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高效节水便器.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2152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0111.8

申请日:

2010.08.23

公开号:

CN101914941A

公开日:

2010.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D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韦战变更后权利人:柳州市京阳节能器具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国泰花苑4栋704室变更后权利人: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新一路15号科技工业苑7层717号登记生效日:201108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D 1/00申请日:20100823|||公开

IPC分类号:

E03D1/00; E03D5/08; E03D1/32

主分类号:

E03D1/00

申请人:

韦战

发明人:

韦战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国泰花苑4栋7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代理人:

梁春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涉及一种节水便器,其包括主体、水箱、喷洗三大系统,主体系统包括底座、箱体及便池,水箱系统包括洗手盆、积水箱、水质处理箱,喷洗系统包括节水喷洗装置、截排污装置、脚踏液压装置,洗手盆位于水箱系统上部且底部与积水箱连接,积水箱底部与水质处理箱上部连接并通过上水口与水质处理箱连通,积水箱中设有自动节水交换阀,水质处理箱中隔置多层纳米反渗透滤网和生物净化间可速将中(污)水回收处理成净水,节水喷洗装置设于积水箱一侧且积水箱内设自将积水导入其中的出水截阀,截排污装置具直排和绝倒灌功能,通过脚踏液压装置实现喷洗与排污,本发明技术性能超前、综合节水高效、安用成本极低,适用广泛并经久耐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包括主体系统、 水箱系统、 喷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 体系统包括底座 (17) 、 箱体 (1) 及便池 (34) , 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洗手盆 (50) 、 积水箱 (3) 、 水质处理箱 (18) , 所述喷洗系统包括节水喷洗装置、 截排污装置、 脚踏液压装置, 所述底座 (17) 位于主体系统底部, 箱体 (1) 位于底座 (17) 后上方, 便池 (34) 位于底座 (17) 前上方, 所述洗手盆 (50) 位于水箱系统上部, 洗手盆 (50) 底部与积水箱 (3) 连接, 积水箱 (3) 底部 与水质处理箱 (18) 连接, 所述积水箱 (3) 的底部设有与水质处理箱 (18) 连通以将水质处理 箱 (18) 内已处理水质上溢至积水箱 (3) 内的上水口 (6) , 水质处理箱 (18) 通过上隔板 (8) 和下隔板 (11) 将水质处理箱 (18) 分为上层已处理水质间 (7) 、 中层次水质处理间 (10) 及下 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 上隔板 (8) 和下隔板 (11) 中部分别连接有密度不同的多层纳米过滤 网Ⅰ (9) 和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积水箱 (3) 底部的上水口 (6) 直接与上层已处理水质 间 (7) 连通, 水质处理箱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侧壁连接有可将中水或污水导入水质处 理箱 (18) 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中 / 污水阀 (13) , 洗手盆 (50) 底部设有泄水口 (46) , 泄水口 (46) 连接有将洗手盘内的积水导流至水质处理箱 (18) 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泄 水管 (47) , 水质处理箱 (18) 的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16) , 节水喷洗装 置包括多用活塞套筒 (42) 、 连接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一侧并与多用活塞套筒 (42) 连通的 主喷水咀 (41) , 主喷水咀 (41) 另一端与便池 (34) 端口内侧的喷水管槽 (37) 连通, 节水喷 洗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且在多用活塞套筒 (42) 中上下滑动时以开启或 关闭主喷水咀 (37) 的多用活塞 (55) 及设置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底部的液压副活塞 (40) , 所述脚踏液压装置位于底座中靠前端的位置, 脚踏液压装置包括突出于底座上表面的液压 踏板 (33) 、 与液压踏板 (33) 底部连接的液压活塞连杆 (32) 、 连接于液压活塞连杆 (32) 底端 的液压主活塞 (30) 、 设置于液压主活塞 (30) 外围供其上下滑动的液压活塞套筒 (29) 、 位于 液压活塞套筒 (29) 上端口的液压套筒盖 (31) 及与液压活塞套筒 (42) 底端连接的液压导 管 (27) , 液压副活塞 (40) 底部的多用活塞套筒 (42) 一侧设有与脚踏液压装置的液压导管 (27) 连通的液压管上口 (39) , 积水箱 (3) 下部一侧设有与自来水管 (2) 连接以在积水箱 (3) 内水量不足时自动供水至积水箱 (3) 中的自动节水交换阀 (5) , 积水箱 (3) 与多用活塞套筒 (42) 间连接有可自动向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供水的上出水截阀 (44) 及下出水截阀 (45), 截排污装置包括连接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底部的阀栓套筒 (20) 、 设置于阀栓套筒 (20) 内 的截排污阀栓 (21) 及连接于液压副活塞 (40) 与截排污阀栓 (21) 间的阀栓连杆 (19) , 阀栓 套筒 (20) 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与便池 (34) 连通的上排污口 (26) , 阀栓套筒 (20) 的底部设 有下排污口 (25) , 截排污阀栓 (21) 可在阀栓套筒 (20) 内上下移动, 所述阀栓套筒 (20) 的下 排污口 (25) 一侧连接有能开启或关闭下排污口 (25) 的下排污口封盖 (23)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壁 上端两侧对称开有活塞定位槽 (52) , 所述多用活塞 (55) 为上端两侧对称开有等高的凹形 槽口 (53) 而底部封闭的筒状体, 多用活塞 (55) 内设有活塞压簧 (54) 及抵压活塞压簧的压 簧环 (57) , 活塞压簧 (54) 置于多用活塞中, 活塞压簧 (54) 上端顶接住压簧环 (57) 而下端 抵接于多用活塞 (55) 底部, 压簧环 (57) 主体设置于多用活塞 (55) 内, 压簧环 (57) 两端突 出设有可分别在凹形槽口 (53) 和活塞定位槽 (52) 内上下滑移的凸形定位滑卡 (56) , 压簧 环 (57) 的中部连接有压簧调节杆 (58) , 压簧调节杆 (58) 末端突出多用活塞套筒 (42) 端口 上的活塞套筒盖 (51) 外, 在活塞套筒盖 (51) 外侧与压簧调节杆 (58) 对应处设有水量旋钮 2 (43) 。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排污口 (25) 外围连接 有任接排污口 (22) , 与水质处理箱 (18) 底部连接的排污管 (16) 中间连接有排污截阀 (15) , 排污管 (16) 的下端连接至任接排污口 (22)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便池 (34) 端口内侧设有 与主喷水咀 (41) 连通的喷水管槽 (37) , 喷水管槽 (37) 两端连接有强喷水咀 (35) , 喷水管槽 (37) 中部连接有微喷水咀 (38) 。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积水箱 (3) 内设置有将积 水箱 (3) 内过剩水质溢出积水箱 (3) 外的溢水管 (4) , 溢水管 (4) 的溢水口 (48) 位于积水箱 (3) 内上部并与之相通。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洗手盆 (50) 一侧设有自 闭节水龙头 (49) , 洗手盆底部的泄水口 (46) 为截止阀。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出水截阀 (44) 连接于 积水箱 (3) 内中部的位置, 下出水截阀 (45) 连接于积水箱 (3) 内靠近底部的位置。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截排污阀栓 (21) 是中 间为圆柱体而两端为圆锥体的橄榄形锥体, 所述截排污阀栓的底部为圆锥状的阀栓锥顶 (24) , 阀栓锥顶 (24) 内置永久磁钢, 下排污口封盖 (23) 为圆形防锈蚀铁合金盖。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层纳米过滤网Ⅰ (9) 的 密度大于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的密度。

