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连升降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连升降梯.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6521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6521ACN101956521A21申请号201010286919322申请日20100916E06C1/12200601E06C7/06200601E06C7/0820060171申请人华东琅琊山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地址239000安徽省滁州市环山蓄能电站72发明人袁波王大强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代理人王鹏翔54发明名称一种三连升降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连升降梯包括上梯和下梯,上梯由两根上梯帮和数根梯档组成,下梯由两根下梯帮和数根梯档组成,在上梯和下梯之间设有中梯,中梯也。
2、由两根中梯帮和数根梯档组成,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中梯宽度小于下梯及上梯的宽度,在上梯与中梯间以及中梯与下梯间分别安装用于拉升上梯的第一升降滑轮装置和拉升中梯的第二升降滑轮装置;在上梯帮及中梯帮上均设一对可在拉升时锁定梯子到所需的高度以及降落时可解除锁定位置使梯子降落的倒牙装置。本发明收缩后的长度略高于单节长度,可升可降、高度可以调节且便于汽车运输和收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CN101956521A1/1页21一种三连升降梯,包括上梯和下梯,所述的上梯由两根上梯帮1和数根梯档4组成,所述的下梯由两根下梯帮3和数根梯档4组成。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梯与下梯之间设有中梯,所述的中梯也由两根中梯帮2和数根梯档4组成,所述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且所述中梯宽度小于下梯及上梯的宽度;在所述上梯与中梯间以及中梯与下梯间分别安装用于拉升上梯的第一升降滑轮装置和拉升中梯的第二升降滑轮装置;在所述上梯帮1及中梯帮2上均设一对可在拉升时锁定梯子到所需的高度以及降落时可解除锁定位置使梯子降落的倒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连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梯帮1、中梯帮2和下梯帮3分别由底边和与底边相垂直的槽边组成,所述的上梯帮1与中梯帮2及中梯帮2与下梯帮3的槽边分别咬合,形成咬合面,在所述的咬合面上、下分别设有一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1。
4、或2所述的三连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牙装置包括拔舌7和通过拔舌转轴7A活动连接的倒牙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连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牙6包括倒牙转轴6A、装于倒牙转轴6A上的倒牙扭簧6C、设置在倒牙6一侧面的倒牙挂钩6E和固定倒牙6的倒牙支架6H,所述倒牙6下方有一中心孔,所述倒牙转轴6A穿入中心孔将倒牙6分别与上梯帮1及中梯帮2连接,所述倒牙6设有一以中心孔为圆心的扇型槽6D,所述的扇型槽6D位于中心孔的下方,所述的扇型槽6D中设有一限位螺钉6B,所述限位螺钉6B一端分别设置在上梯帮1及中梯帮2上,其另一端置于扇型槽6D内,所述倒牙6上设有一通孔凹槽6G,所述倒牙扭簧6C一端卡。
5、在通孔凹槽6G上,其另一端卡在倒牙支架6H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连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牙6是一斜T形件,所述拔舌7是一长形件。权利要求书CN101956521A1/4页3一种三连升降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梯子,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三连升降梯。背景技术0002常用梯子在6米以上的大都采用二连伸缩式升降梯,它的优点是可升降,高度可以调节,收缩后长度小便于搬运。其结构通常有二种0003第一种内层梯帮型材为U型,外层帮柱为山型,内层梯帮在外层梯帮一个槽内滑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内外层滑动不需另加滑道、易于制作。缺点是外层梯帮用料多且抗弯截面积大,其强度大大高于内层梯帮,造成上下二。
