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3219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7254.X

申请日:

2002.08.07

公开号:

CN1551798A

公开日:

2004.12.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01J 2/26申请日:20020807授权公告日:20080423终止日期:201608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26; B01J2/20

主分类号:

B01J2/26; B01J2/20

申请人:

桑特拉德有限公司;

发明人:

M·克莱因汉斯; D·海菲勒; S·吉尔克

地址:

瑞士卢塞恩

优先权:

2001.09.03 DE 10144257.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苏娟;蔡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所谓的滴粒成形带,它借助于一条环绕的有孔带使输送到带内侧上的粘滞物质成为滴状,其中这些滴粒随后在位于下面导引的带上硬化。在此所述有孔带设计为一条稳定的钢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流动粘滞物质形成粒料的装置,它具有一个供给所述 物质的容器(10),该容器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孔(12),该排出孔 通过一个在其旁边导引的有孔带(9)周期地打开并又关闭,因此所 述物质从小孔(14)中以滴状落到一个在下面导引的、尤其是设计 为冷却带的带(1)上并在那里硬化,其特征在于,使用一条对于成 滴具有足够厚度的钢带(9)作为有孔带;这条钢带围绕具有足够大 直径的回转滚筒(7,8)导引,以防止小孔(14)形成裂纹;并且 为钢带(9)在成滴位置前面至少间隔距离地配置一个加热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6) 设置在回转滚筒(7)的内部空间中,该回转滚筒在钢带下回行段 (9a)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成滴位置的前面。
3: 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孔是 一个垂直于钢带(9)移动方向延伸的、连续跨过带宽的槽形凹槽 (12),该凹槽通入到容器(10)的紧贴在钢带上的表面(13)处。
4: 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孔具 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且横向于钢带(9)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槽形凹槽 (12a至12d)的形式,所述凹槽都通入到容器(10)的紧贴在钢带 (9)上的表面(13)处。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凹槽 (12和12a至12d)分别是接口管(10)的一部分,该接口管与容 器(10)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管(10a) 的紧贴在钢带(9)上的表面(13)稍微凸起地拱起。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9)在预 应力下紧贴在接口管(10a)的凸起的表面(13)上。

说明书


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流动粘滞物质形成粒料的装置,它具有一个供以所述物质的容器,该容器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孔,该排出孔通过一个在其旁边导引的有孔带周期地打开并又关闭,因此所述物质从小孔中以滴状落到一个在下面导引的、尤其是设计为冷却带的带上并在那里硬化。

    由EP 0 134 944 B1已知这种形式的装置。在那里使用一个连续循环的由塑料制成的带作为孔带,以便在围绕小直径滚筒运行时具有足够的弹性并紧贴到容器的排出孔上。但是使用塑料带对于带导致相当严重的磨损。

    因此也已经提出建议(DE 43 32 953 C1),代替塑料带使用一条非常薄的穿孔钢带,它适合于代替塑料带而用于一种上述形式的装置。但是因为这样一种金属带没有足够的厚度,为了在成滴过程中提供必需的份额体积用以容纳要被成滴的物质,对于薄钢带在所有的穿孔上配置向着背离容器一侧突出的套,它们对带的回转不存在不利的影响,但是可以用于容纳份额体积。这种形式带的加工是相当费事的。但是与常用的塑料带一样,金属带同样存在缺陷:为了保证对要被成滴的物质进行必要的恒温处理必需在成滴位置地部位处配有相对费事的加热机构,以随时防止在这个位置上从小孔排出的材料提前硬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于上述形式的装置以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对带上的排滴孔进行恒温处理。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对于上述形式的装置这样进行改进:例如在带轧制时设置的钢带不仅具有用于成滴的必需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热存储能力;将一种具有对于成滴过程足够厚度的钢带作为孔带;这种钢带围绕足够大直径的回转滚筒导引,以避免在小孔上形成裂纹;对于钢带在成滴位置前面至少间隔距离地配置一个加热机构。尽管这个措施受到例如在使用厚度在1mm至4mm之间的钢带时必需使用数量级约为1000mm的回转滚筒的限制,如同在轧制钢带时所规定的那样,但是这样一种钢带的热容量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适用于上述形式的装置。还已指出,成滴过程能够以令人惊奇的方式利用不同粘滞度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实现,其中钢带的恒温处理能够分别与使用情况相协调。所使用的光滑钢带是简单的结构元件,它们非常耐磨损而且稳定并且也易于清洗。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法将加热机构设置在至少回转滚筒的内部空间中,该回转滚筒在钢带下回行段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成滴前面。这个大回转滚筒的内部空间为所有已知形式的加热机构毫无问题地提供空间,通过该加热机构可以对回转滚筒本身并通过它对于有孔钢带进行恒温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中,供以要被成滴的物质的容器的排出孔设计为一个横向于钢带移动方向延伸的、跨越钢带宽度连续的槽形凹槽,它通入到容器的紧贴在钢带上的表面处。这个槽形凹槽在钢带移动方向上可以设计得足够宽,以达到所期望的滴粒尺寸,该滴粒在相应的液滴硬化之后在位于下面的冷却带上形成所期望的颗粒。

