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3137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47768.8

申请日:

2014.11.14

公开号:

CN104378852A

公开日:

2015.02.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3/02申请日:20141114|||公开

IPC分类号:

H05B3/02; H05B3/40

主分类号:

H05B3/02

申请人:

常熟市林芝电热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明峰

地址:

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通林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属于电加热器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和盖,支架本体构成空腔,由分隔壁在空腔内分隔出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和PTC加热器配合腔,支架本体的右侧设PTC加热器插入口、左壁上延伸安装定位柱,特点:分隔壁的数量为一枚,其构成于空腔的右端,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的数量为一个,PTC加热器配合腔构成于分隔壁与支架本体前壁间;支架本体的右端端面上扩设散热片支承座;盖与支架本体配合且对散热片支承座腔的上部封闭,盖的左端构成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该分隔板探入空腔内。尺寸小;避免设计的盲目性;能对散热铝片起到良好的支承定位作用;装配快捷,保障电气安全;避免短路情形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PTC加热器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1)和一盖(2),支架本体(1)构成有一空腔(11),该空腔(11)朝向所述盖(2)的一侧构成为敞口,在空腔(11)内构成有分隔壁(111),藉由该分隔壁(111)而在空腔(11)内分隔出一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和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在支架本体(1)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腔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12),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左壁(17)上并且背对空腔(11)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13),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111)的数量为一枚,该分隔壁(111) 以并行于空腔(1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构成于空腔(11)的右端,所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位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后壁(14)之间,所述的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构成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之间,并且在该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底部沿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铝管嵌合凹槽(11121);在支架本体(1)的右端端面上扩设而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16),该散热片支承座(16)具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腔(161),该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和右侧构成为敞口,而在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铝管嵌合凹槽(11121)的位置构成有一深度和宽度均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同的铝管配合凹槽(162),该铝管配合凹槽(162)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通;所述的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插嵌配合并且同时对所述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封闭,在盖(2)的左端并且朝向所述空腔(11)的一侧垂直于盖(2)构成有一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该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在对应于空腔(11)的左端的位置探入到空腔(11)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左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搁置的半截搁板(1112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前壁(15)上并在与所述支架本体左壁(17)的前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151),而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后壁(14)上并且在与支架本体左壁(17)的后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14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背对所述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前定位凸缘(152),而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后壁(14)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同样背对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后定位凸缘(142),在所述盖(2)的前侧构成有一盖前定位折边(22),该盖前定位折边(22)与所述前定位凸缘(152)相配合,在盖(2)的后侧构成一盖后定位折边(23),该盖后定位折边(23)与所述后定位凸缘(142)相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盖前定位折边(22)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定位凸缘(15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前定位脚(221),该盖前定位脚(221)与所述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在盖后定位折边(23)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后定位凸缘(14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后定位脚(231),该盖后定位脚(231)与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所述前定位凸缘(152)与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嵌配,所述后定位凸缘(142)与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嵌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1)和盖(2)均由非导电材料模制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导电材料为塑料。

8.
  一种PTC加热器,包括铝管(3)、定位在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4)和容纳在铝管(3)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5),PTC发热芯(5)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3)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各结合有电极层(511)的PTC陶瓷热敏电阻(51)、第一引出电极(52)、第二引出电级(53)和电气绝缘薄膜(54),第一引出电极(52)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前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第二引出电极(53)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后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电气绝缘薄膜(54)整体地包覆在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外,将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与所述铝管(3)的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电气绝缘,其中:第一引出电极(52)的左端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而第二引出电极(53)的左端同样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31),所述铝管(3)的右端配设有一尾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3)的左端配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各构成有一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所述的散热铝片(4)在对应于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的位置定位在铝管(3)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管(3)的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上并且沿着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朝着所述铝管腔的方向凹陷的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该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U字形或W字形。

