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精播高产节本种植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花生的种植方法,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花生精播高产节本种植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花生传统种植方法是每穴花生播种2粒种子,每亩播种9000~12000穴,即18000~24000株。该播种法在土壤肥力中等或以下时,花生增产显著。目前春花生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简称双粒穴种植法)是: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垄上种2行,穴距15~17cm,每亩播9500~11000穴,每穴2粒种子,每亩19000~22000株。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花生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高产条件下花生生产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内通风透光性差,植株易发生徒长和倒伏现象,这也是目前有1/2~1/3的花生田生育中后期需要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的原因所在。这样必然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多数生长抑制剂都是化学物质,使用后或多或少会残留在花生籽仁中,对人体健康不利。如目前花生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生长抑制剂B9,是一种严重的致癌物质,国际上属于禁用品,但由于其效果好仍然广泛应用。因此,如何缓解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成为高产花生优质和高效栽培的主要问题之一。二是花生用种量大,亩用量一般需要20~22kg荚果,约是小麦的3倍,玉米的6倍,大豆的7倍,成本高。如果能在确保花生产量不减产的前提下,降低花生用种量,便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花生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通过改革常规高产播种方式,解决高产条件下花生群体与个体矛盾和用种量大、成本高以及种植污染的等问题,最终达到在高产的前提下,实现花生绿色、优质和节本增效。
为实现本发明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精播高产节本种植法,在土垄上设置花生穴,其特征在于,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种子。
单粒精播种植法的基本原理(思路):随着我国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作物高产栽培正朝着多途径方向发展。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适当减少群体个数,在培育健壮个体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实现高产,已在许多作物上获得成功。如江苏农学院提出的“少群体、壮个体”的水稻高产种植法,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的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均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花生是一种具有半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花期长,花量大,单株生产潜力高,稀植条件下,单株结果数可达60~80个,甚至更多,是密植条件下的3~4倍。因此,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就是在高产条件下,适当稀植,通过培育健壮个体、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而获得花生高产。
上述花生精播高产节本种植法中花生播种时所采用土垄的规格不变,为实现发明目的,只采用了改变穴距和每穴粒数(即增加穴数,减少粒数)的方法,通过调整花生穴距,同时将原来的每穴2粒减为1粒,使单位面积的群体数明显减少,这样不仅减少了种子用量,同时花生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好,减少、避免了植株徒长和倒伏现象的发生,因此也减少,甚至不需要在花生生育中后期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减少或防止了抑制剂对花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
优选下列土垄结构:
所述土垄的垄距80~90cm。
所述土垄的垄面宽55~60cm。
所述土垄的垄高4~5cm。
每亩12000~16000穴,每亩播12000~16000株。
花生种植的优选方式为:每亩13500~14500穴,每亩播13500~14500株。
通过精播节本栽培的种植方式(简称单粒精播种植法)种植花生,比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双粒穴种植法节省种子29~35%。
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上(花生常年亩产300kg以上),精播种植法比常规种植法产量持平,或略有增产的情况下,每亩节种6~8kg,每亩节本18~24元。
按照上述数字计算,若山东省每年约有1/4的花生田采用单粒精播种植法,便可节约花生种2100~2800万kg,节本6300~8400万元。相当于8.4~11.2万亩的花生产量。同时,由于单粒精播种植法缓解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个体发育健壮,花生徒长倒伏现象大大减轻,减少或省去了使用化学植物生长抑制剂的工序,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减少或避免了有毒物质残留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1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鲁花11号或鲁花9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每亩12000株,花生亩产4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一。
具体实施方式2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鲁花11号或鲁花9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每亩14000株,花生亩产4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一。
具体实施方式3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鲁花11号或鲁花9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每亩16000株,花生亩产4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一。
