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茶。
背景技术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儿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然而过度饮酒亦会造成疾病,从古到今丧生于酒病者难以计数。一旦酒醉,即发生急性酒精中毒后,西医的处理方法是:不要让病人随便走动,以防摔倒;用温开水给病人洗胃,有剧烈呕吐者则可不洗胃;而后让病人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病人要侧卧,头倒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如果病人昏迷,可注射强心剂,静脉注射百分之五十的葡萄糖溶液。对于较严重的心脏病患者,要密切注意其病情变化,加强护理。过量饮酒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们通过多种方法来解酒,如:用醋解酒、饮茶、购买解酒保肝类保健品,效果都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随意饮用,又具有较明显的保肝解酒,止呕、止渴、消除头晕头痛等症状的口感较好、价廉物美的解酒茶。
本发明所述的解酒茶是经过对原料的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粉碎、混料而制成,其中,原料是按下列重量百分含量所提供的:
葛根1~50 桑椹1~40 橄榄1~35 红糖1~45
本发明采用的葛根、桑椹、橄榄、红糖等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中草药。其中葛根,性干、辛、平,入脾、胃经,能生津止渴除烦,解酒。葛根在唐代已用来解酒毒,如《千金方》葛根捣碎给酒醉不醒者。宋代《本草衍义》一葛根取粉治酒醉者。葛根主“呕吐”(《神农本草经》),“开胃下食……止烦渴”(《药性论》),《本草拾遗》中葛根有就解酒毒的作用。故对酒醉者,有对症之功效。现代医学证明:葛根总黄酮具有对抗啤酒所致的中枢抑制作用。明显的提高实验小鼠对啤酒的耐受量,减少睡眠时间,降低小鼠体内乙醇含量。葛根汁能降低乙醇浓度及使乙醇所致的血液粘度异常恢复正常。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降低血压,有助于减轻头晕头痛地症状。桑椹性甘,寒。早在《本草纲目》中“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本草经疏》中有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在使用中效果更加。橄榄是植物橄榄的果实。性味甘涩酸,平。功能为清肺,利咽,解毒等作用。《开宝本草》中“主消酒”。在《本草经疏》:“橄榄,能升津液,酒后嚼之不渴,故主消酒,也能解毒。”临床证明:能够对抗乙醇,解酒毒。
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上述解酒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解酒茶的制备方法是按处方量将葛根、桑椹、橄榄加三倍量的水煎煮30~60分钟,煎煮温度在90~100℃之间,然后过滤,滤出物干燥,滤液浓缩后干燥,两种干燥后的混合物制成粗粉,制粉要求:物料全部过2号筛,能通过4号筛的不超过40%;红糖与粗粉混匀,干燥,干燥温度可选在60℃~70℃,之后灭菌,装袋,封口,包装、即得。
对本发明的产品进行检验:
1、感官检验:取样品倒入洁净的样品的杯中,置于明亮处,迎光观察其色泽、形态,然后嗅其气味。
色泽:棕色至深棕色;
形态:颗粒状;
滋气味:气香,味微酸、微甘,无异味。
2、理化检验:
(4)水分,按GB/T8304试验,水分%(m/m)≤7.0
(5)总灰分,按GB/T8306试验,灰分%(m/m)≤7.0
(6)水浸出物,按GB/T8305试验,水浸出物%(m/m)≥40.0
3、卫生检验
(1)砷,按GB/T5009.11试验,砷(以As计)mg/kg≤0.5
(2)铅,按GB/T5009.12试验,铅(以Pb计)mg/kg≤1.5
本发明经实验证实,在酒后30~180分钟内,可以使饮酒者血液乙醇较平时饮相同酒量时降低。
本发明临床应用统计:数十名男女在饮酒前服用,使酒量比原先增加1/3-1/2;38名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语言增多,颜面潮红,步态不稳,语无伦次,心率加快等症状的男女服用,以上症状明显改善。起效时间在20-60分钟之间,功效显著,未见明显副作川,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天然解洒茶。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于饮酒人群的特殊茶,可在饮酒前后同时饮用。
本发明的原料均为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中草药,故可作为普通茶饮用,无任何不良反应。
本发明组方广泛且严密,具有止吐、止渴、止头痛、利尿、保肝等作用,故解酒功能可与同类保健品比美,而且见效快。
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加工精细,价格低廉,口感色泽易被人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葛根40g、桑椹35g、橄榄20g、水285g一起煎煮30分钟,煎煮温度90℃~100℃之间,然后过滤,滤出物干燥,滤液浓缩干燥,两种干燥物混合后粉成粗粉,红糖与粗混匀,干燥,灭菌,装袋,封口,包装,每单件包装净含量在2g-4g。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组分配比:葛根35g、桑椹45g、橄榄20g、红糖25g。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组分配比:葛根40g、桑椹30g、橄榄25g、红糖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