说明书

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加热器支架,并且还涉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前述的PTC加热器即为PTC发热器,PTC是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为: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由于PTC加热器具有启动速度快、温度控制性好、工作可靠性理想、节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制造各类电热器具如空调器、取暖器、干衣机、洗碗机、热水器、食品加工机、加热式地板清洁机等的电加热元件,甚至还作为诸如限流器、过滤保护器、过载保护器、消磁控制器、启动控制器之类的控制与保护装置的重要部件。其中,PTC加热器在作为家用电器的空调器上的应用较为普通,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2640002Y(PTC发热器套件)、CN2753090Y(组合式PTC器热装置)、CN2392334Y(PTC发热器)、CN201499328U(一种PTC发热器的导热铝管及PTC发热器)、CN2548060Y(空调机的PTC发热器及固定支架)、CN2512191Y(改进型PTC发热器及专用固定支架)、CN2181789Y(全封闭型表面不带电PTC发热器)、CN2917152Y(密封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器)、CN2349737Y(全封闭胶粘型表面不带电PTC发热器件)、CN2917158Y(PTC加热器之定装结构)和CN202998521U(PTC加热器),等等。
以应用于空调器的PTC加热器为例,普遍通过PTC加热器支架安装于室内机中,具体而言,PTC加热器需借助于固定在其一端的PTC加热器支架和固定在其另一端的尾座(尾座也称支撑座)以悬挂方式并且在与室内机的蒸发器相配合的状态下实现安装。如业界所知,由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空间十分有限,供安装PTC加热器以外的冗余空间余量微乎其微,甚至要求PTC加热器在保障应有的加热功率的前提下使体积尽可能缩小,因而如何在不失电气绝缘性能、安装方便并且同时满足得以容纳PTC加热器的熔断器、温度控制器、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的端部以及相应的电源连接线路的前提下有效地缩小PTC加热器支架的体积始终是业界关注的技术问题,因为,如果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有失合理并且休积相对庞大,那么势必会对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空间产生干涉影响,即,迫使室内机的安装空间增大,最终导致室内机体积的增大。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PTC加热器支架的技术信息,如CN2402093Y推荐有“加热器固定支座”,该专利方案在固定支座(即PTC加热器支架)上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配合的内凹矩形型腔、用于将固定支座固定的固定孔(一对)和分别用于设置温度控制及熔断器的温控器安装位及熔断路安装位(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3页第13至24行),该专利虽然具有其说明书第2页第1至2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在固定支座的一侧延伸有供开设固定孔(一对)的延伸板,因而致使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安装麻烦。
图2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图,这种结构的PTC加热器支架在空调器生产厂商生产的空调器中有所应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前述CN2402093Y异曲同功之效,包括一支架本体1和一盖2,支架本体1构成有一空腔11,该空腔11朝向所述盖2的一侧形成敞口,在空腔11内并且位于空腔11的一端构成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分隔壁111,藉由该对分隔壁111而分隔出一对用于容纳电气保护元件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并且使一对分隔壁1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用于供PTC加热器的铝管连同引出电极的电极端部探入的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在支架本体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12,藉由该PTC加热器插入口12供PTC加热器的铝管连杆同引出电极的电极端部探入到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内,在支架本体1的另一侧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13,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敞口的位置采用由图2所示的螺钉与构成于空腔11内的并且位于空腔11的另一端的螺钉固定柱固定。在所用状态下,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通常简称温控器)被容纳于一对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中的其中一个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内,而同样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熔断器被容纳在一对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中的另一个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内。
上述由图2所示结构的PTC加热器支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需要在空腔11内构成两枚用于构建一对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分隔壁111,因而致使支架本体1的体积变大并且使结构趋于复杂;其二,由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位于一对分隔壁111之间,因而一对分隔壁111还隐含有对PTC加热器的铝管挟持的作用,于是支架本体1的至少一个壁体出现了闭置现象,同时,由于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以及熔断器的体积通常较小,如果将两者同设一个腔体内,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空间仍绰绰有余而不会产生足襟见肘情形,因而为该两个部件分别配备容纳腔具有结构设计上的盲目性;其三,由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以及PTC加热器插入孔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不足以对PTC加热器的铝管起到令人期望的定位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即在完成PTC加热器的装配后会出现晃摆之虞;其四,由于支架本体1朝向PTC加热器插入孔12的一端端面表现为一平面,因而对结合在铝管两侧的散热铝片不具有定位作用,影响PTC加热器与支架本体1之间的稳定配合效果;其五,由于盖2需要通过螺钉与构成于空腔11内的螺钉固定柱固定,因而安装较为麻烦,例如需要借助于工具(改锥)安装,既影响安装效率又增加工人的操作强度,并且盖2与支架本体1的安装效果还受工人的责任性、经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尤其,使用螺钉将盖2与支架本体1固定存在电气安全之虞,因为螺钉属于导电部件。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空腔内的结构而藉以整体缩小支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将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以及熔断器集合于一起而藉以避免传统结构设计的盲目性、有益于体现对PTC加热器的结构体系的铝管的定位效果而藉以避免晃摆、有便于对PTC加热器的结构体系的散热铝片定位而藉以体现优异的稳定性和有善于使盖与支架本体在无需借助于工具的前提下快捷装配并且能够保障电气绝缘而藉以体现安全性的PTC加热器支架。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PTC加热器,该PTC加热器能使PTC加热器支架的技术效果得以全面体现。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TC加热器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和一盖,支架本体构成有一空腔,该空腔朝向所述盖的一侧构成为敞口,在空腔内构成有分隔壁,藉由该分隔壁而在空腔内分隔出一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和一PTC加热器配合腔,在支架本体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的腔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在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左壁上并且背对空腔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盖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固定,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的数量为一枚,该分隔壁以并行于空腔的长度方向的状态构成于空腔的右端,所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位于分隔壁与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后壁之间,所述的PTC加热器配合腔构成于分隔壁与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前壁之间,并且在该PTC加热器配合腔的底部沿着PTC加热器配合腔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铝管嵌合凹槽;在支架本体的右端端面上扩设而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