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3811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26376.X

申请日:

2008.12.16

公开号:

CN101939506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B 43/1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斯塔特伊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斯塔特伊石油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挪威斯塔万格变更后权利人:挪威斯塔万格登记生效日:20130917|||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43/1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斯塔托尔公司变更后:斯塔托伊尔海德罗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挪威斯塔万格变更后:挪威斯塔万格|||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43/1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斯塔托伊尔海德罗公司变更后:斯塔特伊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挪威斯塔万格变更后:挪威斯塔万格|||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16申请日:20081216|||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16; G05D7/01

主分类号:

E21B43/16

申请人:

斯塔托尔公司

发明人:

维达尔·马蒂森; 霍瓦尔·阿克勒

地址:

挪威斯塔万格

优先权:

2008.01.04 NO 2008008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田军锋;魏金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油储集层或者生成层和/或气储集层或者生成层中的方法,其中,所述流体经由沿注入器(24)设置的多个自主阀或自主流动控制装置(2)流入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中,所述阀(2)在高于给定压差时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流通体积,以便自主地调节所述流体的流动,从而确保从所述注入器(24)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的体积流速沿注入器长度基本上恒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油和 / 或气储集层或生成层中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流体经由沿注入器设置的多个自主阀或自主流动控制装置 (2) 流入到所述储集 层或生成层中, 所述阀 (2) 在高于给定压差时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流通体积, 以便自主地调 节所述流体的流动, 从而确保从所述注入器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的体积流率沿注入器长 度基本上恒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可自由移动的控制本体 (9), 所述控制本体 (9) 设置在所述注入器 (24) 的壁的凹 部 (21) 中或者设置在位于所述壁中的单独的壳体本体 (4) 中, 所述控制本体 (9) 面对位于 所述凹部 (21) 或所述壳体本体 (4) 中央的孔口或孔 (10) 的出口, 并且通过保持装置或配 置 (7、 22) 在所述凹部 (21) 或所述壳体本体 (4) 中保持就位, 由此形成流动路径 (11), 在所 述流动路径 (11) 中, 所述流体经所述中央孔口或入口 (10, ) 进入所述控制装置, 朝向所述 本体 (9) 流动, 再沿着所述本体 (9) 流动, 然后流出所述凹部或所述壳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流体是水、 蒸汽、 烃气和 / 或二氧化碳。