对照具体实施方式1(表一中第一行)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每穴1粒鲁花11号或鲁花9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每亩10000株,花生亩产4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一。
对照具体实施方式2(表一中最后一行)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两行花生穴,穴距15~17cm,每亩播11000穴,每穴2粒鲁花11号或鲁花9号种子,花生亩产4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一。
由表1可以看出,具体实施方式1中,当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2000株时,荚果产量可以达到或超过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其中鲁花11号亩增荚果12.8kg,增产2.5%,鲁花9号产量与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持平;具体实施方式2中,当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4000株时,荚果产量超过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其中鲁花11号亩增荚果33.9kg,增产6.6%,鲁花9号亩增荚果15.9kg,增产3.5%;具体实施方式3中,当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6000株时,荚果产量虽然超过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但其产量比略低于14000株的单粒穴播(鲁花11号)或持平(鲁花9号)。表一说明,单粒精播的适宜密度以14000株左右为宜。
由表一也可以看出,当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2000株时,效益便可超过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与产量表现所不同的是,当精播产量与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相近时,其效益却明显高于常规种植法,这是由于精播减少了花生用种量。如具体实施方式1中,鲁花9号单粒精播的产量为459.5kg,比常规种植法460.6kg每亩低1.1kg,但其亩效益前者比后者却高19.5元。
表一:花生精播效果(青岛基点)
处理 产量(kg/亩) 效益(元/亩) 鲁花11号 鲁花9号 鲁花11号 鲁花9号 10000穴/亩,每穴单粒 476.5c 452.8ab 1492.8 1417.0 12000穴/亩,每穴单粒 524.2a 459.5ab 1639.0 1432.0 14000穴/亩,每穴单粒 545.3a 476.5a 1700.2 1480.0 16000穴/亩,每穴单粒 531.8.6a 475.3a 1650.6 1469.8 11000穴/亩,双粒/穴(常规 法) 511.4ab 460.6ab 1566.1 1403.5
表一中效益=花生公斤价(3.2元)×(产量-用种量),其它费用相同,此处暂不考虑(下同)。
表二中,同样选择了与表一相同的花生亩产400kg以上的产量水平,其具体实施方式、对比具体实施方式、排列和计算方式与表一相同,但表二与表一中的花生品种不同。
从表二同样可以看出,当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6000株时,荚果产量虽然超过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但其产量比略低于14000株的单粒穴播(8130)或持平(鲁花10号),表二和表三同样说明,单粒精播的适宜密度以14000株左右为宜。
由表二也可以看出,当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2000株时,效益便可超过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与产量表现所不同的是,当精播产量与常规的双粒学种植法相近时,其效益却明显高于常规种植法,这是由于精播减少了花生用种量。
表二:花生精播效果(牟平基点)
处理 产量(kg/亩) 效益(元/亩) 8130 鲁花10号 8130 鲁花10号 10000穴/亩,每穴单粒 435.6b 410.0c 1361.9 1280.0 12000穴/亩,每穴单粒 475.8a 423.8b 1484.2 1317.8 14000穴/亩,每穴单粒 468.5a 445.5a 1454.4 1380.8 16000穴/亩,每穴单粒 445.2b 432.5a 1373.4 1332.8 11000穴/亩,双粒/穴(常规法) 432.2b 431.8a 1312.6 1311.4
具体实施方式4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鲁花11号或花育16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2000株每亩,花生亩产3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三。
具体实施方式5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鲁花11号或花育16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4000株每亩,花生亩产3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三。
具体实施方式6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鲁花11号或花育16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6000株每亩,花生亩产3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三。
对照具体实施方式3(表三中第一行)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相互间隔的土垄上设置双行花生穴,花生穴距11~12cm,每穴1粒每穴1粒鲁花11号或花育16号种子,单粒穴播密度达到10000株每亩,花生亩产3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三。
对照具体实施方式4(表三中最后一行)
在垄距80~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4~5cm的相互间隔的土垄上设置两行花生穴,穴距15~17cm,每亩播10500穴,每穴2粒鲁花11号或花育16号种子,花生亩产3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精播效果见表三。
由表三可以看出,在亩产3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在具体实施方式5中,单粒精播密度达到14000穴或以上时,花生荚果产量和效益可达到甚至超过常规双粒穴播。其中鲁花11号单粒精播14000穴和16000穴两个处理比常规双粒穴种植法分别亩增荚果2.1kg和6.4kg,增产0.6%和2.0%,亩增收分别增加32.3元和39.7元。花育16号也有类似的表现。
表三:花生精播效果(莱西基点)
处理 产量(kg/亩) 效益(元/亩) 鲁花11号 花育16号 鲁花11号 花育16号 10000穴/亩,每穴单粒 290.6b 325.4c 897.9 1009.3 12000穴/亩,每穴单粒 310.5ab 342.5b 955.2 1057.6 14000穴/亩,每穴单粒 328.5a 366.7a 1006.4 1128.6 16000穴/亩,每穴单粒 332.8a 369.2a 1013.8 1130.2 10500穴/亩,双粒/穴(常规法) 326.4a 356.0a 974.1 1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