说明书


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便器, 特别是一种可直接回收处理利用中 ( 污 ) 水等水质的 液压喷洗高效节水便器。
     背景技术 现在由于考虑到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应与环境资源保护同步进行而大力倡导综合 节能、 降污减排、 降耗增效, 而对被喻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人们在保 护水资源的同时除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滥采外, 综合节水亦非常重要。 去年, 我国城乡 生活、 生产加工等自来水用量甚大, 中水、 污 (废) 水总排量达 1200 多亿吨, 其中平均回收处 理利用率不到 15%, 造成极大的水质污染和浪费。而这种生活、 生产加工等所用自来水产生 的中水、 污 (废) 水经回收处理可直接用于便器、 场地、 地毯、 工装、 车辆、 园林等的冲洗或喷 淋, 以实现高效节水指标和相对降污减排, 其综合节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为 此, 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节水装置和节水便器 (马桶) 。
     如 2005 年 6 月 29 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号为 200510006902.7 的 “多孔位通配节 水便器” 所述, 该技术公开了排污口后端多孔连接器和沿用脚踏杠杆机械式冲洗装置技术, 并达到了一些有益效果。但其存在的弊端甚多 : 1、 该技术采用原有一般的自来水开关和脚 踏杠杆机械式冲洗装置等技术, 并将水开关等置于水箱中, 极易因机械磨损、 污挂、 锈蚀造 成渗漏和损坏不能正常使用, 且不利制配、 装修与维护, 直接影响节水率和使用寿命 ; 2、 该 技术既要采用原有普通类似水箱结构及其冲洗技术, 又要大量减少用水量 ( 只需用 1 升 ), 会因无足够的水压力和其它辅助力作用, 使其冲洗力与洁净度偏低, 便后大都需要重复用 水洗刷造成一定的人工和水浪费, 降低了使用效果及节水率 ; 3、 该技术使用以自来水为主, 又缺乏水质自动交换和中 ( 污 ) 水等水质回收处理利用技术, 而无自来水改用手工冲洗时 因无水压力难于用少量水冲净便池, 直接影响了节水率与使用效果, 且易造成手部交叉感 染。实用证明其节水效率及使用效果还相当欠缺, 不利于长期推广与使用。
     为此, 有人研制出中水再利用型节水马桶或便器, 如, 2007 年 1 月 31 日公告的中 国专利号为 ZL200520132059.2 所述的一种中水再利用型节水马桶, 其在水箱上连接有马 桶污水进水孔, 马桶污水进水孔与马桶污水进水管连接, 面盆和洗衣机流出的污水可以通 过马桶污水进水管直接流入水箱中,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面盆和洗衣机流出的污水来冲洗马 桶, 达到节水的目的。这种节水马桶利用从面盆和洗衣机流出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冲洗马 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 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水中或多或少含有某些沉淀物, 直接用其冲洗马 桶不仅不易被冲洗干净, 还会因未经处理污水长期不断存积在水箱中, 造成污水中残渣、 纤维等沉淀物累积于水箱底部, 久之会堵塞水箱与马桶连接的冲水口, 影响马桶的正常使 用。另有, 水箱固定在马桶后且底部除了冲水口外其余部位均密封而不易清洗。为此有人 研制出另一种节水便器, 如 2009 年 8 月 6 日公告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0920140361.0 的所 述的节水便器, 这种节水便器在与面盆连接的节水管中连接有集污盒, 污水由节水管排出 时进入集污盒澄清后再进入水箱可减少水箱中的污渣, 但是这种节水便器的集污盒并不能
     使污水被完全处理干净后再流入水箱中, 原因是 : 一、 污水由节水管流入集污盒的同时也 流入水箱中, 部分未经过沉除污渣的水还是直接流入水箱 ; 二、 集污盒较小, 在集污盒内装 满水后再有新的污水由节水管排出时, 污水并不能排入集污盒中, 而是直接排入水箱内, 因此会使水箱内沉积污渣, 污渣累积多后即影响水箱的正常使用 ; 三、 集污盒内无排污装 置, 集污盒内的污渣不易清理。另有, 这种节水便器还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其水箱未与自来 水连接, 若生活污水缺少时会因无足够的水冲洗便器, 致使便器无法正常使用。