说明书


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 ( 自主调节 ) 流体的流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油和 / 或气储集层或生成层中的方法。
     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使用自主阀或流动控制装置的方 法, 所述阀或流动控制装置在专利申请 No.20063181 和国际申请 No.PCT/NO2007/000204 中 进 行 了 描 述, 所 述 专 利 申 请 No.20063181 在 公 开 前 撤 回, 所 述 国 际 申 请 No.PCT/ NO2007/000204 要求 NO 20063181 的优先权并且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尚未公开。
     背景技术 从 美 国 专 利 公 报 No.4,821,801、 4,858,691、 4,577,691 和 英 国 专 利 公 报 No.2169018 中已知用于从长的、 水平的和竖直的井中采油和采气的装置。这些已知的装置 包括穿孔的排管, 所述排管具有例如过滤器, 用于控制管周围的沙。已知的用于采油和 / 或 采气的装置在高渗透性地质生成层中的明显缺陷在于, 由于管中的流动摩擦, 使得排管中 的压力在上游方向上呈指数增大。因为储集层和排管之间的压差在上游将减小, 结果从储 集层流入到排管的油和 / 或气的量将相应地减少。因此, 通过这种方法产出的油和 / 或气 的总量会较低。对于薄油区和高渗透性地质生成层来说, 还有锥进的高风险, 即, 水或气不 期望地流入到下游排管中, 在下游油从储集层流到管的速度是最大的。
     从 “World Oil” vol.212, N.11(11/91) 第 73-80 页已知通过一个或多个诸如滑动 套筒或节流装置的流入限制装置将排管分成多个节段。然而, 该参考文献主要涉及通过流 入控制来限制上部孔区域的流入速率, 从而避免或减少水和 / 或气的锥进。
     WO-A-9208875 描述了一种包括多个生产节段的水平生产管, 所述多个生产节段通 过内部直径大于生产节段的混合室相连。生产节段包括外部带有槽口的衬垫, 所述衬垫可 被视为执行过滤作用。然而, 节段直径不同导致产生湍流并妨碍油井维修工具的行进。
     当从地质生产层中抽取油和或气时, 不同质的流体, 即油、 气、 水 ( 和沙 ) 产出量和 混合比不同, 取决于层的性质或质量。 上述的已知设备中没有一个能够在油、 气或水之间加 以区分并基于它们的相对组成和 / 或质量来控制油、 气或水的流入。
     通过 NO 20063181 和 PCT/NO2007/000204 中描述的自主阀提供了一种流入控制装 置, 其是自调节的或自主的并且能够容易地装配在生产管的壁中, 从而使得能够使用油井 维修工具。该装置设计成在油和 / 或气和 / 或水之间加以区分, 并且能够基于这些流体所 需的流动控制来控制油或气的流动或流入。
     NO 20063181 和 PCT/NO2007/000204 中所公开的装置是耐用的, 可经受大的作用 无需能量供给, 可耐受出砂, 可靠但又简单且非常便宜。 力和高温, 防止抽吸出现 ( 压差 ),
     关于现有的技术, 储集层中的注入井被用来提高油的采收率 (IOR 和 / 或 EOR)。 可 使用注入器来注入例如水、 蒸汽、 烃气和 / 或二氧化碳。注入井可具有不同的定向和长度。 在很多情况下注入的流体应该在油储集层中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情形下使用长的注入井, 并且将注入流体注入到沿着井的不同节段中。
     即便是将流体注入到沿着井的不同节段中, 注入仍将是不均匀的 ( 见图 10)。 这主 要由于储集层不均匀而导致, 不均匀的储集层可包括例如高渗透区域和低渗透区域、 裂缝 或短接 (short-cut)。所有流体流动的本性是流体将流到阻力最小的地方。这个事实使得 注入往往很不均匀。这导致对注入的流体利用不足并且 IOR/EOR 效果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流体经由沿注入器设置的多个自主阀或自主流动 控制装置流入到储集层或生成层中, 所述阀在高于给定压差时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流通体 积, 以便自主地调节所述流体的流动, 从而确保从所述注入器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的体 积流速沿注入器长度基本上恒定。
     从属权利要求 2 限定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示例并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附图中 : 图 1 显示了具有根据 PCT/NO2007/000204 或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生产管的示意图; 图 2a)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控制装置的放大的截面图 ; 图 2b) 显示 了相同装置的俯视图 ;
     图 3 显示了与固定流入装置相比较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流量 - 压差的 曲线图 ;
     图 4 显示了图 2 所示的装置, 但是具有不同压力区域的指示, 其影响针对不同应用 的装置的设计 ;
     图 5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
     图 6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
     图 7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控制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
