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22150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8251.7

申请日:

2009.05.04

公开号:

CN101881023A

公开日:

2010.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3/10申请公布日:2010111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0

主分类号:

E02D3/10

申请人:

任再永

发明人:

任再永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澄江镇工业区浙江宾王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代理人:

戴晓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施工量大、排水成功率低。本发明包括排水体、密封覆膜层和真空管路以及连接在真空管路上的真空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体分为纵向排水体和水平向排水体,排水体包括芯板和柔性排水管,芯板和排水管外包覆有滤膜层,柔性排水管一端伸出排水体与真空管路连接,滤膜层在排水体上下端封口,密封覆膜层为覆盖于排水体、真空管路之上的柔性片材并且其周缘埋入地基内,其优点在于真空度传递更直接、铺设方便快捷、连接节点少、排水成功率高。

权利要求书

1.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体(2)、密封覆膜层(3)和真空管路(1)以及连接在真空管路上的真空抽吸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体(2)分为至少一根纵向设置于地基中的纵向排水体和至少一根铺放在地基表层的水平向排水体,所述的排水体(2)包括具有排水通道的芯板(22)和沿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柔性排水管(21),所述的芯板(22)和排水管(21)外包覆有滤膜层(23),柔性排水管(21)一端伸出排水体与水平向设置的真空管路(1)连接,所述的滤膜层(23)在排水体上下端封口,所述的密封覆膜层(3)为覆盖于排水体(2)、真空管路(1)之上的柔性片材并且其周缘埋入地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排水体上端弯折成水平向后,所述的柔性排水管(21)与真空管路(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路(1)连接有柔性连接管(11),所述的柔性连接管(11)绕过埋入地基内的密封覆膜层(3)的边缘与真空抽吸装置(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路(1)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于地基之上的土工布层(31),所述的纵向排水体上部穿过土工布(31)层后与所述的真空管路(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2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处至少设有一个突出的扩张片(2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21)可为单根管体、复数根管体的组合、中心设置有复数个延长度方向通道的板片中的一种或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路(1)可为复数根单元节串联、并联或两者的组合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2、6、7或8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覆膜层(3)上设置的堆载层(7)。10.根据权利要求1、2、6、7或8所述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覆膜层(3)为透明材质。