此外, 所述 200520132059.2、 200920140361.0 两项专利技术所使用污水仅限于面盆、 洗衣机排出的污 水, 且仅单体孤立地处理和利用这些污水, 而对于其它外来中水 ( 雨水 )、 污水、 废水等水质 却无法进行充分回收处理利用, 不具备过滤、 积存、 溢水、 排污及外部组合设置等综合功能, 故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益极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超前、 适用广泛、 安用便捷、 易于维护、 综合节水率 更高且经久耐用的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包括主体系 统、 水箱系统、 喷洗系统, 所述主体系统包括底座、 箱体及便池, 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洗手盆、 积水箱、 水质处理箱, 所述喷洗系统包括节水喷洗装置、 截排污装置、 脚踏液压装置, 所述底 座位于主体系统底部, 箱体位于底座后上方, 便池位于底座前上方, 所述洗手盆位于水箱系 统上部, 洗手盆底部与积水箱连接, 积水箱底部与水质处理箱连接, 所述积水箱的底部设有 与水质处理箱连通以将水质处理箱内已处理水质上溢至积水箱内的上水口, 积水箱下部一 侧设有与自来水管连接以在积水箱内水量不足时自动供水至积水箱中的自动节水交换阀, 积水箱与多用活塞套筒间连接有自动向活塞套筒内供水的上出水截阀、 下出水截阀, 水质 处理箱通过位于其上半部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其分为上层已处理水质间、 中层次水质处理 间及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上隔板和下隔板中部分别连接有密度不同的多层纳米过滤网Ⅰ和 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积水箱底部的上水口直接与上层已处理水质间连通, 水质处理箱下层 未处理水质间的侧壁连接有可将中 ( 雨 ) 水、 污 ( 废 ) 水导入水质处理箱下层未处理水质 间的中 / 污水阀, 洗手盆底部设有泄水口, 泄水口下端连接有将洗手盆内积水导流至水质 处理箱下层未处理水质间的泄水管, 水质处理箱的下层未处理水质间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节水喷洗装置包括多用活塞套筒、 连接于多用活塞套筒一侧并与多用活塞套筒连通的主喷 水咀, 主喷水咀另一端与便池端口内侧喷水管槽连通, 节水喷洗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多用活 塞套筒内且在多用活塞套筒中上下滑动时以开启或关闭主喷水咀的多用活塞及设置于多 用活塞套筒底部的液压副活塞, 所述脚踏液压装置位于底座中靠前端的位置, 脚踏液压装 置包括突出于底座上表面的液压踏板、 与液压踏板底部连接的液压活塞连杆、 连接于液压 活塞连杆底端的液压主活塞、 设置于液压主活塞外围供其上下滑动的液压活塞套筒、 位于 液压活塞套筒上端口的液压套筒盖及与液压活塞套筒底端连接的液压导管, 液压副活塞底 部的多用活塞套筒一侧设有与脚踏液压装置的液压导管连通的液压管上口, 截排污装置包 括连接于多用活塞套筒底部的阀栓套筒、 设置于阀栓套筒内的截排污阀栓及连接于液压副 活塞与截排污阀栓间的阀栓连杆, 阀栓套筒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与便池连通的上排污口, 阀栓套筒的底部设有下排污口, 截排污阀栓可在阀栓套筒内上下移动, 所述阀栓套筒的下
     排污口一侧连接有能开启或关闭下排污口的下排污口封盖。
     其中所述多用活塞套筒内壁上端两侧对称开有活塞定位槽, 多用活塞为上端两侧 对称开有等高凹形槽口而底部封闭的筒状体, 多用活塞内设有活塞压簧及抵压活塞压簧的 压簧环, 活塞压簧置于多用活塞中, 活塞压簧上端顶接住压簧环而下端抵接于多用活塞底 部, 压簧环主体设置于多用活塞内, 压簧环两端突出设有可分别在凹形槽口和活塞定位槽 内上下滑移的凸形定位滑卡, 压簧环的中部连接有压簧调节杆, 压簧调节杆末端突出多用 活塞套筒端口上的活塞套筒盖外, 在活塞套筒盖外侧与压簧调节杆对应处设有水量旋钮。
     其中所述下排污口外连接有任接排污口, 与水质处理箱底部连接的排污管中连接 有排污截阀, 排污管的下端连接至任接排污口。
     其中所述便池端口内侧设有与主喷水咀连通的喷水管槽, 喷水管槽两端连接有强 喷水咀, 喷水管槽的中部连接有微喷水咀。
     其中所述积水箱内设置有将积水箱内过剩水质溢出积水箱外的溢水管, 溢水管的 溢水口位于积水箱内上部并与之相通。
     其中所述洗手盆一侧设有自闭节水龙头, 洗手盆底部的底部泄水口为截止阀。
     其中所述上出水截阀连接于积水箱中部位置, 下出水截阀连接于积水箱靠近底部 位置。 其中所述截排污阀栓是中间为圆柱体两端为圆锥体的橄榄形锥体, 所述截排污阀 栓的底部为圆锥状的阀栓锥顶, 阀栓锥顶内置永久磁钢, 下排污口封盖为圆形防锈蚀铁合 金盖。
     其中所述多层纳米过滤网Ⅰ的密度大于多层纳米过滤网Ⅱ的密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 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1、 性能更优越、 综合节水效率更高 由于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设有积水箱、 水质处理箱、 节水喷洗装置、 截排污装置、 脚踏液压装置等, 可将中 (雨) 水及污 (废) 水经过水质处理箱回收处理后上溢至积水箱中备 用, 积水箱再向节水喷洗装置供水, 在积水箱下部一侧设有与自来水管连接以在积水箱内 水量不足时供水至积水箱中的自动节水交换阀, 水质处理箱下层未处理水质间的侧壁连接 有可将中 ( 雨 ) 水、 污 ( 废 ) 水导入水质处理箱下层未处理水质间的中 / 污水阀, 实现以中 (雨) 水及污 (废) 水回收处理利用为主, 自来水为补的综合用水技术方案。同时采用先进独 特的液压喷洗装置和截排污装置等进行配套综合节水, 再用脚踩脚踏液压装置即可增加水 压并促使节水喷洗装置冲洗便池。若中 ( 雨 ) 水及污 (废) 水充足时, 正常使用综合节水率 可达 80-100%, 并可相对降污减排 80% 以上, 故其性能更优越和综合节水效率更高。
