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310040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395277.0

申请日:

2011.10.17

公开号:

CN202370489U

公开日:

2012.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3/00

主分类号:

E21B43/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明人:

贾长贵; 吴晗; 李奎为; 吴晓东; 薛承瑾; 方越; 卫然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代理人:

刘明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属于石油生产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套管、平行油管、气举阀、上封隔器、下部油层封隔器、安全阀、旁通滑套、密封管、底部油管和筛管。本实用新型用于同时开采存在层间干扰现象的多油层,伴生气较多的油井,由短油管开采上部油层,长油管开采下部油层,能够显著提高油井产量,实现分层开采,自喷期结束后采用气举采油,较好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难的问题,具有采油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后期投资少,回收期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包括套管(1)、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包括上部油层油管(12)和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上部油层油管和下部油层油管通过封隔器(6)平行固定在所述套管(1)内;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开采上部油层,其长度小于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下部油层油管开采下部油层,其包括上油管(2)和下油管(10),所述上油管(2)插入下油管(10)内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10)通过下部油层封隔器(9)坐封在套管(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上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上部油层油管(12)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中,气举阀(5’)连接在上部油层油管(12)的外侧;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下油管(10)下设置有筛管(11),所述下油管(10)与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固定后安装在所述套管(1)内;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密封管(8)固定插入到下油管(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所述的封隔器(6)与所述的上部油层油管(12)平行固定在套管(1)内;上油管(2)上从上依次固定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油管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油管中,气举阀(5)连接在油管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还包括一组滑套,所述上滑套(4)设置在安全阀(3)与封隔器(6)之间,上滑套(4)串联在管柱中;所述下滑套(7)设置在所述封隔器(6)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之间,下滑套(7)串联在管柱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隔器(6)通过液压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通过电缆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为永久坐封的封隔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举阀(5)由阀体(13)、气嘴总成(14)以及单流阀(15)依次通过螺纹联接成一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油管(10)管径大于上油管(2)管径。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油管(2)与上部油层油管(12)的管径相同。 

说明书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当油层层间矛盾较大,层间压力不同时,采用常规多层混合开采方式可能会出现层间干扰现象,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目前,解决层间矛盾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双管分层采油技术。 

现有的平行双管采油管柱中开采下部油层的长油管直径一般比开采上部油层的短油管直径大,占据油套环空的空间较多,而且长油管与封隔器一起下入井内,起下管柱时需要先解封释放封隔器,施工程序复杂,井下作业难度较高。 

中国专利200520126744.4提供了一种双管注入工艺管柱,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内管、带通道封隔器、平衡封隔器、安全注入阀、洗井封隔器、支撑卡瓦、循环阀、筛管和丝堵。可进行有效、准确地分层注气。但管柱为同心结构,井下施工作业困难。 

中国专利200620200582.9提供了一种分层采油井下管柱,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油管、空心抽油杆、分采分输抽油泵、磁防蜡器、固体防蜡剂管、油管短节、定位接头、丢手可钻分隔器和密封插管。既能分层采油,又能分层输出,但只是用于抽油机井采油。 

中国专利200820108248.X提供了一种气举阀,如图3所示,该实用新型设计的气举阀结构简单,可满足采用小套管完井的油气井下入气举生产管柱或同心气举管柱进行气举生产。 

文献《多管采油工艺技术》中采用平行管柱来分别开采不同的油层,油层间用封隔器隔开,能够有效地消除了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了自喷期原油产量,但没有解决自喷期结束后人工举升接替问题。 

文献《双油管完井工艺技术》介绍了双油管完井的井下管柱结构以及管柱结构中的主要工具,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文献《多功能气举完井管柱》中采用压裂气举排液及完井一趟管柱自上而下主要由七级气举阀、滑套、Y511封隔器、喇叭口等组成。该管柱结构简单,现场操作容易,一趟管柱实现三项功能,压裂后不动管柱即可直接连续气举生产。 

通过调研现有文献和专利技术,总结出了双管采油技术的局限性: 

