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26430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2198.X

申请日:

2004.03.30

公开号:

CN1562197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040330授权公告日:20100203终止日期:201003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19/02; A61P19/08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19/02; A61P19/08

申请人:

张家深;

发明人:

张家深

地址:

300400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方舟小区6号楼6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郭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川乌、草乌、马钱子、防风、血竭等中药材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这种膏药供患者及医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另外这种产品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作用比较明显且又没有副作用,主要用于对跌伤、扭伤、颈肩腰腿疼痛及各种关节疼痛的治疗,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 量计算:它由川乌100-200g、草乌100-200g、马钱子100-200g、防风50-80g、 血竭100-200g、红花100-200g、当归100-200g、穿山甲100-200g、木鳖子100- 200g、土鳖虫100-200g、羌活60-80g、独活60-80g、防己60-80g、威灵仙100- 200g、钩藤100-200g、苍术60-80g、秦艽100-200g、白芷100-200g、海桐皮60 -80g、细辛60-80g、木香100-200g、连翘100-200g、生麻60-80g、白芨60- 80g、白蔹100-200g、牛膝100-200g、杜仲60-80g、续断100-200g、樟脑100- 200g、薄荷脑100-200g、水杨酸甲脂130-150ml、丹粉10-13kg、植物油20- 25kg制作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其特 征在于:它由川乌140g、草乌140g、马钱子140g、防风70g、血竭140g、红花 140g、当归140g、穿山甲140g、木鳖子140g、土鳖虫140g、羌活70g、独活 70g、防己70g、威灵仙140g、钩藤140g、苍术70g、秦艽140g、白芷140g、海 桐皮70g、细辛70g、木香140g、连翘140g、生麻70g、白芨70g、白蔹140g、 牛膝140g、杜仲70g、续断140g、樟脑140g、薄荷脑140g、水杨酸甲脂 150ml、丹粉1
2: 25kg、植物油2
3: 5kg制作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的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量:以上33味原辅料,按处方计量严格称量,将血 竭用乳钵研磨过筛,其余铅粉、薄荷脑、樟脑、植物油、水杨酸甲脂备用, 将植物油放入锅内加热至20℃放入红花等27味药材炸至微枯,离火粉碎过五 号筛,弃渣,炸药后的油,炼至“滴水成珠”,放至一定温度后,加入丹 粉、用搅拌棒快速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喷淋清水,药膏成坨置清水中浸 渍,滩涂前将药坨入锅加热,溶坨后依次加入血竭粉、薄荷脑、樟脑、水杨 酸甲脂,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后放凉成膏即得,炼成的半成品膏取30g±2g在17 ×15cm的纸布上,均匀摊涂成直径约11cm的圆形硬膏,放凉后对折成型。

说明书


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用膏药来达到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目的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膏药有风湿贴、活血祛瘀贴膏等等,这些药膏用不同的中药材制备而成,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肿痛、瘀血等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效果并不特别理想;特别是同样的症状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讲,由于个体体质不相同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有的甚至没有效果;另外这些膏药有副作用,往往导致皮肤过敏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膏药供患者及医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另外这种产品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作用比较明显且又没有副作用;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计算:它由川乌100-200g、草乌100-200g、马钱子100-200g、防风50-80g、血竭100-200g、红花100-200g、当归100-200g、穿山甲100-200g、木鳖子100-200g、土鳖虫100-200g、羌活60-80g、独活60-80g、防己60-80g、威灵仙100-200g、钩藤100-200g、苍术60-80g、秦艽100-200g、白芷100-200g、海桐皮60-80g、细辛60-80g、木香100-200g、连翘100-200g、生麻60-80g、白芨60-80g、白蔹100-200g、牛膝100-200g、杜仲60-80g、续断100-200g、樟脑100-200g、薄荷脑100-200g、水杨酸甲脂130-150ml、丹粉10-13kg、植物油20-25kg制作而成。准确的说:它由川乌140g、草乌140g、马钱子140g、防风70g、血竭140g、红花140g、当归140g、穿山甲140g、木鳖子140g、土鳖虫140g、羌活70g、独活70g、防己70g、威灵仙140g、钩藤140g、苍术70g、秦艽140g、白芷140g、海桐皮70g、细辛70g、木香140g、连翘140g、生麻70g、白芨70g、白蔹140g、牛膝140g、杜仲70g、续断140g、樟脑140g、薄荷脑140g、水杨酸甲脂150ml、丹粉11.25kg、植物油22.5kg制作而成。膏药的制备方法是:称量:以上33味原辅料,按处方计量严格称量,将血竭用乳钵研磨过筛,其余铅粉、薄荷脑、樟脑、植物油、水杨酸甲脂备用,将植物油放入锅内加热至20℃放入红花等27味药材炸至微枯,离火粉碎过五号筛,弃渣,炸药后的油,炼至“滴水成珠”,放至一定温度后,加入丹粉用搅拌棒快速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喷淋清水,药膏成坨置清水中浸渍,滩涂前将药坨入锅加热,溶坨后依次加入血竭粉、

