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4741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97814.5

申请日:

2011.07.15

公开号:

CN102877507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F 1/06申请公布日:201301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11/06申请日:20110715|||公开

IPC分类号:

E03B11/06; E03B11/16; E03B7/07

主分类号:

E03B11/06

申请人: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池学聪; 谭红全

地址:

201706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盈港东路63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纯水处理器的进口同自来水连接,纯水处理器中的高压泵就在自来水的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纯水处理器一般为膜过滤或反渗透处理方式,使其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纯水处理器的出口一般都有1~2公斤左右的压力,由于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这样压缩空气就可以充入到压力罐内气室中,随着水压的不断升高胶囊内储存的水也就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高,由于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这样水泵机组就可以在罐内水压力基础之上进行叠加增压供给用户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由:纯水处理器、压力罐、水泵机组、胶囊、连接管、控制仪表和控制柜组成,纯水处理器进水同自来水连接,出水同压力罐进口连接,压力罐内安装有胶囊,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压力罐和胶囊之间为气室,压力罐出口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在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出口安装有压力检测仪表,水泵机组的出口有同用户连接的管口。

说明书

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给排水系统中使用的叠压给水设备,特别是一种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
二: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叠压给水设备一般都是在自来水的压力上叠加增压给水,达到节能的目的,其供水水质同自来水一样,不能直接饮用,如果要实现直接饮用只能放弃叠压节能功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叠压给水设备,使其供水水质达到可直接饮用标准。
本发明采用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由:纯水处理器、压力罐、水泵机组、胶囊、连接管、控制仪表和控制柜组成,纯水处理器进水同自来水连接,出水同压力罐进口连接,压力罐内安装有胶囊,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压力罐和胶囊之间为气室,压力罐出口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在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出口安装有压力检测仪表,水泵机组的出口有同用户连接的管口
采用如上结构,由于纯水处理器的进口同自来水连接,这样纯水处理器中的高压泵就可以在自来水的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纯水处理器一般为膜过滤或反渗透处理方式,使其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纯水处理器的出口一般都有1~2公斤左右的压力,由于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这样压缩空气就可以充入到压力罐内气室中,随着水压的不断升高胶囊内储存的水也就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高,由于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这样水泵机组就可以在罐内水压力基础之上进行叠加增压供给用户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状态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包括:纯水处理器1,水泵机组2、压力罐3、胶囊4,控制仪表及管路阀门,纯水处理器1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进水口5直接同自来水进水管连接,这样纯水处理器就可以在自来水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压力罐3设有充气口7,胶囊4安装在压力罐3中,胶囊4和压力罐3形成气室8和水室9,压缩气体通过充气口7进入气室8中,纯水处理器1的出水口6通过管道10同压力罐3的进水口11连接,这样通过纯水处理器1处理后的纯净水就可以流入压力罐3的水室9了,压力罐3的出水口12通过连接管13同水泵机组2的进水口连接,水泵机组2的出水管设有同用户连接的管口14,当纯净水越来越多时其压力也越来越高,这样水泵机组2就可在纯净水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向用户供水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在气室8内充有压缩气体,这样水室9中的水就可以对水泵机组2形成缓冲和储备,保证水泵机组2正常工作,同时纯净水通过胶囊和外界完全隔离,保证纯净水不受污染而保持水质纯净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在连接管13和水泵机组2的出水管14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的线引入控制柜(图中未标)中控制水泵机组2的运行状态。

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77507A43申请公布日20130116CN102877507ACN102877507A21申请号201110197814522申请日20110715E03B11/06200601E03B11/16200601E03B7/0720060171申请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01706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盈港东路6355号72发明人池学聪谭红全54发明名称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57摘要纯水处理器的进口同自来水连接,纯水处理器中的高压泵就在自来水的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纯水处理器一般为膜过滤或反渗透处理方式,使其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纯水处理器的出口一般都有。

2、12公斤左右的压力,由于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这样压缩空气就可以充入到压力罐内气室中,随着水压的不断升高胶囊内储存的水也就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高,由于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这样水泵机组就可以在罐内水压力基础之上进行叠加增压供给用户而达到节能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由纯水处理器、压力罐、水泵机组、胶囊、连接管、控制仪表和控制柜组成,纯水处理器进水同自来水连接,出水同压力罐进口连接,压力罐内安装有胶囊,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压力罐。

3、和胶囊之间为气室,压力罐出口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在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出口安装有压力检测仪表,水泵机组的出口有同用户连接的管口。权利要求书CN102877507A1/2页3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给排水系统中使用的叠压给水设备,特别是一种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二背景技术0002已有技术中的叠压给水设备一般都是在自来水的压力上叠加增压给水,达到节能的目的,其供水水质同自来水一样,不能直接饮用,如果要实现直接饮用只能放弃叠压节能功能。三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叠压给水设备,使其供水水质达到可直接饮用标准。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直饮式。

4、叠压给水设备由纯水处理器、压力罐、水泵机组、胶囊、连接管、控制仪表和控制柜组成,纯水处理器进水同自来水连接,出水同压力罐进口连接,压力罐内安装有胶囊,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压力罐和胶囊之间为气室,压力罐出口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在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出口安装有压力检测仪表,水泵机组的出口有同用户连接的管口0005采用如上结构,由于纯水处理器的进口同自来水连接,这样纯水处理器中的高压泵就可以在自来水的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纯水处理器一般为膜过滤或反渗透处理方式,使其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纯水处理器的出口一般都有12公斤左右的压力,由于在压力罐上开有充气口,这样压缩空气就可以充入。

5、到压力罐内气室中,随着水压的不断升高胶囊内储存的水也就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高,由于压力罐的出口和水泵机组的进口连接,这样水泵机组就可以在罐内水压力基础之上进行叠加增压供给用户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四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实施状态图五具体实施方式0007如图1所示的直饮式叠压给水设备包括纯水处理器1,水泵机组2、压力罐3、胶囊4,控制仪表及管路阀门,纯水处理器1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进水口5直接同自来水进水管连接,这样纯水处理器就可以在自来水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压力罐3设有充气口7,胶囊4安装在压力罐3中,胶囊4和压力罐3形成气室8和水室9,压缩气体通过充气口7进入。

6、气室8中,纯水处理器1的出水口6通过管道10同压力罐3的进水口11连接,这样通过纯水处理器1处理后的纯净水就可以流入压力罐3的水室9了,压力罐3的出水口12通过连接管13同水泵机组2的进水口连接,水泵机组2的出水管设有同用户连接的管口14,当纯净水越来越多时其压力也越来越高,这样水泵机组2就可说明书CN102877507A2/2页4在纯净水压力基础上进行叠加增压向用户供水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在气室8内充有压缩气体,这样水室9中的水就可以对水泵机组2形成缓冲和储备,保证水泵机组2正常工作,同时纯净水通过胶囊和外界完全隔离,保证纯净水不受污染而保持水质纯净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在连接管13和水泵机组2的出水管14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的线引入控制柜图中未标中控制水泵机组2的运行状态。说明书CN102877507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87750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