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3004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06014.2

申请日:

2007.02.21

公开号:

CN101384771A

公开日:

2009.03.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1B 9/30申请公布日:2009031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B9/30

主分类号:

E01B9/30

申请人:

潘得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斯蒂芬·约翰·考克斯; 约翰·菲利普·波利尔; 罗伯特·约翰·汉密尔顿; 约泽夫·内维达尔; 马丁·索美赛特; 保罗·休利特; 克里斯多佛·加德纳

地址:

英国萨里

优先权:

2006.2.21 GB 0603434.2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旻辉;黎 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该用于保持铁轨紧固扣件(3)的锚定装置(1)包括:两个互相连接且中间有间隔的壁(10),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要被保持的所述扣件(3)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两壁之间;扣件连接机构(11),该扣件连接机构由所述壁(10)支撑,用于与要被保持的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的一部分连接,其中,当所述扣件(3)在使用中时,所述锚定装置(1)没有任何部分或表面与所述扣件(3)的朝下的表面相连接。作为选择的,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其有效工作方位时,在该方位所述装置(1)与铁轨相邻接使用,此时,若从上往下看,将看不到所述装置(1)的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的任何部分;若从下往上看,则可看到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的全部。作为选择的,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装置(1)的所有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均与轨脚的边缘相隔同样的水平距离,该水平距离为在所述轨脚平面上垂直于铁轨轴线测得。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固定铁轨紧固扣件(3)的锚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互相连接且中间有间隔的壁(10),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扣件(3)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两壁之间;扣件连接机构(11),该扣件连接机构由所述壁(10)支撑,用于与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的一部分连接,其中,当所述扣件(3)在使用中时,所述锚定装置(1)没有任何部分或表面与所述扣件部分的朝下的表面相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扣件压在铁轨上时,所述扣件连接机构(11)界定接触区域(110A,110B),在该接触区域,所述锚定装置(1)与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相连接,在正常操作中当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压在铁轨上时,所述装置(1)的任何其它部分均不与所述扣件(3)接触,这样,当所述装置(1)处于其有效工作方位时,在该方位所述装置(1)与铁轨相邻接使用,此时,若从上往下看,将看不到所述装置(1)的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的任何部分;若从下往上看,则可看到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的全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装置的所有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均与轨脚的边缘相隔同样的水平距离,该水平距离为在所述轨脚平面上垂直于铁轨轴线测得。

4.
  用于固定铁轨紧固扣件(3)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互相连接且中间有间隔的壁(10),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两壁之间;扣件连接机构(11),该扣件连接机构由所述壁(10)支撑,当所述扣件(3)压在铁轨上时,所述扣件连接机构(11)界定接触区域(110A,110B),在该接触区域,所述锚定装置(1)与所述要被保持的铁轨紧固扣件(3)相连接,在正常操作中当所述扣件(3)压在铁轨上时,所述装置(1)的任何其它部分均不与所述扣件(3)接触,其中,当所述装置(1)处于其有效工作方位时,在该方位,所述装置(1)与铁轨相邻接使用,此时,若从上往下看,将看不到所述装置(1)的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的任何部分;若从下往上看,则可看到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的全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装置(1)的所有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均与轨脚的边缘相隔同样的水平距离,该水平距离为在所述轨脚平面上垂直于铁轨轴线测得。

6.
  用于固定铁轨紧固扣件(3)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互相连接且中间有间隔的壁(10),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两壁之间;扣件连接机构(11),该扣件连接机构由所述壁(10)支撑,当所述扣件(3)压在铁轨上时,所述扣件连接机构(11)界定接触区域(110A,110B),在该接触区域,所述锚定装置(1)与所述要被保持的铁轨紧固扣件(3)相连接,当所述扣件(3)压在铁轨上时,所述装置(1)的任何其它部分均不与所述扣件(3)接触,其中,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装置(1)的所有所述接触区域(110A,110B)均与轨脚的边缘相隔同样的水平距离,该水平距离为在所述轨脚平面上垂直于铁轨轴线测得。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扣件(3)在使用中时,所述锚定装置(1)没有任何部分或表面与所述扣件的朝下的表面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壁(10)通过连接部分(14)互相连接,该连接部分(14)具有延伸于所述两壁之间的部分,该部分从所述壁的当锚定装置处于使用中时最靠近铁轨的一端伸向另一端,且具有上表面,该上表面向下倾斜、形成一个斜坡(140),从而在将待保持的铁轨紧固扣件(3)推入锚定装置(1)时,使所述扣件的一个部分偏转。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还具有另一个部分(12),该另一部分(12)延伸于所述两壁(10)的所述一端之间、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下方、形成支承面(12)。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12)的高度小于所述壁(10)的高度。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10)的所述一端处,所述连接部分(14)的高度约等于所述壁(10)的高度的一半。

