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247930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94279.4

申请日:

2007.11.23

公开号:

CN101169003A

公开日:

2008.04.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1/04公开日:200804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04

主分类号:

E04H1/04

申请人:

陈郁焱

发明人:

陈郁焱

地址:

200023上海市卢湾区局门路620号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蔡海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属建筑物领域。其特征是在建筑房间中部的天花板和地板之间,设置分隔结构,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由分隔结构的横向隔板和其上、下方的竖向隔板构成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匚”字型空间分别构成在竖向空间上重叠的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由分隔结构的竖向隔板,构成左右两个房间的竖向分隔墙壁,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竖向层高等于房间的竖向层高。本方案特别适用于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或改造的工程。可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的设计、改建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
在建筑房间中部的天花板和地板之间,设置近似“ㄣ”字型、S型或Z型的分隔结构,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
其所述的分隔结构至少包括一横向隔板和两竖向隔板,两竖向隔板分别设置在横向隔板上、下方的相对侧;
由分隔结构的横向隔板和其上、下方的竖向隔板构成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
所述的两个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分别构成在竖向空间上重叠的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
由分隔结构的竖向隔板,构成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竖向分隔墙壁;
在除了床铺功能部分以外的其余空间里,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竖向层高等于房间的竖向层高。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功能结构布局以纵向中心分割线为轴,呈镜像对称分布。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在竖向方向上重叠,通过横向和竖向隔板的间隔,形成两个相互隔离、具有不同的功能高度且共享平面空间的功能空间。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隔结构包括第一、第二竖向分隔板、第一和第二横向分隔板,其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与天花板连接,其下端与第一横向分隔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横向分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竖向分隔板的上端连接,第二竖向分隔板的下端与第二横向分隔板的一端连接。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横向分隔板与地板之间的中线部位设置第三竖向隔板,将第二横向分隔板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分割,形成分属于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在竖向方向上高度相同,在横向方向上沿纵向中心分割线对称分布。

7.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第二竖向隔板与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结合部,设置外延的横向延长板,其横向延长板和第一、第二竖向隔板所构成的空间,分别形成另一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二储藏空间。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二储藏空间在竖向方向上位置不相同,在横向方向上以纵向中心分割线和第一横向隔板的交点为中心旋转对称分布。

9.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天花板与第一横向隔板对应的位置和第二横向隔板的下侧面,设置防撞隔音软垫。

1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在建筑房间的一端设置两个盥洗间,两个盥洗间沿中心分割线对称设置,分别对应于左右独立居住空间。

