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4771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5515.6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号:

CN102966085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3B 35/3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变更后: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镇乐丰路1号变更后: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镇乐丰路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5/10申请日:20121126|||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5/10

主分类号:

E02B15/10

申请人:

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良军; 郭卫; 穆金才; 倪杰; 吴培松; 杨勇; 董凤亮

地址:

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镇乐丰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李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存储装置、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它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硬管、与硬管相连通的软管、与软管相连通的收集槽、设置在收集槽与软管之间的泵以及驱使收集槽沿纵向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收集槽呈漏斗状,所述收集槽自其入口逐渐变小。本发明的采收装置能沿水面垂直升降,其不仅可以采收位于水面的浮萍植物,还能沉下水里,甚至水底对沉水植物进行采收。该采收装置还能够对采收上来的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滤水,尽可能的对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采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存储装置、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硬管、与硬管相连通的软管、与软管相连通的收集槽、设置在收集槽与软管之间的泵以及驱使收集槽沿纵向升降的升降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呈漏斗状,所述收集槽自其入口逐渐变小。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包括位于所述船体的端部。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船体左右两侧的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收集槽和所述右收集槽左右对称。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采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左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左硬管、与左硬管相连通的左软管、设置在左收集槽与左软管之间的左泵、固定设置在船体右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右硬管、与右硬管相连通的右软管、设置在右收集槽与右软管之间的右泵。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的出口高于所述收集槽。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位于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体。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连接体的上方,该输送带呈网状结构具有滤水功能。