①受套管直径限制,自喷期结束后选择合适的人工举升接替方式较为困难。 

②套管中下入两根油管后油套之间的间隙小,井下施工作业难度大。 

③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它能够显著地提高油井产量。当油井自喷期结束后,利用管柱上气举阀采用气举方式采油,较好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解封、释放封隔器及修换管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包括套管1、油管, 

所述的油管包括上部油层油管12和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上部油层油管和下部油层油管通过封隔器6平行固定在所述套管1内; 

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开采上部油层,其长度小于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下部油层油管开采下部油层,其包括上油管2和下油管10,所述上油管2插入下油管10内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10通过下部油层封隔器9坐封在套管1内。所述的下油管10管径大于上油管2管径。所述的上油管2与上部油层油管12的管径相同。 

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上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上部油层油管12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上部油层油管12中,气举阀5’连接在上部油层油管12的外侧。 

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下油管10下设置有筛管11,所述下油管10与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固定后安装在所述套管1内; 

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密封管8固定插入到下油管10内。 

具体的,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所述的封隔器6与所述的上部油层油管12平行固定在套管1内; 

上油管2上从上依次固定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油管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上油管2中,气举阀5连接在上油管2的外侧。 

所述的气举阀5由阀体13、气嘴总成14以及单流阀15依次通过螺纹联接成一整体。 

为了连通油管和套管环空,在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还包括一组滑套,所述上滑套4设置在安全阀3与封隔器6之间,上滑套4串联在管柱中。所述下滑套7设置在封隔器6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之间,下滑套7串联在管柱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封隔器6通过液压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 

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通过电缆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为永久坐封的封隔器。 

具体中,本发明主要由套管1、平行油管、气举阀5、封隔器6、下部油层封隔器9、安全阀3、旁通滑套组4,7、密封管8、下油管10和筛管11组成。 

在具体实施中,封隔器6上部为两根平行油管,其中上部油层油管12上连接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主要负责开采上部油层;上油管2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安全阀3、旁通滑套4和气举阀5,是下部油层的油流通道。开采下部油层的管柱为两套油管,下油管10较粗,与筛管11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放入到下部油层设计位置后,完成封隔器坐封,然后将上油管2和密封管8插入下油管10内。下入井内的气举阀5结构简单,长度和直径较小,占据空间少,能够满足双油管气举管柱生产的需要。 

油井自喷期结束后,利用管柱上气举阀进行气举采油,较好地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解封、释放封隔器及修换管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气举作为自喷期结束后的人工举升方式,较好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难的问题。 

2技术套管直径244.5mm,平行油管外径73mm,气举阀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为井下施工提供便利。 

3上油管2插入下油管10中,不与下部油层封隔器9相连,修换上油管2管柱时不需要解封释放下部油层封隔器9,简化了施工程序,同时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 

4气举采油的注气量由井口地面控制,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 

5生产过程中采出的伴生气可作为气举采油的气源,既节省了资源又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克服多油层之间的层间差异,能够显著提高油井产量,实现分层开采,较好地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难的问题,拓展了气举技术应用领域,同时,具备采油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后期投资少,回收期短,经济效益明显,适用于海外油田,具有很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举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 

1-套管;2-上油管;3-安全阀;4-上旁通滑套;5-气举阀;3’-安全阀;5’-气举阀;6-封隔器;7-下旁通滑套;8-密封管;9-下部油层封隔器; 

10-下油管;11-筛管;12-上部油层油管;13-阀体;14-气嘴总成;15-单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套管1、上油管2、安全阀3、上旁通滑套4、气举阀5、封隔器6、下旁通滑套7、密封管8、下部油层封隔器9、下油管10、筛管11、上部油层油管12组成。封隔器6以上为两套油管,上油管2和下油管10为下层的油流通道,上部油层油管12在井内悬空,主要开采上部油层。 