6、节强度不同,内层梯是薄弱环节,使用中只能以较差的内梯帮为承重标准。这种结构浪费材料不经济且梯子强度不足。第二种内层梯帮与外层梯帮均为矩型,这种梯帮结构最节省材料,缺点是梯帮本身不能相互咬合形成滑道,需另外配上下滑道。0004上述二连拉伸梯它们共同的缺陷是一是由于它们最多收缩一半,对特别是超高的梯子,仍不便于搬运,尤其是在城市内无法用小型车运送;二是结构也不尽合理,无法兼顾梯子强度与梯帮滑动结构二者的关系。发明内容0005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收缩后的长度略高于单节长度、可升可降、高度可以调节的三连升降梯。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00。
7、07本发明包括上梯和下梯,上梯由两根上梯帮和数根梯档组成,下梯由两根下梯帮和数根梯档组成,在上梯与下梯之间设有中梯,中梯由两根中梯帮和数根梯档组成,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且中梯宽度小于下梯及上梯的宽度,;收缩后的长度略高于单节长度,便于汽车运输且便于收藏。0008在上梯与中梯间以及中梯与下梯间分别安装用于拉升上梯的第一升降滑轮装置和拉升中梯的第二升降滑轮装置;0009在上梯帮及中梯帮上均设一对可在拉升时锁定梯子到所需的高度以及降落时可解除锁定位置使梯子降落的倒牙装置。0010上梯帮、中梯帮和下梯帮分别由底边和与底边相垂直的槽边组成,上梯帮与中梯帮及中梯帮与下梯帮的槽边分别咬合,形成咬合面,在咬合。
8、面上、下分别安装滑块。上梯帮、中梯帮和下梯帮型材匀以槽型结构,节省材料,且以槽型的槽边作为拉升滑道,不需另配滑道。滑动时,每对梯帮的槽边不直接摩擦,而是分别与装在对面梯帮上的滑块摩擦,这种的结构摩擦面减小,从而使梯子上升或下降时更加的省力,且缩小了各层梯子间的滑动间隙。0011上述倒牙装置包括拔舌和通过拔舌转轴活动连接的倒牙。0012上述倒牙包括倒牙转轴、装于倒牙转轴上的倒牙扭簧、设置在倒牙一侧面的倒牙挂钩和固定倒牙的倒牙支架,倒牙下方有一中心孔,倒牙转轴穿入中心孔将倒牙分别与上说明书CN101956521A2/4页4梯帮及中梯帮连接,倒牙设有一以中心孔为圆心的扇型槽,扇型槽位于中心孔的下方,。
9、扇型槽中设有一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一端分别设置在上梯帮及中梯帮上,另一端置于扇型槽内,倒牙上设有一通孔凹槽,倒牙扭簧一端卡在通孔凹槽上,另一端卡在倒牙支架上。0013上述倒牙是一斜T形件,所述拔舌是一长形件。0014本发明收缩后的长度略高于单节长度,便于汽车运输且便于收藏;上梯帮、中梯帮、下梯帮型材匀以槽型结构,梯子强度高又节省材料,且以槽型的槽边作为拉升滑道,不需另配滑道;在咬合面上安装滑块,滑动时,每对梯帮的槽边不直接摩擦,而是分别与装在对面梯帮上的滑块摩擦,这种的结构摩擦面减小,从而使梯子上升或下降时更加的省力,且缩小了各层梯子间的滑动间隙;中梯帮的二个槽边分别与上梯帮以及下梯帮的槽边相对。
10、咬合,上中下三层连成整体,当上梯、中梯和下梯顺梯子纵向滑动时,不会脱出整体。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00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倒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除去挂钩;0019图4为本发明的仰视图除去底角;0020图5为发明加滑块后的俯视图除去挂钩;0021图6为发明加滑块后的仰视图除去底角;0022图7为本发明连续上升过程倒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8为本发明上升锁定过程倒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9为发明开锁下降过程倒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
11、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26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上梯、中梯、下梯、滑块,升降滑轮装置和倒牙装置,还包括安装在顶部的挂钩9和底部的底角10,上梯由两根上梯帮1和数根梯档4组成,中梯由两根中梯帮2和数根梯档4组成,下梯由两根下梯帮3和数根梯档4组成,梯档4以相等的间距穿入梯帮内与梯帮铆接,每层都一单梯。0027参见图3、图4,上梯在中梯后,中梯在下梯后,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中梯比下梯及上梯宽度窄8MM;上梯帮1、中梯帮2和下梯帮3分别由底边和与底边相垂直的槽边组成,上梯帮1与中梯帮2及中梯帮2与下梯帮3的槽边分别咬合,依次形成叠加。0028在上梯与中梯之间、中。
12、梯与下梯之间各设有一组升降滑轮装置;在上梯帮1下方内侧、中梯帮2下方内侧各装有一对倒牙6。0029本发明的升降滑轮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滑轮装置和第二升降滑轮装置,其中,第一升降滑轮装置包括安装在上梯帮1左边最上方的第一动滑轮组、中梯帮2左边的第一定滑轮组、第一绳子和第一滑轮组支架,第一滑轮组支架包括安装在上梯最上方的第一支架和中梯左边下方的第二支架,第一绳子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分别通过动滑轮组和定滑说明书CN101956521A3/4页5轮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第二升降滑轮装置包括安装在中梯帮2右边最低装上第二动滑轮组8B、下梯帮3右边最上端装上第二定滑轮组8A、第二绳子8C和第二滑轮组。
