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5540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4894.0

申请日:

2004.05.25

公开号:

CN1582650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7/027申请日:20040525授权公告日:20060628终止日期:201205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27

主分类号:

A01K67/027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夏德全; 吴婷婷; 杨弘

地址:

214081江苏省无锡市漆塘北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为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采用催产剂进行人工注射,奥利亚罗非鱼雌、雄个体均采用一次注射,雄鳜鱼注射催产剂也可不注射催产剂;把奥利亚罗非鱼雌、雄鱼分开饲养,当罗非鱼排出卵子时,迅速挤入鳜鱼精液,在孵化过程中,将死亡的卵吸去,并摇动培养皿,当杂交鱼出膜后,转入水族箱中饲养,再移入野外池塘继续培养获得杂交鱼。本发明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激素使罗非鱼在受控条件下产卵与鳜鱼进行杂交,成活率高,口味好;同时,培育出来的杂交鱼比对照奥利亚罗非鱼生长快10%以上,体型短、厚,适于加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在水温达26℃以上时,选择后腹部饱满、生殖孔突起,体格健壮 体形较好的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则挑选轻按腹部即有 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同时按雌雄比3∶1选雌雄、雄奥利亚罗非鱼,将 上述亲鱼放入室内水族箱中,充气以保证溶氧; (2)、采用催产剂进行人工注射,催产剂分别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地欧酮、鱼类脑垂体,奥利亚罗非鱼雌、雄个体均 采用一次注射,雄鳜鱼注射催产剂也可不注射催产剂; (3)、将上述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后,把奥利亚罗非鱼雌、雄鱼分开饲养, 在将达到激素效应时间前3-4小时,再将雄鱼捞入雌鱼箱中,使其追逐产卵。 当水温在26℃-30℃,效应时间一般为24-30小时; (4)、当奥利亚罗非鱼雌鱼排出少量卵子时,立即捞出,将成熟卵子挤 入洗净并擦干的搪瓷盆中,挤入鳜鱼精液,用干净、柔软的家禽羽毛快速拌 匀,倒入已充分曝气的生理盐水(氯化钠浓度在0.65%至0.9%均可),使卵 受精0.5-1分;。 (5)、将受精卵倒入玻璃培养皿中孵化,孵化用水采用充分曝气的冷开 水,水温在26℃-30℃; (6)、在孵化过程中,将死亡的卵吸去,,每隔0.5-1小时,轻轻摇动 培养皿,随时将死亡的卵吸去,以防卵与培养皿表面长时间接触的一侧变色 坏死; (7)、杂交鱼苗出膜后,转入水族箱中饲养,养至3-5cm后移入野外 池塘继续培育为杂交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催产剂分别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剂量为:300-400单位/kg鱼体 重、促黄体释放激素剂量为:1-5微克/kg鱼体重、地欧酮剂量为:2-3毫克 /kg鱼体重、鱼类脑垂体剂量为:4-6毫克/kg鱼体重。

说明书


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通常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繁殖:

    1、奥利亚罗非鱼的繁殖:

    奥利亚罗非鱼的繁殖较为复杂,目前仍是采用自然产卵。在生产上,用于繁殖的奥利亚罗非鱼按雌雄比3∶1放入产卵池中,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15公顷放养250~300克/尾的亲鱼600尾左右,育种池内不得混养肉食性鱼类。在苏南地区,每年5月底开始,罗非鱼卵子达到成熟,当池塘水温达到20℃时以上时即可自行繁殖。雌鱼排卵后,雄鱼即排出精液使卵受精,雌鱼随即将受精卵吸入口中,受精卵在雌鱼口腔中完成孵化出膜,这一过程一般需1周时间,此期间雌鱼不摄食,待鱼苗孵出后,才开始进食,雌鱼体内卵子继续发育成熟。半个月至1个月后,雌鱼又可进行产卵,一般一年可产卵3-4次。

    在进行罗非鱼选育研究时,由于需进行雌雄鱼1对1的配组繁殖,故一般先从野外池塘拉网,选出卵子成熟度好的亲鱼放至室内水族箱中。待雄鱼追逐雌鱼时,注意观察,看到雌鱼排卵,立即捕出雌鱼,人工挤出卵子用于人工授精;或待雄鱼射精后,捕出雌鱼,洗出口腔中的受精卵用于人工孵化。

    由于罗非鱼繁殖是自然产卵,因此,无法控制产卵时间,难以获得成熟卵用于开展杂交等的试验,只能用于一般生产。

    2、鳜鱼的人工繁殖:

