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铰链.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2206727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247508.X

申请日:

2003.06.20

公开号:

CN2627167Y

公开日:

2004.07.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D 1/00申请日:20030620授权公告日:20040721终止日期:20120620|||授权

IPC分类号:

E05D1/00; E05D11/08

主分类号:

E05D1/00; E05D11/08

申请人:

顺德市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明亮

地址:

528308广东省顺德市伦教区顺达路一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套筒式铰链,该铰链设有一套筒,该套筒呈逐渐缩合之圆台状,在该套筒之中间部位自缩合方向设有一通孔,此通孔可通过转轴之配合部,支撑架配合孔与套筒形状相对应,且正好可套在套筒上。利用此种结构,铰链之各个组件装配好且拧紧螺母后,套筒受到一定之压力,产生一定之变形,使套筒和支撑架紧密配合,从而可在对材料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形成较大之扭力,且由于套筒呈一逐渐缩合之圆台形状,可使轴向张力相对减小,有效防止螺母松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套筒式铰链,包含一转轴,一支撑架,一定位板,一螺母,若干磨 擦垫片,所述转轴包含一轴肩部和一配合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配合孔,其 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式铰链还包含有一套筒,该套筒呈渐缩合状之圆台状,且 在该套筒之中间部位自缩合方向开设一通孔,该通孔可通过所述配合部,所述 配合孔之形状和套筒之形状相对应,且该支撑架通过所述之配合孔正好可套在 套筒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套筒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配合孔 配合时该套筒直径较小的一端远离所述螺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套筒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配合孔 接触之外围为微凹凸不平状。

说明书


套筒式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主要是用于笔记本型电脑主机和液晶显示器之间连接的套筒式铰链。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本体和液晶显示器之间一般是通过铰链进行连接的,如图1所示,习知的铰链10包含:一转轴1,若干磨擦垫片2,一支撑架3,若干形状如盘碟状的碟型垫片4(如图2所示),一内孔为椭圆形之定位板5及一螺母6组成,其中转轴1包含一轴肩部11、一配合部12及一固定部13,配合部12之自由端设有螺纹121,支撑架3上包含一圆形配合孔31及一固定部32。

    以上各组件间的组合步骤是:在转轴1之配合部12上依次套上若干磨擦垫片2;然后所述配合部12通过支撑架3之配合孔31套上支撑架3;再于配合部12之自由端套上若干磨擦垫片2;套上若干碟型垫片4;套上一定位板5;通过转轴1配合部12自由端上之外螺纹121和螺母6之内螺纹的配合,拧紧螺母6,使以上各组件紧密配合在一起。

    安装时,将转轴1之固定部13固定在手提电脑本体上,将支撑架3之固定部32固定在液晶显示器上,如此,藉由铰链10,手提电脑本体与液晶显示器相互连接,且液晶显示器可依靠铰链10绕手提电脑本体转动。

    上述之铰链接构,在拧紧螺母6时,碟型垫片4受到螺母6之压力而变形,使所述轴肩11与螺母6间之所有组件均受到挤压,支撑架3被两磨擦垫片2压紧在中间,使支撑架3与所述配合部12间转动相对困难,从而形成一定之扭力。此扭力大小与支撑架3配合孔31两侧所受之压力、所受压力处之接触面积及摩擦系数有关,且所形成之扭力大小和上述三者之间均成正比。

    如上所述,习知铰链接构的扭力主要是靠碟型垫片4受压变形而形成的,且碟型垫片4之形状为稍弯曲之盘碟状(如图2所示),所以螺母6拧的越紧,碟型垫片4变形越大,支撑架3配合孔31两侧所受之压力也越大,产生的扭力也越大。鉴于此种情况,要想形成较大之扭力,必须使碟型垫片4能够承受较大之变形,这就要求制造碟型垫片4的材料具有很强的弹性及韧性,否则,螺母6拧的太紧,会将碟型垫片4损坏。因此对碟型垫片4的材料要求较高,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在铰链10转动时,碟型垫片4会对螺母产生一反向压力(一般称为轴向张力),在该轴向张力的作用下,螺母6会有所松动,导致扭力减少,使铰链10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此种铰链接构不利于防止螺母6松动。