该散热片支承座具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腔,该散热片支承座腔的上部和右侧构成为敞口,而在散热片支承座腔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铝管嵌合凹槽的位置构成有一深度和宽度均与铝管嵌合凹槽相同的铝管配合凹槽,该铝管配合凹槽与铝管嵌合凹槽相通;所述的盖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插嵌配合并且同时对所述散热片支承座腔的上部封闭,在盖的左端并且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垂直于盖构成有一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该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在对应于空腔的左端的位置探入到空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PTC加热器配合腔的左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搁置的半截搁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前壁上并在与所述支架本体左壁的前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而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后壁上并且在与支架本体左壁的后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前壁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背对所述空腔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前定位凸缘,而在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后壁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同样背对空腔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后定位凸缘,在所述盖的前侧构成有一盖前定位折边,该盖前定位折边与所述前定位凸缘相配合,在盖的后侧构成一盖后定位折边,该盖后定位折边与所述后定位凸缘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盖前定位折边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定位凸缘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前定位脚,该盖前定位脚与所述盖之间的空间构成前定位凸缘嵌槽,在盖后定位折边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后定位凸缘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后定位脚,该盖后定位脚与盖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后定位凸缘嵌槽,所述前定位凸缘与前定位凸缘嵌槽嵌配,所述后定位凸缘与后定位凸缘嵌槽嵌配。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本体和盖均由非导电材料模制构成。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非导电材料为塑料。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TC加热器,包括铝管、定位在铝管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和容纳在铝管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PTC发热芯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第一引出电极、第二引出电级和电气绝缘薄膜,第一引出电极与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前侧表面的电极层电气接触,第二引出电极与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后侧表面的电极层电气接触,电气绝缘薄膜整体地包覆在第一引出电极以及第二引出电极外,将第一引出电极以及第二引出电极与所述铝管的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电气绝缘,其中:第一引出电极的左端探出铝管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而第二引出电极的左端同样探出铝管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所述铝管的右端配设有一尾座,特点是:所述铝管的左端配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铝管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各构成有一散热铝片定位凹腔,所述的散热铝片在对应于散热铝片定位凹腔的位置定位在铝管上。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铝管的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上并且沿着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朝着所述铝管腔的方向凹陷的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该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U字形或W字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长处:其一,由于将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的数量设计为一个,因而可以显著缩小支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其二,由于在实际的使用中可将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以及熔断器同设于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内,因而避免了传统结构设计的盲目性;其三,由于在PTC加热器配合腔的底部构成有铝管嵌合槽,因而当PTC加热器的铝管置于PTC加热器配合腔内时能与铝管嵌合槽嵌配而体现良好的定位效果,避免晃摆;其四,由于在支架本体的右端端面上扩设有一散热片支承座,因而能对PTC加热器的散热铝片起到良好的支承定位作用;其五,由于将盖与支架本体插嵌配合,因而不仅装配快捷,装配效果好,而且由于无需使用金属紧固件而得以保障电气安全;其六,由于在盖朝向空腔的一侧延伸有引出电级绝缘分隔板,因而能使PTC加热器的两个引出电极接线端部有效分隔,避免短路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在图1中给出了属于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体系的一支架本体1和一盖2,支架本体1构成有一空腔11,该空腔11朝向盖2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朝向上的一侧构成为敞口,在空腔11内构成有分隔壁111,藉由该分隔壁111而在空腔11内分隔出一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和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在支架本体1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腔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12,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左壁17上并且背对空腔11的一侧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13,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前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固定。
继续见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分隔壁111的数量仅为一枚(即一个),该分隔壁111 以并行于空腔1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构成于空腔11的右端。前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数量仅为一个,并且位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所后壁14之间,前述的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构成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之间,并且在该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底部沿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铝管嵌合凹槽11121;在支架本体1的右端端面上扩设而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16,该散热片支承座16具有(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腔161,该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和右侧均构成为敞口,而在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铝管嵌合凹槽11121的位置构成有一深度和宽度均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同的铝管配合凹槽162,该铝管配合凹槽162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通;前述的盖2在对应于支架本体1的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插嵌配合并且同时对前述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封闭,在盖2的左端并且朝向前述空腔11的一侧垂直于盖2构成有一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该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在对应于空腔11的左端的位置探入到空腔11内。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由于分隔壁111仅为一枚,并且将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位置设计在了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之间,因而使支架本体前壁15参与对PTC加热器的定位,即协同分隔壁111对置入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内的PTC加热器的铝管3(下面还要详述)挟持。