说明书

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中涉及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河道中使用较广的水面漂浮物收集船一般分为铲斗式或者输送带式;两种打捞船在收集水面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效率很高,但在收集类似浮萍等细小无根萍类水生植物时,由于浮萍过于细小分散,且一般仅漂浮水面1公分左右高度位置,单位面积的浮萍密度远小于水葫芦等植物,浮萍的生长特性使得浮萍分布于整个水面,因此传统的铲斗式或者输送带式收集方式,难以保证高效且全面的收集。以去除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萍、无根萍类、满江红和其他浮动小株茎杂草、杂物甚至水鳖科浮水植物,水体中还有沉水植物例如藻类有些腐败在水体中的中下层(水面1米以下空间),也在水体中分布分散,铲斗式或者输送带式的收集方法难以达到如此深度且收集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可以在水面至整个水体空间内有效收集分散的水生植物的采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存储装置、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硬管、与硬管相连通的软管、与软管相连通的收集槽、设置在收集槽与软管之间的泵以及驱使收集槽沿纵向升降的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呈漏斗状,所述收集槽自其入口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包括位于所述船体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船体左右两侧的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左收集槽和所述右收集槽左右对称。
优选地,该采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左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左硬管、与左硬管相连通的左软管、设置在左收集槽与左软管之间的左泵、固定设置在船体右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右硬管、与右硬管相连通的右软管、设置在右收集槽与右软管之间的右泵。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硬管的出口高于所述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的船体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位于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体。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连接体的上方,该输送带呈网状结构具有滤水功能。
本发明的采收装置能沿水面垂直升降,其不仅可以采收位于水面的浮萍植物,还能沉下水里,甚至水底对沉水植物进行采收。该采收装置还能够对采收上来的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滤水,尽可能的对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采集收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中:1、存储装置;2、输送带;3、动力装置;4、推进装置;5、操纵装置;6、船体;7、收集装置;8、硬管;9、软管;10、升降装置;11、泵;12、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3所示,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6、设置在船体6上的存储装置1、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收集装置7
船体6为该采收装置的主体结构,船体6可浮在水上,并且可以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前进或者后退。
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3、推进装置4以及控制该动力系统的操纵装置5。具体的,动力装置3一般为马达、电机、柴油机等,推进装置4一般为位于水下的螺旋桨等,该螺旋桨可以在操纵装置5的控制下抬出水面。在操纵装置5的控制下,动力装置3可驱使推进装置4动作,推进装置4驱使采收装置也就是船体6运动。
存储装置1为设置在船体6上的盛放打捞上来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容器。存储装置1三面封闭,底部可以由船体6一部分构成,也可以与船体6分列式构造。
收集装置7包括收集槽12、泵11、软管9、硬管8以及升降装置10
硬管8固定设置在船体6上,硬管8的一端朝向存储装置1。硬管8的另一端与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软管9的另一端与泵11相连通,泵11与收集槽12相连通。收集槽12在升降装置10的驱使下可相对船体6沿纵向滑动。采用软管9是为了在收集槽12升降过程中保持存储装置1与收集槽12的连通。泵11可采用独立的动力装置3,也可以与采收装置中动力系统的动力装置3共用。硬管8的出口高于收集槽12,由此硬管8的出口流速能够较大,且收集槽12能够容纳的空间也较大。泵11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泵11可以为自吸泵,也可以是双吸泵等能够将浮萍或者沉水植物从收集槽12中吸收到存储装置1中。
升降装置10包括设置在船体6上的滑轨、驱动油缸、以及控制装置。该滑轨沿纵向延伸,控制装置能够对驱动油缸进行控制,驱动油缸驱使收集槽12在导轨上升降。
该采收装置通过高度可调的收集装置7,将收集槽12伸入水面或水下位置,通过泵11将水生植物吸入到收集口中,经由泵11、硬管8、软管9落入到存储装置1内。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收集槽12位于与推进装置4在船体6相对的端部。此时收集槽12的入口与该采收装置的行进方向相同或相反,这种结构能够更好的对收集的区域进行控制,并且在采收装置开行的过程中完成打捞收集。当然,收集槽12也可以设置在船体6的两侧,也就是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在不计成本时,这种设计当然能打捞起更多的浮萍或沉水植物。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收集槽12呈漏斗状,收集槽12自其入口逐渐变小。采用此种结构,在收集过程中,能够对浮萍或沉水植物产生挤压,使得其具有滤水功能。从船体6前端正视,收集槽12呈矩形开口;矩形开口的左右外边的宽度大于片体宽度0.5米到1米左右;漏斗形结构的左右边缘从船体6上方俯视为圆弧形,且圆弧形自船体6首端到船体6首端方向收缩;从船体6侧视,漏斗形结构的上边缘自船体6首端到船体6首端向下收缩。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采收装置包括用于将自硬管8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1的输送带2。输送带2为不锈钢长城网带结构,整周输送带2的包覆一层尼龙细纱网;输送带2可以为甲板倾斜5°左右的角度。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船体6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位于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体。从船体6上方俯视,两个片体的内侧的首端一米位置和尾端1米位置均形成圆弧段向分别片体的外侧收缩。存储装置1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片体的左存储装置1和右存储装置1。该采收装置包括左收集槽、固定设置在船体6左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1相连通的左硬管、与左硬管相连通的左软管、设置在左收集槽与左软管之间的左泵11、右收集槽、固定设置在船体6右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1相连通的右硬管、与右硬管相连通的右软管、设置在右收集槽与右软管之间的右泵11。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左右对称。采用此种结构,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分列设置,分别对浮萍或沉水植物进行采收,采收能力提高一倍。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采收装置包括用于将自硬管8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1的输送带2。输送带2位于连接体的上方。存储装置1的输送带2本省具有滤水功能,滤去多余水分;水分直接浮体中间的开口流走;左右两侧的液压驱动螺旋桨起推进和调整航向和收集口正对位置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纵向是指垂直于水面方向。端部是指该采收装置的长轴方向的两端。在俯视状态下,位于左侧的为左,位于右侧的为右。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结合图示进行了说明,很明显的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很多修改。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

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66085A43申请公布日20130313CN102966085ACN102966085A21申请号201210485515622申请日20121126E02B15/1020060171申请人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15621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镇乐丰路1号72发明人杨良军郭卫穆金才倪杰吴培松杨勇董凤亮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孙仿卫李艳54发明名称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存储装置、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它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