     2.适用性更广泛、 综合性价比更优 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 即采用中 (雨) 水及污 (废) 水回收处理利用的水质处理箱装 置和液压喷洗装置及截排污装置等综合技术, 尤其是以中水为主自来水为补和液压喷洗增 压防损低耗高效等为主的综合节水技术, 其性能优越、 适应性强、 降污减排、 节能环保、 节水 高效、 城乡皆宜 ( 有无自来水均可, 可用中水、 雨水、 地表水、 井水、 污 (废) 水等易得且不花 钱 ), 液压式喷水咀均匀喷洗 (0.5-0.8 升中水即可喷洗冲净便器 ) 既节水又洁净。 同时, 采 用特殊的截排污双封技术 (即截排污阀栓和下排污口封盖同时封闭) 能严闭上、 下排污口并 杜绝污水、 臭味、 虫害等倒进, 且所采用的多层纳米反渗透过滤和生物生化净化剂及消毒剂
     等水质处理综合技术, 实现了无电无碳自动运行和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 故其适用性更广 泛和综合性价比更优。
     3.使用便捷、 易于维护、 成本极低 由于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具有回收处理利用中水、 雨水、 地表水、 污 (废) 水等水质 的特殊综合性能, 即在积水箱中设置自来水与中水等水质自动节水交换阀, 当积水箱内所 定位定量的中水量不足或足够时即自动开放或关闭自来水, 实现有效的综合用水与节水 ; 另在水质处理箱中特设双层隔板和上下密度不同的多层纳米反渗透过滤网, 在水质处理箱 底连接有排污管和与之相连的排污阀, 不仅保证既快又好处理各种水质, 还能有效排除其 中的污渣。 同时, 采用脚踏液压喷洗与综合节水同步进行的先进装置, 使该便器使用极为方 便, 且易于维护, 安用成本极低。
     4. 使用寿命更长 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综合设置方案, 尤其是采用了先进的自来水与中水等水质自动节 水交换技术, 以及特设的双层隔板与多层纳米反渗透过滤装置和液压喷洗装置 (防堵可拆 洗) 及截排污装置等先进的设置技术与制配工艺, 使相关装置综合性能更优化, 且液压喷洗 工作无机械磨损和功耗甚低, 故其使用寿命更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的局部放大图。
     图 3 是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踩压液压踏板瞬间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 1- 箱体 ,2- 自来水管, 3- 积水箱, 4- 溢水管, 5- 自动节水交换阀, 6- 上水口, 7- 上层已 处理水质间, 8- 上隔板, 9- 多层过滤网Ⅰ, 10- 中层次处理水质间, 11- 下隔板, 12- 多层过滤 网Ⅱ, 13- 中 / 污水阀, 14- 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5- 排污截阀, 16- 排污管, 17- 底座, 18- 水质 处理箱, 19- 阀栓连杆, 20- 阀栓套筒, 21- 截排污阀栓, 22- 任接排污口, 23- 下排污口封盖, 24- 阀栓锥顶, 25- 下排污口, 26- 上排污口, 27- 液压导管, 28- 液压管下口, 29- 液压活塞套 筒 ,30- 液压主活塞, 31- 液压套筒盖, 32- 液压活塞连杆, 33- 液压踏板, 34- 便池, 35- 强喷 水咀, 36- 便池盖 ,37- 喷水管槽, 38- 微喷水咀, 39- 液压管上口, 40- 液压副活塞 ,41- 主 喷水咀, 42- 多用活塞套筒, 43- 水量旋钮, 44- 上出水截阀, 45- 下出水截阀, 46- 泄水口, 47- 泄水管, 48- 溢水口, 49- 自闭节水龙头, 50- 洗手盆, 51- 活塞套筒盖, 52- 活塞定位槽, 53- 凹形槽口, 54- 活塞压簧, 55- 多用活塞, 56- 定位滑卡, 57- 压簧环, 58- 压簧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 包括主体系统、 水箱系统、 喷洗系 统。主体系统包括底座 17、 箱体 1 及便池 34, 水箱系统包括洗手盆 50、 积水箱 3、 水质处理 箱 18, 喷洗系统包括节水喷洗装置、 截排污装置、 脚踏液压装置。
     所述底座 17 位于主体系统底部, 其大致由前后座两部分组成, 底座 17 是主体系统 的主要固定支架, 箱体 1 位于底座 17 后上方, 其由上中下三部分空间及支点组成, 是便器的重要部分, 便池位于底座 17 前上方及箱体 1 前端, 便池 34 形似歪漏斗, 便池 34 上连接有相 应的便池盖 36。