由图1所示,在前述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左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搁置的半截搁板11122,在支架本体前壁15上并在与前述支架本体左壁17的前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151,而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后壁14上并且在与支架本体左壁17的后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141。
在前述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背对前述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前定位凸缘152,而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后壁14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同样背对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后定位凸缘142,在前述盖2的前侧构成有一盖前定位折边22,该盖前定位折边22与前述前定位凸缘152相配合,在盖2的后侧构成一盖后定位折边23,该盖后定位折边23与所述后定位凸缘142相配合,具体是:在盖前定位折边22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定位凸缘15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前定位脚221,该盖前定位脚221与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在盖后定位折边23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后定位凸缘14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后定位脚231,该盖后定位脚231与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前定位凸缘152与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嵌配,而后定位凸缘142与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嵌配。这种结构设计能使盖2与支架本体1快捷装配,并且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使用螺钉,因而不仅可以避免装配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而且避免了因使用螺钉而造成电气绝缘安全的问题。
优选地,前述的支架本体1和盖2均由非导电材料模制构成,非导电材料为塑料。
请依然见图1,给出了属于PTC加热器的结构体系的铝管3、定位在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4和容纳在铝管3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5,PTC发热芯5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3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各结合有电极层511的PTC陶瓷热敏电阻51、第一引出电极52、第二引出电级53和电气绝缘薄膜54,第一引出电极52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前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第二引出电极53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后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电气绝缘薄膜54整体地包覆在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外,藉由该电气绝缘薄膜54而将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与铝管3的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电气绝缘,其中:第一引出电极52的左端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而第二引出电极53的左端同样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31。
由图1所示,在铝管3的右端配设有一尾座6,该尾座6构成有铝管插腔61和散热铝片定位腔62,铝管3的右端插入铝管插腔61内,而散热铝片4的右端插入散热铝片定位腔62内,在尾座6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开设一尾座螺孔63,在尾座螺孔63上配设一限定螺钉631,藉由该限定螺钉631在对应于尾座螺孔63的位置旋及于散热铝片4,使尾座6可靠地与散热铝片4定位,避免尾座6从铝管3的右端挣脱(滑脱),进而,在尾座6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的连接螺钉孔64。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前述结构体系的PTC发热器的铝管3的左端配设有在上面已详细说明的PTC加热器支架。
优选地,在前述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各构成有一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前述的散热铝片4在对应于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的位置定位在铝管3上。在前述铝管3的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上并且沿着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朝着所述铝管腔的方向凹陷的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在本实施例中,该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但是也可以是U字形或W字形。
应用例:
申请人结合图1描述PTC加热器支架与PTC加热器的配合,将PTC加热器的铝管3的左端经前述PTC加热器插入口12插入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铝管3的左端的下部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以及铝管配合凹槽162嵌合,前述的第一引出电极52构成有一凹腔522,第二引出电极53也同样构成有一与凹腔522相同的凹腔,凹腔52与前述的半截搁板11122相配合,第一引出电极52的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的第二引出电极端部531对应于半截搁板11122的左侧,也就是说第一、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531均位于空腔11的左端。前述的散热铝片4的左端与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相配合。在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上连接第一电源线5211的一端,而第一电源线5211的另一端途经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151与空调器的控制器连接;在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31上连接第二电源线5311的一端,在该第二电源线5311的线路上分别连接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熔断器7和温度控制器8(温度控制器8为温度传感器),并且该熔断器7和温度控制器8以叠置状态设置于前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内,第二电源线5311的另一端途经前述的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141与空调器的控制器连接。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熔断器7和温度控制器8也可连接于第一电源线5211上。当盖2与支架本体1插嵌配合后,构成于盖2上的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恰好对应于第一、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531之间,起到绝缘隔离作用。此外,第一、第二电源线5211、5311的一端的冗余部分可存储于空腔11的左端。由图1所示的安装定位柱13以及尾座6上的一对连接螺钉孔64使支架本体1连同PTC加热器安装于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即与室内机的蒸发器相配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647768822申请日20141114H05B3/02200601H05B3/40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林芝电热器件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通林路88号72发明人黄明峰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57摘要一种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属于电加热器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和盖,支架本体构成空腔,由分隔壁在空腔内分隔出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和PTC加热器配合腔,支架本体的右侧设PTC加。