现有的平行双管采油管柱中开采下部油层的长油管直径一般比开采上部油层的短油管直径大,占据油套环空的空间较多,而且长油管与封隔器一起下入井内,起下管柱时需要先解封释放封隔器,施工程序复杂,井下作业难度较高。本新型将下油管10、筛管11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下放到下部油层设计位置后,完成封隔器坐封,然后把上油管2和密封管8插入下油管10内,其中上油管2和开采上部油层油管12直径一样,这样就增大了油套之间的环空空间,由于下油管10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一起下入井内,而上油管2是插入下油管10内的,不与下部油层封隔器9相连,这样的设计使得修换上油管2时不需要释放下部油层封隔器9,简化了起下管柱的施工程序,降低了井下作业的难度,同时也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下部油层封隔器9为电缆坐封的永久型封隔器,优点是下入时能利用测井仪器校深,坐封位置准确;密封管8起到密封上油管2和 下油管10之间环空的作用。上油管2上部装有安全阀3和上旁通滑套4,井下安全阀3的开关由地面控制,当地面给出额定压力时阀打开,泄掉压力时阀关闭(即关闭油井)。 

上部油层油管12进行开采上部油层,将上部油层油管12下入上部油层设计位置,油管和油套之间的环空中下入封隔器6。封隔器6为液压坐封的可回收式生产封隔器,可从上部油层油管12内加压完成坐封。 

下入井内的气举阀5由阀体13、气嘴总成14、单流阀15组成,依次通过螺纹联接成一整体。该气举阀结构简单,长度及直径均比常规气举阀要小,占据空间少,能够满足双油管气举管柱生产的需要。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70489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8.08CN202370489U*CN202370489U*(21)申请号 201120395277.0(22)申请日 2011.10.17E21B 43/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2)发明人贾长贵 吴晗 李奎为 吴晓东薛承瑾 方越 卫然(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代理人刘明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57。

2、)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属于石油生产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套管、平行油管、气举阀、上封隔器、下部油层封隔器、安全阀、旁通滑套、密封管、底部油管和筛管。本实用新型用于同时开采存在层间干扰现象的多油层,伴生气较多的油井,由短油管开采上部油层,长油管开采下部油层,能够显著提高油井产量,实现分层开采,自喷期结束后采用气举采油,较好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难的问题,具有采油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后期投资少,回收期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包括套管(1)、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包括上部油层油管(12)和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上部油层油管和下部油层油管通过封隔器(6)平行固定在所述套管(1)内;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开采上部油层,其长度小于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下部油层油管开采下部油层,其包括上油管(2)和下油管(10),所述上油管(2)插入下油管(10)内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10)通过下部油层封隔器(9)坐封在套管(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上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

4、全阀(3)和气举阀(5)与上部油层油管(12)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中,气举阀(5)连接在上部油层油管(12)的外侧;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下油管(10)下设置有筛管(11),所述下油管(10)与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固定后安装在所述套管(1)内;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密封管(8)固定插入到下油管(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所述的封隔器(6)与所述的上部油层油管(12)平行固定在套管(1)内;上油管(2)上从上依次固定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

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油管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油管中,气举阀(5)连接在油管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还包括一组滑套,所述上滑套(4)设置在安全阀(3)与封隔器(6)之间,上滑套(4)串联在管柱中;所述下滑套(7)设置在所述封隔器(6)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之间,下滑套(7)串联在管柱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隔器(6)通过液压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通过电缆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为永久坐封的封隔。

6、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举阀(5)由阀体(13)、气嘴总成(14)以及单流阀(15)依次通过螺纹联接成一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油管(10)管径大于上油管(2)管径。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油管(2)与上部油层油管(12)的管径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370489 U1/4页3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0002 。

7、当油层层间矛盾较大,层间压力不同时,采用常规多层混合开采方式可能会出现层间干扰现象,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目前,解决层间矛盾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双管分层采油技术。 0003 现有的平行双管采油管柱中开采下部油层的长油管直径一般比开采上部油层的短油管直径大,占据油套环空的空间较多,而且长油管与封隔器一起下入井内,起下管柱时需要先解封释放封隔器,施工程序复杂,井下作业难度较高。 0004 中国专利200520126744.4提供了一种双管注入工艺管柱,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内管、带通道封隔器、平衡封隔器、安全注入阀、洗井封隔器、支撑卡瓦、循环阀、筛管和丝堵。可进行有效、准确地分层注气。但管柱为同。

