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用喷嘴的尖端抗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注塑机的喷嘴,是关于注塑机用喷嘴的尖端抗磨装置,该装置加大在喷嘴前端部露出的尖端的强度,来减少尖端地磨损,同时使形成在喷嘴下端部的各个流道垂直地形成,当射出树脂时,能够不受树脂的阻力而顺滑地射出。
背景技术
如图9及图10所示,为了提高传热能力,注塑机用喷嘴一般由铜制成,在喷嘴10的前端部,以与金属型的出口相接触的方式形成圆锥形的尖锐部12,在该圆锥形部倾斜地形成有多个射出孔11。
但是,所述喷嘴由于喷嘴本身是由热导率高的铜制成,所以,树脂从喷嘴射出后脱离出口时,树脂不会固化,因此具有可以很美观地制造产品的优点,但是,因为铜制的喷嘴不够硬,所以在射出含有石粉等硬的物质的树脂的情况下,石粉通过射出力在接触铜制的喷嘴前端部的状态下射出,因此存在尖端容易磨损的缺点。
即,因为喷嘴全体由铜制成,存在传热能力高的优点,但是,因为铜的强度弱,通过射出压力,树脂及石粉在高压下接触而擦伤,从而存在容易磨损的缺点,由此缩短了喷嘴自身的寿命,从而废弃喷嘴,所以存在引起原材料的浪费和无需的费用的重大问题。
近年,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如图11及图12所示,由强度高的金属构成前端部12及中心部分,为了提高传热能力,用铜制的外皮14环绕喷嘴中间部的外侧面而构成喷嘴。
但是,因为上述喷嘴的前端部由金属制成,所以强度强,能够比以前的喷嘴延长寿命,但是由于围绕由金属制成的喷嘴的外部的铜没有达到设置在喷嘴前端部的圆锥形尖端,所以存在着尖端的前端部过热的缺点,从而产生冷却尖端的前端部的问题。
因此,产生树脂被射出后固化的现象而搭拉在尖端,而成了使制品的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
若更具体地说明,本想通过在金属制的喷嘴的外部覆盖铜制的外皮,使热传递变得更容易,来防止喷嘴内部的树脂的固化,但是,由于铜制外皮没有达到的部位,即与出口相接触的圆锥形的尖端部的传热能力不及,所以使形成在圆锥形部的流道被堵住,或者树脂射出后,树脂立刻固化并附着在喷嘴的前端部,所以,当产品分离时,喷嘴部的树脂伸得很长,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另外,所述以前的喷嘴是在圆锥型的倾斜部,以大概40度的角度形成倾斜的流道,所以,当树脂射出时,树脂须变更前进的角度而流入流道,因此存在受流动阻力的问题。
即,因为树脂在进入喷嘴的状态下,通过流道而变更前进方向,所以为了使树脂流动需要高的压力,因此存在着由于不能够顺滑地投入树脂而需要长的工作时间,而具有白白地浪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用喷嘴的尖端抗磨装置,其中,喷嘴本体由铜制成,在内部安装比喷嘴本体更硬的材质的金属固定棒,使固定棒的端部突出到喷嘴本体的外部,使硬的固定棒邻接出口,由此防止了喷嘴前端部的磨损,另外,使喷嘴本体一直位置到固定棒的端部,并通过加热固定棒的端部,来防止树脂固化。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机用喷嘴的尖端抗磨装置,其中,在铜制的注塑机用喷嘴中,在铜制的喷嘴本体的内部,纵向贯通地设置备有台阶部的连结孔,在连结孔的端部以一定的间隔(大概120°)设置多个支撑突起,在所述连结孔插设尖端本体,将圆筒形的连结部设置在尖端本体的一侧,在连结部的端部,与连结孔的支撑突起同样数目的突出部以一定角度在前端侧延长到中间部以上,起到使树脂沿着其突出部流动的导轨的作用,在尖端本体的前端部设置尖锐部。
所述的本发明,虽然喷嘴本体由铜构成,但是在内部连结比喷嘴本体更硬的金属制的固定棒,固定棒的端部使喷嘴本体突出到喷嘴本体的外部,所以构造简单、制作容易,通过使金属制的固定棒与出口接触,可防止射出含有坚硬物质的树脂时磨损喷嘴端部。另外,将传热能力优越的铜制的喷嘴本体一直位置到固定棒的端部,可使固定棒的端部迅速地被加热,从而可防止树脂固化现象。进一步地,使形成在喷嘴本体的流道垂直地形成,所以,即使是低压,树脂也能够顺滑地射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注塑机用喷嘴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注塑机用喷嘴的纵断面立体图。
图3是卸去本发明的尖端的喷嘴的纵断面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尖端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尖端本体的纵断面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喷嘴的要部断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尖端本体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喷嘴的断面图。
图9是以前的喷嘴的纵断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喷嘴的端面图。
图11是以前的其它喷嘴的纵断面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喷嘴的端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喷嘴本体
2 连结孔
3 支撑突起
4 尖端本体
5 连结部
6 突出部
7 尖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加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是在铜制的注塑机用喷嘴中,在铜制的喷嘴本体1的内部,纵向贯通地设置备有台阶部的连结孔2,在连结孔2的端部以一定间隔(大概120°)设置多个支撑突起3。
在所述连结孔2中插设比铜更硬的金属制的尖端本体4,在尖端本体4的一侧设置圆筒形的连结部5,在连结部的端部,与连结孔2的支撑突起3同样数目的突出部6以一定角度在前端侧延长到中间部以上,并起到使树脂沿着该突出部流动的导轨的作用,在尖端本体4的前端部设置尖锐部7。
这时,通过使设置在喷嘴本体1的内部前端的支撑突起3正确地位于形成在尖端本体4的前端的尖锐部7的上方,使热量容易向尖端本体4传达。
如下所述,详细说明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组合结构。
若在铜制的喷嘴本体1的内部插入金属制的尖端本体4进行连结,设置在尖端本体4的一侧的连结部5卡在形成于喷嘴本体1内侧的连结孔2的台阶部而被固定。
在这种状态下,在尖端本体4的外圆周面,旋转尖端本体4,使设置在喷嘴本体1的内侧前端部的支撑突起3和设置在尖端本体4的突出部6一致,从而进行固定。
这时,若使尖端本体4与形成在喷嘴本体1内部的连结孔2连结,则由于在尖端本体4的前端部以120°的间隔设置支撑突起而形成各个流道,所以树脂通过3个流道被射出。
与此不同,如图7及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是在喷嘴本体1的内部连结孔2的端部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支撑突起3,在尖端本体4的外圆周面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突出片。
另外,由于流道在喷嘴本体1的纵向直线状地形成,所以,当树脂射出时,没有妨碍树脂流动的部分。因此,树脂的流动不受阻力,即使是低压也能够使树脂在短时间内射出。另外,射出含有石粉的树脂时,由于流道直线状地形成,所以树脂撞到尖端本体的压力小从而磨损少,且由于尖端本体由金属制成,所以强度强,因此可使尖端的磨损变得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