2、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硬管、与硬管相连通的软管、与软管相连通的收集槽、设置在收集槽与软管之间的泵以及驱使收集槽沿纵向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收集槽呈漏斗状,所述收集槽自其入口逐渐变小。本发明的采收装置能沿水面垂直升降,其不仅可以采收位于水面的浮萍植物,还能沉下水里,甚至水底对沉水植物进行采收。该采收装置还能够对采收上来的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滤水,尽可能的对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采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1页21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

3、存储装置、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硬管、与硬管相连通的软管、与软管相连通的收集槽、设置在收集槽与软管之间的泵以及驱使收集槽沿纵向升降的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呈漏斗状,所述收集槽自其入口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包括位于所述船体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船体左右两侧的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

4、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收集槽和所述右收集槽左右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采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左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左硬管、与左硬管相连通的左软管、设置在左收集槽与左软管之间的左泵、固定设置在船体右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右硬管、与右硬管相连通的右软管、设置在右收集槽与右软管之间的右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的出口高于所述收集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

5、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位于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连接体的上方,该输送带呈网状结构具有滤水功能。权利要求书CN102966085A1/3页3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中涉及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外河道中使用较广的水面漂浮物收集船一般分为铲斗式或者输送带式;两种打捞船在收集水面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效率很高,但在收集类似浮萍等细小无根萍类水生植物时,由于浮萍过于细小分。

6、散,且一般仅漂浮水面1公分左右高度位置,单位面积的浮萍密度远小于水葫芦等植物,浮萍的生长特性使得浮萍分布于整个水面,因此传统的铲斗式或者输送带式收集方式,难以保证高效且全面的收集。以去除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萍、无根萍类、满江红和其他浮动小株茎杂草、杂物甚至水鳖科浮水植物,水体中还有沉水植物例如藻类有些腐败在水体中的中下层(水面1米以下空间),也在水体中分布分散,铲斗式或者输送带式的收集方法难以达到如此深度且收集范围有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其可以在水面至整个水体空间内有效收集分散的水生植物的采收装置。000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

7、体、设置在船体上的存储装置、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硬管、与硬管相连通的软管、与软管相连通的收集槽、设置在收集槽与软管之间的泵以及驱使收集槽沿纵向升降的升降装置。0005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呈漏斗状,所述收集槽自其入口逐渐变小。0006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包括位于所述船体的端部。0007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船体左右两侧的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0008优选地,所述左收集槽和所述右收集槽左右对称。0009优选地,该采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左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左硬管、与左硬管相连通的。

8、左软管、设置在左收集槽与左软管之间的左泵、固定设置在船体右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相连通的右硬管、与右硬管相连通的右软管、设置在右收集槽与右软管之间的右泵。0010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0011优选地,所述硬管的出口高于所述收集槽。0012优选地,所述的船体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位于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体。0013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用于将自硬管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连接体的上方,该输送带呈网状结构具有滤水功能。0014本发明的采收装置能沿水面垂直升降,其不仅可以采收位于水面的浮萍植物,还说明书CN10296。

9、6085A2/3页4能沉下水里,甚至水底对沉水植物进行采收。该采收装置还能够对采收上来的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滤水,尽可能的对浮萍或水生植物进行采集收藏。附图说明0015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0016附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0017附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0018附图中1、存储装置;2、输送带;3、动力装置;4、推进装置;5、操纵装置;6、船体;7、收集装置;8、硬管;9、软管;10、升降装置;11、泵;12、收集槽。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20如附图1。

10、至3所示,一种浮萍或沉水植物的采收装置,它包括船体6、设置在船体6上的存储装置1、用于驱使采收装置运动的动力系统、收集装置7。0021船体6为该采收装置的主体结构,船体6可浮在水上,并且可以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前进或者后退。0022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3、推进装置4以及控制该动力系统的操纵装置5。具体的,动力装置3一般为马达、电机、柴油机等,推进装置4一般为位于水下的螺旋桨等,该螺旋桨可以在操纵装置5的控制下抬出水面。在操纵装置5的控制下,动力装置3可驱使推进装置4动作,推进装置4驱使采收装置也就是船体6运动。0023存储装置1为设置在船体6上的盛放打捞上来的浮萍或沉水植物的容器。存储装置1三面。