说明书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有效提高建筑物平面空间利用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设中,为了减少占用土地,扩大人的活动空间,楼房成了普及性建筑物。
在城市里,由于寸土寸金,楼房的层数越建越多。
目前一般楼房内单元空间划分主要以平面分割为主,这种平面化布局使每个单元的各种使用功能场所都处在同一平面里,如住宅房,每个单元都由客厅、饭厅、卧室、书房、卫生间、厨房等组成,通常将厅、卫生间、厨房作为动功能区,将卧室、书房作为静功能区。
现有多层住宅建筑户型设计在平面功能上比较重视,但在竖向空间变化上比较缺乏。
采用交错楼层的公寓住宅是目前多层公寓住宅中的一种常见组合房型。
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4月13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692269Y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跃复式居住建筑”,其居住建筑套内空间按活动属性和环境要求可划分为主、副两种空间,主空间为起居、餐厨及其配套空间,是套内的动态空间、共用空间;副空间是寝卧、学习及其配套空间,是套内的静态空间,其中:居住建筑的主、副空间之间是复式结构关系,副空间内为跃式结构关系。
授权公告日2007年5月23日,授权公告号CN 1317472C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复式小户型结构”,其包括有墙体、基层地面、天蓬、间壁隔断墙、室内扶梯,基层朝阳向呈规则形空间高为3.6~3.9米设置为客厅,基层呈异形空间用间壁隔断墙间壁成厨房和卫生间,厨房和卫生间高为2~2.3米,基层呈异形空间的上方用角钢焊接成与基层成平行面的夹层,角钢与墙壁嵌接,夹层与夹层的走道连接,夹层的走道与基层用扶梯连接,异形空间布置有管道井。
上述技术方案中,较常见的竖向空间变化方式是错层或者是跃层,传统错层房型高差一般在3米或者4.50米,错层给人的感觉是竖向空间变化太小;传统跃层客厅要么两层通高6米,要么一层3米,跃层往往平面面积太大,空间层高要求较高,且平面空间的利用率不高;此外,现有技术方案中往往是将居住者需要直立行走的动态空间(如餐厅,卫生间等)设计成复式结构或跃式结构,对实际上并不需要全层高的静态空间(如睡眠区域)却给与了全层高高度;最后,几乎所有上述技术方案均是针对新建筑房型的设计,无法对现有已经完工定型的建筑物在不做大的结构性改动的前提下进行实施,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在目前城市地价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如何在现行的国家规范框架下增加房型的实际使用面积,充分利用空间,是目前房型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通过层叠设置床铺功能空间,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左右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在除了床铺功能部分以外的其余空间里,左右两个房间的竖向层高等于房间的竖向层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其特征是在建筑房间中部的天花板和地板之间,设置近似“ㄣ”字型、S型或Z型的分隔结构,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其所述的分隔结构至少包括一横向隔板和两竖向隔板,两竖向隔板分别设置在横向隔板上、下方的相对侧;由分隔结构的横向隔板和其上、下方的竖向隔板构成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所述的两个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分别构成在竖向空间上重叠的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由分隔结构的竖向隔板,构成左右两个房间的竖向分隔墙壁;在除了床铺功能部分以外的其余空间里,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竖向层高等于房间的竖向层高。
进一步地,其所述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功能结构布局以中心分割线为轴,呈镜像对称分布。
其所述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在竖向方向上重叠,通过横向和竖向隔板的间隔,形成两个相互隔离、具有不同的功能高度且共享平面空间的功能空间。
具体地,其所述的分隔结构包括第一、第二竖向分隔板、第一和第二横向分隔板,其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与天花板连接,其下端与第一横向分隔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横向分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竖向分隔板的上端连接,第二竖向分隔板的下端与第二横向分隔板的一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横向分隔板与地板之间的中线部位设置第三竖向隔板,将第二横向分隔板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分割,形成分属于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
其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在竖向方向上高度相同,在横向方向上沿纵向中心分割线对称分布。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第二竖向隔板与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结合部,设置外延的横向延长板,其横向延长板和第一、第二竖向隔板所构成的空间,分别形成另一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二储藏空间。
其所述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二储藏空间在竖向方向上位置不相同,在横向方向上以纵向中心分割线和第一横向隔板的交点为中心旋转对称分布。
此外,在所述天花板与第一横向隔板对应的位置和第二横向隔板的下侧面,设置防撞隔音软垫。
在建筑房间的一端设置两个盥洗间,两个盥洗间沿中心分割线对称设置,分别对应于左右独立居住空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
1.将人日常生活中需要纵向高度最少的床铺空间在不同高度上重叠设置,既可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部的高度空间,又可共享平面空间,有效提高了建筑物平面空间的利用效率;
2.利用在竖向空间上重叠但却相互封闭隔离的左右两个房间的床铺功能空间,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实现了无需对现有建筑物不做大的结构性改动即可实施的发明目的;
3.立足于对现有已经建成建筑物的功能性改建,对现有建筑物无需做大的结构性改动即可实施,易于推广和实现,有极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间分隔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竖向分隔板,2为第二竖向分隔板,3为第一横向分隔板,4为第二横向分隔板,5为第三竖向隔板,6为天花板,7为地板,8和9为分属于左右房间的第一储物空间,10和11为外延的横向延长板,12和13为分属于左右房间的第二储物空间,14和15为防撞隔音软垫,16和17为床垫,18和19为书桌,20和21为盥洗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在建筑房间中部的天花板6和地板7之间,设置近似“ㄣ”字型、S型或Z型的分隔结构,将一个建筑房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A和B。
