结合部件21方向滑动。这时,第二滑动部件23的结合解除装置232的前端在与结合突起243邻接或近接的位置,第二滑动部件23的插座挤压突起233插入并通过结合部件21的插座挤压突起通过用的孔212,呈为向结合部件21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13的外边突出的结构状态。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结合部件21设有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在图中,其为螺合装置采用螺纹),固设在固定框24上不动。底面211比上面214宽度宽,邻接到上面214,并设有供第二滑动部件23的插座挤压突起233能够通过的孔212。采血针固定装置2组合时,在结合部件21的底面211上,象装载钩224那样,配置有第一滑动部件22(如图5所示)。请参阅图3及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滑动部件22设有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23(作为螺合装置采用螺纹)的结合部221及钩224,其沿着固定框24的导向壁248可以滑动。钩224是由与结合部221的外侧平行的一对臂组成的结合装置,在该钩224的外侧,设有与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结合的槽225,从该槽225部分向前端设有缩径的倾斜面226。该倾斜面226与第二滑动部件23的结合解除装置232的倾斜面平行,由于受到结合解除装置232的挤压时,钩224向内侧弯曲,则可以使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从槽225中相脱离。

    请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第二滑动部件23由包含有防止第一滑动部件22从固定框24上脱落的防止脱落部分234的孔231、插座挤压突起233及结合解除装置232等组成。上述的孔231设计成在长轴方向上,从该孔231的防止脱落部分234的反对面方向向内侧突出;上述插座挤压突起233通过结合部件21的孔212,挤压采血针的插孔;上述结合解除装置232是为了解除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与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的结合;第一滑动部件22同样能够沿着固定框24的滑动壁248滑动。在孔231的侧面外侧,设有限制其向第二滑动部件23的长轴方向滑动的缺口235(该缺口235的两端向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相冲撞而限制其滑动)。

    请结合参阅图3、图17至图19所示,固定框24具有组合结合部件21、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的功能,同时具有在筒体1上固定上述部件的功能,固定框24由通孔247和结合脚241组成。通孔247为比由结合部件21和第一滑动部件22的结合部221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13、223所构成的阴型结合装置大的孔,结合脚241具有在筒体1上固定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功能。结合脚241从导向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的导向壁248向下方延设,结合突起243设置在导向壁248的内侧壁,与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的槽225相结合。为了在筒体1上固定固定框24,在结合脚241的下端设置有钩242,并向外侧突出。为了配置结合部件21,在固定框24的里面设置有凹部244;为了配置第一滑动部件22,设有凹部245。

    在图3至图5中,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从筒体1突出(边缘鼓出)的尺寸已被决定,但只有一个滑动部件从筒体1的边缘鼓出也可以。即,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第一滑动部件22上,该结合部221与其反对侧面的部分距离变短,同时,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第二滑动部件23上,防止脱落部分234的长轴方向的宽度为短。

    这样,在接近状态仅第二滑动部件23能从筒体1的边缘鼓出,在隔离状态,仅第一滑动部件22能从筒体1的边缘鼓出。为了脱落在采血针固定装置2上装配的采血针,挤压从筒体1边缘鼓出的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23)为好。

    又,第二滑动部件23也可以不从筒体1边缘鼓出。即,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第一滑动部件22上,该结合部221与其反对侧面的部分距离变短,同时,如图14至16所示,在第二滑动部件23上,防止脱落部分234的长轴方向的宽度仅比上述一方的滑动部件从筒体1边缘鼓出的情形要短;在接近状态,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不从筒体1边缘鼓出;在隔离状态,仅第一滑动部件22从筒体1边缘鼓出。在这种情况下,区别第一滑动部件22和第二滑动部件23是困难的,所以,给第二滑动部件23涂上颜色为好。为了脱落在采血针固定装置2上装配的采血针,挤压已涂上颜色的滑动部件(第二滑部件23)较好。如果第二滑动部部件23已涂上颜色,这样则可以防止例如当第二滑动部件23向皮肤侧采血时使该第二滑动部件23接触压向皮肤的事故发生。

    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形成材料说明如下。在各部件中特别是第一滑动部件22和固定框24、钩224、钩242要有可挠性要求,一般采用可挠性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ABS树脂等,但结合部件21和第二滑动部件23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要采用可挠性树脂,一般采用适当的金属和其它合成树脂较好。

    还有,采血针固定装置2并不只限于所举的实施例,还应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例。再有,部件的数量及其形状说明如下,一般含有二个滑动部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结合固定框24和第一滑动部件22的装置,及在第二滑动部件23里,解除固定框24和第一滑动部件22的结合的装置中,在固定框24上设有槽或者孔,与在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上设有的突起相结合,用与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件23同样的结合解除装置,可以解除固定框24与钩224的结合。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说明本发明的采血针保持架的使用情况。在图3及图5中,采血针固定装置2的结合部件21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13与第一滑动部件22的结合部221的对开阴型结合装置223呈接近状态,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的槽225与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相结合。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滑动部件22不能沿长轴方向移动,结合部件21的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和第一滑动部件22的结合部221的阴型结合装置223之间构成阴型结合装置。

    在采血针固定装置2里安装采血针,采血针操作完成了后,挤压第二滑动部件23,第二滑动部件23的结合解除装置232的倾斜面沿着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的倾斜面226滑动,所以钩224向内侧弯曲,从槽225上脱离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又,钩224借由结合解除装置232,向长轴方向挤压,所以第一滑动部件22与结合部件21向分离方向移动,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223如图4所示那样呈分离状态。这时,由于采血针是向结合部件21的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的螺纹部吃入,而不会脱离,但在第二滑动部件23上设有插座挤压突起233,借由挤压采血针的插座挤压突起233,使采血针从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的螺纹部上脱离,则采血针能够较容易地脱落。

    采血针脱落后,挤压第一滑动部件22,因为第一滑动部件22的钩224的前端设有倾斜面226,所以使固定框24的结合脚241向外侧弯曲,超出固定框24的结合突起243,该结合突起243在槽225里滑动到嵌合位置,使对开的阴型结合装置213、223如图3及图5所示那样呈接近状态。

    本发明的采血针固定装置2,其使用的采血针不受限定,可以使用注射针的医疗器具,例如,也可以采用注射器等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由以上较明确的说明可知,使用本发明的采血针保持架,可以不与采血针相接触,并且容易取卸采血针,可以防止由于使用完了后摘取采血针时而带来的误穿伤及感染的事故。再有,可以使用现有的螺合型式的采血针,所以比较经济。采用螺合式固定采血针,可以牢固地固定采血针,使采血针在使用中不会脱落,而能够安全地进行采血操作。

采血针保持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采血针保持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采血针保持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血针保持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血针保持架.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采血针保持架,由筒体1及在筒体1前端安装的采血针固定装置2所组成,采血针固定装置2设有能沿筒体1前端隔壁1一滑动的二个滑动部件,即第一滑动部件22、第二滑动部件23;第一滑动部件22沿第二滑动部件23侧滑动时,与采血针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呈相互结合的状态,与此相反,第二滑动部件23沿第一滑动部件22侧滑动时,与采血针插座的阳型结合装置呈不相结合的状态。本发明可使用现有的螺合型采血针,并且可使采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