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2022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11141.2

申请日:

2015.04.29

公开号:

CN104882716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3/52申请日:20150429|||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52; H01R13/502

主分类号:

H01R13/52

申请人: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星; 李刘生

地址:

471003河南省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周山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代理人:

陈晓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元件,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过线孔,过线孔的内端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端子座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拼合部分,所述过线孔是由所述拼合部分围城,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基础部分和从基础部分的两端分别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的末端具有沿密封圈径向相互重叠交错的重叠段,基础部分和臂部一起围成密封圈孔,所述密封圈孔的孔壁构成压紧面,当端子座的拼合部分固定在一起时,端子座从周围挤压密封圈,压紧面将紧贴在置于密封圈孔中的相应部件上,并且臂部的重叠交错部分将紧贴在一起以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线端子的密封圈不易更换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过线孔,过线孔的内端处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拼合部分,所述过线孔是由所述拼合部分围城,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基础部分和从基础部分的两端分别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的末端具有沿密封圈径向相互重叠交错的重叠段,基础部分和臂部一起围成密封圈孔,所述密封圈孔的孔壁构成压紧面,当端子座的拼合部分固定在一起时,端子座从周围挤压密封圈,压紧面将紧贴在置于密封圈孔中的相应部件上,并且臂部的重叠交错部分将紧贴在一起以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段中位于内侧的一个的外侧面与另一个的内侧面形状互补,当重叠段贴合时,两臂部的内侧面构成平滑的圆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段均是在向相应臂部的末端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变薄,由此使得当重叠段贴合时,臂部的外侧面形成平滑的圆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基础部分的底部设有定位平面,重叠段在密封圈的径向上位于与定位平面相对的一侧处,端子座上设有与定位平面对应的配合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中设有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为弯式接线片。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为L形接线片。

