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各种品牌的洗发水,有很多种不同的功效,去屑、止痒、柔顺等 等,有头屑的人要选用具有调养头皮功能的洗发水。有些洗发水刚开始用还比 较有效,时间长了就不管用了,原因是化学去屑仅停留在表面清洁,不能彻底 根除头屑,反而使化学成分残留在头皮上,造成头皮受到进一步的刺激和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由水、乙醇、丁二醇、石榴皮提取 物、甘油、甜菜碱、泛醇、甘草酸二钾、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黄原胶、 三乙醇胺、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组成。
其中,所述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46.5%,所述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4.125-85.305%,所述丁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2%-10%,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的 质量百分含量为0.2%-5%,所述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所述甜菜碱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所述泛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所述甘草 酸二钾的质量百分含量0.2%-1%,所述四氢胡椒碱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0.05%-0.25%,所述透明质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5%-0.025%,所述黄原 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0.1%,所述苯氧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1%, 所述乙基己基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1%。
上述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中,优选的,所述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 所述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3%,所述丁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5%,所述石榴 皮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所述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所述甜菜 碱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所述泛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所述甘草酸二钾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所述四氢胡椒碱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所述透明 质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所述黄原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6%,所述 苯氧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45%,所述乙基己基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乙醇、丁二醇、石榴皮提取物、甘油、甜菜碱、泛醇、甘草酸二钾、 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黄原胶、三乙醇胺、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混合 均匀得到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
其中,所述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46.5%,所述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4.125-85.305%,所述丁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2%-10%,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的 质量百分含量为0.2%-5%,所述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所述甜菜碱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所述泛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所述甘草 酸二钾的质量百分含量0.2%-1%,所述四氢胡椒碱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0.05%-0.25%,所述透明质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5%-0.025%,所述黄原 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0.1%,所述苯氧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1%, 所述乙基己基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1%。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所述水的 质量百分含量为50.83%,所述丁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5%,所述石榴皮提取物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所述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所述甜菜碱的质量 百分含量为3%,所述泛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所述甘草酸二钾的质量百 分含量为0.5%,所述四氢胡椒碱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所述透明质酸钠的 质量百分含量为0.01%,所述黄原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6%,所述苯氧乙醇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45%,所述乙基己基甘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1)向制作罐内加入水和乙醇同时开起搅拌,混合均匀,备用;该步骤中 水和乙醇的加入量分别为原料总质量的50.83%和32%;
