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收集瓶.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238114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9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23007.X

申请日:

2013.09.16

公开号:

CN104456043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16N 31/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河谷(佛山)汽车润滑系统制造有限公司变更后:河谷(佛山)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罗格围一期工业区变更后: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罗格围一期工业区|||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N31/02申请日:20130916|||公开

IPC分类号:

F16N31/02

主分类号:

F16N31/02

申请人:

河谷(佛山)汽车润滑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燕业

地址: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罗格围一期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代理人:

黄冠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脂收集瓶,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推棒孔,所述瓶体内设有随动密封盖。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方便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通过设于瓶体内的随动密封盖,方便将存储的油脂排出,使油脂回收使用;通过进出油脂装置可保证油脂收集瓶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处不容易断裂,也方便油脂收集满后取出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推棒孔,所述瓶体内设有随动密封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脂装置为贯穿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的螺栓头设于所述上端盖内端面,所述上端盖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空心螺栓连接的螺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内压圈,所述螺母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外压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凹腔,所述环形凹腔向内形成环形凸起,所述外压圈上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内压圈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环形凹腔配合连接,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瓶体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内端面上设有螺栓孔和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推棒孔相对应的推棒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所述上端盖螺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所述下端盖螺纹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

说明书

说明书油脂收集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油脂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油脂收集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润滑系统上的油脂集中润滑系统中,润滑副油脂过多的情况下便会溢出、掉落,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油脂收集的瓶子,只有利用普通的瓶子进行回收,但普通的瓶子跟润滑副连接的地方容易断裂,油脂收集满之后取出来困难等问题。
因些需要设计一款油脂收集瓶,对多余的油脂进行采集、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脂收集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润滑系统上油脂溢出、掉落、会造成浪费、污染环境以及回收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脂收集瓶,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推棒孔,所述瓶体内设有随动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油脂装置为贯穿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的螺栓头设于所述上端盖内端面,所述上端盖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空心螺栓连接的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头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内压圈,所述螺母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外压圈。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凹腔,所述环形凹腔向内形成环形凸起,所述外压圈上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内压圈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 第一卡环与所述环形凹腔配合连接,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瓶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内端面上设有螺栓孔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推棒孔相对应的推棒槽。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与所述上端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与所述下端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方便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通过设于瓶体内的随动密封盖,方便将存储的油脂排出,使油脂回收使用;通过进出油脂装置可保证油脂收集瓶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处不容易断裂,也方便油脂收集满后取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油脂收集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说明:
1、凹槽;2、推棒孔;3、螺栓孔;4、下端盖;5、瓶体;6、推棒槽;7、随动密封盖;8、内压圈;9、上端盖;10、外压圈;11、空心螺栓;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一种油脂收集瓶,包括瓶体5、与瓶体5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9以及与瓶体5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4,上端盖9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下端盖4上设有推棒孔2,瓶体5内设有随动密封盖7。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9和下端盖4,方便了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维护;本发明与普通的收集瓶子相比,瓶体5、上端盖9和下端盖4均采用高强度聚碳酸酯料制作,空心螺栓11与上端盖9连接处设有有内压圈8、外压圈10,充分保证了油脂收集瓶与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强度,可处于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使用;随动密封盖7与瓶体5内壁配合紧密流畅,保证运行动作及密封性,使油脂不会外漏。随动密封盖7在收集油脂的时候随着瓶体5内油脂的增多而往下端盖的一端移动,在挤出油脂的时候往上端盖的一端移动。
进出油脂装置为贯穿于上端盖9的空心螺栓11,空心螺栓11的螺栓头设于上端盖9内端面,上端盖9外端面上设有与空心螺栓11连接的螺母12。通过螺母12可将空心螺栓11固定在上端盖9上。空心螺栓11和螺母12的材质均为普通碳素结构钢,这样可保证空心螺栓11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跟油脂收集瓶的连接处不容易脱落和断裂,提高油脂的回收率和降低油脂外漏造成的污染。
螺栓头和上端盖9之间设有内压圈8,螺母12和上端盖9之间设有外压圈10。通过内压圈8和外压圈10可充分保证了空心螺栓11与上端盖9的连接强度,保证油脂收集瓶处于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使用时不会漏油。
上端盖9上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凹腔,环形凹腔向内形成环形凸起,外压圈10上设有第一卡环,内压圈8上设有第二卡环,第一卡环与环形凹腔配合连接,环形凸起卡设于第二卡环和瓶体5之间。通过第一卡环与环形凹腔配合连接可进一步固定上端盖9和瓶体5的连接,防止上端盖9出现松动而导致漏油。环形凸起为梯形结构,在旋紧上端盖9时,梯形结构的上边与内压圈8接触,左右两边分别与第二卡环和瓶体5紧密接触,这样可将环形凸起、第二卡环、瓶体5三者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空心螺栓11的固定,使其在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中使用不会漏油,比如在风力发电机的轮毂及其轴承转动等机械工程的油脂收集时,都可以保证油脂收集瓶在收集油脂的过程中不会漏油。
下端盖4内端面上设有螺栓孔3和凹槽1。当瓶体5的体积较大的时,所收集的油脂就会很多,此时,如果用人力用推棒将油脂挤出,这样就很不现实,这样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因此,可以通过在螺栓孔3和凹槽1上配合安装自动挤出装置,比如气缸等,此时,推棒孔2也可作为用于放置与气缸连接的气管等用途,具体的安装要求可根据实际油脂收集瓶的使用条件作出相对应的改变。
随动密封盖7上设有与推棒孔2相对应的推棒槽6。随动密封盖7与瓶体5内壁紧密的可活动连接,这样可保证收集到的油脂不会外漏;通过推棒槽6可以将推棒定位,方便油脂的挤出。推棒槽6在使用气缸或者其他自动挤出装置挤出时,可作为气缸或者其他自动挤出装置的推杆连接孔使用。
瓶体5与上端盖9螺纹连接,既能保证油脂收集瓶的密封性,又能方便进出油脂装置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
瓶体5与下端盖4螺纹连接,既能保证油脂收集瓶的密封性,又能方便随动密封盖7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
瓶体5、上端盖9和下端盖4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聚碳酸酯具有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通过聚碳酸酯的无色透明性能可随时观察到油脂收集瓶收集到油脂的容量,便于更换新的油脂收集瓶;通过聚碳酸酯的耐热、抗冲击、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保证在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使用不会损坏,防止油脂的外漏。
本发明的油脂收集瓶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空心螺栓11的螺纹与润滑副的排油口螺纹连接,多余的润滑油脂通过空心螺栓11中间的孔进入油脂收集瓶内,当收集足够多的油脂后,排油口的油脂压力会将随动密封盖7推向下端盖4的一端,随动密封盖7到下端盖4的一端之后,即收集满油脂。此时将充满油脂的油脂收集瓶旋下,用圆柱推棒通过推棒孔,将随动密封盖7推向上端盖9的一端,从而将油脂通过空心螺栓11中间的孔挤出,从而将油脂回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方便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通过设于瓶体内的随动密封盖,方便将存储的油脂排出,使油脂回收使用;通过进出油脂装置可保 证油脂收集瓶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处不容易断裂,也方便油脂收集满后取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油脂收集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脂收集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脂收集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脂收集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收集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23007.X(22)申请日 2013.09.16F16N 31/02(2006.01)(71)申请人河谷(佛山)汽车润滑系统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罗格围一期工业区(72)发明人姚燕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代理人黄冠华(54) 发明名称油脂收集瓶(57)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脂收集瓶,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推棒孔,所述瓶体内设有随动密封。