说明书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真空排水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铺设方便快捷、连接节点少、排水成功率高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电厂、堆场、港口、围垦、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中的常常遇到软土地基,其土质具有粘性大、透水性差、含水量大、承载力低、沉降量大、土层结构复杂等特点,因而需要排出地基中的水份令地基固结,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现有的含水软土地基排水一般采用真空吸水系统,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复数根排水体竖向插入软土地基,再在排水体上方设置横向的真空管路,并铺放30-50公分厚沙土层完全覆盖需要排水的软土地基、排水体和横向真空管;然后在沙土层上铺放密封膜使下方的含水软土形成密封的空间;最后启动连接在真空管上的抽吸装置,令排水体外的压力大于排水体内的压力,利用沙土层的压力和真空抽吸装置使软土地基中的水份进入排水体并通过沙土颗粒间的缝隙以及真空管路形成的通道随被抽吸的空气排出软土地基,从而达到软土地基固结、满足后续施工要求的目的。但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和排水方法,排水体和连接排水体的真空管全部都掩埋于沙土层下,随着软土地基中含水的排出,软土地基会逐渐下沉并固结,整个施工现场的排水情况、进度和软土地基沉降参差不齐,常常导致排水系统中的管路断开、连接件脱落,令真空排水系统损坏,导致真空管内的真空度小于排水体内,抽吸装置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无法成功实现软土地基彻底排水、固结的施工目的。而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由于排水体和真空管路掩埋于沙土层之下,施工人员也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排水系统的破坏情况或进行针对性的修复。另一方面,由于需要搬运大量的沙土用于覆盖整个排水系统,施工土石方量巨大,成本高昂;一旦排水系统断开,真空度即无法达到地基深处,必须挖开沙土层并重新设置排水体和真空管,更增加施工成本、拖延工期。此外,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使用过的管路等材料无法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真空度传递更直接、铺设方便快捷、连接节点少、排水成功率高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体、密封覆膜层和真空管路以及连接在真空管路上的真空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体分为至少一根纵向设置于地基中的纵向排水体和至少一根铺放在地基表层的水平向排水体,所述的排水体包括具有排水通道的芯板和沿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柔性排水管,所述的芯板和排水管外包覆有滤膜层,柔性排水管一端伸出排水体与水平向设置的真空管路连接,所述的滤膜层在排水体上下端封口,所述的密封覆膜层为覆盖于排水体、真空管路之上的柔性片材并且其周缘埋入地基内。密封覆膜层可采用塑料布、土工布、密封膜的一种或几种材质的组合,将需要处理的地基、排水体、真空管路与大气隔绝形成封闭的空间,真空抽吸装置抽吸真空管路,形成的抽吸力可传达至排水体内,令排水体内外产生压力差,覆膜层下地基内所含的水份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排水体内,随着排水体内的空气一同被抽离排出。滤膜层封口用于防止泥沙进入排水体、堵住水流通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地基中所含的水份是通过排水体和真空管路直接排出,而非经排水体、沙土层、真空管路的多级传递排出,真空度传递更为直接,抽吸效果好;铺设的水平向排水体在抽吸过程中因含水变重从而形成附载层,对含水地基施加压力,促进水分进入竖向排水体内;另外,水平向铺设的排水体可根据实际地基情况不间断地铺设,减少了截断排水体和排水体封口的次数,操作更加快捷,同时也减少了连接节点,大幅降低了因地基沉降而导致连接点脱开的可能性,提高排水的成功率;施工过程中不铺放沙土层,能减少土石方的搬运量,降低排水成本,若发现连接节点脱开,也可较为便利的进行修复,尤为适用于水份含量大的软土基地。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

所述的纵向排水体上端弯折成水平向后,所述的柔性排水管与真空管路连接。弯折纵向排水体和采用柔性排水管,便于排水体与真空管路连接,使连接节点牢固可靠,不易脱开。

所述的真空管路连接有柔性连接管,所述的柔性连接管绕过埋入地基内的密封覆膜层的边缘与真空抽吸装置连接。这样设置可保持密封覆膜层的完整性,使其覆盖地基后密封效果好,提高排水成功率。

所述的真空管路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排水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时开通气压调节阀可向真空管路和排水体内补充空气,防止真空管路和排水体内因真空度低于真空抽吸装置而无法继续排出水份,保障进入排水体内的水份能连贯地随着空气排出地基。

还包括覆盖于地基之上的土工布层,所述的纵向排水体上部穿过土工布层后与所述的真空管路连接。土工布层用于将排水系统与软土地基隔离开来,使得部分或全部真空管路、排水体可以重复使用。

所述的排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处至少设有一个突出的扩张片。设置扩张片可避免滤膜层在压力的作用下贴敷到排水管管壁或排水通道上并因此而被弄破,保障滤膜层能稳定的工作、阻隔泥沙、仅让水份进入到排水体内。

所述的排水管可为单根管体、复数根管体的组合、中心设置有复数个延长度方向通道的板片中的一种或组合。这样的技术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瞬时排水体抽吸水份的量。

所述的真空管路可为复数根单元节串联、并联或两者的组合而成。便于使用人员现场快速安装和拆卸,有利于管路的再次利用及检修。

还包括密封覆膜层上设置的堆载层。通过堆放沙土层等堆载层,可有效增大密封覆膜层及其所覆盖地基的压力,有助于所含水份快速进入到排水体内,提高排水效率。

所述的密封覆膜层为透明材质。便于监视真空管路、排水体以及连接节点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节点脱开情况,能及时进行修复。