     图 8 显示了 PCT/NO2007/000204 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其中控制装置是流动 配置的整体式部件 ;
     图 9 显示了带有裂缝且使用常规技术的储集层中的典型注入剖面 ;
     图 10 显示了带有裂缝且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储集层中的典型注入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 图 1 显示了一段生产管 1, 其中提供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控制 装置 2 的原型。控制装置 2 优选呈圆形且相对扁平的形状, 并且可设有外螺纹 3( 见图 2), 以便螺纹连接到管或注入器中具有相应内螺纹的圆孔中。通过控制其厚度, 装置 2 可适于 管或注入器的厚度并且装配于管或注入器的外圆周和内圆周内。
     图 2a) 和 2b) 以放大的比例显示了 PCT/NO2007/000204 的在先控制装置 2。该装 置包括 : 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 4, 其具有外圆筒形部分 5 和内圆筒形部分 6 并且具有 中央孔或孔口 10 ; 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7, 其具有外圆筒形部分 8 ; 以及优选扁平 圆盘形或可自由移动的本体 9, 其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 4 和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7 之间的开口空间 14 中。 本体 9 可针对特殊的应用和调节而不采用扁 平的形状, 并且呈部分锥形或半圆形的形状 ( 例如朝向孔口 10)。如从图中可见, 第二圆盘 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7 的圆筒形部分 8 装配于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 4 的外圆筒形部 分 5 内并沿与所述外圆筒形部分 5 相对的方向突出, 由此形成如箭头 11 所示的流动路径, 其中, 流体经中央孔或孔口 ( 入口 )10 进入控制装置, 然后朝圆盘 9 流动, 并且在流过形成 于圆筒形部分 8 和圆筒形部分 6 之间的环形开口 12 之间沿圆盘 9 径向地流动, 然后再经形 成于圆筒形部分 8 和圆筒形部分 5 之间的环形开口 13 流出。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 4 和 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7 在连接区域 15( 如图 2b 中所示 ) 处通过螺纹连接、 焊接或其它 方式 ( 未在图中进一步示出 ) 而彼此附连。
     本发明利用柏努利 (Bernoulli) 效应, 其教示出静态压力、 动态压力和摩擦力之 和沿着流动线路是恒定的 :
     在圆盘 9 经受流体流动时, 如在本发明的情形下, 圆盘 9 上的压差可表述如下 :例如为气体的流体由于粘度较低而将 “推迟转弯” 并且继续进一步沿着圆盘朝其 外端部 ( 由附图标记 14 指示 ) 流动。这样在位于圆盘 9 的端部处的区域 16 中产生较高的 滞止压力, 进而在圆盘上产生较高的压力。 能够在圆盘形形状的本体 4 和 7 之间的空间内自 由移动的圆盘 9 将向下移动, 从而使圆盘 9 和内圆筒形部分 6 之间的流动路径变窄。这样, 圆盘 9 基于流经的流体的粘度而向下或向上移动, 因此可利用该原理对通过该装置的流体 的流动进行控制 ( 闭合 / 打开 )。
     此外, 通过具有固定的几何形状的传统的流入控制装置 (ICD) 的压降与动态压力 成比例 :
     其 中, 常 数 K 主 要 是 几 何 形 状 的 函 数 并 且 较 少 地 依 赖 于 雷 诺 数 (Reynolds number)。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 在压差增大时流动面积将减小, 使得当压降增大时 流过控制装置的流量不会或几乎不会增大。图 3 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动圆盘的控 制装置与具有固定的流通开口的控制装置之间的比较, 并且如从图中可见, 本发明的流通 体积在高于给定的压差时是恒定的。
     这代表了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因为其可用于确保对于整个水平井而言流过每个节 段的流量都相同, 这在固定流入控制装置中是不可能的。
     在采油和采气时,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具有两个不同的应用 : 用其作为流入 控制装置以减少水的流入, 或者在气窜情况下减少气体的流入。 如上所述, 在设计根据本发 明的控制装置用于例如水或气的不同的应用时, 如图 4 所示的不同的面积和压力区域将影 响装置的效率和流通性能。参考图 4, 所述不同的面积 / 压力区域可划分成 :
     -A1、 P1 分别是流入面积和流入压力。由该压力所产生的作用力 (P1·A1) 将尽力打 开该控制装置 ( 使圆盘或本体 9 向上移动 )
     -A2、 P2 是在速度最大因而代表动态压力源的区域中的面积和压力。动态压力所产
     生的作用力将尽力关闭控制装置 ( 随着流速增大使圆盘或本体 9 向下移动 )
     -A3、 P3 是在出口处的面积和压力。其应该与井压 ( 入口压力 ) 相同 ;
     -A4、 P4 是可动圆盘或本体 9 后方的面积和压力 ( 滞止压力 )。在位置 16( 图 2) 处 的滞止压力在本体后面产生压力和作用力。其将尽力关闭控制装置 ( 使本体向下移动 )。