    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脂,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后放凉成膏即得,炼成的半成品膏取30g±2g在17×15cm的纸布上,均匀摊涂成直径约11cm的圆形硬膏,放凉后对折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这种膏药供患者及医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另外这种产品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地作用比较明显且又没有副作用,主要用于对跌伤、扭伤、颈肩腰腿疼痛及各种关节疼痛的治疗,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主药:川乌、草乌、马钱子、防风、血竭、红花、当归、穿山甲、木鳖子、土鳖虫、羌活、独活、防己、威灵仙、钩藤、苍术、秦艽、白芷、海桐皮、细辛、木香、连翘、升麻、白芨、白蔹、牛膝、杜仲、续断。

    方中川乌:具有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草乌:具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除。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马钱子:具有散血热,消肿,止痛。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并治面肿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防风: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血竭: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理,痈疽疮疡,跌打损伤。

    穿山甲:具有消肿消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木鳖子:具有消肿散结,祛毒,治痈肿,疔疮,瘰疬,痔疮,无名肿毒,癣疮,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土鳖虫: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雄虫干燥体。具有破血逐瘀,续接筋骨的功能。;主治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癥瘕痞块。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肿疮毒。

    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防己: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膨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瘀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

    苍术: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温痹,足痿,夜盲。

    秦艽: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痈,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冶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升麻:升白,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疬,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降,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白芨: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务,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治痈肿,疔疮,瘰疬,烫伤,瘟疟,血痢,肠风,痔漏。

    牛膝: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

    续断: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本发明的辅药: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脂、丹粉、植物油

    樟脑:通窍,杀虫,止痛,辟秽,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

    薄荷脑: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从上述方解可知,本发明合理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治疗原则,吸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和血、止血、散瘀定痛、镇静,消肿,生肌的中药,按中医理论科学配伍,疗程短、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1:它由川乌140g、草乌140g、马钱子140g、防风70g、血竭140g、红花140g、当归140g、穿山甲1 40g、木鳖子140g、土鳖虫140g、羌活70g、独活70g、防己70g、威灵仙140g、钩藤140g、苍术70g、秦艽140g、白芷140g、海桐皮70g、细辛70g、木香140g、连翘140g、生麻70g、白芨70g、白蔹140g、牛膝140g、杜仲70g、续断140g、樟脑140g、薄荷脑140g、水杨酸甲脂150ml、丹粉11.25kg、植物油22.5kg制作而成。膏药的制备方法是:称量:以上33味原辅料,按处方计量严格称量,将血竭用乳钵研磨过筛,其余铅粉、薄荷脑、樟脑、植物油、水杨酸甲脂备用,将植物油放入锅内加热至20℃放入红花等27味药材炸至微枯,离火粉碎过五号筛,弃渣,炸药后的油,炼至“滴水成珠”,放至一定温度后,加入丹粉用搅拌棒快速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喷淋清水,药膏成坨置清水中浸渍,滩涂前将药坨入锅加热,溶坨后依次加入血竭粉、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脂,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后放凉成膏即得,炼成的半成品膏取30g±2g在17×15cm的纸布上,均匀摊涂成直径约11cm的圆形硬膏,放凉后对折成型。

    其商品名称“天穆膏药”,使用时将其直接贴于患处,每三天贴一贴。

    本发明的实施例2:它由川乌100g、草乌100g、马钱子100g、防风50g、血竭100g、红花100g、当归100g、穿山甲100g、木鳖子100g、土鳖虫100g、羌活60g、独活60g、防己60g、威灵仙100g、钩藤100g、苍术60g、秦艽100g、白芷100g、海桐皮60g、细辛60g、木香100g、连翘100g、生麻60g、白芨60g、白蔹100g、牛膝100g、杜仲60g、续断100g、樟脑100g、薄荷脑100g、水杨酸甲脂130ml、丹粉10kg、植物油20kg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3:它由川乌200g、草乌200g、马钱子200g、防风80g、血竭200g、红花200g、当归200g、穿山甲200g、木鳖子200g、土鳖虫200g、羌活80g、独活80g、防己80g、威灵仙200g、钩藤200g、苍术80g、秦艽200g、白芷200g、海桐皮80g、细辛80g、木香200g、连翘200g、生麻80g、白芨80g、白蔹200g、牛膝200g、杜仲80g、续断200g、樟脑200g、薄荷脑200g、水杨酸甲脂150ml、丹粉13kg、植物油25kg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而成。

    病例一:

    张XX,男,55岁,腰扭伤,使用正红花油一直效果不理想,不能下地;用本药15天、5贴后,基本痊愈,正常上班。

    病例二:

    王XX,男,13岁,脚踝崴伤,不能行走,使用云南白药用酒涂搽,仍未见效,经使用本药二十天,就能慢慢走路了,一个月后痊愈。

    病例三:

    孙XX,女,55岁,换关节炎,换季时全身疼痛,长期服用三七、海马等药材炮制的药酒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另外患者不善饮酒,每次服用多有反应;用本药贴与患处30天后见效且效果非常好,未见复发。

    结论:

    本发明药物作为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作用比较明显,对跌伤、扭伤、颈肩腰腿疼痛及各种关节疼痛的治疗疗效满意,使用方便,安全,为临床验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川乌、草乌、马钱子、防风、血竭等中药材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这种膏药供患者及医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另外这种产品镇痛消肿、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作用比较明显且又没有副作用,主要用于对跌伤、扭伤、颈肩腰腿疼痛及各种关节疼痛的治疗,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