2、热器插入口、左壁上延伸安装定位柱,特点分隔壁的数量为一枚,其构成于空腔的右端,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的数量为一个,PTC加热器配合腔构成于分隔壁与支架本体前壁间;支架本体的右端端面上扩设散热片支承座;盖与支架本体配合且对散热片支承座腔的上部封闭,盖的左端构成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该分隔板探入空腔内。尺寸小;避免设计的盲目性;能对散热铝片起到良好的支承定位作用;装配快捷,保障电气安全;避免短路情形发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78852A43申请公布日20150225CN104378852A1/2页21一种。

3、PTC加热器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1和一盖2,支架本体1构成有一空腔11,该空腔11朝向所述盖2的一侧构成为敞口,在空腔11内构成有分隔壁111,藉由该分隔壁111而在空腔11内分隔出一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和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在支架本体1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腔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12,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左壁17上并且背对空腔11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13,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111的数量为一枚,该分隔壁111以并行于空腔1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

4、构成于空腔11的右端,所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位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后壁14之间,所述的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构成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之间,并且在该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底部沿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铝管嵌合凹槽11121;在支架本体1的右端端面上扩设而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16,该散热片支承座16具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腔161,该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和右侧构成为敞口,而在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铝管嵌合凹槽11121的位置构成有一深度和宽度均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同的铝管配。

5、合凹槽162,该铝管配合凹槽162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通;所述的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插嵌配合并且同时对所述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封闭,在盖2的左端并且朝向所述空腔11的一侧垂直于盖2构成有一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该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在对应于空腔11的左端的位置探入到空腔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左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搁置的半截搁板111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前壁15上并在与所述支架本体左壁17的前侧面的交。

6、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151,而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后壁14上并且在与支架本体左壁17的后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1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背对所述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前定位凸缘152,而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后壁14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同样背对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后定位凸缘142,在所述盖2的前侧构成有一盖前定位折边22,该盖前定位折边22与所述前定位凸缘152相配合,在盖2的后侧构成一盖后定位折边23,该盖后定位折边23与所述后定位凸缘142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7、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盖前定位折边22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定位凸缘15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前定位脚221,该盖前定位脚221与所述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在盖后定位折边23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后定位凸缘14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后定位脚231,该盖后定位脚231与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所述前定位凸缘152与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嵌配,所述后定位凸缘142与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嵌配。权利要求书CN104378852A2/2页3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1和盖2均由非导电材料模制构。

8、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导电材料为塑料。8一种PTC加热器,包括铝管3、定位在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4和容纳在铝管3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5,PTC发热芯5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3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各结合有电极层511的PTC陶瓷热敏电阻51、第一引出电极52、第二引出电级53和电气绝缘薄膜54,第一引出电极52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前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第二引出电极53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后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电气绝缘薄膜54整体地包覆在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

9、第二引出电极53外,将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与所述铝管3的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电气绝缘,其中第一引出电极52的左端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而第二引出电极53的左端同样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31,所述铝管3的右端配设有一尾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3的左端配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各构成有一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所述的散热铝片4在对应于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的位置定位在铝管3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10、在所述铝管3的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上并且沿着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朝着所述铝管腔的方向凹陷的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该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U字形或W字形。权利要求书CN104378852A1/7页4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加热器支架,并且还涉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背景技术0002前述的PTC加热器即为PTC发热器,PTC是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为POSITIVETEMPERATURECOEFCIENT)。由于PTC加热器具有启动速度快、。

11、温度控制性好、工作可靠性理想、节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制造各类电热器具如空调器、取暖器、干衣机、洗碗机、热水器、食品加工机、加热式地板清洁机等的电加热元件,甚至还作为诸如限流器、过滤保护器、过载保护器、消磁控制器、启动控制器之类的控制与保护装置的重要部件。其中,PTC加热器在作为家用电器的空调器上的应用较为普通,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2640002Y(PTC发热器套件)、CN2753090Y(组合式PTC器热装置)、CN2392334Y(PTC发热器)、CN201499328U(一种PTC发热器的导热铝管及PTC发热器)、CN2548060Y(空调机的PTC发。

12、热器及固定支架)、CN2512191Y(改进型PTC发热器及专用固定支架)、CN2181789Y(全封闭型表面不带电PTC发热器)、CN2917152Y(密封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器)、CN2349737Y(全封闭胶粘型表面不带电PTC发热器件)、CN2917158Y(PTC加热器之定装结构)和CN202998521U(PTC加热器),等等。0003以应用于空调器的PTC加热器为例,普遍通过PTC加热器支架安装于室内机中,具体而言,PTC加热器需借助于固定在其一端的PTC加热器支架和固定在其另一端的尾座(尾座也称支撑座)以悬挂方式并且在与室内机的蒸发器相配合的状态下实现安装。如业界所知,由于。

13、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空间十分有限,供安装PTC加热器以外的冗余空间余量微乎其微,甚至要求PTC加热器在保障应有的加热功率的前提下使体积尽可能缩小,因而如何在不失电气绝缘性能、安装方便并且同时满足得以容纳PTC加热器的熔断器、温度控制器、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的端部以及相应的电源连接线路的前提下有效地缩小PTC加热器支架的体积始终是业界关注的技术问题,因为,如果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有失合理并且休积相对庞大,那么势必会对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空间产生干涉影响,即,迫使室内机的安装空间增大,最终导致室内机体积的增大。0004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PTC加热器支架的技术信息,如CN2402093Y推。

