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4151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31327.0

申请日:

2006.03.10

公开号:

CN1818231A

公开日:

2006.08.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40(2006.01); E02D15/08(2006.01); E02D27/52(2006.01)

主分类号:

E02D5/40

申请人:

陈明宪;

发明人:

陈明宪

地址:

410001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239号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其技术方案是:先在岸上制作围水设施的构件,且在相应构件上按选定位置预先安装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在施工现场进行围水设施安装,保持构件上连通孔装置的开启状态;当围水设施安装完成后,将连通孔装置进行封堵。所采用的围水施工设施包括由围水构件组成的围水设施,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围水构件上设有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所述连通孔装置的一端配套设有封堵盖。本发明可对围水设施内外的动态水位差进行有效控制,解决了围水设施水头压力问题。由于本发明解决了水下施工的一个重要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对促进水中基础施工技术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岸上制作围水设施的构件,且在相应构件上按选定位置预先安装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
步骤二,采用步骤一的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围水设施安装,保持构件上连通孔装置的开启状态;
步骤三,当围水设施安装及必要施工完成后,将连通孔装置进行封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孔装置的一端设有活动封堵盖,且连通孔装置的封堵面上装配有用于封堵盖的紧固装置和密封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装置在构件上的选定位置是水域内施工期间的最低水位以下,且以不影响在设施内所进行的施工为原则。

4、
  一种围水施工设施,包括由围水构件组成的围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围水构件上设有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所述连通孔装置的一端配套设有封堵盖。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水施工设施,其特征在于封堵盖与连通孔装置活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围水施工设施,其特征在于连通孔装置的封堵面上装配有用于封堵盖的紧固装置和密封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水施工设施,其特征在于在有开孔部分的围水构件上设置加强部件。

说明书

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构造施工方法及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
背景技术
修建水下结构,如桥梁承台、基桩等结构,需要采用围堰、沉井、套箱、钢护筒等设施围水。在这些设施未完成安装以前,往往需要在设施内进行吹砂、清淤、钻孔、浇筑水下混凝土等必要施工。这些施工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设施内外水位差发生很大变化。此外,在水位差、潮差变化很大的水域内,设施内外的水位差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施工或水域水文水位差引起的水位变化是很频繁的,或是连续不断的,而且水位短时间内变化幅度一般较大,内外水位差使围水设施承受水头压力,当水头压力过大时,会引起结构和周围土体的破坏。为此,需要对水位的动态变化,进行跟踪控制,以限制水头压力,保证设施安全。以往采用以人工或设备,通过补水或减水进行控制的方法,往往投入大,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因为跟不上水位变化而变得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地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围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可对围水设施内外的动态水位差进行有效控制的施工方法及设施。本发明可使围水施工更安全,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并且减少投入。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施工方法是:
步骤一,在岸上制作围水设施的构件,在相应构件上按选定位置预先安装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构件可以是围堰、沉井、套箱、钢护筒等构件;
步骤二,采用步骤一的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围水设施安装,保持构件上连通孔装置的开启状态;
步骤三,当围水设施安装及吹砂、清淤、钻孔、浇筑水下混凝土等必要施工完成后,将连通孔装置进行封堵。封堵时可由潜水员至水下进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通孔装置的一端设有活动封堵盖,且连通孔装置的封堵面上装配有用于封堵盖的紧固装置和密封材料。可以更方便潜水员进行封堵,保证封堵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通孔装置在构件上的选定位置最好是水域内施工期间的最低水位以下,且以不影响在设施内所进行的施工为原则。例如,如需在设施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则其位置应在水下混凝土顶面以上。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施工设施是:
由围水构件组成的围水设施,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围水构件上设有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所述连通孔装置的一端配套设有封堵盖。
所述的封堵盖为活动封堵盖,通过活动连接方式与连通孔装置连接。如可采用铰链方式预先固定在连通孔装置上,方便潜水员封堵连通孔装置。
所述连通孔装置的封堵面上装配有用于封堵盖的紧固装置和密封材料。通过紧固装置如螺栓可夹紧封堵盖,保证封堵效果。
为消除开孔对设施结构的影响,可对开孔部分的围水构件设置加强部件如加强筋、加强板进行加强。
本发明思路是:利用在围水设施的围体上安装连通孔的方法,保持内外水体的连通,可保持设施内外水位的平衡,从而可保证内外水头对围水设施压力的平衡,使围水设施的受力处于安全的状态。
其工作原理:在围水设施安装过程的吹砂、清淤、钻孔、浇筑水下混凝土等的必要施工过程中,连通孔使得设施内外水体可自由流动,保持设施内外水位平衡,从而保持围水设施的受力处于安全状态,当围水设施安装完成后,由潜水员潜入水下对连通孔进行封堵,保证围水设施结构的完整性。显然这种技术方法可自动地随时保持围水设施内外水位的平衡,因而称为水头压力自平衡技术并为本发明首次提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第一,采用内外连通的方法巧妙、简单,完全地解决了围水设施内外水头压力平衡问题;第二,采用可封堵的连通管,既解决了内外压力问题,又解决了设施结构的补强和密封问题;第三,经过在一些大型桥梁建设中的钢围堰、钢套箱、钢护筒等构造的施工中运用验证,采用本发明技术可节省工期40%,节省造价60%,减少劳动强度80%,施工安全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施中连通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构件、2为通孔装置、3为活动封堵盖、4为箱底、5为箱壁混凝土、6为封底混凝土、7为基础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
本发明方法如下:
步骤一,先在岸上制作围水设施的构件1,构件1为钢套箱,在相应构件1上按选定位置预先安装可贯穿构件1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2,通孔装置2的一端设有活动封堵盖3,且连通孔装置2的封堵面上装配有紧固装置螺栓201和密封材料202,连通孔装置2的设置位置应在水域内施工期间的最低水位以下,且以不影响在设施内所进行的施工为原则;
步骤二,采用步骤一的构件1在施工现场进行围水设施安装,保持构件1上连通孔装置2的开启状态;
步骤三,当围水设施安装及吹砂、清淤、钻孔、浇筑水下混凝土等必要施工完成后,将连通孔装置2进行封堵。
本发明围水施工设施,包括由钢套箱围水构件1组成的围水设施,在其中一个围水构件1上设有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2,连通孔装置2的一端设有通过铰链203连接的活动封堵盖3,连通孔装置2的封堵面上装配有螺栓201和密封材料202,在开孔部分的围水构件1上设置有加强板101进行加强。

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水施工方法及设施。其技术方案是:先在岸上制作围水设施的构件,且在相应构件上按选定位置预先安装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在施工现场进行围水设施安装,保持构件上连通孔装置的开启状态;当围水设施安装完成后,将连通孔装置进行封堵。所采用的围水施工设施包括由围水构件组成的围水设施,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围水构件上设有可贯穿构件内外壁的连通孔装置,所述连通孔装置的一端配套设有封堵盖。本发明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