     具有不同粘度的流体将基于这些区域的设计而在每一区域中提供不同的作用力。 为了优化控制装置的效率和流通性能, 针对不同的应用, 例如气 / 油或油 / 水的流动, 其面 积的设计将不同。因此, 对于各种应用, 需要考虑各种设计情况下的性质和物理条件 ( 粘 度、 温度、 压力等 ) 而仔细地平衡和优化设计这些面积。
     图 5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其设 计比图 2 所示的形式更简单。与图 2 所示的形式一样, 该控制装置 2 包括 : 第一圆盘形形状 的壳体本体 4, 其具有外圆筒形部分 5 和中央孔或孔口 10 ; 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17, 其附连于壳体本体 4 的部分 5 ; 以及优选扁平的圆盘 9, 其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圆盘形形状 的壳体本体 4 和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17 之间的开口空间 14 内。然而, 由于第二 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 17 向内开口 ( 通过一个孔或多个孔 23 等 ) 且现在只是将所述圆 盘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而且由于圆筒形部分 5 具有不同的比图 2 中所示的流动路径要短流 动路径, 因此在圆盘 9 的背面并没有形成如上述的结合图 4 所说明的滞止压力 (P4)。通过 这种没有滞止压力的解决方案, 使装置的构造厚度变小, 并且可耐受流体中包含更大量的 颗粒。 图 6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第三实施方式, 其设计与图 2 所示的示例 相同, 只是在圆盘的任一侧上设置有螺旋的或其它适合的弹簧装置形式的弹簧元件 18, 并 且该弹簧元件 18 使圆盘与保持部 7、 22、 凹部 21 或壳体 4 相连。
     弹簧元件 18 用于平衡和控制圆盘 9 与入口 10、 或者更确切地圆盘 9 与入口 10 的 周围边缘或座 19 之间的流入面积。这样, 取决于弹簧常数进而弹簧的作用力, 圆盘 9 与边 缘 19 之间的开口将更大或更小, 并且在选定的适合弹簧常数下, 取决于在选定的设置控制 装置的位置处的流入条件和压力条件, 可获得通过所述装置的恒定质量流。
     图 7 显示了根据 PCT/NO2007/000204 的第四实施方式, 其设计与上面图 6 中的示 例相同, 只是圆盘 9 在面对入口 10 的一侧上设置有例如双金属元件 20 的热响应装置。
     在开采油和 / 或气时, 开采条件可能从只采出油或采出的大部分为油的情形快速 地改变为只采出气或采出的大部分为气 ( 气窜或气体锥进 ) 的情形。在例如从 100 巴降低 16 巴的压降的情况下, 将对应于大约 20℃的温降。如图 7 所示, 通过为圆盘 9 提供例如双 金属元件的热响应元件, 圆盘将通过该元件 20 向上弯曲或向上移动从而抵接保持部形状 的本体 7, 从而使圆盘和入口 10 之间的开口变窄或完全闭合所述入口。
     图 1 和图 2 以及图 4-7 中所示的控制装置的上述示例都涉及到这样的解决方案 : 其控制装置是单独的单元或装置, 并且结合例如与油和气的开采相关的生产管的壁这样的 流体流动的配置或者条件进行设置。然而, 如图 8 所示, 控制装置可以是流体流动配置的整 体式部件, 由此可动本体 9 可设置在凹部 21 中而不是设置在单独的壳体本体 4 中, 所述凹 部 21 面对例如如图 1 所示的管 1 的壁的孔口或孔 10 的出口。此外, 可动本体 9 可通过例 如向内突出的桩、 圆环 22 等保持装置在凹部中保持就位, 所述保持装置依靠螺纹连接、 焊 接等方式连接于凹部的外口。
     图 9 和 10 显示了在具有裂缝 F 的储集层中分别使用传统的技术和根据本发明的 方法的典型注入剖面。 图 10 中沿注入器 24 的长度设置有多个自主阀或控制装置 2( 未在图 中示出 ), 使得如由几乎等长的箭头线所示流体注入基本均匀 (UIF)。相反地, 图 9 所示的 传统的注入技术导致流体注入不均匀 (NIF), 特别是在注入流体能够走捷径的裂缝 F 处, 如 本说明书的前言部分也提及的那样。在图 9 和 10 中, 生产管 1 都相同, 并且生产管 1 和注 入器 24 中的流动方向分别由箭头 25 和 26 指示。在图 9 和 10 中, 都还显示出指示气 - 油 接触 (GOC) 和水 - 油接触 (WOC) 的两条线。
     通过本发明, 由于体积流速恒定, 因此极大改善了储集层排出情况。 这使得储集层 产量明显增大。同时, 所需的注入流体量可显著地减少。这在例如注入蒸汽的沥青生产中 很重要。
     此外, 由于阀的流动特性, 使得沿着井的不同节段的注入将是基本均匀的。 这通过 阀 2 特有的恒定的体积流速来确保, 即使对于其中压降会变化的不均匀的储集层也如此。
     就用于注入的流体而言, 可使用 a.o. 水 (a.o.water)、 蒸汽、 烃气和 / 或二氧化碳, 还能够想到气体流体, 并且这些流体也在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9506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9506ACN101939506A21申请号200880126376X22申请日200812162008008120080104NOE21B43/16200601G05D7/0120060171申请人斯塔托尔公司地址挪威斯塔万格72发明人维达尔马蒂森霍瓦尔阿克勒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田军锋魏金霞54发明名称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57摘要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油储集层或者生成层和/或气储集层或者生成层中的方法,其中,所述流体经由沿。