14、荐有“加热器固定支座”,该专利方案在固定支座(即PTC加热器支架)上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配合的内凹矩形型腔、用于将固定支座固定的固定孔(一对)和分别用于设置温度控制及熔断器的温控器安装位及熔断路安装位(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3页第13至24行),该专利虽然具有其说明书第2页第1至2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在固定支座的一侧延伸有供开设固定孔(一对)的延伸板,因而致使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安装麻烦。0005图2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图,这种结构的PTC加热器支架在空调器生产厂商生产的空调器中有所应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前述CN2402093Y异曲同功之效,包括一支架本。

15、体1和一盖2,支架本体1构成有一空腔11,该空腔11朝向说明书CN104378852A2/7页5所述盖2的一侧形成敞口,在空腔11内并且位于空腔11的一端构成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分隔壁111,藉由该对分隔壁111而分隔出一对用于容纳电气保护元件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并且使一对分隔壁1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用于供PTC加热器的铝管连同引出电极的电极端部探入的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在支架本体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12,藉由该PTC加热器插入口12供PTC加热器的铝管连杆同引出电极的电极端部探入到PTC。

16、加热器配合腔1112内,在支架本体1的另一侧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13,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敞口的位置采用由图2所示的螺钉与构成于空腔11内的并且位于空腔11的另一端的螺钉固定柱固定。在所用状态下,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通常简称温控器)被容纳于一对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中的其中一个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内,而同样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熔断器被容纳在一对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中的另一个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内。0006上述由图2所示结构的PTC加热器支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需要在空腔11内构成两枚用于构建一对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分隔壁111,因而。

17、致使支架本体1的体积变大并且使结构趋于复杂;其二,由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位于一对分隔壁111之间,因而一对分隔壁111还隐含有对PTC加热器的铝管挟持的作用,于是支架本体1的至少一个壁体出现了闭置现象,同时,由于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以及熔断器的体积通常较小,如果将两者同设一个腔体内,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空间仍绰绰有余而不会产生足襟见肘情形,因而为该两个部件分别配备容纳腔具有结构设计上的盲目性;其三,由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以及PTC加热器插入孔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不足以对PTC加热器的铝管起到令人期望的定位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即在完成PTC加热器的装配后会出现晃摆之。

18、虞;其四,由于支架本体1朝向PTC加热器插入孔12的一端端面表现为一平面,因而对结合在铝管两侧的散热铝片不具有定位作用,影响PTC加热器与支架本体1之间的稳定配合效果;其五,由于盖2需要通过螺钉与构成于空腔11内的螺钉固定柱固定,因而安装较为麻烦,例如需要借助于工具(改锥)安装,既影响安装效率又增加工人的操作强度,并且盖2与支架本体1的安装效果还受工人的责任性、经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尤其,使用螺钉将盖2与支架本体1固定存在电气安全之虞,因为螺钉属于导电部件。0007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

19、于简化空腔内的结构而藉以整体缩小支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将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以及熔断器集合于一起而藉以避免传统结构设计的盲目性、有益于体现对PTC加热器的结构体系的铝管的定位效果而藉以避免晃摆、有便于对PTC加热器的结构体系的散热铝片定位而藉以体现优异的稳定性和有善于使盖与支架本体在无需借助于工具的前提下快捷装配并且能够保障电气绝缘而藉以体现安全性的PTC加热器支架。0009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PTC加热器,该PTC加热器能使PTC加热器支架说明书CN104378852A3/7页6的技术效果得以全面体现。0010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

20、TC加热器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和一盖,支架本体构成有一空腔,该空腔朝向所述盖的一侧构成为敞口,在空腔内构成有分隔壁,藉由该分隔壁而在空腔内分隔出一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和一PTC加热器配合腔,在支架本体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的腔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在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左壁上并且背对空腔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盖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固定,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的数量为一枚,该分隔壁以并行于空腔的长度方向的状态构成于空腔的右端,所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位于分隔壁与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后壁之间,所述的PTC加。

21、热器配合腔构成于分隔壁与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前壁之间,并且在该PTC加热器配合腔的底部沿着PTC加热器配合腔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铝管嵌合凹槽;在支架本体的右端端面上扩设而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该散热片支承座具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腔,该散热片支承座腔的上部和右侧构成为敞口,而在散热片支承座腔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铝管嵌合凹槽的位置构成有一深度和宽度均与铝管嵌合凹槽相同的铝管配合凹槽,该铝管配合凹槽与铝管嵌合凹槽相通;所述的盖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插嵌配合并且同时对所述散热片支承座腔的上部封闭,在盖的左端并且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垂直于盖构成有一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该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