8、心结构,井下施工作业困难。 0005 中国专利200620200582.9提供了一种分层采油井下管柱,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油管、空心抽油杆、分采分输抽油泵、磁防蜡器、固体防蜡剂管、油管短节、定位接头、丢手可钻分隔器和密封插管。既能分层采油,又能分层输出,但只是用于抽油机井采油。 0006 中国专利200820108248.X提供了一种气举阀,如图3所示,该实用新型设计的气举阀结构简单,可满足采用小套管完井的油气井下入气举生产管柱或同心气举管柱进行气举生产。 0007 文献多管采油工艺技术中采用平行管柱来分别开采不同的油层,油层间用封隔器隔开,能够有效地消除了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了自喷期原。

9、油产量,但没有解决自喷期结束后人工举升接替问题。 0008 文献双油管完井工艺技术介绍了双油管完井的井下管柱结构以及管柱结构中的主要工具,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0009 文献多功能气举完井管柱中采用压裂气举排液及完井一趟管柱自上而下主要由七级气举阀、滑套、Y511封隔器、喇叭口等组成。该管柱结构简单,现场操作容易,一趟管柱实现三项功能,压裂后不动管柱即可直接连续气举生产。 0010 通过调研现有文献和专利技术,总结出了双管采油技术的局限性: 0011 受套管直径限制,自喷期结束后选择合适的人工举升接替方式较为困难。 0012 套管中下入两根油管后油套之间的间隙小,井下施工。

10、作业难度大。 0013 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 实用新型内容001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它能够显著地提高油井产量。当油井自喷期结束后,利用管柱上气举阀采用气举方式采油,较好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解封、释放封隔器及修说 明 书CN 202370489 U2/4页4换管柱。 001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6 一种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包括套管1、油管, 0017 所述的油管包括上部油层油管12和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上部油层油管和下部油层油管通过封隔器6平行固定在所述套管1内; 0018 所述上部油。

11、层油管12开采上部油层,其长度小于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所述下部油层油管开采下部油层,其包括上油管2和下油管10,所述上油管2插入下油管10内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10通过下部油层封隔器9坐封在套管1内。所述的下油管10管径大于上油管2管径。所述的上油管2与上部油层油管12的管径相同。 0019 所述上部油层油管12上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上部油层油管12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上部油层油管12中,气举阀5连接在上部油层油管12的外侧。 0020 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下油管10下设置有筛管11,所述下油管10与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固定后安装在所述套管1内; 0021 。

12、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密封管8固定插入到下油管10内。 0022 具体的,所述的下部油层油管中的上油管2通过所述的封隔器6与所述的上部油层油管12平行固定在套管1内; 0023 上油管2上从上依次固定设置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与油管都用螺纹连接,安全阀3串联在上油管2中,气举阀5连接在上油管2的外侧。 0024 所述的气举阀5由阀体13、气嘴总成14以及单流阀15依次通过螺纹联接成一整体。 0025 为了连通油管和套管环空,在所述下部油层油管中还包括一组滑套,所述上滑套4设置在安全阀3与封隔器6之间,上滑套4串联在管柱中。所述下滑套7设置在封隔器6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

13、之间,下滑套7串联在管柱中。 002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封隔器6通过液压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 0027 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通过电缆坐封于所述的套管1中,所述的下部油层封隔器9为永久坐封的封隔器。 0028 具体中,本发明主要由套管1、平行油管、气举阀5、封隔器6、下部油层封隔器9、安全阀3、旁通滑套组4,7、密封管8、下油管10和筛管11组成。 0029 在具体实施中,封隔器6上部为两根平行油管,其中上部油层油管12上连接有安全阀3和气举阀5,主要负责开采上部油层;上油管2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安全阀3、旁通滑套4和气举阀5,是下部油层的油流通道。开采下部油层的管柱为两套油管,下油管10。

