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车库.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35697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43091.3

申请日:

2015.06.19

公开号:

CN104929393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H 6/1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秦春明变更后:秦春明 高海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14申请日:20150619|||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14; E04H6/42

主分类号:

E04H6/14

申请人:

秦春明

发明人:

秦春明

地址: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仰口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36

代理人:

单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车库,立体停车车库,包括支撑架、两条环形输送带、多个车厢和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同步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通过导向轮竖向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多根吊杆,所述车厢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吊杆上。实现降低立体停车车库的制造成本,并缩小占地面积,方便用户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两条环形输送带、多个车厢和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同步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通过导向轮竖向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多根吊杆,所述车厢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吊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环形输送带停止运行时支撑所述吊杆的抗疲劳支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疲劳支架包括两根可转动的摆臂;当所述抗疲劳支架支撑住所述吊杆时,所述吊杆抵靠在两根所述摆臂的上端部,两根所述摆臂形成倒V型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疲劳支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摆臂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摆臂上还连接有复位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吊杆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抗疲劳支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绕所述环形输送带等间距布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车厢移动的导向滑槽,所述车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滑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中设置有前轮车档和多个可开关的后轮定位机构,多个所述后轮定位机构沿着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后轮定位机构设置有对应的车轮探测器;所述后轮定位机构为可升降的后轮车档,或者,所述后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挡板,所述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车厢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铰接在所述挡板和所述车厢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底部还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前轮车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停车车库还包括停车计费系统;所述支撑架的下部形成有车库入口和车库出口,所述车库入口处设置有车厢位置传感器,所述车厢中设置有占位探测器。