22、在对应于空腔的左端的位置探入到空腔内。001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PTC加热器配合腔的左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搁置的半截搁板。001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前壁上并在与所述支架本体左壁的前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而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后壁上并且在与支架本体左壁的后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0013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前壁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背对所述空腔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前定位凸缘,而在支架本体的支架本体后壁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同样背对空腔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后定位凸。

23、缘,在所述盖的前侧构成有一盖前定位折边,该盖前定位折边与所述前定位凸缘相配合,在盖的后侧构成一盖后定位折边,该盖后定位折边与所述后定位凸缘相配合。0014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盖前定位折边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定位凸缘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前定位脚,该盖前定位脚与所述盖之间的空间构成前定位凸缘嵌槽,在盖后定位折边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后定位凸缘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后定位脚,该盖后定位脚与盖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后定位凸缘嵌槽,所述前定位凸缘与前定位凸缘嵌槽嵌配,所述后定位凸缘与后定位凸缘嵌槽嵌配。0015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本体和盖均由非导电材料模制。

24、构成。0016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非导电材料为塑料。0017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TC加热器,包括铝管、定位在铝管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和容纳在铝管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PTC发热芯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说明书CN104378852A4/7页7列的并且在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第一引出电极、第二引出电级和电气绝缘薄膜,第一引出电极与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前侧表面的电极层电气接触,第二引出电极与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后侧表面的电极层电气接触,电气绝缘薄膜整体地包覆。

25、在第一引出电极以及第二引出电极外,将第一引出电极以及第二引出电极与所述铝管的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电气绝缘,其中第一引出电极的左端探出铝管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而第二引出电极的左端同样探出铝管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所述铝管的右端配设有一尾座,特点是所述铝管的左端配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支架。0018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铝管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各构成有一散热铝片定位凹腔,所述的散热铝片在对应于散热铝片定位凹腔的位置定位在铝管上。0019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铝管的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上并且沿着铝管上壁和铝管下。

26、壁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朝着所述铝管腔的方向凹陷的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该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U字形或W字形。0020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长处其一,由于将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的数量设计为一个,因而可以显著缩小支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其二,由于在实际的使用中可将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温度控制器以及熔断器同设于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内,因而避免了传统结构设计的盲目性;其三,由于在PTC加热器配合腔的底部构成有铝管嵌合槽,因而当PTC加热器的铝管置于PTC加热器配合腔内时能与铝管嵌合槽嵌配而体现良好的定位效果,避免晃摆;其四,由于在支架本体的右端端面上扩。

27、设有一散热片支承座,因而能对PTC加热器的散热铝片起到良好的支承定位作用;其五,由于将盖与支架本体插嵌配合,因而不仅装配快捷,装配效果好,而且由于无需使用金属紧固件而得以保障电气安全;其六,由于在盖朝向空腔的一侧延伸有引出电级绝缘分隔板,因而能使PTC加热器的两个引出电极接线端部有效分隔,避免短路情形发生。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0022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

28、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0025实施例说明书CN104378852A5/7页8请参见图1,在图1中给出了属于PTC加热器支架的结构体系的一支架本体1和一盖2,支架本体1构成有一空腔11,该空腔11朝向盖2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朝向上的一侧构成为敞口,在空腔11内构成有分隔壁111,藉由该分隔壁111而在空腔11内分隔出一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

29、1111和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在支架本体1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腔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相通的PTC加热器插入口12,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左壁17上并且背对空腔11的一侧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安装定位柱13,盖2在对应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前述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固定。0026继续见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分隔壁111的数量仅为一枚(即一个),该分隔壁111以并行于空腔1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构成于空腔11的右端。前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的数量仅为一个,并且位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所后壁14之间,前述的PT。

30、C加热器配合腔1112构成于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之间,并且在该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底部沿着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铝管嵌合凹槽11121;在支架本体1的右端端面上扩设而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16,该散热片支承座16具有(构成有)一散热片支承座腔161,该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和右侧均构成为敞口,而在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铝管嵌合凹槽11121的位置构成有一深度和宽度均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同的铝管配合凹槽162,该铝管配合凹槽162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相通;前述的盖2在对应于支架本体1的敞口的位置与支架本体1插嵌配。

31、合并且同时对前述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的上部封闭,在盖2的左端并且朝向前述空腔11的一侧垂直于盖2构成有一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该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在对应于空腔11的左端的位置探入到空腔11内。0027通过上述说明可知,由于分隔壁111仅为一枚,并且将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位置设计在了分隔壁111与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之间,因而使支架本体前壁15参与对PTC加热器的定位,即协同分隔壁111对置入于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内的PTC加热器的铝管3(下面还要详述)挟持。0028由图1所示,在前述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的左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供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搁置的半。