11、封闭,底部可以由船体6一部分构成,也可以与船体6分列式构造。0024收集装置7包括收集槽12、泵11、软管9、硬管8以及升降装置10。0025硬管8固定设置在船体6上,硬管8的一端朝向存储装置1。硬管8的另一端与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软管9的另一端与泵11相连通,泵11与收集槽12相连通。收集槽12在升降装置10的驱使下可相对船体6沿纵向滑动。采用软管9是为了在收集槽12升降过程中保持存储装置1与收集槽12的连通。泵11可采用独立的动力装置3,也可以与采收装置中动力系统的动力装置3共用。硬管8的出口高于收集槽12,由此硬管8的出口流速能够较大,且收集槽12能够容纳的空间也较大。泵11主要用来输送。

12、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泵11可以为自吸泵,也可以是双吸泵等能够将浮萍或者沉水植物从收集槽12中吸收到存储装置1中。0026升降装置10包括设置在船体6上的滑轨、驱动油缸、以及控制装置。该滑轨沿纵向延伸,控制装置能够对驱动油缸进行控制,驱动油缸驱使收集槽12在导轨上升降。0027该采收装置通过高度可调的收集装置7,将收集槽12伸入水面或水下位置,通过泵11将水生植物吸入到收集口中,经由泵11、硬管8、软管9落入到存储装置1内。0028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收集槽12位于与推进装置4。

13、在船体6相对的端部。此时收集槽12的入口与该采收装置的行进方向相同或相反,这种结构能说明书CN102966085A3/3页5够更好的对收集的区域进行控制,并且在采收装置开行的过程中完成打捞收集。当然,收集槽12也可以设置在船体6的两侧,也就是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在不计成本时,这种设计当然能打捞起更多的浮萍或沉水植物。0029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收集槽12呈漏斗状,收集槽12自其入口逐渐变小。采用此种结构,在收集过程中,能够对浮萍或沉水植物产生挤压,使得其具有滤水功能。从船体6前端正视,收集槽12呈矩形开口;矩形开口的左右外边的宽度大于片体宽度05米到1米左右;漏斗形结构的左。

14、右边缘从船体6上方俯视为圆弧形,且圆弧形自船体6首端到船体6首端方向收缩;从船体6侧视,漏斗形结构的上边缘自船体6首端到船体6首端向下收缩。0030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采收装置包括用于将自硬管8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1的输送带2。输送带2为不锈钢长城网带结构,整周输送带2的包覆一层尼龙细纱网;输送带2可以为甲板倾斜5左右的角度。0031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船体6包括左右两个片体和位于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体。从船体6上方俯视,两个片体的内侧的首端一米位置和尾端1米位置均形成圆弧段向分别片体的外侧收缩。存储装置1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片体的左存储装。

15、置1和右存储装置1。该采收装置包括左收集槽、固定设置在船体6左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1相连通的左硬管、与左硬管相连通的左软管、设置在左收集槽与左软管之间的左泵11、右收集槽、固定设置在船体6右侧且出口与所述存储装置1相连通的右硬管、与右硬管相连通的右软管、设置在右收集槽与右软管之间的右泵11。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左右对称。采用此种结构,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分列设置,分别对浮萍或沉水植物进行采收,采收能力提高一倍。0032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采收装置包括用于将自硬管8喷出的浮萍或水生植物移送到所述存储装置1的输送带2。输送带2位于连接体的上方。存储装置1的输送带2本省具有滤水功。

16、能,滤去多余水分;水分直接浮体中间的开口流走;左右两侧的液压驱动螺旋桨起推进和调整航向和收集口正对位置的作用。0033在本发明中,纵向是指垂直于水面方向。端部是指该采收装置的长轴方向的两端。在俯视状态下,位于左侧的为左,位于右侧的为右。0034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结合图示进行了说明,很明显的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很多修改。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说明书CN102966085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66085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966085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6608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