2、盖。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方便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通过设于瓶体内的随动密封盖,方便将存储的油脂排出,使油脂回收使用;通过进出油脂装置可保证油脂收集瓶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处不容易断裂,也方便油脂收集满后取出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6043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56043 A1/1页21.一种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所述瓶体可拆卸。

3、连接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推棒孔,所述瓶体内设有随动密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脂装置为贯穿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的螺栓头设于所述上端盖内端面,所述上端盖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空心螺栓连接的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内压圈,所述螺母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外压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凹腔,所述环形凹腔向内形成环形凸起,所述外压圈上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内压圈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环形凹腔配合连接。

4、,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瓶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内端面上设有螺栓孔和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推棒孔相对应的推棒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所述上端盖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所述下端盖螺纹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6043 A1/3页3油脂收集瓶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废油脂回收装置技术领域。

5、,特别是指油脂收集瓶。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在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润滑系统上的油脂集中润滑系统中,润滑副油脂过多的情况下便会溢出、掉落,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油脂收集的瓶子,只有利用普通的瓶子进行回收,但普通的瓶子跟润滑副连接的地方容易断裂,油脂收集满之后取出来困难等问题。0003 因些需要设计一款油脂收集瓶,对多余的油脂进行采集、回收。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脂收集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润滑系统上油脂溢出、掉落、会造成浪费、污染环境以及回收利用的问题。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0006 一种油脂收集瓶,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

6、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推棒孔,所述瓶体内设有随动密封盖。0007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油脂装置为贯穿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的螺栓头设于所述上端盖内端面,所述上端盖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空心螺栓连接的螺母。0008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头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内压圈,所述螺母和所述上端盖之间设有外压圈。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凹腔,所述环形凹腔向内形成环形凸起,所述外压圈上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内压圈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环形凹腔配合连接,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瓶体之间。001。

7、0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内端面上设有螺栓孔和凹槽。0011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推棒孔相对应的推棒槽。0012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与所述上端盖螺纹连接。0013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与所述下端盖螺纹连接。0014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0016 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方便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通过设于瓶体内的随动密封盖,方便将存储的油脂排出,使油脂回收使用;通过进出油脂装置可保证油脂收集瓶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处不容易断裂,也方便油脂收集满后取出来。附图。

8、说明说 明 书CN 104456043 A2/3页4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8 图1为本发明一种油脂收集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19 附图序号及说明:0020 1、凹槽;2、推棒孔;3、螺栓孔;4、下端盖;5、瓶体;6、推棒槽;7、随动密封盖;8、内压圈;9、上端盖;10、外压圈;11、空心螺栓;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