12.
  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形成斜坡(140)的所述部分沿所述壁(10)的侧边缘与所述壁(10)相连接。

13.
  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包括具有所述扣件连接机构(11)的头部(1A),位于该头部(1A)的下方、向下延伸的茎部(100),该茎部用于所述装置(1)与混凝土枕木的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茎部(100)可位于所述头部(1A)的第一末端,当所述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所述第一末端靠近铁轨。

15.
  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茎部(100)大致呈Y形,所述茎部的构成所述Y形的顶端的部分与所述装置(1)的所述头部(1A)相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脚部(1C),该脚部从所述装置(1)的所述头部(1A)的底侧向下伸出。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1C)位于所述头部的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对的第二末端、或靠近所述第二末端。

18.
  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茎部(100)与所述头部(1A)的所述底侧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网(1D)。

19.
  一种铁轨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的铁轨紧固扣件(3)和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锚定装置(1),其中,可使所述扣件(3)从非工作状态结构偏转至至少一个工作状态结构,在该工作状态结构中,所述扣件(3)的所述尖端部分(34)压在铁轨上,所述扣件(3)由一根弹性材料棒成形而得,从所述棒的一个末端A延伸至所述棒的另一末端B,首先是直的第一部分(31),接着是弯曲的第二部分(32),然后是第三部分(33),再然后是U形的第四部分(34),该第四部分构成所述扣件的尖端部分,再接着是第五部分(35)、弯曲的第六部分(36),最后是直的第七部分(37),所述扣件(3)的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七部分(37)构成扣件的腿部,当所述扣件(3)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腿部的纵轴位于第一平面(P)内,此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P)观察,所述第三部分(33)和第五部分(35)位于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七部分(37)之间;其中,当扣件(3)处于非工作状态结构时,所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部分(32~36)也位于所述第一平面(P)内,并且,当所述扣件(3)处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状态结构时,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33~35)的纵轴位于第二平面(R)内,而所述第一和第七部分(31、37)的纵轴位于第三平面(Q)内,所述第二平面(R)和第三平面(Q)彼此不平行;此外,所述扣件(3)具有扣件保持机构(38),该扣件保持机构用于制止所述扣件(3)从铁轨处意外退出,所述锚定装置(1)设有扣件结合机构(110A,110B),该扣件结合机构用于与扣件(3)上的所述扣件保持机构(38)配合,以将所述扣件(3)保持在所述锚定装置(1)内。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3)的平面形状为M形,连接M的内腿的区域构成所述扣件(3)的尖端部分(34),而M的外腿构成所述扣件(3)的所述腿部(31、37)。

21.
  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操作所述扣件保持机构(38)来将所述扣件(3)保持在预装配位置,在该预装配位置,所述扣件(3)没有压在铁轨上。

22.
  如权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保持机构(38)设在所述扣件(3)的所述腿部上。