2、注入器24设置的多个自主阀或自主流动控制装置2流入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中,所述阀2在高于给定压差时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流通体积,以便自主地调节所述流体的流动,从而确保从所述注入器24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的体积流速沿注入器长度基本上恒定。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804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NO2008/0004552008121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88293EN20090716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CN101939509A1/1页21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油和/或气储集层。

3、或生成层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经由沿注入器设置的多个自主阀或自主流动控制装置2流入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中,所述阀2在高于给定压差时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流通体积,以便自主地调节所述流体的流动,从而确保从所述注入器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的体积流率沿注入器长度基本上恒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自由移动的控制本体9,所述控制本体9设置在所述注入器24的壁的凹部21中或者设置在位于所述壁中的单独的壳体本体4中,所述控制本体9面对位于所述凹部21或所述壳体本体4中央的孔口或孔10的出口,并且通过保持装置或配置7、22在所述凹部21或所述壳体本体4中保持就位,由此形成流动路径11,在所。

4、述流动路径11中,所述流体经所述中央孔口或入口10,进入所述控制装置,朝向所述本体9流动,再沿着所述本体9流动,然后流出所述凹部或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水、蒸汽、烃气和/或二氧化碳。权利要求书CN101939506ACN101939509A1/5页3用于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通过阀或流动控制装置自调节自主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油和/或气储集层或生成层中的方法。0002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采油时在注入器中使用自主阀或流动控制装置的方法,所述阀或流动控制装置在专利申请NO20063181和国际申请NOPCT/NO。

5、2007/000204中进行了描述,所述专利申请NO20063181在公开前撤回,所述国际申请NOPCT/NO2007/000204要求NO20063181的优先权并且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尚未公开。背景技术0003从美国专利公报NO4,821,801、4,858,691、4,577,691和英国专利公报NO2169018中已知用于从长的、水平的和竖直的井中采油和采气的装置。这些已知的装置包括穿孔的排管,所述排管具有例如过滤器,用于控制管周围的沙。已知的用于采油和/或采气的装置在高渗透性地质生成层中的明显缺陷在于,由于管中的流动摩擦,使得排管中的压力在上游方向上呈指数增大。因为储集层和排管之间的压差。