14、较粗,与筛管11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放入到下部油层设计位置后,完成封隔器坐封,然后将上油管2和密封管8插入下油管10内。下入井内的气举阀5结构简单,长度和直径较小,占据空间少,能够满足双油管气举管柱生产的需要。 0030 油井自喷期结束后,利用管柱上气举阀进行气举采油,较好地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解封、释放封隔器及修换管柱。 003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0032 1采用气举作为自喷期结束后的人工举升方式,较好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说 明 书CN 202370489 U3/4页5替难的问题。 0033 2技术套管直径244.5mm,平行油。

15、管外径73mm,气举阀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为井下施工提供便利。 0034 3上油管2插入下油管10中,不与下部油层封隔器9相连,修换上油管2管柱时不需要解封释放下部油层封隔器9,简化了施工程序,同时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 0035 4气举采油的注气量由井口地面控制,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 0036 5生产过程中采出的伴生气可作为气举采油的气源,既节省了资源又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0037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克服多油层之间的层间差异,能够显著提高油井产量,实现分层开采,较好地解决了双管采油人工举升接替难的问题,拓展了气举技术应用领域,同时,具备采油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虽然一。

16、次性投入较大,但后期投资少,回收期短,经济效益明显,适用于海外油田,具有很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0038 附图说明003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双管气举采油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举阀的结构示意图。 0041 附图编号说明: 0042 1-套管;2-上油管;3-安全阀;4-上旁通滑套;5-气举阀;3-安全阀;5-气举阀;6-封隔器;7-下旁通滑套;8-密封管;9-下部油层封隔器; 0043 10-下油管;11-筛管;12-上部油层油管;13-阀体;14-气嘴总成;15-单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004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套管1、上油管2、安全阀3、上旁通滑套4、气。

17、举阀5、封隔器6、下旁通滑套7、密封管8、下部油层封隔器9、下油管10、筛管11、上部油层油管12组成。封隔器6以上为两套油管,上油管2和下油管10为下层的油流通道,上部油层油管12在井内悬空,主要开采上部油层。 0045 现有的平行双管采油管柱中开采下部油层的长油管直径一般比开采上部油层的短油管直径大,占据油套环空的空间较多,而且长油管与封隔器一起下入井内,起下管柱时需要先解封释放封隔器,施工程序复杂,井下作业难度较高。本新型将下油管10、筛管11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下放到下部油层设计位置后,完成封隔器坐封,然后把上油管2和密封管8插入下油管10内,其中上油管2和开采上部油层油管12直径一样,。

18、这样就增大了油套之间的环空空间,由于下油管10和下部油层封隔器9一起下入井内,而上油管2是插入下油管10内的,不与下部油层封隔器9相连,这样的设计使得修换上油管2时不需要释放下部油层封隔器9,简化了起下管柱的施工程序,降低了井下作业的难度,同时也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下部油层封隔器9为电缆坐封的永久型封隔器,优点是下入时能利用测井仪器校深,坐封位置准确;密封管8起到密封上油管2和 下油管10之间环空的作用。上油管2上部装有安全阀3和上旁通滑套4,井下安全阀3的开关由地面控制,当地面给出额定压力时阀打开,泄掉压力时阀关闭(即关闭油井)。 0046 上部油层油管12进行开采上部油层,将上部油层油管12下入上部油层设计位置,油管和油套之间的环空中下入封隔器6。封隔器6为液压坐封的可回收式生产封隔器,可从说 明 书CN 202370489 U4/4页6上部油层油管12内加压完成坐封。 0047 下入井内的气举阀5由阀体13、气嘴总成14、单流阀15组成,依次通过螺纹联接成一整体。该气举阀结构简单,长度及直径均比常规气举阀要小,占据空间少,能够满足双油管气举管柱生产的需要。 说 明 书CN 202370489 U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70489 U2/2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7048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