     所述洗手盆 50 位于水箱系统上部, 洗手盆 50 包括盆体及设置在盆体一侧的自闭 节水龙头 49, 自闭节水龙头 49 与自来水管 2 连接, 洗手盆 50 底部与其下部积水箱 3 的端口 连接, 该洗手盆 50 底部即为下部积水箱 3 密封盖, 便于打开维修、 清洗积水箱 3, 洗手盆 50 底部设有泄水口 46, 泄水口 46 为截止阀, 泄水口 46 连接有将洗手盆 50 内的积水导流至水 质处理箱 18 内的泄水管 47, 泄水口 46 具有投放生物生化净化剂和消毒药剂等功能。
     所述积水箱 3 位于洗手盆 50 下方和水质处理箱 18 上方, 积水箱 3 底部与水质处 理箱 18 连接, 该积水箱 3 底部亦为水质处理箱 18 密封盖, 便于打开维修、 清洗水质处理箱 18, 积水箱 3 内设置有将过剩中水溢出其外的溢水管 4, 溢水管 4 的溢水口 48 位于积水箱 3 内上部并与之相通, 积水箱 3 下部一侧设有与自来水管连接以在积水箱 3 内水量不足时 自动供水至积水箱 3 中的自动节水交换阀 5, 自动节水交换阀 5 的自来水出水口与积水箱 3 内中水等已处理水质的最低定量水位持平, 当积水箱 3 内的水量低于最低定量水位时自动 节水交换阀 5 即自动打开自来水进行补充, 而当积水箱 3 内的水量充足时自动节水交换阀 5 即自动关闭自来水, 确保所述便器正常使用与高效节水同步的目的 ; 积水箱 3 与多用活塞 套筒 42 间连接有可自动向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供水的上出水截阀 44、 下出水截阀 45, 上出 水截阀 44 连接于积水箱中部位置, 下出水截阀 45 连接于积水箱靠近底部位置, 上出水截阀 44、 下出水截阀 45 相互交替供水并同具截止液体倒流功能, 即当节水喷洗装置中缺水时自 动供水, 而当节水喷洗装置工作时即截止液压水 ( 或油 ) 体倒流, 以保证节水喷洗装置的正 常工作压力和足量喷水等, 积水箱 3 底部设有与水质处理箱 18 连通以将水质处理箱 18 内 已处理水质上溢至积水箱 3 内备用的上水口 6。
     所述水质处理箱 18 位于积水箱 3 下方, 水质处理箱 18 通过依次位于其上半部的 上隔板 8 和下隔板 11 将其分为上层已处理水质间 7、 中层次处理水质间 10 及下层未处理水 质间 14, 上隔板 8 和下隔板 11 中部分别连接有密度不同的多层纳米过滤网Ⅰ 9、 多层纳米 过滤网Ⅱ 12, 多层纳米过滤网Ⅰ 9 的密度大于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的密度, 多层纳米过滤 网Ⅰ 9、 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均采用特殊反渗透技术和多层纳米防堵过滤网材料设置, 下 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水质经过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过滤后达到中层次处理水质间 10, 中 层次处理水质间 10 的水质再经过多层纳米过滤网Ⅰ 9 过滤后达到上层已处理水质间 7, 水 质分析处理既快又好。积水箱 3 底部的上水口 6 直接与水质处理箱 18 内上层已处理水质 间 7 连通, 经过多层纳米过滤网分析过滤后的中水等水质由上水口 6 上溢至积水箱 3 内备 用。水质处理箱 18 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侧壁连接有可将中 ( 雨 ) 水、 污 (废) 水导入水 质处理箱 18 内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中 / 污水阀 13, 水质处理箱 18 的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16, 排污管 16 上端与水质处理箱 18 底部连通, 中间与具排污和截止 防倒灌功能的排污截阀 15 连接, 下端与任接排污口 22 连通, 排污管 16 与排污截阀 15 可将 水质处理箱 18 内经密度大的多层纳米过滤网Ⅰ 9 和密度小的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滤积于 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内底部的污渣排除干净。
     洗手盆 50、 积水箱 3、 水质处理箱 18 由上至下依次叠置于箱体 1 内, 洗手盆 50 底 部即为其下部积水箱 3 密封盖, 积水箱 3 底部亦为水质处理箱 18 密封盖, 要清洗、 维修积水 箱 3 和水质处理箱 18 时, 可分别将洗手盆 50 和积水箱 3 分别卸开即可, 如需要时也可在积水箱上原来安装洗手盆的位置设置金鱼缸。洗手盆为任意矩形或其它形状 (如圆形或椭圆 形) , 积水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与洗手盆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相同也可不同, 水质 处理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与积水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相同也可不同。