    鉴于习知的铰链接构对垫片材料性能要求较高,造成成本较高且不能有效防止螺母松动,本创作人特研究出本实用新型之套筒式铰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可有效防止螺母松动的套筒式铰链,所述的该套筒式铰链设有一套筒,该套筒呈逐渐缩合之圆台状,自缩合方向在该套筒之中间部位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可通过转轴之配合部,且配合时需将该套筒之直径较小的一端远离螺母方向,此外,铰链支撑架之配合孔也呈逐渐缩合状,且正好可套在套筒上。由于此种套筒式铰链接构是通过套筒和支撑架之配合孔间的面接触来形成扭力的,而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扭力也就越大,所以在对材料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能轻松形成大扭力;且由于套筒为一逐渐缩合之圆台状,所以在径向上能够分解一定之张力,使螺母所受之轴向张力相对减少,有效达到防止螺母松脱之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套筒式铰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之分解图。

    图2为背景技术碟型垫片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之套筒式铰链20包含一转轴1、若干磨擦垫片2、一支撑架3、一定位板5、一螺母6、一套筒7。

    上述转轴1,磨擦垫片2,定位板5及螺母6之形状均和背景技术所述相同,在此不再累述。所述套筒7呈渐缩合状之圆台状,且自缩合方向在该套筒之中间部位开设一通孔71,该通孔71之大小恰可使转轴1之配合部12穿过而所述磨擦垫片2及轴肩11无法穿过。且该支撑架3配合孔30之形状和套筒7之形状相对应,也呈逐渐缩合状,正好可套在套筒7上。

    该套筒式铰链20各组件的组合步骤是依次在转轴1之配合部12上套上:两磨擦垫片2;通过支撑架3之配合孔30套上支撑架3,且使支撑架3配合孔30之直径较小端对应转轴1轴肩11方向;套上套筒7,将该套筒7之直径较小的一端朝远离螺母6的方向,使套筒7和支撑架3之配合孔30相配合;套上两个磨擦垫片2;套上一定位板5;拧紧螺母6使其与所述螺纹121紧密结合,因而使各组件紧密配合在一起。

    该套筒式铰链20,通过拧紧螺母6,使转轴1之轴肩11与螺母6之间所有组件均受到挤压,圆台状套筒7受压稍作变形,套筒7之长度稍变小,而直径稍变大,则套筒6和支撑架3配合孔30之间更紧密配合,支撑架3与套筒7间转动相对困难,从而形成一定之扭力。

    本实用新型之套筒式铰链20主要是通过套筒7和支撑架3配合孔30之内壁间的摩擦力而形成扭力,而由于套筒7和支撑架3之间是面接触的,且两磨擦垫片2和支撑架3紧密接触,所以支撑架3所受压力处之接触面积相对较大,而支撑架3所受压力处之接触面积和所形成之扭力成正比,故和背景技术相比,在相同压力下,本实用新型所形成之扭力较大,所以本使用新型之套筒7在不需要承受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就能够使该铰链接构形成较大之扭力,故对套筒之材料要求较低,从而降低了铰链之生产成本。

    另由于套筒7为一逐渐缩合之形状,所以在径向上能够分解一定之张力,那幺使螺母6所受之轴向张力相对减少,有效达到防止螺母6松脱之目地。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有效的形成大扭力,在定位板5和磨擦垫片2之间还可以加入至少一碟型垫片4。另,为了更有效的形成大扭力,还可将套筒7与所述配合孔30接触之外围设计为微凹凸不平状,以增加支撑架3和套筒7间的摩擦力。

    上述本实用新型仅以最佳实施例作举例说明,对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当可进行各种变化例,惟此等变化例,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及范围内。

套筒式铰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套筒式铰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套筒式铰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筒式铰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筒式铰链.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套筒式铰链,该铰链设有一套筒,该套筒呈逐渐缩合之圆台状,在该套筒之中间部位自缩合方向设有一通孔,此通孔可通过转轴之配合部,支撑架配合孔与套筒形状相对应,且正好可套在套筒上。利用此种结构,铰链之各个组件装配好且拧紧螺母后,套筒受到一定之压力,产生一定之变形,使套筒和支撑架紧密配合,从而可在对材料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形成较大之扭力,且由于套筒呈一逐渐缩合之圆台形状,可使轴向张力相对减小,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