2)在搅拌下继续逐一向制作罐内加入泛醇、甜菜碱和甘草酸二钾,搅拌 至溶液透明,即得混合溶液a;该步骤中泛醇、甜菜碱和甘草酸二钾加入量分 别为原料总质量的0.5%、3%和0.5%;
3)向制作罐内混合溶液a中继续加入预先混合均匀的丁二醇、四氢胡椒 碱、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b;该步骤中丁二醇、 四氢胡椒碱和透明质酸钠的加入量分别为原料重质量的5%、0.1%和0.01%;
4)向制作罐内混合溶液b中加入预先混合均匀的黄原胶与甘油混合溶液。 搅拌3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c;该步骤中黄原胶和甘油的加入量分别为原料 重质量的0.06%和3.5%;
5)向制作罐内混合溶液c中加入石榴皮提取物,搅拌10分钟,即得混合 溶液d;该步骤中石榴皮提取物加入量为原料重质量的4%;
6)向制作罐内加入防腐剂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搅拌10分钟,即得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该步骤中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的加入量分别为原料 重质量的0.45%和0.05%。
本发明的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采用石榴中的有效成分,帮助头皮恢复健康 状态,减少头屑。本发明将护理与去屑结合,对头皮无副作用,使去屑效果更 好,去屑更持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物质:
石榴皮提取物:SILAB公司,型号:Adandrine,含有石榴皮中提取的天 然黄酮。
泛醇(下述用的是D-泛醇):荷兰帝斯曼有限公司0413852;
甘草酸二钾:上海珈叶实业有限公司PS-0009;
透明质酸钠: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9067-37-7;
黄原胶:法国罗地亚公司11138-66-2;
苯氧乙醇:德国舒美有限公司;
乙基己基甘油:德国舒美有限公司;
四氢胡椒碱::Sabinsa0496CH。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由水、乙醇、丁二醇、石榴皮提取物、甘 油、甜菜碱、泛醇、甘草酸二钾、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黄原胶、三乙醇 胺、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组成。
具体的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组成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1)按表1中所示的组成称取1至12号原料,备用。
2)按照表1中1和2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向制作罐内加入水、乙醇 同时开起搅拌,混合均匀,备用。
3)按照表1中8、6和9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在搅拌下逐一向制作罐 内加入泛醇、甜菜碱、甘草酸二钾,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得混合溶液a。
4)向制作罐内加入按照表1中3、10和12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预先混 合均匀的丁二醇、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 合溶液b。
5)向制作罐内加入按照表1中11和5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预先混合均 匀的黄原胶与甘油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c。
6)按照表1中4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向制作罐内加入石榴(PUNICA GRANATUM)提取物。搅拌1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d。
7)按照表1中7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向制作罐内加入防腐剂苯氧乙醇 和乙基己基甘油。搅拌10分钟,即得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半成品。
8)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半成品检测合格后灌装、包装,成品检验合格后 入库,即得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成品。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使用方法及效果验证:
【使用方法】洗发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头皮,并适当按摩以促进吸 收。
【注意事项】避免入眼,若不慎入眼请立即用水冲洗;放置于阴凉处,避 免儿童抓拿;过敏体质者慎用。
【效果验证】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无去屑及滋养功效中性洗发香波(章光101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提供),中药去屑头皮保护剂,SEBUMETER SM810测量仪,Tewameter 测试仪。
1.2研究对象:30例中重度头皮屑患者,其中男性8名,女性22名,平 均年龄21.54±3.52岁。
1.2.1入选标准:依照国际通用的“黏着性头屑十级评分法”头屑计数总 分在25分以上的头皮屑受试者。
1.1.2排除标准:符合上述入选标准但合并其它皮肤病,或中药前2周系统 使用抗组胺药等止痒药、糖皮质激素、抗雄激素制剂、雌激素、免疫调节剂、 抗抑郁类药物及抗真菌类药史,或头皮外用糖皮质激素、角质剥脱剂、免疫调 节剂、抗真菌类药及其它治疗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者;中药期间使用 其他洗发水、护发素、倒膜、焗油膏者,或头发使用吹风机、直板夹等美发产 品者;对实验用中性洗发香波过敏者;未严格遵照实验方案者。
1.3研究内容