     所述节水喷洗装置位于积水箱 3 与便池 34 上部之间, 所述节水喷洗装置包括多用 活塞套筒 42、 连接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一侧并与多用活塞套筒 42 连通的主喷水咀 41, 主喷 水咀 41 另一端与便池 34 端口内侧喷水管槽 37 连通, 节水喷洗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多用活塞 套筒 42 内且在多用活塞套筒 42 中上下滑动时以开启或关闭主喷水咀 41 的多用活塞 55 及 设置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底部的液压副活塞 40, 多用活塞套筒 42 下端与截排污装置上端紧 接, 是节水喷洗装置的主体部件, 所述便池 34 端口内侧设有与主喷水咀 41 连通的喷水管槽 37, 喷水管槽 37 两端连接有强喷水咀 35, 喷水管槽 37 的中部连接有微喷水咀 38, 所述多用 活塞 55 位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的上半部, 其外侧与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壁滑配, 所述多用 活塞 55 为上端两侧对称开有等高的凹形槽口 53 而底部封闭的筒状体, 多用活塞 55 内设有 活塞压簧 54 及抵压活塞压簧 54 的压簧环 57, 活塞压簧 54 位于多用活塞 55 中, 活塞压簧 54 上端顶接住压簧环 57 而下端抵接住多用活塞 55 底部, 压簧环 57 主体设置于多用活塞 55 内, 压簧环 57 外围两端突出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形定位滑卡 56, 定位滑卡 56 可在凹形槽 口 53 内上下滑移并穿过凹形槽口 53 与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壁上端的活塞定位槽 52 滑配, 压簧环 57 的作用是限定多用活塞 55 上下行程和做压簧调节杆 58 螺纹旋动卡栓并配合挤 压活塞压簧和放松凹形槽口 53。活塞定位槽 52 位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壁上端两侧, 其作 用是配合凹形槽口 53 上的凸形定位滑卡 56 限定多用活塞 55 的上下行程。压簧环 57 的中 部连接有压簧调节杆 58, 压簧环 57 中心铰有螺孔与压簧调节秆 58 下端的外螺纹对接 (图 中未示出) , 压簧调节杆 58 末端突出多用活塞套筒 42 端口上的活塞套筒盖 51 外, 压簧调节 杆 58 作用是推拉多用活塞 55 上下运动并与活塞压簧 54、 压簧环 57 及水量旋钮 43 配合对 多用活塞 55 进行上下有效调节。活塞套筒盖 51 位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上端口, 中心开有与 压簧调节杆 58 配合的通孔, 活塞套筒盖 51 的作用是固定和封闭多用活塞 55 及与压簧调节 杆 58 密配。水量旋钮 43 位于活塞套筒盖 51 上端与压簧调节杆 58 末端相接, 其作用是根 据需要旋动压簧调节杆 58 及压簧环 57 推拉多用活塞 55 以调节多用活塞套筒 42 中的水量 (0.5-3 升任调, 在液压作用下一般用 0.8 升左右即可冲净便器, 如中水等水质富余可将用 水量调大些 ), 多用活塞 55 主要作用是调节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的水位和水量及开闭主喷水 咀 41。所述液压副活塞 40 位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底部中的下出水截阀 45 的出水口下端, 液 压副活塞 40 底部与下方截排污装置中的阀栓连杆 19 上端紧接, 液压副活塞的作用是在脚 踏液压装置中的液压力作用下瞬间推压多用活塞套筒 42 中的水体迫使上方的多用活塞 55 打开主喷水咀 41 向位于便池端口喷水管槽 37 内侧的强喷水咀 35 和微喷水咀 38 注水喷洗 便池, 同时通过阀栓连杆 19 将截排污阀栓 21 上提并同步打开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及下排污口封盖 23, 另在液压副活塞 40 上开有一倒圆锥形微注水塞孔 ( 图中未示出, 如用 油等作液压体则需塞住该孔, 以免油体上串混入水体中 ) 以自动补充液压装置中水质液体 的不足。所述主喷水咀 41 位于节水喷洗装置上部前端, 其形如子弹壳的特设装置, 其作用 是当多用活塞 55 将其打开时即向位于便池端口内侧喷水管槽 37 上所设的强喷水咀 35 和 微喷水咀 38 同时喷水, 其在喷水过程中同时将管槽中的空气充入水体中, 并在强喷水咀 35 和微喷水咀 38 的共同作用下促使水体在瞬间充气膨胀泡化 (变为富氧的活性水) , 以增强水体的匀细度与洗洁度, 即增加水的利用率与节水率, 所述强喷水咀 35 置于喷水管槽 37 内侧 前后两端, 喷水量和冲刷力较大, 其作用是配合主喷水咀 41 工作, 所述微喷水咀 38 置于强 喷水咀 35 之间, 喷水量和冲刷力较小, 其作用是辅助强喷水咀 35 工作。
