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爬模平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体爬模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墙体浇注工程中,通常是在墙体的内外侧搭建脚手架,然后在待浇注墙体的位置固定模板才能实施浇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人力或其他吊装设备移动模板,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而且很难实现墙体平整光滑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日为2003年9月2日的中国专利03278264.0公开了一种筑墙升模装置,模板固定在主梁上,它通过经埋件支座固定在墙体上的导轨、分别固定在主梁和导轨上的上轭和下轭、和与上下轭连接的油缸,通过上下轭、油缸和主梁的配合,在液压系统操作下,实现机械化爬模。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依靠大量人力或其他吊装设备移动模板的缺陷,但墙体两侧需分别独立设置上述设备,且爬模时只能分别操作,需要较多人工,操作成本高,设备成本也很高,特别是不能够爬升水平结构同时施工的结构;操作平台设置在每一套升模装置中,安全性差,不能构成整体平台,施工操作不便。
而对于需要设置纵向延伸的水平钢结构(如水平工字梁)的墙体施工,整体爬模平台需要解决通过水平钢结构的技术问题,才能实现平台整体爬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爬模平台系统,可构成整体操作平台,实现整体内外模板同时爬模,并可通过墙体内沿纵向延伸的水平钢结构,提高施工整体机械化水平,一次性完整提供建筑主体施工中的各工序所需操作平台,减少爬模操作中的人工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爬模设备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爬模平台系统,包括模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单元包括主架、副架和提升装置,所述该主架包括竖立间隔的两侧主架体,该两侧主架体通过至少两组在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可装拆连接的横向连接装置在主架上部进行连接;所述副架位于该主架的内侧,该副架包括竖立间隔的两侧副架体,该两侧副架体通过至少两组在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可装拆连接的横向连接装置在副架上部进行连接,该副架通过导向装置以主架结构为基础可相对于主架上下移动;所述提升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并分别设置在该主架与该副架之间,该提升装置的两端分别和与其位于所述可装拆连接的横向连接装置同一侧的主架结构、副架结构连接;所述模架单元的主架体之间通过主架体连接构件固定连接成一个具有空间结构的整体平台,所述主架体于墙体两侧,所述整体平台还包括墙体模板,所述墙体模板通过模板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整体平台与墙体侧面相邻的结构上,所述整体平台通过模架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建筑结构上。
上述整体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包括一端相互连接的两根拉杆,该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主架体结构或分别与两侧副架体结构铰接。
上述整体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拉杆的相互连接这样实现:所述两根拉杆分为外拉杆和内拉杆并分别包括平行间隔的两块板,其中外拉杆的两块板内宽略大于内拉杆的两块板外宽,外拉杆两板套在内拉杆两板外相配合,在对应配合的板上分别设置配合孔,并分别用插销连接;所述横向连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拉杆及与该拉杆连接的两侧主架体或两侧副架体连接的弹性元件及两拉杆相互连接端的自动连接开合机构,所述插销通过所述自动连接开合机构驱动,所述副架体与内拉杆铰接处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保证内拉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在所述内外拉杆连接端端部位于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水平投影范围内的部分,所述内拉杆水平投影长度小于外拉杆水平投影长度,所述内拉杆连接端上侧还设置有外拉杆定位板。