6、在上游将减小,结果从储集层流入到排管的油和/或气的量将相应地减少。因此,通过这种方法产出的油和/或气的总量会较低。对于薄油区和高渗透性地质生成层来说,还有锥进的高风险,即,水或气不期望地流入到下游排管中,在下游油从储集层流到管的速度是最大的。0004从“WORLDOIL”VOL212,N1111/91第7380页已知通过一个或多个诸如滑动套筒或节流装置的流入限制装置将排管分成多个节段。然而,该参考文献主要涉及通过流入控制来限制上部孔区域的流入速率,从而避免或减少水和/或气的锥进。0005WOA9208875描述了一种包括多个生产节段的水平生产管,所述多个生产节段通过内部直径大于生产节段的混合室。

7、相连。生产节段包括外部带有槽口的衬垫,所述衬垫可被视为执行过滤作用。然而,节段直径不同导致产生湍流并妨碍油井维修工具的行进。0006当从地质生产层中抽取油和或气时,不同质的流体,即油、气、水和沙产出量和混合比不同,取决于层的性质或质量。上述的已知设备中没有一个能够在油、气或水之间加以区分并基于它们的相对组成和/或质量来控制油、气或水的流入。0007通过NO20063181和PCT/NO2007/000204中描述的自主阀提供了一种流入控制装置,其是自调节的或自主的并且能够容易地装配在生产管的壁中,从而使得能够使用油井维修工具。该装置设计成在油和/或气和/或水之间加以区分,并且能够基于这些流体所。

8、需的流动控制来控制油或气的流动或流入。0008NO20063181和PCT/NO2007/000204中所公开的装置是耐用的,可经受大的作用力和高温,防止抽吸出现压差,无需能量供给,可耐受出砂,可靠但又简单且非常便宜。0009关于现有的技术,储集层中的注入井被用来提高油的采收率IOR和/或EOR。可使用注入器来注入例如水、蒸汽、烃气和/或二氧化碳。注入井可具有不同的定向和长度。在很多情况下注入的流体应该在油储集层中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情形下使用长的注入井,并且将注入流体注入到沿着井的不同节段中。说明书CN101939506ACN101939509A2/5页40010即便是将流体注入到沿着井的不同。

9、节段中,注入仍将是不均匀的见图10。这主要由于储集层不均匀而导致,不均匀的储集层可包括例如高渗透区域和低渗透区域、裂缝或短接SHORTCUT。所有流体流动的本性是流体将流到阻力最小的地方。这个事实使得注入往往很不均匀。这导致对注入的流体利用不足并且IOR/EOR效果差。发明内容001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体经由沿注入器设置的多个自主阀或自主流动控制装置流入到储集层或生成层中,所述阀在高于给定压差时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流通体积,以便自主地调节所述流体的流动,从而确保从所述注入器到所述储集层或生成层的体积流速沿注入器长度基本上恒定。0012从属权利要求2限定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说明0。

10、013下面通过示例并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0014图1显示了具有根据PCT/NO2007/000204或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生产管的示意图;0015图2A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控制装置的放大的截面图;图2B显示了相同装置的俯视图;0016图3显示了与固定流入装置相比较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流量压差的曲线图;0017图4显示了图2所示的装置,但是具有不同压力区域的指示,其影响针对不同应用的装置的设计;0018图5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图;0019图6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控制装置的第。

11、三实施方式的原理图;0020图7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控制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原理图;0021图8显示了PCT/NO2007/000204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其中控制装置是流动配置的整体式部件;0022图9显示了带有裂缝且使用常规技术的储集层中的典型注入剖面;0023图10显示了带有裂缝且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储集层中的典型注入剖面。具体实施方式0024如上所述,图1显示了一段生产管1,其中提供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控制装置2的原型。控制装置2优选呈圆形且相对扁平的形状,并且可设有外螺纹3见图2,以便螺纹连接到管或注入器中具有相应内螺纹的圆孔中。。

12、通过控制其厚度,装置2可适于管或注入器的厚度并且装配于管或注入器的外圆周和内圆周内。0025图2A和2B以放大的比例显示了PCT/NO2007/000204的在先控制装置2。该装置包括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4,其具有外圆筒形部分5和内圆筒形部分6并且具有中央孔或孔口10;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7,其具有外圆筒形部分8;以及优选扁平圆盘形或可自由移动的本体9,其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4和第二圆盘说明书CN101939506ACN101939509A3/5页5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7之间的开口空间14中。本体9可针对特殊的应用和调节而不采用扁平的形状,并且呈部分锥形或半圆形的形状例。