1.3.1洗脱期:所有拟参加中药的受试者统一使用研究提供不含去屑成分 的中性洗发香波一周,平均1-3天洗发1次,实验前24小时洗发1次,要求受试 者于整个研究周期内使用该洗发香波进行头发清洁。
1.3.2研究方法
1.3.2.1盲法设置及随机编码处理:采用随机双盲空白研究,第三方根据随 机表将研究对象头部两侧(以前额发际正中线为界)分为中药侧和空白侧(安 慰剂),并将研究用保护剂与空白用保护剂仅标记受试者编码及左右侧,交予 研究者。
1.3.2.2使用方法:要求受试者每日按照保护剂瓶装外编注的左右侧将两种 头皮保护剂分别均匀涂抹在头皮左右侧,每日一次,使用周期为4周。
1.3.2.3功效评价:于洗脱期末、中药2周后、4周后、随访期进行4次评 测,评测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测定两部分。
1.3.3研究内容
1.3.3.1临床症状评分
将头皮分为6个区域(左右两侧分别取额顶枕三个区),依照国际通用的 “黏着性头屑十级评分法记算选定观察区域内头皮屑计分总和。头皮屑评分标 准:0分表示无头屑,1-2分为小片粉状灰白粗糙鳞屑,3-4分为小至中等大小屑 片,5-6分为与头皮疏松相连的大而薄的屑片,7-8分为大的黏着性屑片,9-10分 为与头皮紧密附着的白至黄色的较厚鳞屑。
以前额发际正中线分左右两侧,采用受试者自我评价方法,自评内容包 括头皮油腻程度,头皮瘙痒程度,头皮瘙痒频次。
1.3.3.2皮肤屏障功能测定
要求实验室温度20℃,空气湿度40%,受试者在功能测定前1h内勿从事剧 烈运动,无显性出汗,并静坐20min。
测定部位取4点:以前额发际正中线分左右两侧,距离头皮中线两侧约3 cm,距离头皮前发际3cm选取2点,顶骨结节水平头皮中线左右3cm选取2 点,每个测量点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取额部和顶部数据平均值代表头皮屏 障功能平均水平。
使用Sebumeter SM810测量仪测定头皮油脂分泌,Tewameter测试仪测定 经皮水分丢失率。
1.3.3.3安全性评价:依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人体试用中药皮肤不良反 应分级标准,分别于试用中期(2w),试用末期(4w),随访期监测产品是否 具有刺激性。
1.3.4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评分采用秩和检验,两组间 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
2结果
2.1受试者一般情况:30例受试者全部完成本研究,未见不良反应,试验 前两侧临床评价及头皮屏障功能经统计学计算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 0.05)。
药侧及空白侧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x±s)
注:1.试验前(0w)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同时间空白侧比较,两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中药侧及空白侧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中药侧与空白侧比较,中药侧研究末期(4w)头皮屑总分低于空白侧, 具有显著性差异(Z=-2.265,P=0.024),两侧头皮瘙痒程度,瘙痒频次,头皮 油腻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表1)。
2.3中药侧及空白侧头皮油脂分泌,经皮水分丢失率的比较
中药侧与空白侧相比,研究末期(4w),随访期(5w)中药侧油脂分泌 量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P=0.004)。研究末期(4w)两侧水分丢 失率未见明显差异,停用1w后,随访期(5w)中药侧水分丢失率低于空白侧, 两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中药侧与空白侧头皮油脂分泌,经皮水分丢失率的比较
注:1.试验前(0w)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与同时间空白组比较,P<0.0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由水、乙醇、丁二醇、石榴皮提取物、甘 油、甜菜碱、泛醇、甘草酸二钾、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黄原胶、三乙醇 胺、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组成。
具体的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组成如表2所示。
表2.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组成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图1):
1)按表2中所示的组分称取1至12号原料,备用。
2)按照表2中1和2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向制作罐内加入水、乙醇同时 开起搅拌,混合均匀,备用。
3)按照表2中8、6和9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在搅拌下逐一向制作罐内加 入泛醇、甜菜碱、甘草酸二钾,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得混合溶液a。
4)向制作罐内加入按照表2中3、10和12号所示的原料组分预先混合 均匀的丁二醇、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合 溶液b。
5)向制作罐内加入按照表2中11和5号所示的原料组分预先混合均匀的 黄原胶与甘油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c。
6)按照表2中4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向制作罐内加入石榴(PUNICA GRANATUM)提取物。搅拌1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d。
7)按照表2中7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向制作罐内加入防腐剂苯氧乙醇和乙 基己基甘油。搅拌10分钟,即得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半成品。
8)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半成品检测合格后灌装、包装,成品检验合格后 入库,即得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成品。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使用方法及效果验证:
【使用方法】洗发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头皮,并适当按摩以促进吸 收。
【注意事项】避免入眼,若不慎入眼请立即用水冲洗;放置于阴凉处,避 免儿童抓拿;过敏体质者慎用。
【效果验证】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无去屑及滋养功效中性洗发香波(章光101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提供),中药去屑头皮保护剂,SEBUMETER SM810测量仪,Tewameter 测试仪。
1.2研究对象:30例中重度头皮屑患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23名,平 均年龄23.04±3.02岁。
1.2.1入选标准:依照国际通用的“黏着性头屑十级评分法”头屑计数总 分在25分以上的头皮屑受试者。
1.1.2排除标准:符合上述入选标准但合并其它皮肤病,或中药前2周系统 使用抗组胺药等止痒药、糖皮质激素、抗雄激素制剂、雌激素、免疫调节剂、 抗抑郁类药物及抗真菌类药史,或头皮外用糖皮质激素、角质剥脱剂、免疫调 节剂、抗真菌类药及其它治疗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者;中药期间使用 其他洗发水、护发素、倒膜、焗油膏者,或头发使用吹风机、直板夹等美发产 品者;对实验用中性洗发香波过敏者;未严格遵照实验方案者。
1.3研究内容
1.3.1洗脱期:所有拟参加中药的受试者统一使用研究提供不含去屑成分 的中性洗发香波一周,平均1-3天洗发1次,实验前24小时洗发1次,要求受试 者于整个研究周期内使用该洗发香波进行头发清洁。
1.3.2研究方法
1.3.2.1盲法设置及随机编码处理:采用随机双盲空白研究,第三方根据随 机表将研究对象头部两侧(以前额发际正中线为界)分为中药侧和空白侧(安 慰剂),并将研究用保护剂与空白用保护剂仅标记受试者编码及左右侧,交予 研究者。
1.3.2.2使用方法:要求受试者每日按照保护剂瓶装外编注的左右侧将两种 头皮保护剂分别均匀涂抹在头皮左右侧,每日一次,使用周期为4周。
1.3.2.3功效评价:于洗脱期末、中药2周后、4周后、随访期进行4次评 测,评测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测定两部分。
1.3.3研究内容
1.3.3.1临床症状评分
将头皮分为6个区域(左右两侧分别取额顶枕三个区),依照国际通用的 “黏着性头屑十级评分法记算选定观察区域内头皮屑计分总和。头皮屑评分标 准:0分表示无头屑,1-2分为小片粉状灰白粗糙鳞屑,3-4分为小至中等大小屑 片,5-6分为与头皮疏松相连的大而薄的屑片,7-8分为大的黏着性屑片,9-10分 为与头皮紧密附着的白至黄色的较厚鳞屑。
以前额发际正中线分左右两侧,采用受试者自我评价方法,自评内容包 括头皮油腻程度,头皮瘙痒程度,头皮瘙痒频次。
1.3.3.2皮肤屏障功能测定
要求实验室温度20℃,空气湿度40%,受试者在功能测定前1h内勿从事剧 烈运动,无显性出汗,并静坐20min。
测定部位取4点:以前额发际正中线分左右两侧,距离头皮中线两侧约3 cm,距离头皮前发际3cm选取2点,顶骨结节水平头皮中线左右3cm选取2 点,每个测量点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取额部和顶部数据平均值代表头皮屏 障功能平均水平。
使用Sebumeter SM810测量仪测定头皮油脂分泌,Tewameter测试仪测定 经皮水分丢失率。
1.3.3.3安全性评价:依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人体试用中药皮肤不良反 应分级标准,分别于试用中期(2w),试用末期(4w),随访期监测产品是否 具有刺激性。
1.3.4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评分采用秩和检验,两组间 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
2结果
2.1受试者一般情况:30例受试者全部完成本研究,未见不良反应,试验 前两侧临床评价及头皮屏障功能经统计学计算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 0.05)。
中药侧及空白侧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x±s)
注:1.试验前(0w)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同时间空白侧比较,两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中药侧及空白侧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中药侧与空白侧比较,中药侧研究末期(4w)头皮屑总分低于空白侧, 具有显著性差异(Z=-2.265,P=0.024),两侧头皮瘙痒程度,瘙痒频次,头皮 油腻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表1)。
2.3中药侧及空白侧头皮油脂分泌,经皮水分丢失率的比较
中药侧与空白侧相比,研究末期(4w),随访期(5w)中药侧油脂分泌 量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P=0.004)。研究末期(4w)两侧水分丢 失率未见明显差异,停用1w后,随访期(5w)中药侧水分丢失率低于空白侧, 两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中药侧与空白侧头皮油脂分泌,经皮水分丢失率的比较
注:1.试验前(0w)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与同时间空白组比较,P<0.0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由水、乙醇、丁二醇、石榴皮提取物、甘 油、甜菜碱、泛醇、甘草酸二钾、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黄原胶、三乙醇 胺、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组成。
具体的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组成如表3所示。
表3.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组成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图1):
1)按表3中所示的组分称取1至12号原料,备用。
2)按照表3中1和2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向制作罐内加入水、乙醇 同时开起搅拌,混合均匀,备用。
3)按照表3中8、6和9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在搅拌下逐一向制作罐 内加入泛醇、甜菜碱、甘草酸二钾,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得混合溶液a。