说明书

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WO93/12294、WO93/12295和WO93/12296(都是本申请人申请的)公开了一种铁轨紧固系统,在该系统中,铁轨紧固扣件横置于铁轨上、由扣件锚定装置(肩形件)支撑于“预装配”或“停放”位置,在该预装配位置中,所述扣件的尖端不与铁轨接触。这使得可在工厂中将扣件预载于铁路枕木上,使所述扣件被支撑于所述预装配位置,这样,当枕木被运送到指定地点时,一旦放置好铁轨,就可将所述扣件简单地推到位。此外,当需要支撑铁轨或侧柱绝缘子(位于铁轨和锚定装置之间)时,可将所述扣件推离所述铁轨、重新推入所述预装配位置,或进一步推入一个“绝缘子变动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扣件不搁在所述侧柱绝缘子上,因此不需要将所述扣件从所述锚定装置处完全撤出。这种扣件有时被称为“开关式扣件”。这种紧固系统被证明非常成功,但申请人还是希望能在其制造和使用方面作些改进。
用于保持所述开关式扣件的锚定装置1’,如图1A和1B所示,通过铸造制得。铸件的特征部分与扣件的相应特征部分配合、将所述扣件保持在上述的每个所述位置。虽然铸铁锚定装置的制造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但该过程其实是下述简单手动过程的机械化翻版。首先制造一个模型,该模型为可重复使用的成品零件。所述模型被压入一个盒中,该盒由两个半部组成,每个半部都装满了型砂。将所述两个半部分开,取出所述模型,这样就在型砂中留下了镜像型腔,每个半部中各有半个型腔。为了能把模型从型砂中拔出而不使形成的型腔壁崩落,所述模型必须在各个方向上都是从所述盒的两个半部之间的接合线处向两头逐渐变细的。然后将所述盒的两个半部重新结合,将熔融铸铁注入型腔中。铸模完成时,再将所述盒分开,取出成品铸件。接着将型砂从盒中取出,清洁后再在下一个铸造过程中重新使用。通常在成品铸件上留有一条围绕所述盒的两个半部之间的接合线(分模线)的合模线,以及熔融金属从其中注入形成的浇冒口。如果所述合模线或浇冒口位于成品铸件的关键部位,就必须将它们去除(打磨)。特别是当必须在所述分模线上形成构成所述铸件的扣件保持部分的悬臂或类似结构时,必循进行打磨,不可能不采用单独的芯模(这会增加复杂度和制造成本,因而应力求避免)而形成悬臂结构或空腔。在某些铸造过程中,铸件的形状可以比较特殊:所述盒的两个半部之间的分模线不是简单平面形的,而是台阶式的。虽然有这种可能,但是这种复杂的分模线对制造过程而言是不利的。
图1A和1B中的锚定装置1’需要非常复杂的台阶式分模线,如图2所示的线SSL。此外,如图3中画圈部分F所示,这种台阶式分模线的局部位置对最终铸件的性能十分关键、故而需要进行打磨,但这种局部位置又不易接近、因而难以正确打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铁轨紧固扣件的锚定装置,该锚定装置包括两个互相连接且中间有间隔的壁,当所述锚定装置处于使用中时,要被保持的所述扣件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两壁之间,所述锚定装置还包括扣件连接机构,该扣件连接机构由所述壁支撑,用于与要被保持的所述铁轨紧固扣件的一部分连接,其中,当所述扣件在使用中时,所述锚定装置没有任何部分或表面与扣件部分的朝下的表面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所述锚定装置中,当所述扣件压在铁轨上时,所述扣件连接机构界定所述锚定装置与所述要被保持的铁轨紧固扣件之间的接触区域,此时,在正常操作中,所述锚定装置的任何其它部分均不与所述扣件接触,这样,当所述锚定装置处于其有效工作方位时(此时,只要将所述装置与铁轨相邻接,就可使用),若从上往下看,将看不到所述装置的所述接触区域的任何部分;若从下往上看,则可看到所述接触区域的全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所述锚定装置中,当所述锚定装置处于使用中时,所述装置的所有所述接触区域均与轨脚的边缘相隔同样的水平距离,该水平距离为在所述轨脚平面上且垂直于铁轨轴线测量的水平距离。
通过移开位于所述锚定装置1的所述壁的下侧部分的扣件连接机构,可将所述分模线SSL移动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需要的打磨最少,同时可以在一个角度将型砂倒出,该角度使得足以形成一个尖的扣件保持机构,这是所述锚定装置的开启/闭合功能所需要的,如图4的箭头所示。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移动所述分模线,也使所述锚定装置1得到了加固,可抵抗当其工作于铁轨中时机器或手持式工具的击打引起的突发损害。
