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2199286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05722.8

申请日:

2013.10.24

公开号:

CN104550766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2C 9/24申请公布日:20150429|||公开

IPC分类号:

B22C9/24; B22C9/06; B22C9/08; B22C3/00

主分类号:

B22C9/24

申请人:

青岛和德隆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云青

地址:

266721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田庄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在浇口杯设置上,采用浇口池的方法,以起到挡渣和撇渣的作用,在浇道的过渡处修成圆角,以减少直接冲型,减少冲砂发生冒口采用本体加高,根据经验确定为铸件高度的20%内圈石墨冷铁厚度80mm,宽度120~150mm,弧度按内径尺寸加工,使用前除去表面的枯化层采用二次进窑烘干,烘干温度400~500℃,涂料选择,开始金属型外模用滑石粉,进窑烘烤,控制好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在400~500℃烘1.5h,要求不断进行观测,当砂子呈褐色发黑时既可;其有益效果在于:生产的大型铜套合格率由以前的50%提高到85%以上,基本上消除了以前常出现的缩松缩孔,裂纹、夹渣等缺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产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浇口杯设置上,采用浇口池的方法,以起到挡渣和撇渣的作用,在浇道的过渡处修成圆角,以减少直接冲型,减少冲砂发生冒口采用本体加高,根据经验确定为铸件高度的20%内圈石墨冷铁厚度80mm,宽度120~150 mm,弧度按内径尺寸加工,使用前除去表面的枯化层采用二次进窑烘干,烘干温度400~500℃,涂料选择,开始金属型外模用滑石粉,进窑烘烤,控制好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在400~500℃烘1.5h,要求不断进行观测,当砂子呈褐色发黑时既可。