13、支架,第二滑轮组支架包括安装在中梯帮2右边最上方的第三支架和下梯帮3右边下方的第四支架,第二绳子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架上,分别通过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另一端固定于第四支架上。0030参见图2,在上梯帮1下方内侧相同高度的位置各安装一对倒牙装置,同样在中梯帮2下方内侧相同高度的位置各安装一对倒牙装置。0031每个倒牙装置是由一个倒牙6和一个拔舌7组成。其中,倒牙6是一斜T形件,拔舌7是一长形件。0032倒牙6下方设有一中心孔,与上梯帮1、中梯帮2上一对相应的孔以螺栓连接,该螺栓称为倒牙转轴6A,倒牙6以倒牙转轴6A为中心转动;倒牙6设有一个以中心孔为圆心的扇型槽6D,在上梯帮1、中梯帮2的内侧装有限。
14、位螺钉6B,限位螺钉6B的一端被扇型槽6D包含,倒牙6绕倒牙转轴6A转动,倒牙6的两个极限位置就是扇型槽6D区域的两端触及限位螺钉6B时的位置。倒牙6上还设有一通孔凹槽6G,且通孔凹槽6G与中心孔、扇型槽6D三者位于倒牙6的下部且呈直线分布。倒牙转轴6A上还装有倒牙扭簧6C,倒牙扭簧6C的一端穿在通孔凹槽6G内,另一端挂在倒牙支架6H上,在倒牙6的一侧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倒牙挂钩6E,在倒牙6最上端有倒牙顶6F;在倒牙6的中部设有拔舌7,拔舌7通过拔舌转轴7A与倒牙6铰接,拔舌7可绕拔舌转轴7A转动,拔舌7转动时其舌尖可触及倒牙挂钩6E。0033平时倒牙6在倒牙扭簧6C的作用下,扇型槽6D的一端。
15、顶住限位螺钉6B,倒牙6处在锁定位置;当外力作用时,倒牙6开始转动,直到扇型槽6D另一端顶住限位螺钉6B时,此时倒牙6才处于解除锁定位置。0034参见图5,图6,在上梯帮1与中梯帮2以及中梯帮2与下梯帮3的咬合面上、下分别设有一滑块。本实施例中的滑块为塑料制的长方型滑块,其中,中梯上滑块5A、中梯下滑块5D分别位于中梯帮2的上端内侧和下端内侧;上梯下滑块5B位于上梯帮1下端内侧;下梯上滑块5C位于外梯帮上端内侧。安装滑块的目的是滑动时,每对梯帮的槽边不直接摩擦,而是分别与装在对面梯帮上的滑块摩擦,这种结构摩擦面减小,从而使梯子上升或下降省力,且缩小各层梯子间的滑动间隙。0035用上述梯帮组装梯。
16、子的方法是;上梯帮1的槽边向内与中梯帮2的一向外的槽边相对形成咬合,使上梯和中梯相对滑动时互不能脱离对方;下梯帮3的槽边向内与中梯帮2的一个向外的槽边相对形成咬合,使中梯和下梯相对滑动时也互相不能脱离对方。这样中梯帮2的二个槽边分别与上梯帮1以及下梯帮3的槽边相对咬合,上中下三层连成整体,当上梯、中梯和下梯顺梯子纵向滑动时,不会脱出整体。0036参见图7、图8,使用时,当梯子上升时,最先拉起上梯,因上梯与中梯安装有第一升降滑轮装置,拉动固定在中梯左边下方的第一绳子,上梯依托中梯升起,安装在上梯帮1下方内侧的倒牙6开始绕倒牙转轴6A转动,从一端到另一端,选定拉升高度后,倒牙挂钩6E可自动钩住中梯。
17、的梯档4,使上梯与中梯相互固定;拉动固定在下梯帮3右边下方的第二绳子使中梯上升,到达所需高度后,安装在中梯帮2下方内侧的倒牙装置可将中梯与下梯固定,倒牙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同上,此处不再赘由。说明书CN101956521A4/4页60037参见图9,当梯子下降时,先向上拉升上梯,使中梯的梯档4触动倒牙装置的拔舌7,使得拔舌7绕拔舌转轴7A向下转动,拔舌7舌尖高于梯档4后,中梯开始下降,然后梯档4使拔舌7绕拔舌转轴7A向上转动,拔舌7舌尖触及倒牙挂钩6E,倒牙6在拔舌7的推动下向内转动,从而倒牙6离开锁定位置,使上梯下降一节,而后倒牙6在倒牙扭簧6C的作用下回到平时位置,等待下一次上升或下降。对于。
18、向上拉升中梯,中梯下降一节,具体的操作过程同上,此处也不再赘由。0038本发明收缩后的长度小于使用高度的一半,便于汽车运输,更便于收藏。梯帮型材采用槽型,以槽型的槽边作为拉升滑道,不需另配滑道。上梯帮1、中梯帮2和下梯帮3型材匀以槽型结构,梯子强度高又节省材料。00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1956521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56521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6521A3/6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56521A4/6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56521A5/6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56521A6/6页12图8图9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