    在催产前作好亲鱼选择工作,一般选择三龄以上、规格为1.5kg以上的镢鱼进行人工催产。判断雌、雄鳜鱼是否性成熟采用如下的方法:首先进行外形观察,成熟的雌鱼腹部向上时,卵巢轮廓明显,并略向内凹,用手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提起鳜鱼头部,卵巢有向后移动状,此为成熟较好的鱼,反之则成熟较差;成熟的雄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并能立即在水中自然散开,反之则成熟较差。若外形观察难以进行,可挖卵观察,用挖卵器挖出少量卵粒,若见卵粒大小整齐,有光泽,较饱满或略扁塌,全部或大部分核偏位,即表明亲鱼性腺成熟较好,反之则成熟不够或退化。

    进行人工繁殖时,为了解决鳜鱼的饵料鱼配套问题,在苏南地区,当5月中下旬,水温达到25℃左右时,挑选成熟的亲鱼,适时进行人工催产。采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鱼类脑垂体(PG)等作为人工催产剂,以上二种或三种混合后分1~2次注射。注射剂量为四大家鱼催产剂量的2~3倍,注射方式采用胸腔或背鳍注射。

    一般采用自然受精的方式,雌雄亲鱼配比为1∶1.5,经注射后的亲鱼移放入产卵池内,待效应时间后进行产卵。效应时间的长短随水温的高低而变化,当水温在25℃左右时,效应时间为22~28小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受精卵脱膜越快,25℃时约2昼夜可脱膜,出膜后约70~80小时开始摄食。也可采用人工方法将卵挤入一搪瓷盆中,再将精液挤入,迅速混匀,加入生理盐水使卵受精,受精卵在孵化环道或孵化桶中孵化出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激素使罗非鱼在受控条件下产卵、与鳜鱼进行杂交、成活率高,口味好,同时,培育出来的杂交鱼比对照奥利亚罗非鱼生长快10%以上,体型短,厚,适用加工地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在水温达26℃以上时,选择后腹部饱满、生殖孔突起,体格健壮体形较好的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则挑选轻按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同时按雌雄比3∶1选雌、雄奥利亚罗非鱼,将上述亲鱼放入室内水族箱中,充气以保证溶氧;

    2.采用催产剂进行人工注射,催产剂分别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地欧酮、鱼类脑垂体,奥利亚罗非鱼雌、雄个体均采用一次注射,雄鳜鱼注射催产剂也可不注射催产剂;

    3.将上述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后,把奥利亚罗非鱼雌、雄鱼分开饲养,在将达到激素效应时间前3-4小时,再将雄鱼捞入雌鱼箱中,使其追逐产卵。当水温在26℃-30℃,效应时间一般为24-30小时;

    4.当奥利亚罗非鱼雌鱼排出少量卵子时,立即捞出,将成熟卵子挤入洗净并擦干的搪瓷盆中,挤入鳜鱼精液,用干净、柔软的家禽羽毛快速拌匀,倒入已充分曝气的生理盐水(氯化钠浓度在0.65%至0.9%均可),使卵受精0.5-1分;。

    5.将受精卵倒入玻璃培养皿中孵化,孵化用水采用充分曝气的冷开水,水温在26℃-30℃;

    6.在孵化过程中,将死亡的卵吸去,,每隔0.5-1小时,轻轻摇动培养皿,随时将死亡的卵吸去,以防卵与培养皿表面长时间接触的一侧变色坏死;