13、如朝向孔口10。如从图中可见,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7的圆筒形部分8装配于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4的外圆筒形部分5内并沿与所述外圆筒形部分5相对的方向突出,由此形成如箭头11所示的流动路径,其中,流体经中央孔或孔口入口10进入控制装置,然后朝圆盘9流动,并且在流过形成于圆筒形部分8和圆筒形部分6之间的环形开口12之间沿圆盘9径向地流动,然后再经形成于圆筒形部分8和圆筒形部分5之间的环形开口13流出。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4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7在连接区域15如图2B中所示处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其它方式未在图中进一步示出而彼此附连。0026本发明利用柏努利BERNOULLI效应,其教示出。

14、静态压力、动态压力和摩擦力之和沿着流动线路是恒定的00270028在圆盘9经受流体流动时,如在本发明的情形下,圆盘9上的压差可表述如下00290030例如为气体的流体由于粘度较低而将“推迟转弯”并且继续进一步沿着圆盘朝其外端部由附图标记14指示流动。这样在位于圆盘9的端部处的区域16中产生较高的滞止压力,进而在圆盘上产生较高的压力。能够在圆盘形形状的本体4和7之间的空间内自由移动的圆盘9将向下移动,从而使圆盘9和内圆筒形部分6之间的流动路径变窄。这样,圆盘9基于流经的流体的粘度而向下或向上移动,因此可利用该原理对通过该装置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闭合/打开。0031此外,通过具有固定的几何形状的传。

15、统的流入控制装置ICD的压降与动态压力成比例00320033其中,常数K主要是几何形状的函数并且较少地依赖于雷诺数REYNOLDSNUMBER。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在压差增大时流动面积将减小,使得当压降增大时流过控制装置的流量不会或几乎不会增大。图3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动圆盘的控制装置与具有固定的流通开口的控制装置之间的比较,并且如从图中可见,本发明的流通体积在高于给定的压差时是恒定的。0034这代表了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因为其可用于确保对于整个水平井而言流过每个节段的流量都相同,这在固定流入控制装置中是不可能的。0035在采油和采气时,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具有两个不同的应用用其作。

16、为流入控制装置以减少水的流入,或者在气窜情况下减少气体的流入。如上所述,在设计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用于例如水或气的不同的应用时,如图4所示的不同的面积和压力区域将影响装置的效率和流通性能。参考图4,所述不同的面积/压力区域可划分成0036A1、P1分别是流入面积和流入压力。由该压力所产生的作用力P1A1将尽力打开该控制装置使圆盘或本体9向上移动0037A2、P2是在速度最大因而代表动态压力源的区域中的面积和压力。动态压力所产说明书CN101939506ACN101939509A4/5页6生的作用力将尽力关闭控制装置随着流速增大使圆盘或本体9向下移动0038A3、P3是在出口处的面积和压力。其应。

17、该与井压入口压力相同;0039A4、P4是可动圆盘或本体9后方的面积和压力滞止压力。在位置16图2处的滞止压力在本体后面产生压力和作用力。其将尽力关闭控制装置使本体向下移动。0040具有不同粘度的流体将基于这些区域的设计而在每一区域中提供不同的作用力。为了优化控制装置的效率和流通性能,针对不同的应用,例如气/油或油/水的流动,其面积的设计将不同。因此,对于各种应用,需要考虑各种设计情况下的性质和物理条件粘度、温度、压力等而仔细地平衡和优化设计这些面积。0041图5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其设计比图2所示的形式更简单。与图2所示的形式一样,该。