说明书

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元件,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电子电路互连中极为常用的部件,主要用于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的引线接入或者接出,作为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的引线接入或接出部件,可以说接线端子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的相关性能,以密封性能来说,即使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自身的密封性能再好、再突出,一旦与其配套使用的接线端子的密封出现问题,则照样可能会引起电气系统的故障。
接线端子的核心构成部分包括绝缘的端子座、接线片和压线部件,其中端子座在接线端子中可认为是基础部件,其一方面用于将接线端子整体固定在使用位置处,另一方面用于安装接线片和压接部件。接线片用来与相应的导线连接。压线部件,顾名思义,主要是用于压紧导线,目前压线部件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压线螺钉,在使用的时,其可将导线压紧固定在接线片上。
常见的接线端子的信号(电缆)两个连接端(电缆连接端和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连接端)方向是一致的,使用时,若电缆延伸方向与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为沿直线出线,电缆引出的方向与电缆的靠近接线端子的、位于接线端子外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一致,即电缆为直线进线方式,则电缆在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位置处不会发生弯折,接线端子对电缆的强度及寿命的影响是较小的,然而一旦出现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的出线方向与电缆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情况,即弯式出线的情况,则需要对电缆的与接线端子配合的部位进行弯折,这便会使电缆的弯折处形成薄弱点,引起电缆在弯折处的老化和损坏,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随着电气设备的使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精密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一些电气设备必须具备户外使用的条件或者满足防尘、防雾等要求,而上文中已经提到,接线端子的密封性能会直接影响电气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因此接线端子的密封性能也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考量接线端子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常见的接线端子是不具备密封性能的。
关于接线端子在应用于弯式出线的电气设备或电连接器上时会影响电缆使用寿命的问题,公告号为CN102509926B、公告日为2013年9月18日的中国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端子座,该分体式端子座实际上就是一种接线端子,其中公开了将接线片设为L形来满足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弯式出线的方案,但是其说明书中并未针对密封的问题进行任何说明。
关于密封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部分厂家是通过在端子座的进(出)线口的位置处设置密封圈来解决的,其中装配时,密封圈被套在电缆上,而后通过沿电缆轴向设置的压环、锁母等部件将其压紧在电缆的外皮上,此种方式固然能够解决接线端子的进(出)线密封问题,但是由于受到材质的限制,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老化损坏的进程往往较快,而一旦密封圈老化损坏,则必须将电缆以及与密封圈配套的部件分别拆下以更换密封圈,使得电气设备的后期维修难度较大,通常会造成其它零件乃至整只产品的报废,可维修性较差。
现有技术中也有人试图解决密封圈更换不便的问题,例如公告号为CN201041272Y、公告日为2008年3月26日的中国专利说明书就针对密封圈更换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开口便捷更换式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为开环密封圈,其上具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紧固螺栓和螺母,在使用时,仅需将管件的需密封处预留出位置,再把密封圈镶嵌到密封处,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母配合即可将开环密封圈的开口封闭,进而使之形成类似常规密封圈的结构,实现密封。
上述可开口便捷更换式密封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对密封圈的更换,但是由于采用的是紧固螺栓与螺母配合的锁紧方式,其仅可以为硬质密封圈,另外,由于要采用紧固螺栓和螺母,这势必会使密封圈的尺寸的缩小受到一定限制,不适于接线端子等小型产品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接线端子的密封圈不易更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接线端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过线孔,过线孔的内端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端子座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拼合部分,所述过线孔是由所述拼合部分围城,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基础部分和从基础部分的两端分别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的末端具有沿密封圈径向相互重叠交错的重叠段,基础部分和臂部一起围成密封圈孔,所述密封圈孔的孔壁构成压紧面,当端子座的拼合部分固定在一起时,端子座从周围挤压密封圈,压紧面将紧贴在置于密封圈孔中的相应部件上,并且臂部的重叠交错部分将紧贴在一起以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
所述重叠段中位于内侧的一个的外侧面与另一个的内侧面形状互补,当重叠段贴合时,两臂部的内侧面构成平滑的圆弧面。
所述重叠段均是在向相应臂部的末端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变薄,由此使得当重叠段贴合时,臂部的外侧面形成平滑的圆弧面。
所述密封圈的基础部分的底部设有定位平面,重叠段在密封圈的径向上位于与定位平面相对的一侧处,端子座上设有与定位平面对应的配合面。
所述端子座中设有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为弯式接线片。
在使用本发明的接线端子时,可将端子座的拼合部分拆分,然后将电缆置于端子座中,在此过程中,可将密封圈的臂部掰开以使电缆能够从密封圈的径向进入密封圈,此时将端子座的各拼合部分固定在一起,则密封圈在端子座的挤压作用下牢牢地“抱”住电缆,同时重叠段之间的缝隙也由于重叠段之间的紧密贴合而消除,此时,密封圈就像通常所见的O型密封圈一样,可达到同样的密封效果;当需要更换密封圈时,仅需将端子座打开,然后将坏掉的密封圈取出,将新的密封圈的臂部掰开从电缆径向装上电缆,而后再将端子座固定以压紧密封圈即可,更换过程中无需拆掉电线以及其它的任何部件,从而可解决现有接线端子的密封圈不易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接线端子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带剖视);
图2是接线端子的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是接线端子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是接线端子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密封圈与电缆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密封圈与电缆的配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线端子的实施例,如图1-6所示,该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接线片11和密封圈12。
端子座采用分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其是由两个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拼合部分构成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拼合部分中的一个为底座13,另一个为压盖14,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3的下部设有开口结构,可供相应的电缆通过,另外,底座13的下端还设有外翻沿,外翻沿用于与相应的电气设备固定连接,底座13和压盖14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二者的拼接部位处围成了一个可供电缆15通过的过线孔。
接线片11为弯式接线片,在本实施例中,其具体为L形接线片,在使用的时候,其可以自动补偿弯式出线的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的出线方向,从而避免电缆15由于弯折而缩短寿命。
密封圈12为弹性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橡胶密封圈,但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弹性材料,密封圈12的材质还可以是金属、塑料等。密封圈12设于端子座中,其具体位于过线孔的内端处,包括基础部分121和臂部122,基础部分121和臂部122一起围成密封圈孔,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孔为圆孔,密封圈孔的孔壁构成压紧面,臂部122的一端与基础部分的相应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形成末端,两个臂部的末端具有沿密封圈径向重叠交错的重叠段,由此使得臂部形成类似于人的手臂的结构,而重叠段则使得臂部形成了类似于环抱的结构。臂部122的重叠交错的重叠段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密封圈的使用,具体地说,当有了重叠段以后,在密封圈12装上相应的电缆15上时,仅需要通过从周围挤压,即可使压紧面紧贴在置于密封圈孔中的电缆15上,同时使重叠段紧贴在一起而消除二者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密封圈能够达到传统的整体式的封闭密封圈的效果,而无需借助于螺栓等紧固部件。
基础部分121主要是用于对密封圈的定位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基础部分大致呈矩形,其的外侧面上设有定位平面。使用时,可将基础部分设于底座13上所设的定位槽中,从而保证整个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此处将密封圈的两臂部的重叠段中位于外侧的一个定义为第一重叠段,将另一个定义为第二重叠段,第一重叠段外侧面呈圆弧形,第二重叠段的内侧面与第一重叠段的外侧面形状互补,当第一重叠段与第二重叠段贴合,即第一重叠段的内侧面与第二重叠段的内侧面贴合时,臂部的内侧面整体构成平滑的圆弧面。另外,两重叠段均是在向相应臂部的末端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变薄,由此使得当重叠段贴合时,臂部的外侧面形成平滑的圆弧面。
在使用的时候,可通过掰开密封圈的两个臂部以使其周向上形成一个开口,从而将密封圈沿径向装在电缆上,然后将端子座固定,则端子座便可从周围压紧密封圈,进而实现对电缆的密封,该接线端子可以作为接线堵头使用,其也可以作为转接器使用,具体可根据接触片的两端所需要连接的部件而视。
在密封圈的其它实施例中,端子座的拼合部分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以上,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设定;密封圈的基础部分还可以采用如圆弧、带底台的圆弧、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同样臂部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另外设置,仅需保证其有重叠段即可;另外,密封圈孔的形状还可以为矩形等其它形状,其不限于为圆孔。

接线端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接线端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接线端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线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线端子.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元件,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过线孔,过线孔的内端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端子座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拼合部分,所述过线孔是由所述拼合部分围城,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基础部分和从基础部分的两端分别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的末端具有沿密封圈径向相互重叠交错的重叠段,基础部分和臂部一起围成密封圈孔,所述密封圈孔的孔壁构成压紧面,当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