    7.杂交鱼苗出膜后,转入水族箱中饲养,养至3-5cm后移入野外池塘继续培育为杂交鱼。

    本发明的催产剂分别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剂量为:300-400单位/kg鱼体重、促黄体释放激素剂量为:1-5微克/kg鱼体重、地欧酮剂量为:2-3毫克/kg鱼体重、鱼类脑垂体剂量为:4-6毫克/kg鱼体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人工注射催产合剂使罗非鱼在受控条件下产卵,与鳜鱼进行杂交,成活率高。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杂交鱼与奥利亚罗非鱼极为相似,但有部分可数性状与鳜鱼相似,在基因组方面,杂交鱼主要继承了奥利亚罗非鱼的遗传物质,但也有少量父本鳜鱼的遗传物质。由于该杂交鱼兼具了两种鱼的遗传性状,因而是开展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及开发的极佳材料。同时,培育出来的杂交鱼比对照奥利亚罗非鱼生长快10%以上,体型短、厚,适于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将每年罗非鱼从越冬室中移入野外池塘后,加强喂养约1个月;同时,也加强鳜鱼(雄)亲鱼的培育,保证塘中有充足、适口的饵料鱼。从5月下旬开始,罗非鱼亲鱼基本成熟,可以进行奥利亚罗非鱼(雌)与鳜鱼(雄)的杂交。在水温达26℃以上时,拉网检查奥利亚罗非鱼性腺发育情况。选择后腹部饱满、生殖孔突起并发红或微红、体格健壮且体形较好的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则挑选轻按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同时按雌雄比3∶1选足够数量的雄奥利亚罗非鱼。将这些亲鱼放入室内水族箱中,充气以保证溶氧。采用人工注射催产剂,催产剂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300单位/kg鱼体重、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剂量为2微克/kg鱼体重、地欧酮(DOM)剂量为:2毫克/kg鱼体重、鱼类脑垂体(PG)剂量为:4毫克/kg鱼体重。上述催产剂进行人工注射催产,奥利亚罗非鱼雌、雄个体均采用一次注射,雄鳜鱼既可注射催产剂也可不注射,视精液量而定,精液量少即注射,量多则无需注射。注射催产激素后,奥利亚罗非鱼雌、雄鱼分开饲养,在将达到激素效应时间前3-4小时,将雄鱼捞入雌鱼箱中,使其追逐产卵。在26℃-30℃水温,效应时间一般为24-30小时,温度越高,效应时间越短。

    待观察到奥利亚罗非鱼雌鱼排出少量卵子时,立即捞出,将成熟卵子挤入洗净并擦干的搪瓷盆中,迅速挤入鳜鱼精液,用干净、柔软的家禽羽毛快速拌匀,倒入已充分曝气的生理盐水(氯化钠浓度在0.65%至0.9%均可),使卵受精0.5-分钟-1分钟。将受精卵倒入玻璃培养皿中孵化,孵化用水为充分曝气的冷开水。在孵化过程中,随时将死亡的卵吸去,以防止死卵腐败变质污染水质,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轻轻摇动培养皿,以防卵与培养皿表面长时间接触的一侧变色坏死。由于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是远缘杂交,其杂交子代畸形率很高、成活率极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死亡率极高的时期,一是原肠期,二是出膜,并且从囊胚开始,杂交子代胚胎发育要比正常的奥利亚罗非鱼自交子代慢12个小时以上。受精卵孵化率远低于自交子代,在1‰以下。杂交鱼苗出膜后,即可转入水族箱中饲养,养至3-5cm后移入野外池塘继续培育。

    本发明杂交方法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挑选性成熟的罗非鱼,通过人工注射催产激素,获得成熟卵,并与鳜鱼进行远缘杂交,成功培育获得杂交鱼。

    实施例2:

    在水温达26℃以上时,挑选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则挑选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同时按雌雄比3∶1选足够数量的雄奥利亚罗非鱼。将这些亲鱼放入室内水族箱中,充气以保证溶氧。采用人工注射催产剂,催产剂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350单位/kg鱼体重、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剂量为3.5微克/kg鱼体重、地欧酮(DOM)剂量为:2.5毫克/kg鱼体重、鱼类脑垂体(PG)剂量为:5毫克/kg鱼体重。采用实施例1中的杂交方法,同样可以成功培育获得杂交鱼。

    实施例3:

    在水温达26℃以上时,挑选性成熟的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为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通过人工注射催产剂,获得成熟卵,并与鳜鱼进行远缘杂交。人工注射催产剂分别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400单位/kg鱼体重、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剂量为5微克/kg鱼体重、地欧酮(DOM)剂量为:3毫克/kg鱼体重、鱼类脑垂体(PG)剂量为:6毫克/kg鱼体重。并采用实施例1、2中的杂交方法,同样可以成功培育获得杂交鱼。

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方法,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作为杂交母本,杂交父本为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鳜鱼;采用催产剂进行人工注射,奥利亚罗非鱼雌、雄个体均采用一次注射,雄鳜鱼注射催产剂也可不注射催产剂;把奥利亚罗非鱼雌、雄鱼分开饲养,当罗非鱼排出卵子时,迅速挤入鳜鱼精液,在孵化过程中,将死亡的卵吸去,并摇动培养皿,当杂交鱼出膜后,转入水族箱中饲养,再移入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