本发明通过排水体、真空管路的独特设置、连接方式,减少了真空度损耗,利用水平向排水体工作时的重量替代堆载层的重量,节省了土石方搬运的时间和成本,还便于及时检修脱开的连接节点,铺设方便快捷,材料可重复利用,并可适时补充、调整真空抽吸装置和排水体以及真空管路之间的压力差,保证地基所含水份能持续进入排水体并经真空管路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真空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排水体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水体另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管路,11、柔性连接管,2、排水体,21、柔性排水管,22、芯板,23、滤膜层,3、密封覆膜层,31、土工布层,4、软土地基,5、硬地基,6、真空抽吸装置,7、堆载层,8、气压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复数根排水体2竖向插入含水的软土地基4,再在排水体2上方设置横向的真空管路1,并铺放30-50公分厚沙土层7完全覆盖需要排水的软土地基4、排水体2和横向真空管1,真空管路为均布小孔的滤管;然后在沙土层7上铺放密封膜3使下方的含水软土形成密封的空间。工作时启动连接在真空管1上的真空抽吸装置6,令排水体2外的压力大于排水体内的压力,利用沙土层7的压力和真空抽吸装置6使软土地基4中的水份进入排水体2并通过沙土颗粒间的缝隙以及真空管路形成的通道随被抽吸的空气排出软土地基,从而达到软土地基固结、与硬地基5一同满足后续施工要求的目的。由于一定要通过铺放沙土层并利用沙土颗粒的缝隙传递真空度,因此,施工成本很高;水份透过沙土层的速度取决于沙土颗粒的直径,传递效果不均匀,另外,系统连接节点脱开等情况不便观察,检修困难,排水成功率低。

如图2-4所示,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体2、密封覆膜层3和真空管路1以及连接在真空管路上的真空抽吸装置6,排水体2分为至少一根纵向设置于地基中的纵向排水体和至少一根铺放在地基表层的水平向排水体。排水体2包括具有排水通道的芯板22和沿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柔性排水管21,芯板22和排水管21外包覆有滤膜层23,柔性排水管21一端伸出排水体与水平向设置的真空管路1连接,纵向排水体上端弯折成水平向,滤膜层23在排水体上下端封口,密封覆膜层3为覆盖于排水体2、真空管路1之上的柔性片材并且其周缘埋入地基内。真空管路1连接有柔性连接管11,柔性连接管11绕过埋入地基内的密封覆膜层3的边缘与真空抽吸装置6连接。真空管路1上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气压调节阀8。还可在地基之上、水平向排水体及真空管路下方铺放覆盖用的土工布层31,用于隔离泥浆和水平向的排水体和真空管路,纵向排水体上部穿过土工布31层后与真空管路1连接。排水管2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排水孔处至少设有一个突出的扩张片211。排水管21可为单根管体、复数根管体的组合、中心设置有复数个延长度方向通道的板片中的一种或组合。真空管路1可为复数根单元节串联、并联或两者的组合而成。

为了提高排水效率可在密封覆膜层3上设置沙土的堆载层7。密封覆膜层3还可采用透明材质。

实际施工时,纵向排水体和横向排水体采用复数根,排水体与真空管路的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排列,横向排水体可多层铺放,纵向排水体则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排水体密度可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排水系统工作时,启动真空抽吸装置,软土地基4中的水份在压力的作用下经滤膜层23进入排水体2,并沿扩张片211、芯板22上的排水通道进入到柔性排水管21内,水份随着排水体2内的空气经真空管路1、柔性连接管11排出,减少了铺放排水体时截断和密封的次数,施工方便快捷,适时开启气压调节阀补充空气,可令地基与排水系统内保持稳定的压力差,提高排水效率。

以上附图所示的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排水体、真空管路的形状、规格、材质以及排列方式等方面进行修改,在此不多赘述。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高效软土地基真空排水系统,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施工量大、排水成功率低。本发明包括排水体、密封覆膜层和真空管路以及连接在真空管路上的真空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体分为纵向排水体和水平向排水体,排水体包括芯板和柔性排水管,芯板和排水管外包覆有滤膜层,柔性排水管一端伸出排水体与真空管路连接,滤膜层在排水体上下端封口,密封覆膜层为覆盖于排水体、真空管路之上的柔性片材并且其周缘埋入地基内,其优点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