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2200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48732.1

申请日:

2009.12.24

公开号:

CN101747092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5D 9/00申请公布日:20100623|||公开

IPC分类号:

C05D9/00; C05G1/00

主分类号:

C05D9/00

申请人:

马玉新

发明人:

马玉新; 曹承绵

地址:

110164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辉山农业高新区人和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代理人:

何学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含亚硒酸钠和络合稀土即改性稀土的富硒肥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20∶80~90。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生产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经试验证明,其中亚硒酸钠经农作物吸收,转化,合成,其大部分硒以含硒蛋氨酸等有机化合物富集于作物的根茎、枝叶和果实中。可使农作物籽实或蔬果中生物有机硒含量增加5-20倍,增加多种氨基酸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害能力。食用这些富硒的农产品,可以补足人体所需的硒,达到防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目的。适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可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20∶80~9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份数比取亚硒酸钠和络合稀土后,经去杂,再进行粉碎至80~100目,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喷施时可与碳酸氢铵混合后,再溶于水中进行喷施,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碳酸氢铵=10~30∶70~90;
生物富硒肥剂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与水按重量份数比为:1∶80~10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采用根施时可与沸石粉混合进行基施或追肥,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沸石粉=20~40∶60~8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供作物施用时,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复混肥=0.1~1∶99.0~99.9。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9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5∶8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20∶80。