上述整体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连接开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拉杆上的驱动块,该驱动块包括“八”字形驱动槽,在所述插销上设置驱动柄,该驱动柄插入该“八”字形驱动槽内;该驱动块还包括导柱和导向面,所述内拉杆包括设置导向孔和导向面的导向板,该驱动块的导柱和导向面分别与该导向板的导向孔和导向面配合,在该导向板和驱动块之间的导柱上还设置有复位弹性元件,该复位弹性元件保证该驱动块的上端高于所述内、外拉杆连接端上侧最高点;该驱动块还包括设置在其侧面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连接为一体并分别与内、外拉杆配合的内拉杆销和外拉杆销,该内、外拉杆销前端分别带有向下的斜面,该内拉杆的板上分别带有与该内、外拉杆销对应配合的孔和槽;该驱动块在高于所述内、外拉杆连接端上侧最高点的适当位置设置开槽的导向孔,该内拉杆销位于该驱动块导向孔内滑动,该导向孔与该内拉杆的板上设置的与该内拉杆销对应配合的孔的距离应保证所述插销的动作行程,在该导向孔内位于该内拉杆销的后端设置弹性复位元件,在该导向孔前端设置内拉杆销限位结构,保证内、外拉杆销分别与该内、外拉杆配合。
上述整体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设备、主架提升链轮组、副架提升链轮组和链条;该驱动设备固定在所述主架内侧,所述主架提升链轮组的顶端链轮连接在副架上部,其下端链轮连接在低于该副架上部的主架上,所述副架提升链轮组的顶端链轮连接在主架顶部,其下端链轮连接在该副架上部上;所述链条绕过所述主架提升链轮组和副架提升链轮组,所述绕过主架提升链轮组的链条竖向段和绕过副架提升链轮组的链条竖向段数量相等;该链条还绕过所述驱动设备的链轮并张紧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内外模板同时自动爬模,模架单元可通过墙体内沿纵向延伸的水平钢结构,解决了现有爬模技术中只能分别爬内外模的缺陷,提高施工整体机械化水平
2、减少了爬模人工和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设备较现有爬模设备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模架单元结构浇墙前状态立面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架单元结构主架和模板提升后状态立面主视图;
图3是横向连接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A向视图;
图7是横向连接装置实施例3、4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B-B剖面视图,示出了横向连接装置的实施例3;
图9是图7的B-B剖面视图,示出了横向连接装置的实施例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模架单元结构在浇墙前的状态立面主视图,每个模架单元包括主架1、副架3和提升装置。
主架1包括竖立间隔布置的两侧主架体,该两侧主架体上部通过至少两组在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可装拆连接的横向连接装置7连接。横向连接装置7可直接连接到主架1的两侧主架体上,或连接到由主架1的两侧主架体延伸出的主架结构上。
副架3位于主架1的两侧主架体内,副架3包括竖立间隔的两侧副架体,该两侧副架体上部通过至少两组在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可装拆连接的横向连接装置2连接,横向连接装置2可直接连接到副架3的两侧副架体上,或连接到由副架3的副架体延伸出的副架结构上,副架3通过导向装置以主架结构为基础可相对于主架1上下移动。
提升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主架1与副架3之间,提升装置的两端分别和与其位于可装拆连接的横向连接装置2、7同一侧的主架结构、副架结构连接。
模架单元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如螺栓连接件、管卡等)、杆件(未示出)和水平板14固定连接成一个具有空间结构的整体平台,或通过由连接件、杆件和水平板固定连接成一整体的整体成型构件固定连接成一个具有空间结构的整体平台。主架1的两侧主架体位于墙体16两侧,整体平台还包括墙体模板13,墙体模板13通过模板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整体平台与墙体侧面相邻的结构上,所述整体平台通过模架支撑结构5支撑在建筑结构上。
模架支撑结构5包括主架体、副架体和墙体模板13,建筑结构包括墙体或楼板;主架体和所述模板撑在墙体上时,是通过水平插在墙体中的杆、螺栓或墙体模板的对拉杆、或固定在墙体上的钉、挂钩等实现的,副架体直接支撑在墙体或梁。
横向连接装置7与横向连接装置2功能相同,为可装拆连接,以使模架单元能够通过建筑墙体中沿纵向延伸的水平钢结构6(如水平工字梁),可装拆连接如铰接或杆穿过主架结构的孔后用销等装置进行定位的连接,也可采用一端相互连接的两根拉杆,该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主架体结构铰接。横向连接装置2、7可采用以下一种结构:
横向连接装置的实施例1:
横向连接装置采用一根连接拉杆分别与两侧主架体结构连接,或分别与两侧副架体结构连接,连接结构可手动装拆。或采用两根分别与两侧主架体结构或分别与两侧副架体结构连接的拉杆,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可手动装拆相互连接。
横向连接装置的实施例2:
如图3至图6所示以连接副架的横向连接装置进行说明。
横向连接装置包括两根拉杆分为外拉杆18和内拉杆19,并别包括平行间隔的两块板,其中外拉杆18的两块板内宽略大于内拉杆19的两块板外宽,外拉杆18两板套在内拉杆19两板外相配合,在对应配合的板上分别设置配合孔,并分别用插销23连接;横向连接装置还包括与拉杆18、19及与该拉杆连接的副架3连接的弹性元件17(如弹簧、橡胶等),及两拉杆相互连接端的自动连接开合机构,插销23通过该自动连接开合机构驱动,副架3与内拉杆19铰接处设置有定位块3a,保证内拉杆19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在内外拉杆连接端端部位于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6水平投影范围内的部分,内拉杆19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外拉杆18的水平投影长度,以保证横向连接装置通过纵向延伸钢结构6后,内拉杆19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比外拉杆18先回复到水平位置,内拉杆19连接端上侧还设置有外拉杆18定位板,保证外拉杆18回复到水平位置后其配合孔与内拉杆19的配合孔对齐。
自动连接开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拉杆19上的驱动块24,该驱动块24包括“八”字形驱动槽28,在插销23上设置驱动柄23a,该驱动柄23a插入该“八”字形驱动槽28内;该驱动块24还包括导柱25和导向面,内拉杆19包括设置导向孔和导向面的导向板19a,该驱动块24的导柱25和导向面分别与该导向板的导向孔和导向面配合,在该导向板19a和驱动块24之间的导柱25上还设置有受拉或受压的复位弹性元件26(如弹簧或橡胶等),该复位弹性元件26保证该驱动块24的上端高于外拉杆18和内拉杆19连接端上侧最高点;该驱动块24还包括设置在其侧面的锁定装置20,该锁定装置包括连接为一体并分别与内、外拉杆配合的内拉杆销20b和外拉杆销20a,该内、外拉杆销前端分别带有向下的斜面,该内拉杆的板上分别带有与该内、外拉杆销对应配合的孔21和槽22;该驱动块24在高于内、外拉杆连接端上侧最高点的适当位置设置开槽的导向孔24a,该内拉杆销20b位于该驱动块导向孔24a内滑动,该导向孔24a与该内拉杆的板上设置的与该内拉杆销20b对应配合的孔21的距离应保证插销23在驱动块24作用下的动作行程,在该导向孔24a内位于该内拉杆销20b的后端设置弹性复位元件27,在该导向孔24a前端设置内拉杆销限位结构,如内拉杆销和导向孔设置有相配合的限位台阶,或导向孔槽前端封闭等,保证内、外拉杆销分别与该内、外拉杆配合。
锁定装置20可设置在驱动块24的一侧或两侧。
横向连接装置的实施例3:
如图7图8所示以连接副架的横向连接装置进行说明。
外拉杆18和内拉杆19并别包括平行间隔的两块板,其中外拉杆18的两块板内宽略大于内拉杆19的两块板外宽,外拉杆18两板套在内拉杆19两板外相配合,在对应配合的板上分别设置配合孔,并分别用插销23连接;横向连接装置还包括与拉杆18、19及与该拉杆连接的副架3连接的弹性元件17(如弹簧、橡胶等),及两拉杆相互连接端的自动连接开合机构,插销23通过该自动连接开合机构驱动,副架3与内拉杆19铰接处设置有定位块3a,保证内拉杆19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在内外拉杆连接端端部位于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6水平投影范围内的部分,内拉杆19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外拉杆18的水平投影长度,以保证横向连接装置通过纵向延伸钢结构6后,内拉杆19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比外拉杆18先回复到水平位置,内拉杆19连接端上侧还设置有外拉杆18定位板,保证外拉杆18回复到水平位置后其配合孔与内拉杆19的配合孔对齐。
自动连接开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拉杆19上的电磁铁30,插销23尾部设置驱动柄23b,电磁铁动作杆与驱动柄23b连接;该自动连接开合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连接拉杆上下两侧适当位置的位置传感器28、29(如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位置传感器与电磁铁30信号连接,当上侧位置传感器28接近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6时,其发出信号给电磁铁30驱动插销23退出外拉杆18的配合孔,当下侧位置传感器29接近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6时,其发出信号给电磁铁30驱动插销23插入外拉杆18的配合孔内。