说明书

立体停车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停放车辆的车库主要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小区地面上的停车位,露天的或者搭建停车棚,或者干脆在小区的道路两边,造成停车难,易堵车,车辆不安全等诸多问题;第二种是地下车库,有时几层,建设这样的车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投资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车库价格达到十几万甚至更高,停车有时要转下几层楼,浪费时间,多耗油,而且找车位也让人心烦,不能做到自动停放车辆;第三种情况:商业中心建立的专门的立体车库,或者楼顶停车场,一般要求车主像赛车手一样开上盘山公路一般的车道,爬高几层才能停车,不仅让不少新手望而却步,而且停车时间长,多耗油,多产生汽车尾气。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立体车库被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立体车库通常包括多个车位和搬运台车,搬运台车将汽车运输到特定的车位中进行存放。然而,搬运台车需要较大占地面积以确保将汽车运送到不同的车位处,同时,在汽车进出车位时,还需要升降机构抬升汽车以使的汽车脱离开搬运台车,存车和取车过程繁琐耗时较长。如何设计一种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且存取车方便的车库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车库,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立体车库制造成本高、占地空间较大且不方便使用的缺陷,实现降低立体停车车库的制造成本,并缩小占地面积、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体停车车库,包括支撑架、两条环形输送带、多个车厢和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同步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通过导向轮竖向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多根吊杆,所述车厢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吊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环形输送带停止运行时支撑所述吊杆的抗疲劳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抗疲劳支架包括两根可转动的摆臂;当所述抗疲劳支架支撑住所述吊杆时,所述吊杆抵靠在两根所述摆臂的上端部,两根所述摆臂形成倒V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抗疲劳支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摆臂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摆臂上还连接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吊杆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抗疲劳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吊杆绕所述环形输送带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车厢移动的导向滑槽,所述车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中设置有前轮车档和多个可开关的后轮定位机构,多个所述后轮定位机构沿着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后轮定位机构设置有对应的车轮探测器;所述后轮定位机构为可升降的后轮车档,或者,所述后轮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挡板,所述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车厢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铰接在所述挡板和所述车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的底部还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前轮车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体停车车库还包括停车计费系统;所述支撑架的下部形成有车库入口和车库出口,所述车库入口处设置有车厢位置传感器,所述车厢中设置有占位探测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立体停车车库,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两条环形输送带,并在两条环形输送带之间设置多根吊杆,车厢通过吊杆安装在环形输送带,在两条环形输送带同步运行过程中,车厢能够跟随环形输送带环形移动,实现切换不同的车厢用于用户停放车辆,用户能够直接将汽车停放到位于支撑架下部的车厢中,而无需额外增加搬运台车,同时,也节省了搬运台车运行所占用的面积,立体停车车库的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立体停车车库的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运行过程中,车厢能够根据车厢内的存储状态任意切换,使得空闲的车厢能够快速的移动到停车工位处,立体停车车库能够占用较小的面积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增加车厢的数量,缩小了占地面积,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停车车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停车车库实施例中抗疲劳支架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停车车库实施例中车厢与导向滑槽的组装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立体停车车库实施例中车厢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立体停车车库,包括支撑架1、两条环形输送带2、多个车厢3和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2同步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2通过导向轮10竖向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2之间设置有多根吊杆21,所述车厢3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吊杆21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立体停车车库采用两条环形输送带2,两条环形输送带2以相同的姿态竖向安装在支撑架1上,通过环形输送带2将带动车厢3沿高度方向循环移动,在车厢3移动过程中,当车厢3移动到支撑架1的下部位置时,车厢3将与地面齐平位于停车工位,从而用户可以直接将车开入到车厢3中停车,车厢3跟随环形输送带2继续移动,使得空闲的车厢3移动到停车工位;同样的,当用户取车时,环形输送带2将车厢3移动到停车工位,用户进入到车厢3便可以直接将汽车开走。由上可知,用户在存取车过程中,可以直接进入到空闲的车厢3中完成,而无需借助搬运台车,并且,车厢3将跟随着环形输送带2移动,以切换不同的车厢3移动到停车工位处。并且,支撑架1仅需要占用较小占地面积而在高度方向上充分延伸,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占地面积而获得更多的停车位,而由于车厢3跟随着环形输送带2循环移动,解决了车厢3因高度过高而出现停取车困难的问题,环形输送带2能够快速的将所需车厢3移动到停车工位处,大大提高停取车效率,方便用户使用。更重要的是,车厢3移动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同时用于停放车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具体的,车厢3跟随环形输送带2移动过程中,车厢3移动的轨迹所形成的空间构成停车空间,也就是说,车厢3移动时所必需的空间同时充当停车空间,使得车厢3的运行空间与停车空间融合为一体,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占地面积充分的增大停车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立体停车库,节省了搬运台车运行所需要的空间,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提升搬运空间同时也是停放空间,只占大约2个车位的地面面积,就可以实现停放30辆车(约8层楼高)甚至更多,节省空间十几倍,大大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避免因小区和路边停放车辆造成的交通拥堵。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电机将驱动导向轮10转动,以通过导向轮10带动环形输送带2转动,而两个环形输送带2上相对设置的其中一对或多对导向轮10可以通过同步连接轴连接在一起实现环形输送带2的同步运转。另外,本实施例立体停车车库还包括停车计费系统;所述支撑架1的下部形成有车库入口11和车库出口12,所述车库入口11处设置有车厢位置传感器(未图示),所述车厢3中设置有占位探测器(未图示),车厢位置传感器可以采用位置开关、红外传感器等部件实现,同样的,占位探测器可以采用红外、超声波或重量传感器实现。