说明书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含亚硒酸钠(Na2SeO3)和络合稀土即改性稀土的富硒肥剂。
背景技术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初步达到小康,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命科学的探索,以求健康长寿。近代科学发现,硒(Se)为人体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在医学上不仅具有治疗疾病的价值,而且还有防病强身之功效。硒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直接参与生命核酸及各种生化酶的合成与代谢,影响到细胞分裂、繁殖和遗传,硒还具有抗氧化性能和消除自由基的生理功能,可有效防止细胞癌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使人们更加健康长寿。
人体硒的主要来源主要为食物,而食物所含硒是来自包括土壤在内自然界。经多年全国地方病科学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有70%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的生态环境中,有近2/3人群普遍缺硒或处于临近缺硒边缘。为此,有关专家发出警示:为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和强大,全民补硒,将具有重要意义。
补硒的方式很多,但实践证明,药补不如食补,而食补又以生物有机硒的补硒效果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目前市场上的补硒产品很多,如:富硒灵之宝、奥硒康胶囊、硒铁锅……等等,上述产品中有的补的是无机硒,很不安全,有的补的是有机硒,但产品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不适合广大普通人群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配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的显著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20∶80~90。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的制备方法是:先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比取亚硒酸钠和络合稀土后,经去杂,再进行粉碎至80~100目,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喷施时可与碳酸氢铵混合后,再溶于水中进行喷施,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生物富硒肥剂∶碳酸氢铵=10~30∶70~90;生物富硒肥剂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与水按重量份数比为:1∶80~100。
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采用根施时可与沸石粉混合进行基施或追肥,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生物富硒肥剂∶沸石粉=20~40∶60~80。
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供作物施用时,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生物富硒肥剂∶复混肥=0.1~1∶99.0~99.9。
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90。
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5∶85。
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亚硒酸钠∶络合稀土=20∶8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物富硒肥剂主要由亚硒酸钠(Na2SeO3)10-20%,络合稀土,即改性稀土80-90%组成。可采用喷施、根施或制成复混肥供作物吸收、转化为生物有机硒,富集于作物体内,可使作物籽实、菜果含硒量增加5-20倍。硒为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而我国有2/3人群处于缺硒或临近缺硒边缘,人体长期食用富硒农产品是科学有效的补硒途径,可以达到防病强身,健康长寿的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配方科学合理,生产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经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亚硒酸钠经农作物吸收,转化,合成,其大部分硒以含硒蛋氨酸等有机化合物富集于作物的根茎、枝叶和果实中。其中稀土元素可与植物细胞膜的磷脂结合、使细胞膜保持通透性和稳定性,对植物吸收硒并富集于体内起到积极作用,并且稀土元素可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增加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增加作物对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增强作物生理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本发明的生产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只要将配方组份按比例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方法有三种:
1、将富硒肥剂与适量碳酸氢铵混合后溶于水中,在作物杨花至果实膨大期喷洒整个植物上即可,如果在3小时内遇雨的情况下,就需要重新补喷。
2、将富硒肥剂与适量沸石粉混拌均匀,以基肥或追肥施于农田即可,本品可维持两个生育季的高硒效果,即第二季可不施或减半施即可。
3、将一定量富硒肥剂添加到复混肥原料中,制成各种富硒复混肥用于农田。
本发明经多年实践表明,使用该发明产品可使农作物籽实或蔬果中生物有机硒含量增加5-20倍,增加多种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赖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分别增加30%和50%,并可提高农作物产量5-10%,提高作物品质和抗病害能力。
由此可以证明,本发明具有配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的显著特点。可以使无机硒——亚硒酸钠以化肥料的形式供作物吸收、转化富集于农产品中,形成生物有机硒——含硒氨基酸即蛋氨酸等有机化合物,富集于作物的根茎、枝叶和果实中,人们再食用这些富硒的农产品,补足人体所需的硒,使普通人群都可以达到防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目的。适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可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受实施例所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90。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的生产制备方法是先按所述的重量份数比取上述原料:亚硒酸钠10公斤,络合稀土90公斤后,进行粉碎至100目后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5∶85。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的生产制备方法是先按所述的重量份数比取上述原料:亚硒酸钠15克,络合稀土85克后,进行粉碎至90目后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在喷施时可与碳酸氢铵混合后,再溶于水中进行喷施,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生物富硒肥剂∶碳酸氢铵=25∶75;此时,取25克上述制得的生物富硒肥剂与75克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后得A备用。
此时,再按重量份数比为:A∶水=1∶100的比例,将上述备用的A溶于10公斤水中,可喷施一亩水稻,喷施时可以选在少风晴天,于水稻杨花至灌浆初期,将上述兑好的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稻叶片上,喷后3小时内如果遇雨,则需重新补喷一次。
实施例3: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亚硒酸钠∶络合稀土=20∶80。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的生产制备方法是先按所述的重量份数比取上述原料:亚硒酸钠20公斤,络合稀土80公斤后,进行粉碎至80目后,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4: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喷施时可用碳酸氢铵配合并溶于水中,对作物枝叶进行喷施,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碳酸氢铵=10∶90。
生物富硒肥剂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与水按重量份数比为:1∶80。
具体实施时,先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生物富硒肥剂10公斤,取碳酸氢铵90公斤,将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与8000公斤水充分混合后,可对作物枝叶进行喷施。
实施例5: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喷施时可用碳酸氢铵配合溶于水中,对作物枝叶进行喷施,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碳酸氢铵=20∶80。
生物富硒肥剂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与水按重量份数比为:1∶100。
具体实施时,先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生物富硒肥剂20公斤,取碳酸氢铵80公斤,将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与10000公斤水充分混合后,可对作物枝叶进行喷施。
实施例6: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喷施时可用碳酸氢铵配合溶于水中,对作物枝叶进行喷施,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碳酸氢铵=30∶70。
生物富硒肥剂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与水按重量份数比为:1∶90。
具体实施时,先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生物富硒肥剂30公斤,取碳酸氢铵70公斤,将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与9000公斤水充分混合后,可对作物枝叶进行喷施。
实施例7: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采用根施时可与沸石粉混合进行基施或追肥,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沸石粉=20∶80。
具体实施时,先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生物富硒肥剂20公斤,取沸石粉80公斤,将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可对作物进行基施或追肥均可。
本发明产品可以维持两个生长季富硒效果,即第二生长季可不施或减半施用即可。
实施例8: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采用根施时可与沸石粉混合进行基施或追肥,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沸石粉=30∶70。
具体实施时,先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生物富硒肥剂30公斤,取沸石粉70公斤,将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可对作物进行基施或追肥均可。
实施例9: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采用根施时可与沸石粉混合进行基施或追肥,其中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沸石粉=40∶60。
具体实施时,先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生物富硒肥剂40公斤,取沸石粉60公斤,将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可对作物进行基施或追肥均可。
实施例10: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将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先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再供作物施用。
所述的生物富硒复混肥的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复混肥=0.1∶99.9。
具体生产时,可以先将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0.1公斤添加到99.9公斤的复混肥生产原料中,将二者混合均匀即可以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施入农田。
实施例11: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将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先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再供作物施用。
所述的生物富硒复混肥的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复混肥=1∶99。
具体生产时,可以先将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1公斤添加到99公斤市场购得的复混肥生产原料中,将二者混合均匀即可以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施入农田。
实施例12: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将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先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再供作物施用。
所述的生物富硒复混肥的各组份按重量份数比为:
生物富硒肥剂∶复混肥=0.5∶99.5。
具体生产时,可以先将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富硒肥剂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0.5公斤添加到99.5公斤的复混肥生产原料中,将二者混合均匀即可以制成生物富硒复混肥,施入农田。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富硒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含亚硒酸钠和络合稀土即改性稀土的富硒肥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亚硒酸钠络合稀土10208090。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生产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经试验证明,其中亚硒酸钠经农作物吸收,转化,合成,其大部分硒以含硒蛋氨酸等有机化合物富集于作物的根茎、枝叶和果实中。可使农作物籽实或蔬果中生物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