优选地,所述两个壁通过连接部分互相连接,所述连接部分具有一个部分,该部分延伸于所述两壁之间、从所述壁的当锚定装置处于使用中时最靠近铁轨的一端伸向另一端,并且该部分具有上表面,该上表面向下倾斜、形成一个斜坡,从而在将待保持的铁轨紧固扣件推入锚定装置时,使所述扣件的一个部分偏转。所述斜坡还可支撑锚定装置的所述壁,使所述锚定装置更加坚固。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分还具有另一个部分,该部分延伸于所述两壁的所述(当锚定装置处于使用中时最靠近铁轨的)一端之间、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下方、形成支承面。该支承面的高度优选小于所述壁的高度,更优选为约等于所述壁的高度的一半。
所述连接部分的形成斜坡的所述部分可沿所述壁的侧边缘与所述壁相连接。
将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付诸实施的锚定装置可包括:具有所述扣件连接机构的头部,位于该头部的下方、向下延伸的茎部,该茎部用于所述锚定装置与混凝土枕木的连接。所述茎部可位于所述头部的第一末端,当所述锚定装置处于使用中时,所述第一末端靠近铁轨;优选地,所述茎部大致呈Y形,所述茎部的构成所述Y形的顶端的部分与所述装置的所述头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锚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脚部,该脚部从所述装置的所述头部的底侧向下伸出,所述脚部可位于所述头部的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对的第二末端、或至少靠近所述第二末端。作为选择地,在所述茎部与所述头部的所述底侧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网。
与现有的锚定装置相比,锚定装置上的Y形茎部可使其重量减少。该Y形茎部不仅可应用于实施本发明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也可应用于其它锚定装置。
延伸于所述锚定装置的底侧下的封板可代替所述扣件连接机构,将该扣件连接机构从所述实施本发明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中省去,而且,如果所述封板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话,还可使整个组件的重量和成本大幅降低。所述封板优选由例如尼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这种封板是本申请人的另一项PCT专利申请的主题。
一般地,通过在枕木的制造过程中将锚定装置的茎部埋入混凝土中的方式,将用于保持开关式扣件的锚定装置固定至混凝土枕木。枕木是倒着制造的,因此成品枕木的顶部由模具型腔的底部形成。因此,竖在成品枕木上方的所述锚定装置的所述零件在制造时是通过开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底面的合适位置上的孔竖在所述枕木的下方的。用于使铸件竖立在混凝土枕木中的所述锚定装置的所述茎部在混凝土被灌入之前就竖立在所述模具型腔中。所述制造过程的第一步是:翻转所述锚定装置铸件、使之头朝下,通过模具型腔中的孔、将该锚定装置从上向下推,推到推不动为止。当混凝土被灌入之后可以起模时,将枕木从模具中抬起,然后再翻过来,使顶部向上。上述制造过程的困难之处在于,如果位于模具型腔底部的所述孔不是紧紧围绕着所述锚定装置铸件的边缘、二者距离非常近的话,混凝土就有可能从二者之间的缝隙漏出并固化成成品锚定装置的混凝土表面上的多余部分,从而使锚定装置不能与扣件恰当地连接。另一方面,如果所述孔太小的话,就需要在所述锚定装置上额外地去掉一部分,这是花费很高的。由于所述支撑件钢铸件具有相对较宽的公差范围——±0.8mm或更大——且用于制造所述铸件的模样(或铸型,pattern)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磨损,这使铸件的物理尺寸随时间而变小,因此难以在实现密封和保证有效固定之间取得较好的折衷;尤其当所述孔的形状相对较复杂时更是如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将所述孔的边缘设置为可变的,但是也会磨损,需要维修。
申请人的另一个PCT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带有至少一个插埋于其中的铁轨扣件锚定装置的混凝土枕木的制造方法,所述锚定装置具有用于保持铁轨扣件的头部和从该头部的底侧伸出的茎部,其中,用于制造所述枕木的模具的底面上设有孔,锚定装置的所述头部通过所述孔被插入所述模具中,这样所述锚定装置的所述头部伸出模具外、而茎部留在模具中,然后向模具中灌入混凝土,其中,在混凝土灌入之前,通过在位于所述模具的底面上的所述孔上放置一块封板,可围绕孔的边缘和所述锚定装置的头部的底侧将所述孔密封起来,所述封板围绕所述孔的边缘而不是所述锚定装置所在位置叠加、密封,封板与所述锚定装置之间具有配合界面,在该配合界面处形成密封。