18、控制装置2包括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4,其具有外圆筒形部分5和中央孔或孔口10;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17,其附连于壳体本体4的部分5;以及优选扁平的圆盘9,其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圆盘形形状的壳体本体4和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17之间的开口空间14内。然而,由于第二圆盘形形状的保持部本体17向内开口通过一个孔或多个孔23等且现在只是将所述圆盘保持在合适的位置,而且由于圆筒形部分5具有不同的比图2中所示的流动路径要短流动路径,因此在圆盘9的背面并没有形成如上述的结合图4所说明的滞止压力P4。通过这种没有滞止压力的解决方案,使装置的构造厚度变小,并且可耐受流体中包含更大量的颗粒。0042图6。

19、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第三实施方式,其设计与图2所示的示例相同,只是在圆盘的任一侧上设置有螺旋的或其它适合的弹簧装置形式的弹簧元件18,并且该弹簧元件18使圆盘与保持部7、22、凹部21或壳体4相连。0043弹簧元件18用于平衡和控制圆盘9与入口10、或者更确切地圆盘9与入口10的周围边缘或座19之间的流入面积。这样,取决于弹簧常数进而弹簧的作用力,圆盘9与边缘19之间的开口将更大或更小,并且在选定的适合弹簧常数下,取决于在选定的设置控制装置的位置处的流入条件和压力条件,可获得通过所述装置的恒定质量流。0044图7显示了根据PCT/NO2007/000204的第四实施方。

20、式,其设计与上面图6中的示例相同,只是圆盘9在面对入口10的一侧上设置有例如双金属元件20的热响应装置。0045在开采油和/或气时,开采条件可能从只采出油或采出的大部分为油的情形快速地改变为只采出气或采出的大部分为气气窜或气体锥进的情形。在例如从100巴降低16巴的压降的情况下,将对应于大约20的温降。如图7所示,通过为圆盘9提供例如双金属元件的热响应元件,圆盘将通过该元件20向上弯曲或向上移动从而抵接保持部形状的本体7,从而使圆盘和入口10之间的开口变窄或完全闭合所述入口。0046图1和图2以及图47中所示的控制装置的上述示例都涉及到这样的解决方案其控制装置是单独的单元或装置,并且结合例如与。

21、油和气的开采相关的生产管的壁这样的流体流动的配置或者条件进行设置。然而,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可以是流体流动配置的整体式部件,由此可动本体9可设置在凹部21中而不是设置在单独的壳体本体4中,所述凹部21面对例如如图1所示的管1的壁的孔口或孔10的出口。此外,可动本体9可通过例如向内突出的桩、圆环22等保持装置在凹部中保持就位,所述保持装置依靠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连接于凹部的外口。说明书CN101939506ACN101939509A5/5页70047图9和10显示了在具有裂缝F的储集层中分别使用传统的技术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典型注入剖面。图10中沿注入器24的长度设置有多个自主阀或控制装置2未在。

22、图中示出,使得如由几乎等长的箭头线所示流体注入基本均匀UIF。相反地,图9所示的传统的注入技术导致流体注入不均匀NIF,特别是在注入流体能够走捷径的裂缝F处,如本说明书的前言部分也提及的那样。在图9和10中,生产管1都相同,并且生产管1和注入器24中的流动方向分别由箭头25和26指示。在图9和10中,都还显示出指示气油接触GOC和水油接触WOC的两条线。0048通过本发明,由于体积流速恒定,因此极大改善了储集层排出情况。这使得储集层产量明显增大。同时,所需的注入流体量可显著地减少。这在例如注入蒸汽的沥青生产中很重要。0049此外,由于阀的流动特性,使得沿着井的不同节段的注入将是基本均匀的。这通。

23、过阀2特有的恒定的体积流速来确保,即使对于其中压降会变化的不均匀的储集层也如此。0050就用于注入的流体而言,可使用AO水AOWATER、蒸汽、烃气和/或二氧化碳,还能够想到气体流体,并且这些流体也在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1939506ACN101939509A1/6页8图1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39506ACN101939509A2/6页9图8图2A说明书附图CN101939506ACN101939509A3/6页10图2B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39506ACN101939509A4/6页11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39506ACN101939509A5/6页12图6图9说明书附图CN101939506ACN101939509A6/6页13图10说明书附图CN1019395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