32、截搁板11122,在支架本体前壁15上并在与前述支架本体左壁17的前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151,而在所述的支架本体后壁14上并且在与支架本体左壁17的后侧面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电源线引出缺口141。0029在前述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前壁15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背对前述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前定位凸缘152,而在支架本体1的支架本体后壁14的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并且同样背对空腔11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后定位凸缘142,在前述盖2的前侧构成有一盖前定位折边22,该盖前定位折边22与前述前定位凸缘152相配合,在盖2的后侧构成一盖后定位折边23,该盖后定位折边23与所述后定位凸缘1。

33、42相配合,具体是在盖前定位折边22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定位凸缘15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前定位脚221,该盖前定位脚221与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在盖后定位折边23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后定位凸缘14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盖后定位脚231,该盖后定位脚231与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前定位凸缘152与前定位凸缘嵌槽2211嵌配,而后定位凸缘142与后定位凸缘嵌槽2311嵌配。这种结构设计能使盖2与支架本体1快捷装配,并且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使用螺钉,因而不仅可以避免装配效果受人为因素说明书CN104378852A6/7页9影响,而且避免了因使用螺钉。

34、而造成电气绝缘安全的问题。0030优选地,前述的支架本体1和盖2均由非导电材料模制构成,非导电材料为塑料。0031请依然见图1,给出了属于PTC加热器的结构体系的铝管3、定位在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4和容纳在铝管3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5,PTC发热芯5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3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各结合有电极层511的PTC陶瓷热敏电阻51、第一引出电极52、第二引出电级53和电气绝缘薄膜54,第一引出电极52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前侧表面的电极层511电气接触,第二引出电极53与PTC陶瓷热敏电阻51的后侧表面的电极层51。

35、1电气接触,电气绝缘薄膜54整体地包覆在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外,藉由该电气绝缘薄膜54而将第一引出电极52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与铝管3的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电气绝缘,其中第一引出电极52的左端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而第二引出电极53的左端同样探出铝管3的铝管腔并且构成为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31。0032由图1所示,在铝管3的右端配设有一尾座6,该尾座6构成有铝管插腔61和散热铝片定位腔62,铝管3的右端插入铝管插腔61内,而散热铝片4的右端插入散热铝片定位腔62内,在尾座6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开设一尾座螺孔63,在尾座螺孔63上配设一限定螺钉6。

36、31,藉由该限定螺钉631在对应于尾座螺孔63的位置旋及于散热铝片4,使尾座6可靠地与散热铝片4定位,避免尾座6从铝管3的右端挣脱(滑脱),进而,在尾座6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的连接螺钉孔64。0033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前述结构体系的PTC发热器的铝管3的左端配设有在上面已详细说明的PTC加热器支架。0034优选地,在前述铝管3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外壁上各构成有一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前述的散热铝片4在对应于散热铝片定位凹腔31的位置定位在铝管3上。在前述铝管3的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上并且沿着铝管上壁和铝管下壁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朝着所述铝管腔的方向凹陷的PTC陶瓷。

37、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在本实施例中,该PTC陶瓷热敏电阻限定凹槽32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但是也可以是U字形或W字形。0035应用例申请人结合图1描述PTC加热器支架与PTC加热器的配合,将PTC加热器的铝管3的左端经前述PTC加热器插入口12插入PTC加热器配合腔1112,铝管3的左端的下部与铝管嵌合凹槽11121以及铝管配合凹槽162嵌合,前述的第一引出电极52构成有一凹腔522,第二引出电极53也同样构成有一与凹腔522相同的凹腔,凹腔52与前述的半截搁板11122相配合,第一引出电极52的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以及第二引出电极53的第二引出电极端部531对应于半截搁板11122的左。

38、侧,也就是说第一、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531均位于空腔11的左端。前述的散热铝片4的左端与散热片支承座腔161相配合。在第一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上连接第一电源线5211的一端,而第一电源线5211的另一端途经第一电源线引出缺口151与空调器的控制器连接;在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31上连接第二电源线5311的一端,在该第二电源线5311的线路上分别连接作为电气保护元件的熔断器7和温度控制器8(温度控制器8为温度传感器),并且该熔断器7和温度控制器8以叠置状态设置于前述的电气保护元件容纳腔1111内,第二电源线5311的另一端途经前述的说明书CN104378852A7/7页10第二电源线。

39、引出缺口141与空调器的控制器连接。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熔断器7和温度控制器8也可连接于第一电源线5211上。当盖2与支架本体1插嵌配合后,构成于盖2上的引出电极绝缘分隔板21恰好对应于第一、第二引出电极接线端部521、531之间,起到绝缘隔离作用。此外,第一、第二电源线5211、5311的一端的冗余部分可存储于空腔11的左端。由图1所示的安装定位柱13以及尾座6上的一对连接螺钉孔64使支架本体1连同PTC加热器安装于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即与室内机的蒸发器相配合。003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说明书CN104378852A101/2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78852A112/2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4378852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