因此,可用所述封板来封住所述模具型腔内的所述孔,并阻止混凝土进入所述锚定装置的所述头部。使用时,所述封板被有效地粘在所述混凝土枕木的顶上,封板的顶面与枕木顶部的混凝土顶面平齐。
优选地,在将所述封板引入所述模具之前,先将封板与锚定装置连接,使所述封板延伸覆盖于于所述头部的底侧,封板与锚定装置一起被引入所述模具中,当所述头部通过所述孔被插入时,所述封板盖住所述孔。因此,如果将封板与锚定装置设计为互锁结构,那么就可容易地实现封板的精确定位,且该封板不能向上、向前或向两侧移动。由于封板与混凝土枕木的结合,所述封板也不能向下或向后移动。
所述封板轮廓简单、可容易地制造出来,封板的轮廓不需要与所述锚定装置的轮廓相匹配,例如为矩形,因此所述孔也可具有简单的轮廓。如果封板由塑料模制而成,那么封板可具有比铁制铸件更紧密的公差范围,一般为±0.15mm。不过,如果将封板造得远远大于所述孔,则孔的确切尺寸和确切形状都不再关键。
当模具中的所述孔大致为矩形、且锚定装置的头部的第一面与所述孔的一个侧面相邻接时,封板的形状优选为使得该封板与所述锚定装置的头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相匹配,且使该封板与所述孔的另外三个侧面的边缘交叠。所述封板的与所述头部的所述第二面相匹配的边缘可为斜坡,从而与所述第二面的斜坡匹配。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示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A和1B(上文有描述)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的锚定装置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2(上文有描述)为画出了台阶式分模线SSL的位置的图1A的侧视图;
图3(上文有描述)为画出了需要打磨的位置F的图1A的侧视图;
图4(上文有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的侧视图,图中画出了台阶式分模线SSL的位置;
图5展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图5A为从上方看下去的透视图,图5B为主视图,图5C为沿图5B中Z-Z线切开的部分剖视图,图5D为后视图,图5E为侧视图,图5F为俯视图,图5G为仰视图,图5H为另一个实施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6展示了与本发明的锚定装置一起使用的封板,图6A为从上方看下去的透视图,图6B为俯视图,图6C为仰视图,图6D为沿图6B中Y-Y线切开的剖视图,图6E为主视图,图6F为沿图6B中Z-Z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7展示了与本发明的锚定装置一起使用的铁轨紧固扣件,图7A为俯视图,图7B为所述扣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图7C为所述扣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8展示了使用本发明的锚定装置的铁轨紧固组件,图8A和8B为所述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所述扣件相对于所述铁轨处于预装配位置,且图8B为局部剖视图,图8C和8D为另一侧视图,其中所述扣件压在所述铁轨上,且图8D为局部剖视图,图8E为所述组件的后视图,图8F为所述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A至5G展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肩形件)。图5A至5G所示的锚定装置包括头部1A,从该头部1A的底侧向下伸出的茎部部分1B,以及两个互相隔开的脚部1C。所述茎部部分1B包括大致为Y形的茎部100以及弯曲件102,所述茎部100在Y形的上臂101的末端处连接至所述头部1A的底侧,所述弯曲件102位于Y形的另一末端、用于当所述茎部在使用时阻止该茎部从其插入的混凝土中退出。图5H展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锚定装置1的底侧设有一个或多个网1D,该网1D将所述锚定装置1的茎部100和头部1A连接起来,当扣件被推入锚定装置1时,所述网1D用于代替或帮助所述脚部(图5H中未示出)来防止锚定装置1向前倾翻。
锚定装置1的头部1A包括两个互相隔开的壁10,该两壁10在所述头部1A的一端通过位于所述壁10的底部的连接部分14连接到一起。所述连接部分14的顶面向下倾斜、形成斜坡140,而连接部分14的前表面构成所述锚定装置1的前表面12。所述壁10的位于所述头部1A的前端的末端通过弯曲部分13与所述锚定装置的所述前表面12相连接。