     所述截排污装置位于节水喷洗装置底部并与之上下连接形成一体, 其主要由阀栓 套筒 20、 截排污阀栓 21、 阀栓连杆 19、 阀栓锥顶 24、 上排污口 26、 下排污口 25、 下排污口封 盖 23、 任接排污口 22 等组成。阀栓套筒 20 连接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底部, 多用活塞套筒 42 下端与阀栓套筒 20 上端紧接, 阀栓套筒 20 是截排污装置的主体部分, 阀栓套筒 20 中间为 圆筒形、 上端为圆台盖、 下端为圆锥底, 其作用主要是固定和限制截排污阀栓 21。截排污阀 栓 21 设置于阀栓套筒 20 内且可在阀栓套筒 20 内上下移动, 截排污阀栓 21 是中间为圆柱 体而两端为圆锥体的橄榄形椎体, 截排污阀栓 21 的底部为圆锥状的阀栓锥顶 24, 阀栓锥顶 24 内置永久磁钢, 截排污阀栓 21 作用是封闭截水和开闸排污, 截排污阀栓 21 两端设计为锥 体可减少截排污阀栓 21 上下行程阻力和避免上下两端积挂污物及封闭不严等弊端。阀栓 连杆 19 位于液压副活塞 40 底部与截排污阀栓 21 顶部间, 其底端与截排污阀栓 21 顶部紧 接和其上端穿过截排污装置上部及节水喷洗装置底部与节水喷洗装置底部中的液压副活 塞底部紧接。阀栓套筒 20 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与便池 34 连通的上排污口 26, 阀栓套筒 20 的底部设有下排污口 25。下排污口封盖 23 连接于阀栓套筒 20 的下排污口 25 一侧并能开 启或关闭下排污口 25, 下排污口封盖 23 为圆形防锈蚀铁合金盖。任接排污口 22 连接于下 排污口 25 外围, 水质处理箱底部的排污管 16 下端与任接排污口 22 连接。截排污阀栓 21 在阀栓套筒 20 内上移时即同步开启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及下排污口封盖 23, 使上排 污口 26 与下排污口 25 连通, 截排污阀栓 21 在阀栓套筒 20 内下移时即同步关闭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及下排污口封盖 23, 使上排污口 26 与下排污口 25 完全封闭。
     所述脚踏液压装置位于底座 17 前端和便池 34 前缘下方的位置上, 脚踏液压装置 包括突出于底座表面上的液压踏板 33、 与液压踏板 33 底部连接的液压活塞连杆 32、 连接于 液压活塞连杆 32 底端的液压主活塞 30、 设置于液压主活塞 30 外围供其上下滑动的液压活 塞套筒 29、 位于液压活塞套筒 29 上端口的液压套筒盖 31 及与液压活塞套筒 29 底端连接的 液压导管 27。液压活塞套筒 29 为脚踏液压装置主件, 其作用是承受外力和液压主活塞 30 工作并促使液体产生压力, 液压主活塞 30 位于液压活塞套筒 29 中并与之内壁滑配, 是脚踏 液压装置中的要件, 其形状和作用与普通活塞近似。 液压套筒盖 31 中间设有与活塞连杆 32 密配的通孔, 其作用是封闭和限定液压主活塞 30 及液体外窜并配合液压活塞连杆 32 工作。 液压活塞连杆 32 穿过液压套筒盖 31 密配通孔下端与液压主活塞 30 上部紧接, 液压活塞连 杆 32 上端与液压踏板 33 底部紧接。液压踏板 33 为人工脚踏外力专用, 其在外力作用下即 促使液压主活塞 30 挤压液压活塞套筒内的液体产生推动力。液压副活塞 40 底部的多用活 塞套筒 42 一侧设有与多用活塞套筒 42 连通的液压管上口 39, 液压活塞套筒 29 底部设有与 液压导管 27 连通的液压管下口 28, 液压导管 27 上下两端分别与液压管上口 39 及液压管下 口 28 连接。
     当液压副活塞 40 在液体压力作用下通过阀栓连杆 19 将截排污阀栓 21 上提时同 步打开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及下排污口封盖 23, 当外部液压力消除并在液压主活塞 30 回位所产生的倒吸力和上出水截阀 44、 下出水截阀 45 的进水压力与截排污阀栓 21 自身 重力及阀栓锥顶 24 的强磁力等综合作用下, 阀栓连杆 19 又促使截排污阀栓 21 迅速回位关闭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及下排污口封盖 23。阀栓锥顶 24 内置永久磁钢, 阀栓锥顶 24 既有捣推污物下泄又有强磁作用, 当阀栓锥顶 24 回位时在强磁力作用下即将下排污口 封盖 23 上吸并与之形成封闭状态, 以杜绝排污口渗漏和外部污水、 臭味、 虫害倒进等弊端, 所述任接排污口 22 位于下排污口 25 外围, 可接受各种材质和不同口径的直通、 三通、 弯通 管进行配套螺接、 粘接及焊接等, 并可选择底面、 背面多方位多角度任意连接排污管道。
     本发明在使用前后和使用中均能自动回收、 交换、 滤污、 净化、 溢水、 积水、 供水等, 当有人打开洗手盆 50 上的自闭节水龙头 49 用水时, 所用过的中水即通过泄水口 46 及泄水 管 47 下泄至水质处理箱 18 中的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自动进行反渗透处理, 同时当有外来 中水、 雨水、 地表水、 污水、 废水等水质从中 / 污水阀 13 进入水质处理箱 18 时, 在水压力和 反渗透技术作用下, 下层未处理水质间 14 的未处理水质首先经具防堵和反渗透功能而密 度较小的多层纳米过滤网Ⅱ 12 过滤并上溢至中层次处理水质间 10, 中层次处理水质 10 再 经过同具防堵和反渗透功能且密度更大的多层纳米过滤网Ⅰ 9 过滤并上溢至上层已处理 水质间。