4)向制作罐内加入按照表3中3、10和12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预先混 合均匀的丁二醇、四氢胡椒碱、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 合溶液b。
5)向制作罐内加入按照表3中11和5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预先混合均 匀的黄原胶与甘油混合溶液。搅拌3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c。
6)按照表3中4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向制作罐内加入石榴(PUNICA GRANATUM)提取物。搅拌10分钟,即得混合溶液d。
7)按照表3中7号所示的原料组分含量向制作罐内加入防腐剂苯氧乙醇 和乙基己基甘油。搅拌10分钟,即得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半成品。
8)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半成品检测合格后灌装、包装,成品检验合格后 入库,即得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成品。
植物去屑护理精华露的使用方法及效果验证:
【使用方法】洗发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头皮,并适当按摩以促进吸 收。
【注意事项】避免入眼,若不慎入眼请立即用水冲洗;放置于阴凉处,避 免儿童抓拿;过敏体质者慎用。
【效果验证】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无去屑及滋养功效中性洗发香波(章光101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提供),中药去屑头皮保护剂,SEBUMETER SM810测量仪,Tewameter 测试仪。
1.2研究对象:30例中重度头皮屑患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23名,平 均年龄22.23±1.92岁。
1.2.1入选标准:依照国际通用的“黏着性头屑十级评分法”头屑计数总 分在25分以上的头皮屑受试者。
1.1.2排除标准:符合上述入选标准但合并其它皮肤病,或中药前2周系统 使用抗组胺药等止痒药、糖皮质激素、抗雄激素制剂、雌激素、免疫调节剂、 抗抑郁类药物及抗真菌类药史,或头皮外用糖皮质激素、角质剥脱剂、免疫调 节剂、抗真菌类药及其它治疗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者;中药期间使用 其他洗发水、护发素、倒膜、焗油膏者,或头发使用吹风机、直板夹等美发产 品者;对实验用中性洗发香波过敏者;未严格遵照实验方案者。
1.3研究内容
1.3.1洗脱期:所有拟参加中药的受试者统一使用研究提供不含去屑成分 的中性洗发香波一周,平均1-3天洗发1次,实验前24小时洗发1次,要求受试 者于整个研究周期内使用该洗发香波进行头发清洁。
1.3.2研究方法
1.3.2.1盲法设置及随机编码处理:采用随机双盲空白研究,第三方根据随 机表将研究对象头部两侧(以前额发际正中线为界)分为中药侧和空白侧(安 慰剂),并将研究用保护剂与空白用保护剂仅标记受试者编码及左右侧,交予 研究者。
1.3.2.2使用方法:要求受试者每日按照保护剂瓶装外编注的左右侧将两种 头皮保护剂分别均匀涂抹在头皮左右侧,每日一次,使用周期为4周。
1.3.2.3功效评价:于洗脱期末、中药2周后、4周后、随访期进行4次评 测,评测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测定两部分。
1.3.3研究内容
1.3.3.1临床症状评分
将头皮分为6个区域(左右两侧分别取额顶枕三个区),依照国际通用的 “黏着性头屑十级评分法记算选定观察区域内头皮屑计分总和。头皮屑评分标 准:0分表示无头屑,1-2分为小片粉状灰白粗糙鳞屑,3-4分为小至中等大小屑 片,5-6分为与头皮疏松相连的大而薄的屑片,7-8分为大的黏着性屑片,9-10分 为与头皮紧密附着的白至黄色的较厚鳞屑。
以前额发际正中线分左右两侧,采用受试者自我评价方法,自评内容包 括头皮油腻程度,头皮瘙痒程度,头皮瘙痒频次。
1.3.3.2皮肤屏障功能测定
要求实验室温度20℃,空气湿度40%,受试者在功能测定前1h内勿从事剧 烈运动,无显性出汗,并静坐20min。
测定部位取4点:以前额发际正中线分左右两侧,距离头皮中线两侧约3 cm,距离头皮前发际3cm选取2点,顶骨结节水平头皮中线左右3cm选取2 点,每个测量点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取额部和顶部数据平均值代表头皮屏 障功能平均水平。
使用Sebumeter SM810测量仪测定头皮油脂分泌,Tewameter测试仪测定 经皮水分丢失率。
1.3.3.3安全性评价:依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人体试用中药皮肤不良反 应分级标准,分别于试用中期(2w),试用末期(4w),随访期监测产品是否 具有刺激性。
1.3.4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评分采用秩和检验,两组间 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
2结果
2.1受试者一般情况:30例受试者全部完成本研究,未见不良反应,试验 前两侧临
中药侧及空白侧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x±s)
临床评价及头皮屏障功能经统计学计算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注:1.试验前(0w)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同时间空白侧比较,两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中药侧及空白侧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中药侧与空白侧比较,中药侧研究末期(4w)头皮屑总分低于空白侧, 具有显著性差异(Z=-2.265,P=0.024),两侧头皮瘙痒程度,瘙痒频次,头皮 油腻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
2.3中药侧及空白侧头皮油脂分泌,经皮水分丢失率的比较
中药侧与空白侧相比,研究末期(4w),随访期(5w)中药侧油脂分泌 量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P=0.004)。研究末期(4w)两侧水分丢 失率未见明显差异,停用1w后,随访期(5w)中药侧水分丢失率低于空白侧, 两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中药侧与空白侧头皮油脂分泌,经皮水分丢失率的比较
注:1.试验前(0w)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与同时间空白组比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