所述壁10在其顶部向外扩展,以提供各自的扣件连接表面11,该扣件连接表面11上设有两个向下伸出、通过斜面111连接起来的扣件连接突起110A、110B,所述斜面111从所述锚定装置1的后部向其前部向下倾斜,用于偏转铁轨紧固扣件的腿部。锚定装置1的前表面12设有用于连接枕木模具的突起120,从而在灌入混凝土之前将所述锚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模具内的恰当高度。所述锚定装置1具有与所述前表面12相对的后表面15。
与图1A和1B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锚定装置1’不同的是,当所述扣件被安装或部分安装在所述锚定装置1内时,该锚定装置1将没有任何部分或表面与所述扣件的向下的表面相连接。此外,当所述锚定装置处于其有效工作方位时,若从上往下看,将看不到所述扣件连接表面11;但若从下往上看,则可看到所述扣件连接表面11,并且,所有扣件连接点均与轨脚的边缘相隔同样的水平距离,该水平距离为在轨脚平面上、垂直于铁轨轴线测得。
另外,与图1A和1B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锚定装置1’相比,本发明省去了位于锚定装置顶部、用于为扣件的安装和工具的拔出提供反作用点的机构,新开发的工具位于铁轨上,反作用于所述铁轨而不是锚定装置。所述工具定位机构的省去大大的节省了所述锚定装置的重量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所述锚定装置的高度、使之不易损坏。大部分用于将侧柱绝缘子定位在所述锚定装置上并将绝缘子保持在其位置的机构也被除去,锚定装置的形状复杂度大大降低,这使得所述锚定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更容易。
图6A至6F展示了与本发明的锚定装置一起使用的塑料封板2。该封板2具有第一主面20和与该第一主面20相对的第二主面21,当所述封板2在枕木的顶部使用时,所述第一主面20位于最上方。封板2的轮廓大致为矩形,沿一侧具有切入部分22、形成了耳部23,该耳部23确保封板2上的锚定装置1的拐角处被密封在所述切入部分22内。所述切入部分22具有倾斜边缘22a,该倾斜边缘22a与锚定装置1的后表面15的相应倾斜边缘匹配。所述切入部分22还具有凹部(radiussed recess)24,用于与锚定装置1的相应部分配合。
所述封板2的第一主面20形成有两个L形的扣件座突起25,该两个扣件座突起25位于封板2的与所述切入部分22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两个拐角处。所述扣件座突起25具有各自的顶面25a,该顶面25a在图6A至6F中为平面形,但也可为其它形状(见图8F),以与要压在所述突起25上的扣件部分相匹配,目的是降低这些区域的塑性流动和磨损。可在所述扣件座突起25区域对封板2进行增强,例如用更坚固的材料制造所述突起,或者用小的钢支承板对所述封板进行增强。
形成在封板2上的孔26穿过主面20/21,用于接纳锚定装置1的相应部分,即脚部1C,该脚部1C通过封板2内的孔26伸入枕木混凝土中。封板2的主面20上还形成有直立突出部27,该突出部27用于与锚定装置1底侧上的相应机构配合、从而在封板2和锚定装置1被固定在枕木混凝土中之前,将封板2保持在锚定装置1上(反之亦然)。如果所述封板与图5H所示的锚定装置(该锚定装置1在茎部100和头部1A之间、在锚定装置的底侧上设有网1D)一起使用时,封板2上的所述凹部24必须更深些。如果锚定装置1底侧上的脚部1C被省去,则可将封板2上的孔26造得更小些,但孔26仍然必须存在,以使封板模塑过程中仍能形成突出部27的底侧。
用机械装置拉动头部1A、使该头部1A通过模具的底部伸出来,从而将所述锚定装置1定位在所述模具内。锚定装置1上的突起120可使作用在封板上的拉力减小,否者所述拉力可能会使封板扭曲。在枕木制造过程中,通过反作用于模具型腔内的所述孔的边缘,所述突起25的所述壁可阻止封板和锚定装置的侧向移动。
构成封板底侧的所述封板2的第二主面21具有多根交叉的肋条28,该多根肋条28界定出许多个槽口29。当所述封板被固定至混凝土枕木的顶面时,这些槽口29、以及也为空洞的所述突起25的底侧,都填满了混凝土,这会增强所述封板2,并使制造封板所需的材料量和成本下降。
图7A至7C展示了与本发明的锚定装置一起使用的铁轨紧固扣件3。所述扣件为申请人的另一项PCT申请的主题。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由一根钢棒弯曲而成,具有末端A和末端B,首先,直的第一部分31构成所述扣件的一个腿部,接着弯过大于180°角形成弯曲的第二部分32,然后是第三部分33,再弯过180°角形成构成扣件的尖端部分的第四部分34,再接着就是与第三部分33的形状互为镜像的第五部分35,与第二部分32的形状互为镜像的第六部分36,以及最后是构成所述扣件的另一个腿部的第七部分37。因此,如图7A所示,可认为所述扣件大体为M形。所述钢棒的自由末端A、B具有位于所述腿部的表面上的斜面37a,当所述扣件3压在铁轨上时,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斜面有助于将扣件插入所述锚定装置。所述扣件3上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突起110A、110B配合、以保持所述扣件3的止动机构38,该止动机构38位于扣件3的顶面上、邻近所述末端A、B,所述突起110A、110B形成于所述锚定装置1的所述壁10上。所述止动机构38具有两个相向倾斜、彼此隔开的表面,该两个表面分别界定了所述扣件相对于所述锚定装置1的预装配位置和绝缘子变动位置。