9、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2 请参见图1,一种油脂收集瓶,包括瓶体5、与瓶体5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9以及与瓶体5可拆卸连接的下端盖4,上端盖9上设有进出油脂装置,下端盖4上设有推棒孔2,瓶体5内设有随动密封盖7。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9和下端盖4,方便了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维护;本发明与普通的收集瓶子相比,瓶体5、上端盖9和下端盖4均采用高强度聚。

10、碳酸酯料制作,空心螺栓11与上端盖9连接处设有有内压圈8、外压圈10,充分保证了油脂收集瓶与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强度,可处于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使用;随动密封盖7与瓶体5内壁配合紧密流畅,保证运行动作及密封性,使油脂不会外漏。随动密封盖7在收集油脂的时候随着瓶体5内油脂的增多而往下端盖的一端移动,在挤出油脂的时候往上端盖的一端移动。0023 进出油脂装置为贯穿于上端盖9的空心螺栓11,空心螺栓11的螺栓头设于上端盖9内端面,上端盖9外端面上设有与空心螺栓11连接的螺母12。通过螺母12可将空心螺栓11固定在上端盖9上。空心螺栓11和螺母12的材质均为普通碳素结构钢,这样可保证空心螺栓11跟润滑系。

11、统中润滑副跟油脂收集瓶的连接处不容易脱落和断裂,提高油脂的回收率和降低油脂外漏造成的污染。0024 螺栓头和上端盖9之间设有内压圈8,螺母12和上端盖9之间设有外压圈10。通过内压圈8和外压圈10可充分保证了空心螺栓11与上端盖9的连接强度,保证油脂收集瓶处于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使用时不会漏油。0025 上端盖9上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凹腔,环形凹腔向内形成环形凸起,外压圈10上设有第一卡环,内压圈8上设有第二卡环,第一卡环与环形凹腔配合连接,环形凸起卡设于第二卡环和瓶体5之间。通过第一卡环与环形凹腔配合连接可进一步固定上端盖9和瓶体5的连接,防止上端盖9出现松动而导致漏油。环形凸起为梯形结构,在旋紧。

12、上端盖9时,梯形结构的上边与内压圈8接触,左右两边分别与第二卡环和瓶体5紧密接触,这样可将环形凸起、第二卡环、瓶体5三者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空心螺栓11的固定,使其在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中使用不会漏油,比如在风力发电机的轮毂及其轴承转动等机械工程的油脂收集时,都可以保证油脂收集瓶在收集油脂的过程中不会漏油。说 明 书CN 104456043 A3/3页50026 下端盖4内端面上设有螺栓孔3和凹槽1。当瓶体5的体积较大的时,所收集的油脂就会很多,此时,如果用人力用推棒将油脂挤出,这样就很不现实,这样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因此,可以通过在螺栓孔3和凹槽1上配合安装自动挤出装置,比如气缸等,此时,推。

13、棒孔2也可作为用于放置与气缸连接的气管等用途,具体的安装要求可根据实际油脂收集瓶的使用条件作出相对应的改变。0027 随动密封盖7上设有与推棒孔2相对应的推棒槽6。随动密封盖7与瓶体5内壁紧密的可活动连接,这样可保证收集到的油脂不会外漏;通过推棒槽6可以将推棒定位,方便油脂的挤出。推棒槽6在使用气缸或者其他自动挤出装置挤出时,可作为气缸或者其他自动挤出装置的推杆连接孔使用。0028 瓶体5与上端盖9螺纹连接,既能保证油脂收集瓶的密封性,又能方便进出油脂装置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0029 瓶体5与下端盖4螺纹连接,既能保证油脂收集瓶的密封性,又能方便随动密封盖7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0030 瓶体5。

14、、上端盖9和下端盖4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聚碳酸酯具有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通过聚碳酸酯的无色透明性能可随时观察到油脂收集瓶收集到油脂的容量,便于更换新的油脂收集瓶;通过聚碳酸酯的耐热、抗冲击、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保证在高强度震动的场合使用不会损坏,防止油脂的外漏。0031 本发明的油脂收集瓶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空心螺栓11的螺纹与润滑副的排油口螺纹连接,多余的润滑油脂通过空心螺栓11中间的孔进入油脂收集瓶内,当收集足够多的油脂后,排油口的油脂压力会将随动密封盖7推向下端盖4的一端,随动密封盖7到下端盖4的一端之后,即收集满油脂。此时将充满。

15、油脂的油脂收集瓶旋下,用圆柱推棒通过推棒孔,将随动密封盖7推向上端盖9的一端,从而将油脂通过空心螺栓11中间的孔挤出,从而将油脂回收。0032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油脂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可以方便油脂收集瓶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通过设于瓶体内的随动密封盖,方便将存储的油脂排出,使油脂回收使用;通过进出油脂装置可保证油脂收集瓶跟润滑系统中润滑副的连接处不容易断裂,也方便油脂收集满后取出来。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4456043 A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5604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