其分隔结构至少包括一横向隔板2和两竖向隔板1和3,两竖向隔板分别设置在横向隔板2上、下方的相对侧,由分隔结构的横向隔板和其上、下方的竖向隔板构成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C和D。
上述两个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分别构成在竖向空间E上重叠的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由分隔结构的竖向隔板,构成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竖向分隔墙壁。
由图可见,在除了床铺功能部分以外的其余空间里,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A和B的竖向层高Ha和Hb等于整个房间的竖向层高H。
进一步地,其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功能结构布局以纵向中心分割线为轴,呈镜像对称分布。
其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C和D在竖向方向上重叠,通过横向和竖向隔板的间隔,形成两个相互隔离、具有不同的功能高度且共享平面空间的功能空间。
具体地,上述的分隔结构包括第一竖向分隔板1、第二竖向分隔板2、第一横向分隔板3和第二横向分隔板4,其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与天花板6连接,其下端与第一横向分隔板2的一端连接,第一横向分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竖向分隔板3的上端连接,第二竖向分隔板的下端与第二横向分隔板4的一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第二横向分隔板4与地板7之间的中线部位设置第三竖向隔板5,将第二横向分隔板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分割,形成分属于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8和9。
其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在竖向方向上高度相同,在横向方向上沿纵向中心分割线对称分布。
更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竖向隔板与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结合部,设置外延的横向延长板10和11,其第一横向延长板10、天花板6和第一竖向隔板1所围成的空间,形成独立居住空间B的第二储藏空间12;第一、第二横向隔板2、4和第二竖向隔板3所围成的空间,形成独立居住空间A的第二储藏空间13。
其上述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二储藏空间在竖向方向上位置不相同,在横向方向上以纵向中心分割线和第一横向隔板的交点为中心旋转对称分布。
此外,在天花板与第一横向隔板对应的位置和第二横向隔板的下侧面,还可设置防撞隔音软垫14和15。
在独立居住空间A和B的一端,可对应设置书桌18和19,其中书桌18还可兼做登上床铺空间C的踏脚平台。
在第一、第二横向隔板上可根据需要放置床垫16和17。
根据需要和建筑房间水平方向尺寸的大小,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宽度可选择大于单人床或双人床的宽度,即重叠的竖向空间E可以选择单人床或双人床的宽度,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宽度宜选择相同尺寸,以便于统一施工和购置床上用品,但这不是绝对的,作为一种特殊情况,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宽度亦可不相同,此种情况下出于美观和感官的需要,建议第一横向隔板的宽度为单人床的宽度,第二横向隔板的宽度为双人床的宽度,以满足稳定感和上部净空间尽可能大的需要。
不论采用何种尺寸方案,均建议第一、第二横向隔板的中心线与建筑房间的纵向中心线重合,以满足对称布局的需要。
实施例:
采用如图2所示布局结构。
图2实际上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可见,在建筑房间中部设置近似“ㄣ”字型、S型或Z型的分隔结构,将一个建筑房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A和B。
分隔结构的横向隔板和其上、下方的竖向隔板1、3构成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C和D。
上述两个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分别构成在竖向空间E上重叠的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由分隔结构的竖向隔板,构成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竖向分隔墙壁。
其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功能结构布局以纵向中心分割线为轴,呈镜像对称分布。
其左右独立居住空间的第一储物空间12和13,在横向方向上沿纵向中心分割线对称分布。
在独立居住空间A和B的一端,对应设置有书桌18和19,其中书桌18还可兼做登上床铺空间C的踏脚平台。
在建筑房间的另一端,设置了两个盥洗间20和21,两个盥洗间沿中心分割线对称设置,分别对应于左右独立居住空间。
为了节省空间,盥洗间的门建议采用移门结构。
其余同图1。
由于本技术方案采用通过层叠设置床铺功能空间,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左右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根据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活动状态下所需活动高度的不同,将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静态空间重叠设置,这样,在在除了床铺功能部分以外的其余空间里,左右两个房间的竖向层高等于建筑房间的竖向层高,也就是共享了建筑房间的竖向层高。
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或改造的工程,例如,将现有建筑结构改造为经济酒店、公寓、宿舍、移动式房屋以及车、船上的住宿房间等,在有限空间尺度下,提供较好的视觉纵深和宽度感,同时兼顾了各项起居功能的使用和便利,达到了在保持私密与舒适度的同时提高面积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应该指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列举,仅仅是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领会和掌握了本发明的创新意图和设计思路后,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完全可以在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派生出各种等同的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变形方案,而这些变性方案亦应属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的设计、改建领域。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共享层高的紧凑型独立居住空间分隔方法,属建筑物领域。其特征是在建筑房间中部的天花板和地板之间,设置分隔结构,将一个居住空间分隔成为两个紧凑的、具有不同高度功能空间的独立居住空间,由分隔结构的横向隔板和其上、下方的竖向隔板构成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单端封闭“匚”字型空间,“匚”字型空间分别构成在竖向空间上重叠的左右两个独立居住空间的床铺功能空间,由分隔结构的竖向隔板,构成左右两个房间的竖向分隔墙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