横向连接装置的实施例4:
如图7图9所示以连接副架的横向连接装置进行说明。
外拉杆18和内拉杆19并别包括平行间隔的两块板,其中外拉杆18的两块板内宽略大于内拉杆19的两块板外宽,外拉杆18两板套在内拉杆19两板外相配合,在对应配合的板上分别设置配合孔,并分别用插销23连接;横向连接装置还包括与拉杆18、19及与该拉杆连接的副架3连接的弹性元件17(如弹簧、橡胶等),及两拉杆相互连接端的自动连接开合机构,插销23通过该自动连接开合机构驱动,副架3与内拉杆19铰接处设置有定位块3a,保证内拉杆19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内拉杆19连接端端部距离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6位于该端部后侧的边缘的距离小于外拉杆连接端端部距离该建筑墙体内纵向延伸钢结构位于该端部后侧的边缘的距离,以保证横向连接装置通过纵向延伸钢结构6后,内拉杆19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比外拉杆18先回复到水平位置,内拉杆19连接端上侧还设置有外拉杆18定位板,保证外拉杆18回复到水平位置后其配合孔与内拉杆19的配合孔对齐。
自动连接开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拉杆19上的电机32和驱动滚筒31,驱动滚筒31与电机32输出轴通过转动传动装置连接(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驱动滚筒3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且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插销23为左右对称的两件,每件插销23的尾部设置与驱动滚筒31对应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插销23与驱动滚筒31配合并保留适当的插销运动行程。
以上实施例2、4中,插销23与内、外拉杆的配合应考虑设置常见的防转动结构,以保证插销23的可靠动作。
如图1所示,在模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密封板,以防止施工中砂浆等物料溅落。
在主架脚下部内侧设置有平台导向装置16,该平台导向装置16以施工墙体为基础对主架1进行运动导向,平台导向装置16可采用滚轮、滚柱等常用滚动元件。
上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设备9、主架提升链轮组、副架提升链轮组和链条8;驱动设备9固定在主架1内侧,主架提升链轮组的顶端链轮连接在副架上部结构上,其下端链轮连接在低于该副架上部的主架结构上,副架提升链轮组的顶端链轮连接在主架顶部,其下端链轮连接在该副架上部结构上;所述链条8绕过主架提升链轮组和副架提升链轮组,绕过主架提升链轮组的链条竖向段和绕过副架提升链轮组的链条竖向段数量相等;该链条8还绕过驱动设备9的链轮并张紧相连。
上述提升装置的驱动设备9可用电动葫芦或提升机代替,所述链轮和链条8分别用滑轮和钢丝绳代替。
上述提升装置的驱动设备9还可以采用油缸或气缸,其动力源通常为设置在模架单元以外的集中液压站或空压站。
上述提升装置的驱动设备9包括电机和减速部件。
副架3的导向装置包括与主架1固定连接的导轨,和与该导轨滑动连接并与副架3延伸结构2a连接的导向件。导向件与导轨的配合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导轨为杆状件,导向件为套装在该导轨上的导向套;或导轨截面为T形,导向件设有可供套入该导轨截面T形两翼缘的导向套;或导轨截面为“[”形,导向件设有可供插入该导轨开口中的导向块;或导轨为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管,导向件设有可被夹套在该导轨的两根相互平行的杆件之间的导向块等。
墙体模板13与平台结构的模板活动连接件包括一端与墙体模板13的上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在平台上的模板滑轨11水平滑动连接的竖向支撑件,和一端与墙体模板13的立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结构之间可水平调节连接距离的水平调节件12,水平调节件12可以是螺栓螺母或与墙体模板13固连的带调节孔的板,通过将板上不同位置的孔用插销等固定在平台结构上来实现水平调节。
模板滑轨11采用如下结构:在平台与墙体侧面相邻的上部或中部结构上设置截面为“工”字形、“[”形或其它形状的水平导轨,竖向支撑件上部设置可插入该导轨开口内的滑轮或滑块或滑套;或平台下部结构设置水平导轨,竖向支撑件上部设置可套装在该水平导轨上的套。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模架单元结构主架和模板提升后状态立面主视图,通过正向和反向操作提升装置的驱动设备9,即可实现模架单元的主架1和副架3的交替上升,从而实现整体平台的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