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轧机特殊钢活套高度自动控制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活套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连轧精轧区,如某轧机的机械或电气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其活套位置通常情况下处于低于轧制中心线的等待位置,如不进行控制,当带钢通过活套辊和其过渡板时会造成带钢表面划伤,影响产品质量,尤其是不锈钢等特殊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解决由于轧机故障活套设备在等待位置时所造成带钢表面划伤的故障轧机特殊钢活套高度自动控制方法。
在热连轧精轧区有轧机F0~F6机架和0#~5#活套,任何相邻两个机架之间都有其对应的活套。本发明是当故障轧机相邻下游机架的带钢轧制力负荷值大于目标值时,确认该下游机架咬钢,目标值一般为300吨;之后该机架的对应活套起套并按照故障轧机的活套高度给定计算公式进行控制。
故障轧机活套高度给定计算公式:Y=K*100%;(1)
其中:Y为故障轧机活套高度的伺服阀附加给定值;K为给定值,K值一般为0~1,伺服阀给定值最大限幅为100%;
已知的,活套高度H与活套角度θ有下列固定关系:H=R*Sin θ(2)
其中:R为活套辊臂长,常数;活套角度θ通过活套辊支撑处的绝对型旋转编码器检测,绝对型旋转编码器采用德国帝尔(TR)电子公司的CE65M。
在正常的活套控制中,活套最大高度即为其最大角度,活套最低高度即为等待位角度,等待位角度控制为常规控制。
K=1,Y=1,活套伺服阀最大给定值对应活套高度为最大角度56℃,该数值为活套机械设备起套高度最大值。
K=0,Y=0,故障轧机活套伺服阀附加给定值为零,使活套高度回到原控制的等待位角度5~10℃。
根据故障轧机活套高度给定计算公式(1),确定故障轧机其对应活套高度的伺服阀附加给定值,控制轧机间活套角度(高度)大于15℃,使实际活套高度控制在轧制中心线以上,满足了带钢表面质量工艺要求。
本发明适用在热轧带钢精轧机控制中使用。本发明解决了热连轧精轧机架故障时由于活套高度难以控制造成的带钢甩尾问题,消除了热连轧精轧机架故障时活套设备在等待位置时所造成的带钢表面划伤等问题,解决了相互间影响,减少了故障停机时间,实现热连轧精轧机架正常和故障时活套高度地自动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实现的。轧机故障时在人机画面上进行选择,由控制计算机根据轧机的带钢轧制力负荷信号和选择信号投入活套高度位置控制给定算法及程序,在保证带钢正常穿带和轧制的前提下对轧机的活套高度进行自动控制。活套高度给定值通过该机架的对应活套伺服阀对该活套高度(角度)进行调节控制。故障轧机活套高度的伺服阀附加给定值见表1。
若F1轧机的主电机故障不能使用,首先,操作工选择F1故障,并据此选择投入故障轧机的活套高度自动控制程序。当带钢到来时,活套控制根据故障轧机F1的相邻轧机F2的轧制力负荷检得信号起套,并使用活套高度附加给定计算公式(1)使用给定值Y=0.3控制1#活套起到一定的角度15~20℃;当带钢要离开时,根据故障轧机F1的相邻轧机F0轧制力负荷检失信号落套,并使用1#活套高度附加给定值Y=0控制1#活套落到原先活套控制的等待角度5~7℃;按照以往的做法,1#活套的角度始终保持在等待角度5~7℃,不进行高度控制。通过本发明方法控制1#活套高度,既保证了带钢表面划伤,又避免了带钢甩尾问题,效果非常明显。
若F2轧机的减速机故障不能使用,首先,操作工选择F2故障,并据此选择投入故障轧机的活套高度自动控制程序。当带钢到来时,活套控制根据故障轧机F2的相邻轧机F3的轧制力负荷检得信号起套,并采用本发明方法使用附加给定值Y=0.35控制2#活套起到一定的角度16~20℃;当带钢要离开时,根据故障轧机F2的相邻轧机F1轧制力负荷检失信号落套,并使用2#活套高度附加给定值Y=0控制2#活套落到原先活套控制的等待角度8~10℃;按照以往的做法,2#活套的角度始终保持在等待角度8~10℃,不进行高度控制,通过本发明方法控制2#活套高度,效果非常明显。对于不同的轧机其对应的活套高度位置自动控制程序有所不同,主要是活套起套逻辑连锁功能和故障轧机活套高度的伺服阀附加给定值。
表1故障轧机活套高度的伺服阀附加给定值
故障轧机 F0 F1 F2 F3 F4 F5 活套 0#活套 1#活套 2#活套 3#活套 4#活套 5#活套 附加给定值 0.4 0.3 0.35 0.3 0.35 0.3 起套信号 F1咬钢 F2咬钢 F3咬钢 F4咬钢 F5咬钢 F6咬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