进一步的,为了延长环形输送带2的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环形输送带2停止运行时支撑所述吊杆21的抗疲劳支架4。具体的,在环形输送带2运行过程中,吊杆21将跟随着环形输送带2携带车厢3移动,而当环形输送带2停止运行时,为了避免环形输送带2长时间承载车厢3的重量,抗疲劳支架4将在环形输送带2停止运行时支撑起吊杆21的重量,其中,抗疲劳支架4的结构形成有多种,例如:所述抗疲劳支架4包括两根可转动的摆臂41;当所述抗疲劳支架4支撑住所述吊杆21时,所述吊杆21抵靠在两根所述摆臂41的上端部,两根所述摆臂41形成倒V型结构。具体的,摆臂41根据需要进行摆动,当需要对吊杆21进行支撑时,摆臂41的上端部连接后形成倒V型结构,使得吊杆21抵靠在摆臂41的上端部,吊杆21及车厢3的重量主要由抗疲劳支架4进行支撑,大大降低了环形输送带2的受力载荷;而当吊杆21跟随着环形输送带2移动时,两根摆臂41相互远离,两根摆臂41之间形成开口用于供吊杆21通过。其中,两根摆臂41的端部形成有缺口411,当两根摆臂41的上端部连接后,两个缺口411将形成凹槽结构40,使得吊杆21能够稳固的位于凹槽结构40中进行支撑。其中,抗疲劳支架4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摆臂41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2,所述摆臂41上还连接有复位弹簧43。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42可以为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将吸引摆臂41转动,而在断电后,在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摆臂41复位;或者,第二驱动机构42可以为气缸或电机等部件驱动摆臂41转动,本实施例立体停车车库对第二驱动机构42的具体表现实体不做限制。优选的,每根所述吊杆21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抗疲劳支架4。其中,吊杆21绕所述环形输送带2等间距布置,而抗疲劳支架4固定在支撑架1的特定位置处,当环形输送带2带动车厢1每移动一个工位,吊杆21将对应的移动到抗疲劳支架4的上方,由吊杆21下部对应的抗疲劳支架4进行支撑。
更进一步的,为了在车厢3跟随环形输送带2移动过程中,确保车厢3的姿态基本保持不变,支撑架1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车厢3移动的导向滑槽5,所述车厢3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5配合的导向件30,所述导向件30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滑槽5中。具体的,导向滑槽5用于在车厢3移动过程中保持车厢3中的汽车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车厢3在移动过程中,导向件30在导向滑槽5中滑动,在导向件30与导向滑槽5的配合作用下,能够确保车厢3的姿态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保证车厢3中的汽车保持稳定。例如,可以在车厢3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导向件,而导向滑槽5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套在一起的内环形滑槽51和外环形滑槽52,内环形滑槽51将对车厢3端面内侧的导向件30进行导向,而外环形滑槽52将对车厢3端面外侧的导向件30进行导向,本实施例对导向滑槽5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
又进一步的,所述车厢3中设置有前轮车档31和多个可开关的后轮定位机构32,多个所述后轮定位机构32沿着所述车厢3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后轮定位机构32设置有对应的车轮探测器(未图示)。具体的,前轮车档31用于对汽车的前轮进行定位,而汽车由于类型不同,汽车后轮在车厢3中的位置不同,通过车轮探测器探测汽车后轮的位置,并触发与该车轮探测器对应的后轮定位机构32开启,对汽车的后轮进行准确的定位,确保汽车在车厢3中的位置保持稳定。其中,后轮定位机构32为可升降的后轮车档,或者,所述后轮定位机构32包括第一气缸321和挡板322,所述挡板322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车厢3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321铰接在所述挡板322和所述车厢3之间。优选的,车厢3的底部还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311,所述前轮车档31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311的活塞杆上。具体的,通过将前轮车档31设置为可升降开关的形式,当用户停车时,前轮车档31升起对汽车前轮进行定位,而当用户要驾车驶出车厢3时,前轮车档31降落,使得用户能够直接正向开出车厢3,避免了用户取车需要进行倒车的操作,大大方便了用户停取车。
本实施例立体停车车库,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两条环形输送带,并在两条环形输送带之间设置多根吊杆,车厢通过吊杆安装在环形输送带,在两条环形输送带同步运行过程中,车厢能够跟随环形输送带环形移动,实现切换不同的车厢用于用户停放车辆,用户能够直接将汽车停放到位于支撑架下部的车厢中,而无需额外增加搬运台车,同时,也节省了搬运台车运行所占用的面积,立体停车车库的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立体停车车库的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运行过程中,车厢能够根据车厢内的存储状态任一切换,使得空闲的车厢能够快速的移动到停车工位处,立体停车车库能够占用较小的面积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增加车厢的数量,缩小了占地面积,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立体停车车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立体停车车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立体停车车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停车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停车车库.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车库,立体停车车库,包括支撑架、两条环形输送带、多个车厢和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同步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通过导向轮竖向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条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多根吊杆,所述车厢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吊杆上。实现降低立体停车车库的制造成本,并缩小占地面积,方便用户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