说明书

说明书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铸铁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常会遇到一些大型铜套,其材质为锡青铜,如ZCuSn5Zn5Pb5、ZCuSn10Pb1、ZCuSn10Pb5、ZCuSn10Pb10等。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离心铸造的方法。离心铸造时液体金属质点是按重力系数的倍数加重的,其运动方向又是指向由外壁向内表移动的凝固层,这就创造了较好的补缩条件,使液体金属能通过枝晶间的细小缝隙,对空穴处进行补缩。同时,金属在补缩通道沿径向向外进行补缩时,随着旋转半径增大,质点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克服阻力的能力也越大,在补缩缝隙中的移动速度就越来越快,为随后进入的液体金属创造了更好的流动补缩条件,所以离心铸件的组织较为致密。但是,对于大型铸件,常常会由于设备能力、转速等各种原因达不到生产要求而有缩松、裂纹、冷隔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在浇口杯设置上,采用浇口池的方法,以起到挡渣和撇渣的作用,在浇道的过渡处修成圆角,以减少直接冲型,减少冲砂发生。直浇道φ120 mm,6 条横浇道35 mm × 40 mm × 60 mm,内浇道φ14 mm—60 只,各组元比为1: 1. 1: 0. 9。
2) 冒口采用本体加高,根据经验确定为铸件高度的20%。
3) 内圈石墨冷铁厚度80 mm,宽度120 ~150 mm,弧度按内径尺寸加工,使用前除去表面的枯化层。冷铁间隙为10 ~ 12 mm,间隙先用型砂添实,再紧密插上圆钉。外圈金型。由机械加工而成,厚度约60 mm。
4) 采用二次进窑烘干,烘干温度400 ~ 500 ℃,烘烤时间为6 h,开始升温每小时不超过200℃。
5) 涂料选择,开始金属型外模用滑石粉,用喷枪喷涂均匀,内圈用组合石墨模,直接涂刷石墨涂料。从生产结果来看,铸件内侧质量较好,没有气孔,但是在外表面上出现有大量的侵入性气孔,气孔内光滑呈氧化色,深度不一,最深的竟有20mm,还有较为严重的冲砂夹砂现象,后改用桐油挂砂的办法,金属模具使用前除锈,预热到80℃左右,在表面涂上一层桐油,然后均匀敷上20~40目石英砂,除掉浮砂,进窑烘烤,控制好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在400~500℃烘1.5h,要求不断进行观测,当砂子呈褐色发黑时既可。
6) 为了防止出现缩松缩孔等缺陷,要求严格控制浇注时的内外型芯温度,内芯温度控制在60~70℃,金属外型控制在70~80℃。熔炼方面,新、旧料比控制在7:3范围,炉料要求实行预热烘干,采用炉内脱氧和包内脱氧相结合,出炉温度在1190~1220℃,出炉以后要充分搅拌,以防止成分偏析。达到浇注温度前,要进行包内脱氧。浇注温度控制在1065~1085℃,浇注时间控制在30~45s,浇注时要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其有益效果在于:生产的大型铜套合格率由以前的50%提高到85%以上,基本上消除了以前常出现的缩松缩孔,裂纹、夹渣等缺陷。说明所采取的半开半闭浇口和内外冷铁以及桐油挂砂的操作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出现氧化夹渣和侵入性气孔、缩松缩孔等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将金属进行如下操作:
1) 在浇口杯设置上,采用浇口池的方法,以起到挡渣和撇渣的作用,在浇道的过渡处修成圆角,以减少直接冲型,减少冲砂发生。直浇道φ120 mm,6 条横浇道35 mm × 40 mm × 60 mm,内浇道φ14 mm—60 只,各组元比为1: 1. 1: 0. 9。
2) 冒口采用本体加高,根据经验确定为铸件高度的20%。
3) 内圈石墨冷铁厚度80 mm,宽度120 ~150 mm,弧度按内径尺寸加工,使用前除去表面的枯化层。冷铁间隙为10 ~ 12 mm,间隙先用型砂添实,再紧密插上圆钉。外圈金型。由机械加工而成,厚度约60 mm。
4) 采用二次进窑烘干,烘干温度400 ~ 500 ℃,烘烤时间为6 h,开始升温每小时不超过200℃。
5) 涂料选择,开始金属型外模用滑石粉,用喷枪喷涂均匀,内圈用组合石墨模,直接涂刷石墨涂料。从生产结果来看,铸件内侧质量较好,没有气孔,但是在外表面上出现有大量的侵入性气孔,气孔内光滑呈氧化色,深度不一,最深的竟有20mm,还有较为严重的冲砂夹砂现象,后改用桐油挂砂的办法,金属模具使用前除锈,预热到80℃左右,在表面涂上一层桐油,然后均匀敷上20~40目石英砂,除掉浮砂,进窑烘烤,控制好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在400~500℃烘1.5h,要求不断进行观测,当砂子呈褐色发黑时既可。
6) 为了防止出现缩松缩孔等缺陷,要求严格控制浇注时的内外型芯温度,内芯温度控制在60~70℃,金属外型控制在70~80℃。熔炼方面,新、旧料比控制在7:3范围,炉料要求实行预热烘干,采用炉内脱氧和包内脱氧相结合,出炉温度在1190~1220℃,出炉以后要充分搅拌,以防止成分偏析。达到浇注温度前,要进行包内脱氧。浇注温度控制在1065~1085℃,浇注时间控制在30~45s,浇注时要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
补充:
1) 零件主要尺寸和技术要求生产的8000 t水压机内套,铸件外径1865 mm,内径1785 mm,高度500 mm,材质为ZCuSn5Zn5Pb5,重1800 kg。技术要求铸件不得有缩松缩孔和裂纹,由于此套是现场装配,要根据最终轴的磨损后的尺寸来最终确定套的加工净尺寸,所以在考虑铸件加工量的时候,要二次放量,来确保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2) 铸件的工艺分析锡青铜铸件,凝固温度范围宽、补缩困难,要设法使合金同时凝固,使微观缩孔分散和分布均匀,所以采取顶注式和雨淋式浇注较多,但是对于大型铜套类铸件,由于铸件高度较高,在浇注时铜液容易飞溅和氧化,在铜液凝固时氧化渣不易上浮造成夹渣等缺陷,决定利用反雨淋浇注系统的撇渣和稳流的特点,半开放式半封闭式浇口。为了确保铸件组织致密,在内外表面同时设置冷铁,提高铸件的冷却强度,考虑到由于铸件径向收缩和方便后续清砂,内圈冷铁采用分瓣的成型石墨冷铁,外圈采用整体金属模具。

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铜套类铸件的金属型铸造工艺,在浇口杯设置上,采用浇口池的方法,以起到挡渣和撇渣的作用,在浇道的过渡处修成圆角,以减少直接冲型,减少冲砂发生冒口采用本体加高,根据经验确定为铸件高度的20%内圈石墨冷铁厚度80mm,宽度120150mm,弧度按内径尺寸加工,使用前除去表面的枯化层采用二次进窑烘干,烘干温度400500,涂料选择,开始金属型外模用滑石粉,进窑烘烤,控制好烘烤时间和烘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