    但是排出孔也可以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横向于钢带移动方向延伸的槽形凹槽的形式,所述凹槽都通入到容器的紧贴在钢带上的表面处。在此已示出,对于某些物质的成滴,这样一种实施方式是更有利的。在两种情况下,也就是在使用沿钢带移动方向上比较宽的槽形凹槽时,按照本发明的、相对较厚的钢带具有优点,尽管钢带固定地顶压容器的向外指向的表面,但是不顶进槽形凹槽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扩展结构中紧贴在钢带上的容器表面稍微凸起地拱起,由此能够使钢带在预应力下紧贴在容器的凸起表面上。

    借助于附图中的实施例示出本发明并在下面予以说明。附图示出:

    图1  一个按照本发明装置的简化侧视图,

    图2  通过图1中的配置于回转连续钢带的下回行段的容器的纵向截面放大图,

    图3  类似于图2的截面图,但是对应于容器的另一实施例。

    从图1可以看出,一条连续回转的钢带1,它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设计为一条冷却带,借助于两个只示出其中一个的回转辊2固定在一个设备机架3上。冷却钢带在箭头4的方向上回转。所示回转辊2具有约1000mm的直径D。

    所述设备机架3通过垂直的支架5向上延长地配有一个支架框6,在设备机架3上配有另外两个与回转辊2直径基本相同的回转辊7和8。它们用于导引和驱动另一连续的钢带9,该钢带几乎在其整个宽度上开孔,这一点只在图2和3中标明。

    有孔钢带9以其下回行段9a在一个容器10旁边经过,由于公知而没有详细示出的容器沿着箭头11的方向供以流动的粘滞物质,它们以在图2和3中还要描述的方式以滴状排出到冷却带1上。

    在借助于图2的第一实施例中可以看到的容器10同样或者与框架6或者与支撑5如此连接,使得该容器可以固定在一个确定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该容器垂直于下回行段9a的内表面延伸。在这个位置中容器的排出孔12紧贴在下回行段9a上,该回行段承受预应力并因此固定地且紧密地贴靠在这个排出孔上。

    一个加热机构,例如辐射加热器16或油加热器配置于至少滚筒7的大空腔,该加热机构在回转滚筒7的一个双层外壳中延伸。也可以设想其它可控的加热机构。重要的是,必需这样控制和调节加热机构:当围绕回转滚筒7导引的钢带9达到容器10的接口管(Mundstueck)10a时,使该钢带具有一定的温度。容器10和其接口管10a本身同样通过适当的加热机构这样进行恒温处理:使要成滴的物质保持一定的粘度。钢带9的温度适应于这个温度,以防止要被加工的物质的粘度和与此相关的成滴性在孔14中以不期望的方式变化。通过新的有孔钢带9能够非常好地实现这种恒温处理,因为可以充分利用钢带的热存储性。在滚筒7、当然也可以在滚筒8的大空腔中能够毫无问题地安置相应可控制的加热机构。

    在图2中可以看到,所述排出孔设计成一个沟槽形的凹槽,它设置在容器10的接口管10a中,该接口管是容器10的一部分。所述接口管10a基本上设计为由横向地跨过下回行段9a延伸的板条的形式,该板条的位于凹槽12两侧的翼缘13具有稍微凸起的外表面,该外表面顶压下回行段9a。钢带9在接口管10a上的紧贴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由此实现:两个回转辊7和8的间距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中改变,由此可以使下回行段9a以所期望的预应力紧贴在接口管10a上。

    如同由图2可以看到的那样,设置在钢带9上的开孔14先后进入凹槽12的部位中,在那里由于存在于凹槽中的物质的压力使材料顶进开孔14中,并且当凹槽12的宽度在分量V2的方向上移动时该材料越来越从开孔中挤出来向下顶压并以滴状15保留在带1上,在那里使粒滴硬化。因此凹槽12的宽度和带9的旋转速度有助于成滴,其中钢带9的厚度和开孔14的大小当然起着与要被成滴的物质的粘度相协调的作用。

    还必需确定,当要以上述方式实现成滴时,钢带9的转动速度V2要与冷却带1的转动速度V1相协调。

    图3示出接口管10a的一种变型,在这里在接口管10a中不存在一个连续的凹槽12,而是存在多个凹槽12a至12d,它们分别在整个带宽上延伸,但是无论如何在打孔的范围中延伸。可以毫无问题地设想,在这种情况下也实现所期望的成滴,其中对于这种情况钢带9和钢带1的转动速度也要保持相同。

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形成粒料的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所谓的滴粒成形带,它借助于一条环绕的有孔带使输送到带内侧上的粘滞物质成为滴状,其中这些滴粒随后在位于下面导引的带上硬化。在此所述有孔带设计为一条稳定的钢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