另外, 可根据需要从泄水管 47 上端的泄水口 46 投入生物或生化净化剂或消毒药 剂等进行水质处理, 经处理的合格水质即通过上水口 6 进入积水箱 3, 积水再经积水箱 3 内 所设的上出水截阀 44 和下出水截阀 45 进入节水喷洗装置的多用活塞套筒 42 中备用, 如需 要选定喷洗用水量, 适当调节水量旋钮即可 (0.5-3 升任调, 一般用 0.8 升左右即可, 如中水 等水质富余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便后用脚踩压 ( 液压力与喷水力若为 1 : 3) 脚踏液压装 置的液压踏板 33, 位于下方的液压活塞连杆即滑过液压套筒盖 31 上的密配通孔推动下方 液压主活塞 30, 液压主活塞 30 即推压液压活塞套筒 29 内的液体, 液体受压力作用即由液 压管下口 28 经液压导管 27 再通过液压管上口 39 直接作用在位于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下部 的液压副活塞 40 的底面, 液压副活塞 40 因受液压力作用再将多用活塞套筒 42 内的水体向 上挤压, 在水体压力作用下多用活塞 55 即挤压置于其中的活塞压簧 54 并推动其端口上凹 形槽口 53 中的活塞压簧环 57 上的定位滑卡 56 沿着活塞定位槽 52 上移, 当多用活塞 55 推 动定位滑卡 56 上移至一定高度时随之将主喷水咀 41 打开, 主节水咀 41 即向位于便池 34 端口内侧的喷水管槽 37 上的强喷水咀 35 和微喷水咀 38 同时注水喷洗便池, 同时液压副活 塞 40 在受液压力推动上行时即通过阀栓套筒 20 中的阀栓连杆 19 将截排污阀栓 21 上提并 同步打开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及下排污口封盖 23 排除污物, 当冲洗完毕即外部压力 消除并在液压主活塞 30 回位所产生的倒吸力, 以及上出水截阀 44 和下出水截阀 45 进水压 力、 截排污阀栓 21 自身重力、 阀栓锥顶 24 和下排污口封盖 23 之间强磁力等综合作用下, 阀 栓连杆 19 又促使截排污阀栓 21 迅速回位关闭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同时在阀栓锥顶 24 的强磁力作用下下排污口封盖 23 即自动关闭下排污口 25, 使上排污口 26 和下排污口 25 间形成双封。
     此外, 设计安装使用时, 如需要用中 ( 雨 ) 水、 污 (废) 水等水质及计划综合节水的 范围较大和部位较多或属多层结构, 以及需改造和安装的节水器具种类繁杂, 且自来水和 可用中 (雨) 水、 污 (废) 水回收处理利用量不均等, 可采取立体综合设计方案, 使各用水部位 和节水器具之间有机组合与连通, 形成上下左右即纵向和横向可自动溢水、 匀水、 调水、 用 水与节水的立体综合模式, 即将水质处理箱的中 / 污水阀和积水箱的溢水排阀与其它相邻 场所的用水器具有机连通, 以最大限度实现整体高效综合节水、 降污减排及降耗增效。 如中 ( 雨 ) 水、 污 ( 废 ) 水较丰富, 可适当调节水量旋钮加大喷洗用水量, 如是无自来水和缺少中(雨) 水、 污 (废) 水地区和用户, 可直接从洗手盆泄水口或溢水管口加水喷洗便器, 以充分发 挥液压高效节水便器的使用与节水功效。按安装使用场地、 外接排污管道方位和综合节水 要求等, 可辅以任何材质的直通、 三通或多角度弯通等将外接排污管道与特设任接排污管 口进行螺接、 粘接及焊接等。本技术除活塞压簧和阀栓锥顶及下排污口封盖含有少量特制 金属外, 其它所有装置和配件如管、 阀、 连杆等均为新型特殊防腐耐用非金属材料设制。
     作为本发明的变换 : 所述多用活塞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结构, 如可 不在多用活塞上端口两侧对称开等高的凹形槽口和在其中设置活塞压簧及压簧环, 而多用 活塞为可上下移动的普通活塞也基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下排污口外也可不连接任接 排污口而直接连接直通、 三通及弯通等任意排污管均可, 水质处理箱底部与排污管连接的 排污截阀也不一定要连接至任接排污口亦可直接连接下排污管 ; 便池中也不一定要设有与 主喷水咀连接的喷水管槽, 而直接由主喷水咀将水喷在便池内 ; 积水箱内也不一定要设置 溢水管 ; 洗手盆也不一定要连接自闭节水龙头, 而可连接其它水龙头和水管, 且洗手盆亦可 用金鱼缸取代 ; 所述与截排污阀栓顶部紧连的阀栓连杆外围亦可套设弹簧作补助回位力 ; 只要在本发明范畴内所做的变换或简单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技术范畴。

液压高效节水便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液压高效节水便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液压高效节水便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高效节水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高效节水便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液压高效节水便器,涉及一种节水便器,其包括主体、水箱、喷洗三大系统,主体系统包括底座、箱体及便池,水箱系统包括洗手盆、积水箱、水质处理箱,喷洗系统包括节水喷洗装置、截排污装置、脚踏液压装置,洗手盆位于水箱系统上部且底部与积水箱连接,积水箱底部与水质处理箱上部连接并通过上水口与水质处理箱连通,积水箱中设有自动节水交换阀,水质处理箱中隔置多层纳米反渗透滤网和生物净化间可速将中(污)水回收处理成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