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拉米夫定和转移因子的药用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治疗乙肝的药用组合物。
目前,在治疗乙肝的药物中,疗效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α——干扰素:对有明显坏死性炎症、血中乙肝e抗原阳性和检测到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的成年人,仅有30%-40%病人有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其中以发热(40%)最为显著。
(2)刚进入临床的拉米夫定(Lamivudine):已被证明能持续地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能明显降低坏死性炎症过程;它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强于α——干扰素,90%的病人可以达到抑制HBV复制,转氨酶(ALT)降至正常;但该药不能清除病毒,且常出现耐药和反跳(HBV复制的复发)。
(3)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采用基因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动物,取其淋巴细胞提取而得的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寡核糖核苷肽;它能将针对HB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乙肝患者(这些患者往往缺乏对HBV的细胞免疫功能),使他的淋巴细胞迅速获得对HBV的免疫功能,从而可以清除定居于细胞内的HBV,治愈乙肝;但其不足之处是成本偏高。
(4)转移因子:是一种生物制品类药物;它可将对HBV的免疫信息传递给乙肝患者地淋巴细胞,使其变成对HBV敏感的致敏淋巴细胞,当其与HBV相遇后,引起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致敏的小淋巴细胞变为淋巴母细胞,并进一步增殖,释放出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如: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能聚集巨噬细胞于HBV所在部位。b、转移因子:能使淋巴细胞活化,共同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对付HBV。c、促分裂因子:能诱导淋巴细胞转变为母细胞,增强细胞内RNA和DNA与蛋白质的合成比及细胞分裂。d、巨噬细胞激活因子:能活化巨噬细胞,使其吞噬作用增强。e、趋化因子:能吸引嗜中性白细胞。f、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g、淋巴毒素:一种细胞毒因子,能杀灭多种靶细胞(包括HBV定居细胞)。上述免疫活性物质协同作用,加速了HBV的清除,有利于乙肝的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经实验证明,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在同一剂型中互相未产生不利于双方各自药效的药物之间的反应,可以组成一种新的药用组合物。
该药用组合物的配方范围(均以重量比计算):
拉米夫定(Lamivudine) 20-500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 1-100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药物组合赋予两种药协同使用的上述适宜比例,两种药的长处可同时发挥,并远远超出分别用两种药治疗乙肝的治愈疗效,因拉米夫定具有较强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可迅速制止HBV复制,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ALT),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而转移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可清除定居于细胞内的HBV,除掉隐患,防止停药后反跳现象,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并可缩短疗程。同时因转移因子的成本低廉,因此该药用组合物的成本也较低。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该药用组合物做进一步描述(该配制是以单人/次用药剂量为单位):
1、拉米夫定(Lamivudine) 150mg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 20mg
此组方适于ALT水平较高,病情较重的慢性乙肝患者,二药用量皆较大,可快速抑制HBV复制,迅速降低ALT。
2、拉米夫定(Lamivudine) 100mg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 10mg
此组方适于ALT水平不很高,病情较轻的慢性乙肝患者;或者用于那些ALT水平较高,病情较重的慢性乙肝患者已用(实施例1)治疗一个疗程后ALT降至正常水平的改用该药用组合物加以巩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