虽然图7A至7C中没有表示出,但从图8A至8F中可以看出,使用中的扣件3的尖端部分34通常装载有尖端绝缘子34a,用于使扣件3和铁轨绝缘。所述尖端绝缘子34a还覆盖了所述扣件3的第三部分33和第五部分35的一部分。为了降低无意中将所述尖端绝缘子34a从所述扣件3移开的可能性,可不将会与所述尖端绝缘子34a接触的所述尖端部分34、第三部分33和第五部分35涂上涂料,而将扣件的其它部分都涂上涂料。
当扣件3处于非工作状态即无压力结构时,扣件的所有部分的纵轴位于同一平面P上,也即此时所述扣件是平的。
如图7C所示,当通过将扣件推入锚定装置1中、使扣件3进入工作状态时,扣件3的腿部31、37被向下推离所述第一平面P、进入第二平面Q,而扣件3的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33、34、35被向上推离所述平面P、进入第三平面R,所述平面P、Q、R彼此不平行。
图8A至8F展示了使用上述元件的铁轨紧固组件。用于紧固铁轨5的铁轨紧固组件包括:实施了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个方面的锚定装置1,铁轨紧固扣件3,封板2以及轨下垫板4。虽然图8A~8F中未示出,但使用时最好轨头两侧都由所述组件进行紧固,且茎部1B和脚部1C均埋在混凝土枕木6中。所述封板2也被埋入混凝土枕木6中,使得封板2的顶面与枕木6的顶面平齐。如图8A或8B所示,通过将扣件腿部31、37的倾斜自由端A、B导入封板2的扣件座突起25的顶面25a与锚定装置1的壁1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突起110A之间的间隙、同时将套有尖端绝缘子34a的扣件3的尖端部分34推入所述锚定装置的壁10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可将所述扣件3推入所述锚定装置1中,这样,扣件3的所述尖端部分34通过所述尖端绝缘子34a压在锚定装置1的斜坡140上,而所述突起110A被定位于扣件腿部31、37的所述止动机构38内,且突起110A与止动机构38的后表面接触。这一位置被称为“预装配”或“停放”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扣件并不压在所述铁轨5上,而是放在垫板4的侧柱绝缘子部分46的搁板47上。所述腿部31、37的朝下部分搁在所述扣件座突起25的顶面25a上。
如图8C和8D所示,可将所述扣件3从预装配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推入第二工作位置,在该第二工作位置,扣件3的尖端部分34压在轨脚5上,壁10上的第二突起110B与扣件3的腿部37、37的止动机构38啮合,同时扣件3的第二部分32和第六部分36(后端部分)压在所述扣件座突起25的顶面25a上。所述扣件覆在轨下垫板4的侧柱绝缘子部分46的搁板47上。如果为了移动铁轨、或在铁轨上作业需要,所述扣件可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退回到所述预装配位置,或进一步退回到“绝缘子变动”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止动机构38的前表面与所述突起110A接触,而所述扣件3没有覆在垫板4的侧柱绝缘子部分46的搁板47上。
安装扣件3时,将扣件3的尖端部分34通过锚定装置1中央的斜坡140向上推,同时将腿部31、37向下推,从而使所述扣件打开。这使得所述组件可比现有技术中可能达到的更低一点。

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轨紧固扣件用锚定装置,该用于保持铁轨紧固扣件(3)的锚定装置(1)包括:两个互相连接且中间有间隔的壁(10),当所述锚定装置(1)处于使用中时,要被保持的所述扣件(3)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两壁之间;扣件连接机构(11),该扣件连接机构由所述壁(10)支撑,用于与要被保持的所述铁轨紧固扣件(3)的一部分连接,其中,当所述扣件(3)在使用中时,所述锚定装置(1)没有任何部分或表面与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